[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455004U - 荒管再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荒管再加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55004U
CN201455004U CN2009201107176U CN200920110717U CN201455004U CN 201455004 U CN201455004 U CN 201455004U CN 2009201107176 U CN2009201107176 U CN 2009201107176U CN 200920110717 U CN200920110717 U CN 200920110717U CN 201455004 U CN201455004 U CN 201455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urnace
beams
furnace shell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107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峻青
刘春平
王小玲
刘长春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Phoenix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Phoenix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Ceri Phoenix Industrial Furn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107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55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55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550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荒管再加热炉,其包括:金属炉壳,所述金属炉壳上设有燃烧装置,金属炉壳内衬复合耐火材料炉衬;炉底,所述炉底密封连接于所述金属炉壳的底部;金属梁组件,所述金属梁组件连接在所述炉底上,所述荒管放置在所述金属梁组件上;进、出料装置,所述进、出料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金属炉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与所述金属梁组件相对应;所述金属梁组件包括金属梁立柱和支撑在金属梁立柱上的金属梁,所述金属梁位于所述金属炉壳内,所述金属梁立柱设置于所述炉底上,所述金属梁的横截面呈箱型。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梁的横截面呈箱型,使得该再加热炉能加热超大管径、超大单重的荒管。

Description

荒管再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冶金无缝钢管生产行业的荒管再加热炉,特别是关于一种适合于超大管径、超大单重的荒管再加热炉。
背景技术
荒管再加热炉一般用于热轧无缝钢管车间,由轧管机轧出的荒管(700℃~800℃)经过再加热炉加热,以将荒管温提高到850℃~950℃左右,并使管的温度均匀;经再加热炉加热的荒管被送往定径机(张力减径机或扩管机)轧制而得到外径精确,壁厚均匀的钢管。
相关的荒管再加热炉的金属梁大多为工字型梁,其承载的管子单重也较小,金属梁的断面高度较低,因此相关的荒管再加热炉只能加热管径较小的荒管,管径范围一般为DN80~DN500mm;如果再加热炉需要加工管径较大的荒管,由于荒管的管径越大,工字型金属梁的断面就越高,使得梁的稳定性越差,同时使得金属梁及整个再加热炉的造价提高,能源消耗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荒管再加热炉,其能加热较大管径的荒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荒管再加热炉,其包括:金属炉壳,所述金属炉壳上设有燃烧装置;炉底,所述炉底密封连接于所述金属炉壳的底部;金属梁组件,所述金属梁组件连接在所述炉底上,所述荒管放置在所述金属梁组件上;进、出料装置,所述进、出料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金属炉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与所述金属梁组件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梁组件包括金属梁立柱和支撑在金属梁立柱上的金属梁,所述金属梁位于所述金属炉壳内,所述金属梁立柱设置于所述炉底上,所述金属梁的横截面呈箱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梁包括活动梁和固定梁,所述金属梁立柱包括固定梁立柱和活动梁立柱,所述活动梁和固定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梁立柱和固定梁立柱上,所述固定梁立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底上,所述活动梁立柱穿过炉底留设的孔洞,并能上下左右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炉底下方的水平框架上;所述活动梁和固定梁均呈箱型设置,且二者沿着所述金属炉壳的宽度方向交错布置;所述固定梁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活动梁的横截面面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梁立柱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拖板和下密封拖板,所述上密封拖板能左右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炉底的内侧,所述下密封拖板能左右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炉底的外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炉壳的顶部从装料到出料的方向依次包括形成曲线设置的预热段、加热段和保温段;所述预热段的高度小于所述加热段和保温段的高度;所述加热段和保温段的上部均设置了所述燃烧装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料装置包括多个装料悬臂辊和分别连接各装料悬臂辊的装料电机,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出料悬臂辊和分别连接各出料悬臂辊的出料电机;多个所述装料悬臂辊形成装料悬臂辊道,并设置在所述金属炉壳内,且沿着金属炉壳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所述出料悬臂辊形成出料悬臂辊道,并设置在所述金属炉壳内,且沿着金属炉壳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个装、出料悬臂辊均呈V型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装置为亚高速烧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亚高速烧嘴包括燃烧室,在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空气管道、煤气喷管和喷口,所述煤气喷管的一端插设于空气管道内,所述喷口包括煤气喷口和空气喷口,所述喷口位于所述燃烧室内,在所述燃烧室内并靠近所述煤气喷口的位置设置有点火电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室上设有观察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荒管再加热炉的特点及优点是:其金属梁的横截面呈箱型,使得该再加热炉能加热超大管径(最大的直径为720mm,壁厚60mm)、超大单重(每米单重可达1000千克)的荒管;另外,还可适当增加金属梁的断面宽度尺寸,增加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以进一步提高金属梁的高度和宽度方向强度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荒管再加热炉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荒管再加热炉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其中心线C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剖的位置不同,因此显示的不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上、下密封拖板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亚高速烧嘴的剖面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亚高速烧嘴的剖面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亚高速烧嘴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荒管再加热炉,如图1、2所示,其包括内衬复合耐火材料炉衬的金属炉壳1、炉底2、金属梁组件、装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炉壳1上设有燃烧装置3.所述炉底2密封连接于金属炉壳1的底部,使内衬复合耐火材料炉衬的金属炉壳1与炉底2共同限定了一个燃烧空间,荒管在燃烧空间内被加热.所述金属梁组件连接在炉底2上,所述荒管G放置在金属梁组件上;所述金属梁组件包括金属梁立柱和支撑在金属梁立柱上的金属梁,所述金属梁位于金属炉壳1内,所述金属梁立柱设置于所述炉底2上,所述金属梁的横截面呈箱型.所述进、出料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金属炉壳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与所述金属梁组件相对应.此处的“炉宽”是指纵向方向,“炉长”是指横向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荒管G从装料口通过装料装置进入内衬复合耐火材料炉衬金属炉壳1内(如图2的箭头I所示),并通过金属梁组件而从装料端输送到出料端,荒管G在从装料端到出料端的过程中被加热,以提高荒管的温度,且使管温的温度均匀,当荒管G到达出料端后,最终通过出料装置从金属炉壳1中出料(如图2的箭头O出示),以进行下一步工序。
其中,考虑到大管径厚壁管受热膨胀的侧向力以及高断面金属梁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梁的横截面呈箱型,使得该再加热炉能加热超大管径(最大直径为720mm,壁厚60mm)、超大单重(每米单重可达1000千克)的荒管;另外,还可适当增加金属梁的断面宽度尺寸,增加宽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以进一步提高金属梁的高度和宽度方向强度及稳定性。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炉壳1的顶部从装料到出料的方向(即沿炉长方向)依次包括形成曲线设置的预热段11、加热段12和保温段13;所述预热段11的高度可小于加热段12和保温段13的高度,以防止入炉钢管骤然受到强大热流冲击产生变形;所述加热段12和保温段13的上部均设置了所述燃烧装置,使得传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本实施方式中,其加热段12和保温段13沿炉宽方向,分别分为三个温度控制段,以进一步保证炉前荒管长度方向的温度均匀性。
其中,金属炉壳1的炉顶和上部炉墙可采用轻型耐热纤维模块结构,下部炉墙和炉底可采用不同材质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严密性强,绝热性能好。如此能够保证耐热炉长期稳定工作,改善加热炉区域的操作环境温度的同时,使炉壁表面温度优于国家标准。
所述装料装置包括多个装料悬臂辊51和分别连接各装料悬臂辊51的装料电机52,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出料悬臂辊53和分别连接各出料悬臂辊53的出料电机54,各装料电机52分别带动装料悬臂辊51转动,各出料电机54分别带动出料悬臂辊53转动;多个装料悬臂辊51形成装料悬臂辊道,并设置在所述金属炉壳1内,且沿着金属炉壳1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出料悬臂辊53形成出料悬臂辊道,并设置在金属炉壳1内,且沿着金属炉壳1的宽度方向排列;每个装、出料悬臂辊51、53辊均呈V型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悬臂辊道的承载力超大,又由于其V型辊的设置,如此能承载超大管径、超大单重的荒管,又能耐高温。当需要装料时,装料电机52启动,带动装料悬臂辊51转动,荒管G则通过装料悬臂辊51的转动逐渐进入金属炉壳1内;同样,当需要出料时,出料电机54启动,带动出料悬臂辊53转动,被加热的荒管G则通过出料悬臂辊53离开金属炉壳1。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梁包括活动梁41和固定梁42,所述活动梁41和固定梁42均呈箱型设置,且二者沿着金属炉壳1的长度方向交错布置;所述固定梁4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活动梁41的横截面面积;所述金属梁立柱包括活动梁立柱43和固定梁立柱44,所述活动梁41和固定梁4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梁立柱43和固定梁立柱44上;所述固定梁立柱44固定设置在炉底2上;所述活动梁立柱43穿过炉底2的孔洞,并能上下左右移动地连接在炉底2下方的水平框架21上.进一步而言,每个活动梁41和固定梁42上均设有多个凹部45,各活动梁41和固定梁42在同一列上的凹部45相对应,每一列的凹部45可用于放置一根荒管G.
金属梁组件输送荒管的过程如下:由于各活动梁41靠近装料装置的一端与装料装置输送荒管G的一端相对应,当荒管G通过装料装置进入金属炉壳1内后,各活动梁41靠近装料装置的一端恰好位于荒管G的下部;接着,各活动梁41向上运动,则能将荒管G托起,即,此时,荒管G离开装料装置,并位于各活动梁41上;再接着,各活动梁41托着荒管G向出料方向(向左)移动一个齿距,之后各活动梁41下降,将荒管G移动到固定梁42的下一列凹部45;又接着,各活动梁41后退(向进料方向)回原位。重复上述荒管G的输送动作,则能将荒管G逐步地从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并最终落在出料装置上。
另外,由于固定梁立柱44不受步距的影响,因此本实施例增加了固定梁立柱44的数量,以缩短固定梁立柱44之间的距离,固定梁亦可采用悬臂梁的方式进行支撑,因而活动梁41与固定梁42可取不同的断面,使固定梁42的断面积大大缩小,减少了高材质金属梁的重量,起到了节约投资的效果,如图5和图6所示。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所述活动梁立柱4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拖板46和下密封拖板47,上密封拖板46能左右移动地连接在炉底2的内侧,下密封拖板47能左右移动地连接在炉底2的外侧。换句话说,每个活动梁立柱43穿过炉底2留设的孔洞,在活动梁立柱上,并在炉底2的内、外侧位置分别设置上、下密封拖板46、47,其中,上密封拖板46可由耐热铸钢制成,下密封拖板47可由不锈钢钢板衬以耐火隔热浇注料制成,本实用方式采用炉内、炉外双层拖板密封,以减少炉气外溢,既降低了热量损失,又改善了炉底环境温度。
上述燃烧装置可为亚高速烧嘴,也可为其它现有的燃烧装置。
如图7-图9所示,所述亚高速烧嘴包括燃烧室31,在所述燃烧室31的一侧设置有空气管道32、煤气喷管33和喷口34,所述煤气喷管33的一端插设于空气管道32内,喷头34包括煤气喷口341和空气喷口342,喷口34位于所述燃烧室31内,在所述燃烧室31内并靠近所述煤气喷口341的位置设置有点火电极35。
其中,燃烧室31上设有观察孔36,以方便观察燃烧室31内的燃烧情况,能提高其安全可靠性;煤气喷管33上还设有取压装置37,通过取压装置37可得知煤气喷管33内的压力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范围之内,若测得煤气喷管33内的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可进行调压处理。
在使用时,空气A通过空气管道32进入燃烧室31,煤气M通过煤气喷管33进入燃烧室31,空气A和煤气M在燃烧室31内混合,并通过点火电极35适时点燃,燃烧的火焰则从燃烧室31的出口38喷出,则进入再加热炉的燃烧空间,从而均匀加热荒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亚高速烧嘴,其可以适用天然气和混合煤气(热值2000kcal/Nm3)两种类型燃烧;且其自带燃烧室31和点火电极35,燃烧室31还设有观察孔36,因此能提高燃烧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安全可靠性。
另外,亚高速烧嘴上的煤气喷口341和空气喷口342分别都设有两级喷口,也就是说,亚高速烧嘴采用分级燃烧技术以降低烟气中NOx含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变型或组合,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荒管再加热炉,其包括:
金属炉壳,所述金属炉壳上设有燃烧装置;
炉底,所述炉底密封连接于所述金属炉壳的底部;
金属梁组件,所述金属梁组件连接在所述炉底上,所述荒管放置在所述金属梁组件上;
进、出料装置,所述进、出料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金属炉壳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与所述金属梁组件相对应;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梁组件包括金属梁立柱和支撑在金属梁立柱上的金属梁,所述金属梁位于所述金属炉壳内,所述金属梁立柱设置于所述炉底上,所述金属梁的横截面呈箱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管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梁包括活动梁和固定梁,所述金属梁立柱包括固定梁立柱和活动梁立柱,所述活动梁和固定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梁立柱和固定梁立柱上,所述固定梁立柱固定设置在所述炉底上,所述活动梁立柱穿过炉底留设的孔洞,并能上下左右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炉底下方的水平框架上;
所述活动梁和固定梁均呈箱型设置,且二者沿着所述金属炉壳的宽度方向交错布置;所述固定梁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活动梁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荒管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梁立柱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拖板和下密封拖板,所述上密封拖板能左右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炉底的内侧,所述下密封拖板能左右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炉底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管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炉壳的顶部从装料到出料的方向依次包括形成曲线设置的预热段、加热段和保温段;所述预热段的高度小于所述加热段和保温段的高度;所述加热段和保温段的上部均设置了所述燃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管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装置包括多个装料悬臂辊和分别连接各装料悬臂辊的装料电机,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出料悬臂辊和分别连接各出料悬臂辊的出料电机;多个所述装料悬臂辊形成装料悬臂辊道,并设置在所述金属炉壳内,且沿着金属炉壳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所述出料悬臂辊形成出料悬臂辊道,并设置在所述金属炉壳内,且沿着金属炉壳的宽度方向排列;每个装、出料悬臂辊均呈V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荒管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为亚高速烧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荒管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高速烧嘴包括燃烧室,在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有空气管道、煤气喷管和喷口,所述煤气喷管的一端插设于空气管道内,所述喷口包括煤气喷口和空气喷口,所述喷口位于所述燃烧室内,在所述燃烧室内并靠近所述煤气喷口的位置设置有点火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荒管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上设有观察孔。
CN2009201107176U 2009-08-04 2009-08-04 荒管再加热炉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55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07176U CN201455004U (zh) 2009-08-04 2009-08-04 荒管再加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07176U CN201455004U (zh) 2009-08-04 2009-08-04 荒管再加热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55004U true CN201455004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1071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55004U (zh) 2009-08-04 2009-08-04 荒管再加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5500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2145A (zh) * 2014-11-19 2015-02-25 江阴东邦钢球机械有限公司 钢球再加热炉加热腔室的控制结构
CN105855300A (zh) * 2016-05-19 2016-08-17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隧道及保温控制方法
CN106001129A (zh) * 2016-05-19 2016-10-12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输送热管的保温隧道及控制保温方法
CN110541066A (zh) * 2019-09-27 2019-12-06 烟台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步进梁式钢管热处理炉炉底密封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2145A (zh) * 2014-11-19 2015-02-25 江阴东邦钢球机械有限公司 钢球再加热炉加热腔室的控制结构
CN105855300A (zh) * 2016-05-19 2016-08-17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隧道及保温控制方法
CN106001129A (zh) * 2016-05-19 2016-10-12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输送热管的保温隧道及控制保温方法
CN110541066A (zh) * 2019-09-27 2019-12-06 烟台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步进梁式钢管热处理炉炉底密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55004U (zh) 荒管再加热炉
CN112680560B (zh) 转炉干法除尘系统中的余热锅炉
CN104611498A (zh) 一种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外热式煤基竖炉
CN103438438A (zh) 膜式水冷壁锅炉防高温腐蚀结焦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75483B (zh) 一种蓄热式辊底加热炉
CN107447066B (zh) 一体式高炉喷吹煤粉预热器
CN206399178U (zh) 顶式热风熔炼炉
CN114369695B (zh) 一种气基还原铁竖炉
CN201032353Y (zh) 旋转式无机陶瓷色料烧成窑
CN105506208A (zh) 节能环保型送风支管
CN102954689A (zh) 采用醇基燃料加热的低熔点合金节能环保冶炼炉
CN2676102Y (zh) 高效燃油燃气热风炉
CN203112887U (zh) 一种多辊道钢管退火炉
CN202329065U (zh) 一种焙烧竖炉
CN203240889U (zh) 采用醇基燃料加热的低熔点合金节能环保冶炼炉
CN203908331U (zh) 单炉体在线合金炉
CN209555142U (zh) 一种方便加水的干熄炉
CN208313006U (zh) 化工还原金属回转设备
CN204529897U (zh) 一种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外热式煤基竖炉
CN102589284A (zh) 一种提高环形炉燃烧热脱焦油煤气产能的装置及加热方法
CN220887633U (zh) 一种多炉体加热炉
CN201242341Y (zh) 带有炉箅的竖炉
CN211170805U (zh) 一种推钢式板坯加热炉低管底比水梁结构
CN110241295A (zh) 一种平焰烧嘴式差温热处理炉
CN206266647U (zh) 辐射管直接还原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