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24882Y - 一种窗铰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铰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24882Y CN201424882Y CN2009201478265U CN200920147826U CN201424882Y CN 201424882 Y CN201424882 Y CN 201424882Y CN 2009201478265 U CN2009201478265 U CN 2009201478265U CN 200920147826 U CN200920147826 U CN 200920147826U CN 201424882 Y CN201424882 Y CN 20142488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cylinder body
- pull bar
- lid
- sealed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窗铰链,包括分别与窗扇转轴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分别安装在窗扇或窗框上,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具有一个偏离所述窗扇转轴的驱动铰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锁定窗扇在设定位置的阻尼器。本实用新型的窗铰链具有锁定和定位功能,使得窗扇打开或关闭过程中用力比较柔和、手感好,并且窗扇打开到任意角度均能够实现锁定和定位的窗铰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铰链。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窗铰链。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方便窗扇的打开或关闭,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铰链件,其基本结构包括安装于窗框上的定铰链部分和安装于窗扇上的动铰链部分,两者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使得窗扇能够以转动的方式打开或关闭。为了使得窗扇打开之后能够保持窗扇的位置,通常需要锁定机构来锁定或定位窗扇所处的位置,常用的锁定机构如风钩、插销等。中国专利文献CN201100047Y公开了一种带有锁定装置的门窗铰链,其包括设有滑槽的连杆,在滑槽内安装有滑块,在所述的滑块内设置一腔体,在所述滑槽内对应该腔体的位置安装固定块,该固定块上设有连通滑槽两侧的直槽,一设有圆滑的V形切口推块一端设置在固定块与滑块之间,推块的另一端向下折弯成扣和部。当打开门窗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此时推块压紧设在扣和部与固定块之间的弹簧,当滑动至滑槽上设有的锁孔的位置时,在弹簧的弹性作用后,锁舌在推块上的V形切口的导向后滑动至锁孔内,铰链锁定。但是,在窗扇打开的过程中,这种连杆式铰链的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时,一方面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另一方面滑块与滑槽内壁之间的摩擦使得打开或关闭窗扇的过程中用力不够柔和、手感不好,特别是当滑块或滑槽生锈的时候,更加不方便窗扇的打开使用。而且,如果要实现窗扇打开过程中的多角度定位,滑槽上需要设置许多锁孔;因此,上述连杆式铰链不能实现窗扇打开到任意角度均能锁定和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锁定和定位功能的窗铰链,使得窗扇打开或关闭过程中用力比较柔和、手感好,并且窗扇打开到任意角度均能够实现锁定和定位的窗铰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窗铰链,包括分别与窗扇转轴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分别安装在窗扇或窗框上,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具有一个偏离所述窗扇转轴的驱动铰接孔;还包括一个用于锁定窗扇在设定位置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
一个缸体,所述缸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
缸体盖,并密封所述缸体的开口端,以在所述缸体内形成密封腔室,其中一个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成型有通孔;
一个推拉杆,其一端穿过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的通孔伸入所述缸体内;以及
一个活塞,安装在所述推拉杆伸入所述缸体内的一端上,将所述密封腔室分为两部分,并可沿所述缸体内壁密封地往返运动,使得所述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经所述活塞上的阻尼孔,从所述活塞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一部分内运动到所述活塞另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二部分内;
所述阻尼器的一端铰接在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固定安装的铰接座上,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驱动铰轴与所述驱动铰接孔铰接。
上述窗铰链,所述活塞上设置的阻尼孔包括流通单向阀和限流装置,所述流通单向阀限制所述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只能从所述活塞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一部分内运动到所述活塞另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二部分内,所述限流装置限制所述密封腔室的两部分之间阻尼脂的运动速率。
上述窗铰链,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孔或者是允许液体运动的方向与所述流通单向阀允许液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的限流单向阀。
上述窗铰链,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具有一个圆筒形侧壁及设置在所述圆筒形侧壁中部径向布置的隔壁,所述隔壁上设置有所述流通单向阀和所述限流装置;以及
所述流通单向阀包括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一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孔中的阀球,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一活塞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盖与所述阀球之间的弹簧;
所述第一活塞盖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上述窗铰链,所述推拉杆通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盖上,来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盖上的所述通孔为设置在所述推拉杆临近所述第一活塞盖的一端的阻尼脂通道,所述阻尼脂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的侧壁与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阻尼脂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盖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上述窗铰链,所述限流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二阀孔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一阀孔的锥形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孔中的阀球,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另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二活塞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盖与所述阀球之间的弹簧;
所述第二活塞盖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所述推拉杆通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盖或所述第二活塞盖上,来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盖或所述第二活塞盖上的所述通孔为设置在所述推拉杆临近所述活塞的一端的阻尼脂通道,所述阻尼脂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的侧壁与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阻尼脂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盖或所述第二活塞盖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上述窗铰链,所述缸体盖包括密封盖和固定盖;所述密封盖外表面与所述缸体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固定盖内表面以及所述缸体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以使所述固定盖与所述缸体的对应端部螺纹固定,并将所述密封盖压紧在所述缸体对应端部内。
上述窗铰链,在成型有通孔的所述缸体盖中,还包括推拉杆密封螺丝套和推拉杆密封圈,所述密封盖的通孔靠近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而远离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推拉杆密封圈位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与所述密封盖之间,随着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向着所述密封盖拧紧,所述推拉杆密封圈形成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和密封盖之间的密封。
上述窗铰链,所述阻尼器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之间的偏压部件,向所述活塞提供沿所述缸体轴向的回复偏压力。
上述窗铰链,所述偏压部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盖之间的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由于包括一个用于锁定窗扇的阻尼器,使得在窗扇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活塞沿所述缸体内壁密封地往返运动,挤压所述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经所述活塞上的阻尼孔,从所述活塞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一部分内运动到所述活塞另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二部分内,从而产生阻尼作用,使得窗扇打开到任意角度均能够实现锁定和定位窗扇的位置,并且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用力比较柔和、手感好。(2)在所述活塞上设置流通单向阀和限流装置,使得活塞往返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阻尼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实现窗户打开时用力较小,关闭时用力较大,既避免风力较大时窗扇自动关闭,又方便窗扇的打开。(3)所述限流装置采用限流单向阀,便于生产加工时能够更加精确地调节和控制阻尼脂对所述活塞阻尼作用的大小,更好地通过设计控制窗扇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阻尼器对窗扇所产生的阻尼作用的大小,从而更加方便窗扇的打开以及窗扇打开以后更好地锁定和定位窗扇的位置。(4)推拉杆通过活塞盖与活塞连接的结构及推拉杆中设置阻尼脂通道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另一种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另一种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另一种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推拉杆端头,2-推拉杆,3-复位弹簧,4-第一活塞盖,5-密封圈,6-活塞本体,7-第二活塞盖,8-左侧固定盖,9-推拉杆密封螺丝套,10-左侧密封盖,11-推拉杆密封圈,12-缸体,13-右侧固定盖,14-右侧密封盖,151-限流通孔,152-限流单向阀,16-流通单向阀,17-阀球,18-阻尼脂通道,19-弹簧,20-阻尼器,21-第一铰链部分,22-第二铰链部分,23-窗扇转轴,24-驱动铰轴,25-铰接座,212-驱动铰接孔,26-小垫片,27-小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15所示,本实施例带有阻尼器的窗铰链包括分别与窗扇转轴23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分21和第二铰链部分22,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1安装在窗框上,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2安装在窗扇上。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1具有一个偏离所述窗扇转轴23的驱动铰接孔212,所述阻尼器20的一端铰接在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2固定安装的铰接座25上,所述阻尼器20的另一端伸出的推拉杆2的推拉杆端头1通过一个驱动铰轴24与所述驱动铰接孔212铰接。
所述阻尼器20的结构如图4、图5、图6、图8和图11所示,包括缸体12、推拉杆2以及活塞,所述缸体12具有两个开口端。其中所述缸体12右侧开口端用右侧缸体盖密封,所述缸体盖包括右侧固定盖13和右侧密封盖14密封,所述右侧密封盖14的右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右侧密封盖14外表面与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右侧固定盖13内表面以及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以使右侧固定盖13与所述缸体12的对应端部螺纹固定,并借助所述右侧密封盖14的右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缸体12右侧开口端的端部的配合,将所述右侧密封盖14压紧在所述缸体12右端部内。所述缸体12左侧开口端被端面上成型有通孔的左侧缸体盖密封。这样在所述缸体12内形成密封腔室。所述左侧缸体盖包括左侧密封盖10、左侧固定盖8、成型有外螺纹的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推拉杆密封圈11;所述左侧密封盖10的左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左侧密封盖10外表面与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左侧固定盖8内表面以及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以使所述左侧固定盖8与所述缸体12的对应端部螺纹固定,并借助所述左侧密封盖10的右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缸体12左侧开口端的端部的配合,将所述左侧密封盖10压紧在所述缸体12左端部内;所述左侧密封盖10的通孔靠近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而远离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位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与所述左侧密封盖10之间,随着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向着所述左侧密封盖10拧紧,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形成所述推拉杆2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和左侧密封盖10之间的密封。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6、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装置;所述活塞本体6具有一个圆筒形侧壁及设置在所述圆筒形侧壁中部径向布置的隔壁,所述隔壁上设置有所述流通单向阀16和所述限流装置;所述流通单向阀16包括四个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一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孔中的阀球17,一个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活塞本体6的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二活塞盖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阀球17之间的弹簧19,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阻尼脂流通的缝隙;所述限流装置包括一个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二阀孔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一阀孔的锥形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孔中的阀球17,一个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6的另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一活塞盖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阀球17之间的弹簧19,所述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液压流体流通的缝隙。推拉杆2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左侧固定盖8、左侧密封盖10和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推拉杆密封圈11伸入所述缸体12内与所述第二活塞盖7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推拉杆2临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阻尼脂通道18,所述阻尼脂通道18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2的侧壁与所述推拉杆2所处的密封腔室连通,所述阻尼脂通道1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阻尼脂流通的缝隙。
如图4所示,当窗扇打开的时候,推拉杆2使活塞向左侧密封盖10方向移动,活塞和左侧密封盖10之间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通过阻尼脂通道18进入第二活塞盖7与隔室之间的缝隙,进而挤压流通单向阀16中的阀球17使之压缩弹簧19,打开通孔,从而阻尼脂进入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4之间的密封腔室;而限流单向阀152中的阀球17受到阻尼脂的挤压,从而封堵隔室上的通孔,使阻尼脂不能通过。如图5所示,当窗扇在外力作用下关闭的时候,活塞缓慢而柔和地沿所述缸体12轴向右侧密封盖14移动,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4之间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挤压流通单向阀16中的阀球17,从而封堵隔室上的通孔,使阻尼脂不能从流通单向阀16通过;而限流单向阀152中的阀球17受到阻尼脂的挤压,从而压缩弹簧19,进而打开通孔,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4之间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只能依次经过第一活塞盖4与隔室之间的缝隙、限流单向阀152、第二活塞盖7与隔室之间的缝隙、阻尼脂通道18进入活塞与左侧密封盖10之间的密封腔室内。
因此,本实例的窗铰链使得在窗扇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所述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产生很大的阻尼作用,使得窗扇打开到任意角度均能够实现锁定和定位窗扇的位置,并且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用力比较柔和、手感好。通过调节阻尼脂的粘度以及所述活塞上设置的阻尼脂通道,可以使得在六级以上的风力的作用下,窗扇仍旧保持打开状态。在所述活塞上设置所述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装置,使得所述活塞往返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阻尼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实现窗户打开时用力较小,关闭时用力较大,既避免风力较大时窗扇自动关闭,又方便窗扇的打开。所述限流装置采用限流单向阀152,便于生产加工时能够更加精确地调节和控制阻尼脂对所述活塞阻尼作用的大小,更好地通过设计控制窗扇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所述阻尼器20对窗扇所产生的阻尼作用的大小,从而更加方便窗扇的打开以及窗扇打开以后更好地锁定和定位窗扇的位置。所述推拉杆2通过活塞盖与活塞连接的结构及推拉杆中设置阻尼脂通道18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窗铰链的阻尼器20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小型化。根据实际安装的需要,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链22和铰接座25也可以安装在窗框上,所述第一铰链21安装在窗扇上;同样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把本实施例中所述窗铰链的所述阻尼器20中的所述活塞换成如图10所示的结构,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孔151,窗扇打开的时候,阻尼脂同时从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通孔151流向活塞的另一例的密封腔体,所述第二活塞盖7也可以没有,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加容易;同样也能够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阻尼器20的结构还可以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在此,与上述实施例所述阻尼器20的一个不同之处是活塞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另外一个不同之处是活塞的结构发生了变换,从而使得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单向阀152允许的阻尼脂的流向以及第一活塞盖4和第二活塞盖7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所述推拉杆2与第一活塞盖4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其余均相同。
如图2所示,当窗扇打开的时候,推拉杆2使活塞向右侧密封盖14方向移动,即向复位弹簧3回复原长的方向移动,活塞和右侧密封盖14之间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挤压流通单向阀16中的阀球17使之压缩弹簧19,进而打开通孔,阻尼脂通过第一活塞盖4与隔室之间的缝隙进入阻尼脂通道18,最后进入活塞与左侧密封盖10之间的密封腔室;而限流单向阀152中的阀球受到阻尼脂的挤压,从而封堵隔室上的通孔,使阻尼脂不能通过。如图3所示,当窗扇在外力作用下关闭的时候,所述复位弹簧3被拉长,活塞缓慢而柔和地沿所述缸体12轴向左侧密封盖10移动,活塞与左侧密封盖10之间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挤压流通单向阀16中的阀球17,从而封堵隔室上的通孔,使阻尼脂不能从流通单向阀16通过;而限流单向阀152中的阀球17受到阻尼脂的挤压,压缩弹簧19,进而打开通孔,活塞与左侧密封盖10之间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只能依次经过阻尼脂通道18、限流单向阀152、第二活塞盖7与隔室之间的缝隙进入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4之间的密封腔室内。所述复位弹簧3的设置使得能够很好地调节窗扇打开过程中所施加的外力,同时使得窗扇打开以后能够更好地实现定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复位弹簧3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缸体12的内径,以便所述复位弹簧3两端无须固定而直接置于所述缸体12。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把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20中的所述活塞改变成如图9所示的结构,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孔151,阻尼脂同时从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通孔151流向活塞的另一侧的密封腔体。使得所述活塞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加容易加工;同样也能够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场合不同,通过调节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通孔151的数量以及允许阻尼脂通过的孔径、复位弹簧3的强度,从而精确调节和控制阻尼脂对所述活塞阻尼作用的大小;从而更好地实现窗扇打开到任意角度均能够实现锁定和定位窗扇的位置,并且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用力比较柔和、手感好。
此外,所述阻尼器20的所述缸体盖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替换形式。在这种替换实施方式中,密封盖靠近所述缸体12端部的部分成型有外螺纹,其与所述缸体12端部相应部位的内螺纹配合直接固定到所述缸体12的端部上。所述密封盖露出所述缸体部分具有径向突出的凸缘,以便在紧固时压紧在所述缸体12的端缘上,所述密封盖上设置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省去固定盖部件。再有,所述缸体12的一个替换形式是,所述缸体12仅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盲孔端,在所述盲孔端的外侧设置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结构,这样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结构可以更加简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窗铰链,包括分别与窗扇转轴(23)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分(21)和第二铰链部分(22),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1)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2)分别安装在窗扇或窗框上,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1)具有一个偏离所述窗扇转轴(23)的驱动铰接孔(2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锁定窗扇在设定位置的阻尼器(20),所述阻尼器(20)包括:
一个缸体(12),所述缸体(12)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
缸体盖,并密封所述缸体(12)的开口端,以在所述缸体(12)内形成密封腔室,其中一个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成型有通孔;
一个推拉杆(2),其一端穿过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的通孔伸入所述缸体(12)内;以及
一个活塞,安装在所述推拉杆(2)伸入所述缸体(12)内的一端上,将所述密封腔室分为两部分,并可沿所述缸体(12)内壁密封地往返运动,使得所述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经所述活塞上的阻尼孔,从所述活塞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一部分内运动到所述活塞另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二部分内;
所述阻尼器(20)的一端铰接在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2)固定安装的铰接座(25)上,所述阻尼器(2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驱动铰轴(24)与所述驱动铰接孔(21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置的阻尼孔包括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装置,所述流通单向阀(16)限制所述密封腔室内的阻尼脂只能从所述活塞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一部分内运动到所述活塞另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二部分内,所述限流装置限制所述密封腔室的两部分之间阻尼脂的运动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孔(151)或者是允许液体运动的方向与所述流通单向阀(16)允许液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的限流单向阀(152)。
4.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
活塞本体(6),所述活塞本体(6)具有一个圆筒形侧壁及设置在所述圆筒形侧壁中部径向布置的隔壁,所述隔壁上设置有所述流通单向阀(16)和所述限流装置;以及
所述流通单向阀(16)包括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一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孔中的阀球,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6)的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一活塞盖(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阀球之间的弹簧(19);
所述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2)通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盖(4)上,来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盖(4)上的所述通孔为设置在所述推拉杆(2)临近所述第一活塞盖(4)的一端的阻尼脂通道(18),所述阻尼脂通道(18)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2)的侧壁与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阻尼脂通道(1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二阀孔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一阀孔的锥形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孔中的阀球,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6)的另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二活塞盖(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阀球之间的弹簧(19);
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所述推拉杆(2)通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盖(4)或所述第二活塞盖(7)上,来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盖(4)或所述第二活塞盖(7)上的所述通孔为设置在所述推拉杆(2)临近所述活塞的一端的阻尼脂通道(18),所述阻尼脂通道(18)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2)的侧壁与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阻尼脂通道(1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盖(4)或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阻尼脂运动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盖包括密封盖(10、14)和固定盖(8、13);所述密封盖(10、14)外表面与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固定盖(8、13)内表面以及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以使所述固定盖(8、13)与所述缸体(12)的对应端部螺纹固定,并将所述密封盖(10、14)压紧在所述缸体(12)对应端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成型有通孔的所述缸体盖中,还包括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和推拉杆密封圈(11),所述密封盖(10、14)的通孔靠近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而远离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位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与所述密封盖(10、14)之间,随着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向着所述密封盖(10、14)拧紧,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形成所述推拉杆(2)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和密封盖(10、14)之间的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0)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12)之间的偏压部件,向所述活塞提供沿所述缸体(12)轴向的回复偏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部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盖之间的复位弹簧(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78265U CN201424882Y (zh) | 2009-04-15 | 2009-04-15 | 一种窗铰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478265U CN201424882Y (zh) | 2009-04-15 | 2009-04-15 | 一种窗铰链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24882Y true CN201424882Y (zh) | 2010-03-17 |
Family
ID=42024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4782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4882Y (zh) | 2009-04-15 | 2009-04-15 | 一种窗铰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24882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9726A (zh) * | 2016-12-05 | 2017-05-1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窗开启锁止机构 |
-
2009
- 2009-04-15 CN CN2009201478265U patent/CN20142488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9726A (zh) * | 2016-12-05 | 2017-05-1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车窗开启锁止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08483B1 (en) | Braking retardation apparatus | |
US8640305B2 (en) | Hinge assemblies | |
KR20140066995A (ko) | 가구가동부용 댐핑장치 | |
CN201326674Y (zh) | 一种液压阻尼器 | |
US20120216370A1 (en) | Damped door hinge | |
US20140150212A1 (en) | Appliance lid hinge assembly | |
KR101343915B1 (ko) | 가전 제품 도어의 싱글 힌지 댐핑 장치 | |
DE202010000209U1 (de) | Haushaltsgerät | |
KR20150029604A (ko) | 가구용 감속 힌지 | |
US20050044661A1 (en) | Door-closing device using a cam | |
GB2479145A (en) | Door closer having two springs | |
US9879462B2 (en) | Hinge assemblies | |
CN201326332Y (zh) | 一种闭门器 | |
US4010572A (en) | Door closer having means to neutralize the door closing force exerted thereby | |
DE102008010249B4 (de) | Antriebseinrichtung | |
CN201424882Y (zh) | 一种窗铰链 | |
DE3642442C1 (en) | Door damper and door stop for a motor-vehicle door | |
CN201326333Y (zh) | 一种铰链 | |
CN201424881Y (zh) | 一种窗扇能够灵活翻转的窗铰链 | |
CN201367795Y (zh) | 一种旋转阻尼器 | |
GB1497220A (en) | Door closer | |
CN201326335Y (zh) | 带有阻尼器的铰链 | |
CN113356713B (zh) | 一种双向致动的液压闭合器 | |
EP2458124B1 (de) | Ventil für einen Antrieb einer Tür oder eines Fensters | |
CN219035297U (zh) | 一种两段式阻尼的铰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