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424113Y -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24113Y
CN201424113Y CN2009201469603U CN200920146960U CN201424113Y CN 201424113 Y CN201424113 Y CN 201424113Y CN 2009201469603 U CN2009201469603 U CN 2009201469603U CN 200920146960 U CN200920146960 U CN 200920146960U CN 201424113 Y CN201424113 Y CN 2014241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ring
hub
bicycle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469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青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s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s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s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s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469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241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241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241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包括有:一花毂、一心轴、一固定环、一连动环、棘齿件所组合而成,一花毂开设有容置空间并设置有挡缘、凹凸环及卡沟,挡缘处固定有挡件,卡沟处固定有扣抵件,一固定环容设于花毂的凹凸环处,一连动环容置于固定环的内部,且连动环的内壁形成有单向偏斜的斜齿面,一棘齿件的棘齿座开设有复数个棘齿槽,该棘齿槽中装设有弹性件及棘齿,由其组合方式的变换,以令花毂结构能适用于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

Description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花毂结构,尤其指一种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由其组合方式的变换,以令花毂结构能适用于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
背景技术
按,公知一种自行车花毂结构,请由图10、图11所示,其包含有:一心轴60、一花毂70、一作动环80及一棘齿盘90所构成,一心轴60穿设有复数个轴承61,并以轴承61置入花毂70中而形成枢接定位,一花毂70侧端的内壁处一体设置有固定座71,且固定座71的内缘呈方形的凹凸设置,一作动环80置于固定座71的内侧端,并以凹凸面81形成固定,而作动环80的内壁亦呈方形的凹凸表面82,一棘齿盘90具有齿盘91与棘齿座92两部分,其棘齿座92处开设有复数个棘齿槽93,并于棘齿槽93处皆设置有弹簧94与棘齿95,再由棘齿座92端置入花毂70中,此棘齿座92是位于作动环80内部,而棘齿95受弹簧94的推抵而外顶作动环80内壁的凹凸表面82,再于花毂70的两端皆螺锁有固定螺件,由此即形成自行车花毂结构的组合。
当自行车前行而转动棘齿盘90时,该棘齿95能向外顶住作动环80的凹凸表面82,即能带动花毂70呈同方向的转动,又当棘齿盘90无转动时,花毂70的转动无法带动棘齿盘90进行转动,若公知的自行车花毂构应用于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时,将棘齿座92处的弹簧94与棘齿95进行位置的互换,即可达到适用于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效果。
详观上述公知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一、其棘齿95受弹簧94的推抵而向作动环80的内壁抵触,由此带动花毂70转动,然而作动环80的内壁乃呈方形凸块的凹凸表面82,使得棘齿95的抵触面积过小,有结构强度不足的情况。
二、其作动环80的内壁呈方形凸块的凹凸表面82,使得棘齿95的抵触高度增加,即作动环80的体积较大,造成棘齿95于作动环80上的摆动幅度增加,有灵敏度不足的情况。
三、其作动环80容置于花毂70的固定座71处,并由花毂70内壁与棘齿盘90形成轴向的定位,而作动环80与棘齿盘90仍具有适当的间隙,使得作动环80存在有轴向位移的空间,即容易造成棘齿盘90与作动环80的磨耗,而降低花毂结构的耐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包括有:一花毂、一心轴、一固定环、一连动环、棘齿件所组合而成,一花毂枢接于自行车后轮的轮轴处,其轴向开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内壁处由内而外依序设置有挡缘、凹凸环及卡沟,挡缘处固定有挡件,且挡件向内挡住花毂内侧的轴承,该凹凸环形成有方形凹凸间隔的内侧面,而心轴穿过容置空间并以复数个轴承形成枢接,又该卡沟处固定有扣抵件,扣抵件为一C形扣,一固定环容设于花毂的凹凸环处,并配合形成有能相扣合的外凸块,且固定环的内侧壁则设置有复数个内凸块,该内凸块呈方形间隔状等距排列,一连动环容置于固定环的内部,并以外壁形成的凹凸面与固定环的内凸块卡扣固定,而连动环的内壁处则形成有单向偏斜的斜齿面,一棘齿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齿盘及棘齿座,并以通孔套设于心轴处,且棘齿座容设于花毂容置空间的凹凸环处,该齿盘可为多片式组合结构,由此达到后轮变速的效果,棘齿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复数个棘齿槽,该棘齿槽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第一棘齿孔及第二棘齿孔,又该棘齿槽中装设有弹性件及棘齿,且棘齿的底端设置有可卡掣于第一棘齿孔或第二棘齿孔的定位端,另齿盘端锁设有一锁合件,即定位棘齿件于花毂的容置空间端。
当表演型自行车进行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时如为了适应表演场地的需求,其棘齿件装置于右置链条的自行车状态,该弹性件设置于第一棘齿孔,而棘齿设置于第二棘齿孔,且棘齿于自行车前行时,能抵触于连动环的斜齿面而形成连动效果,另棘齿件装置于左置链条的自行车状态,于组合时连动环是以另一面方向置入花毂中,且连动环的凹凸面仍可卡合于固定环的内凸块,并能形成连动环的斜齿面产生另一方向的偏斜,又该装置于棘齿座处的弹性件及棘齿,配合左置链条的自行车,弹性件变更为设置于第二棘齿孔,而棘齿设置于第一棘齿孔处,由其组合方式的变换,即可产生相同于右置链条的自行车作动方式,令花毂结构能适用于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
本实用新型对照公知技术所具有的功效:
一、由组合方式的变换,即可配合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且棘齿抵触于连动环的斜齿面,该斜齿状的抵触面积比公知的方齿状的抵触面积大,由此可提升结构上的强度,以增加其耐用性。
二、其连动环是具有单方向偏斜的斜齿面,并以斜齿面与棘齿座处的棘齿形成作动,由斜齿面可降低抵触高度,并缩小连动环的体积,即可减少棘齿的摆动幅度,以提高其灵敏度。
三、其固定环固定于花毂的凹凸环处,而连动环固定于固定环的内端,再以挡件与扣抵件于两侧边形成夹设,即可防止固定环与连动环产生轴向滑动,由此减少其轴向磨擦与碰撞,以减少棘齿件的转动阻力与增加其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棘齿处的剖视作动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右置链条自行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棘齿处的剖视作动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左置链条自行车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右置链条自行车的棘齿位置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左置链条自行车的棘齿位置图。
图10是公知技术的立体图。
图11是公知技术的棘齿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份:
花毂-----10     容置空间---11
挡缘-----12     凹凸环----13
卡沟-----14     挡件-----15
轴承-----16     扣抵件----17
心轴-----20
固定环----30    外凸块----31
内凸块----32
连动环----40    凹凸面----41
斜齿面----42    穿孔-----43
棘齿件----50    齿盘-----51
棘齿座----52    棘齿槽----521
棘齿孔----522   第二棘齿孔--523
弹性件----53    棘齿-----54
通孔-----55     锁合件----56
公知技术部份:
心轴-----60     轴承-----61
花毂-----70     固定座----71
作动环----80    凹凸面----81
凹凸表面---82
棘齿盘----90    齿盘-----91
棘齿座----92    棘齿槽----93
弹簧-----94     棘齿-----9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附图详述如下。
先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一种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包括有:一花毂10、一心轴20、一固定环30、一连动环40、棘齿件50所组合而成,一花毂10枢接于自行车后轮的轮轴处,其轴向开设有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的内壁处由内而外依序设置有挡缘12、凹凸环13及卡沟14,挡缘12处固定有挡件15,且挡件15向内挡住花毂10内侧的轴承16,该凹凸环13形成有方形凹凸间隔的内侧面,而心轴20穿过容置空间11并以复数个轴承16形成枢接,又该卡沟14处固定有扣抵件17,扣抵件17为一C形扣,一固定环30容设于花毂10的凹凸环13处,并配合形成有能相扣合的外凸块31,且固定环30的内侧壁则设置有复数个内凸块32,该内凸块32呈方形间隔状等距排列,一连动环40容置于固定环30的内部,并以外壁形成的凹凸面41与固定环30的内凸块32卡扣固定,而连动环40的内壁处则形成有单向偏斜的斜齿面42,又该固定环30与连动环40皆为一钢质材料所制成,且连动环40纵向开设有复数个穿孔43,以提供手工具的插设而方便拆除使用,一棘齿件5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齿盘51及棘齿座52,并以通孔55套设于心轴20处,且棘齿座52容设于花毂10容置空间11的凹凸环13处,该齿盘51可为多片式组合结构,由此达到后轮变速的效果,棘齿座52的外表面开设有复数个棘齿槽521,该棘齿槽521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第一棘齿孔522及第二棘齿孔523,又该棘齿槽521中装设有弹性件53及棘齿54,且棘齿54的底端设置有可卡掣于第一棘齿孔522或第二棘齿孔523的定位端541,另齿盘51端锁设有一锁合件56,即定位棘齿件50于花毂10的容置空间11端,又该棘齿54为一钢质材料所制成。
其结构的组合,请再参阅图2、图3所示,花毂10内设置有复数个轴承16并穿过心轴20形成枢接,该花毂10容置空间11的挡缘12处设置有挡件15,且挡件15挡住内侧端的轴承16,即有防止轴承16位移的效果,固定环30容设于花毂10的容置空间11内,并以外凸块31配合凹凸环13结合定位,该固定环30即受凹凸环13的卡扣而形成固定,即可呈紧密配合且不可拆卸,又于固定环30的内缘处设置有连动环40,并由连动环40的凹凸面41与固定环30的内凸块32形成固定,再将扣抵件17扣合于花毂10的卡沟14处,该挡件15与扣抵件17定位于挡缘12与卡沟14处,由此夹设固定环30与连动环40于凹凸环13处,即可防止固定环30与连动环40产生轴向滑移的情况,一棘齿件50的棘齿座52处容设有弹性件53及棘齿54,且弹性件53与棘齿54皆可互换装设而分别于第一棘齿孔522或第二棘齿孔523处,该棘齿件50以棘齿座52端置入花毂10的容置空间11中,且棘齿座52容置于连动环40的内侧端,此时棘齿54受弹性件53的外顶而抵触于连动环40的斜齿面42,其中,连动环40与棘齿54皆为钢质材料制成,即能增加结构上的强度,另锁合件56螺锁于心轴20上,并向棘齿件50的齿盘51端迫紧,而固定棘齿件50于花毂10上。
其实际的作动情况,复请参阅图3、4、5并配合图2所示,当踏动自行车脚踏板使其向前行驶时,该链条带动棘齿件50的齿盘51进行转动,该棘齿槽521内的棘齿54受弹性件53外顶呈外张状在此预设为弹性件53设置于第一棘齿孔522,而棘齿54设置于第二棘齿孔523,此时棘齿54的外端抵住连动环40内侧面的斜齿面42,使棘齿件50无法自行转动,该连动环40与固定环30以凹凸面41及内凸块32形成同步,且固定环30的外凸块31与凹凸环13形成同步,即可带动连动环40、固定环30及花毂10皆呈车轮前转方向转动,当自行车滑行时,花毂10形成前行的转动,并连动固定环30与连动环40,此时棘齿54受斜齿面42的推挤而向弹性件53端摆动,由上述作动即可具有单向带动花毂10的效果。
当表演型自行车进行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时如为了适应表演场地的需求,续请参阅图6、7、8、9所示,其图6、图7为棘齿件50装置于右置链条的自行车状态,如上段所述的组合方式,该弹性件53设置于第一棘齿孔522,而棘齿54设置于第二棘齿孔523,且棘齿54于自行车前行时,能抵触于连动环40的斜齿面42而形成连动效果,再由图8、图9为棘齿件50装置于左置链条的自行车状态,该花毂结构的组合方式,于组合时连动环40是以另一面方向置入花毂10中,且连动环40的凹凸面41仍可卡合于固定环30的内凸块32,并能形成连动环40的斜齿面42产生另一方向的偏斜,又该装置于棘齿座52处的弹性件53及棘齿54,配合左置链条的自行车,弹性件53变更为设置于第二棘齿孔523,而棘齿54设置于第一棘齿孔522处,由其组合方式的变换,即可产生相同于右置链条的自行车作动方式,以令花毂结构能适用于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
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一)由组合方式的变换,即可配合表演型自行车的左置链条与右置链条的互换,且棘齿54抵触于连动环40的斜齿面42,该斜齿状的抵触面积比公知的方齿状的抵触面积大,由此可提升结构上的强度,以增加其耐用性;
二)其连动环40是具有单方向偏斜的斜齿面42,并以斜齿面42与棘齿座52处的棘齿54形成作动,由斜齿面42可降低抵触高度,并缩小连动环40的体积,即可减少棘齿54的摆动幅度,以提高其灵敏度;
三)其固定环30固定于花毂10的凹凸环13处,而连动环40固定于固定环30的内端,再以挡件15与扣抵件17于两侧边形成夹设,即可防止固定环30与连动环40产生轴向滑动,由此减少其轴向磨擦与碰撞,以减少棘齿件50的转动阻力与增加其耐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花毂、一心轴、一固定环、一连动环、棘齿件所组合而成;
一花毂枢接于自行车后轮的轮轴处,其轴向开设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内壁处由内而外依序设置有挡缘、凹凸环及卡沟,挡缘处固定有挡件,且挡件向内挡住花毂内侧的轴承,该凹凸环形成有方形凹凸间隔的内侧面,又该卡沟处固定有扣抵件;
一心轴穿过容置空间并以复数个轴承形成枢接;
一固定环容设于花毂的凹凸环处,并配合形成有能相扣合的外凸块,且固定环的内侧壁则设置有复数个内凸块;
一连动环容置于固定环的内部,并以外壁形成的凹凸面与固定环的内凸块卡扣固定,而连动环的内壁处则形成有单向偏斜的斜齿面;
一棘齿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齿盘及棘齿座,并以通孔套设于心轴处,且棘齿座容设于花毂容置空间的凹凸环处,棘齿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复数个棘齿槽,该棘齿槽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第一棘齿孔及第二棘齿孔,又该棘齿槽中装设有弹性件及棘齿,另齿盘端锁设有一锁合件,即定位棘齿件于花毂的容置空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扣抵件为一C形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凸块呈方形间隔状等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齿盘为多片式组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设置于第一棘齿孔,而棘齿设置于第二棘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件设置于第二棘齿孔,而棘齿设置于第一棘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环、连动环及棘齿均为钢质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环纵向开设有复数个供手工具插设而方便拆除使用的穿孔。
CN2009201469603U 2009-03-30 2009-03-30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41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469603U CN201424113Y (zh) 2009-03-30 2009-03-30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469603U CN201424113Y (zh) 2009-03-30 2009-03-30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24113Y true CN201424113Y (zh) 2010-03-17

Family

ID=42023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4696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24113Y (zh) 2009-03-30 2009-03-30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24113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096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后花毂的驱动装置
CN103423341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崑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组立的外掣爪式棘轮花毂
CN110091663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明伦运动器材(淮安)有限公司 可转换左右驱的轮毂驱动装置
CN110816157A (zh) * 2018-08-07 2020-02-21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花毂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096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后花毂的驱动装置
CN102950968B (zh) * 2011-08-26 2015-08-19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后花毂的驱动装置
CN103423341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崑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组立的外掣爪式棘轮花毂
CN110091663A (zh) * 2018-01-31 2019-08-06 明伦运动器材(淮安)有限公司 可转换左右驱的轮毂驱动装置
CN110816157A (zh) * 2018-08-07 2020-02-21 乔绅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花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0968B (zh) 自行车后花毂的驱动装置
CN201424113Y (zh) 自行车花毂左右驱动互换结构
TWI393641B (zh) Bicycle of the ratchet sleeve structure
TWI410337B (zh) Bicycle rear hub drive device
US8556055B2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rear hub of bicycle
CN101905451B (zh) 棘轮扳手更换结构
US20120228923A1 (en) Two-direction hub assembly
TWM537531U (zh) 無聲花轂結構
CN102049967A (zh) 常闭式自行车后花毂结构
CN102582474A (zh) 汽车座椅增高泵
TWM365850U (en) Left/right driving switching structure of bicycle hub
TWM477348U (zh) 葫蘆頭棘輪扳手結構
CN101618532B (zh) 单一掣子两卡制端具有齿差的扳手
CN202022293U (zh) 自行车驱动装置
CN201235900Y (zh) 自行车的动力机构及使用该动力机构的自行车
TWI656986B (zh) 自行車花轂結構
CN201092234Y (zh) 同时限制转动及转向的脚轮结构
JP2007190940A (ja) キャスターのストッパー装置
CN201633464U (zh) 自行车后花毂棘轮作动或锁固结构
CN110816157A (zh) 自行车花毂结构
CN115157922A (zh) 自行车的花毂棘轮结构
JP3140092U (ja) 回転と方向変換を同時に制限可能なキャスタ装置
CN202782491U (zh) 自行车轮毂的离合式驱动系统
TWM377343U (en) Hub structure of single-velocity bike
CN203766404U (zh) 轮毂棘爪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