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08857Y - Usb连接器母座 - Google Patents
Usb连接器母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08857Y CN201408857Y CN2009200452323U CN200920045232U CN201408857Y CN 201408857 Y CN201408857 Y CN 201408857Y CN 2009200452323 U CN2009200452323 U CN 2009200452323U CN 200920045232 U CN200920045232 U CN 200920045232U CN 201408857 Y CN201408857 Y CN 20140885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group
- hyoplastron
- insulating base
- usb connector
- insulator f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6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0774 Constip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以及绝缘基座、绝缘底座,其中绝缘基座朝向对接方向延伸有第一舌板,且绝缘基座在远离绝缘底座一侧设有第一端子组、而在靠近绝缘底座一侧设有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分别在绝缘基座后方延设形成第一、第二焊接端,且第一端子组在第一舌板表面前端延伸形成第一对接端,第二端子组在第一舌板底面前端延伸形成与第一对接端呈前后交错排列的第二对接端;绝缘底座朝向对接方向延伸有第二舌板,且第二舌板顶面凹设有收纳第一舌板的容置空间;屏蔽壳体罩设在绝缘基座和绝缘底座的结合体上。其应用具有快速组装成型的方便性以及出色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数据传输性能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符合USB3.0规格且生产组装简便、结构稳定的USB连接器母座。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科技快速发展,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已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而计算机科技工业的发达也使各式各样之外围设备(如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数字板、打印机等外围产品)亦随之大畅其道,即使计算机内部主机便需装设有众多种类不同的连接器,来接设各种外围设备的接头,以便于传输电子讯号作为控制使用;其中,因网络科技的发达以及即插即用设备的掘起,而使RJ-45与USB形式的连接器已然成为目前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的基本配备;此外,轻、薄、短、小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一突出的发展趋势,而生产厂商为使计算机所占空间大幅缩小也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设计和改进。
由于连接器通常为固设于电子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上,只在电路板上因具有其他的电子零件,随着计算机内部空间缩小,以致于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也更加密集,为了达到电子产品执行速度加快的需求,其集成电路所产生的频率不断逐渐提高,因此使得电路板上的电磁干扰(简称EMI)相对提高,而高频率的电磁波干扰容易导致电子产品的失灵,影响连接器讯号的传输质量,所以在连接器外缘通常都会罩覆金属屏蔽壳体,且在金属屏蔽壳体上设有弹片,并以此弹片来电性接触或表面黏着于电路板上,或藉由弹片接触外围其他金属对象,可作为接地或电磁防护的效果。
但随着使用者需求的增加,现有USB2.0连接器的传输速度已无法符合用户需要,业者便开发制定出USB3.0规格,其USB3.0规格是在既有规格上增加一排复数端子,但随着端子数量的增加,不仅各端子受到外部电子组件的电磁干扰现象亦随之增大,导致数据传输时噪声干扰的情形非常严重,且在组装上因组件增多,亦会让组装程序上更加繁杂,更需利用许多治具来辅助进行组装定位。因此,如何解决USB3.0连接器受电磁波严重干扰及组装困难的问题与缺失,便成为从事此行业的技术人员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并提供一种USB连接器母座,以克服现有技术中USB2.0传输速率无法满足用户需要的缺陷,为推广应用USB3.0规格的连接器打开局面,提高其组装的便利性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以及相互对应组装的绝缘基座、绝缘底座,其中所述绝缘基座朝向对接方向延伸有第一舌板,且绝缘基座在远离绝缘底座一侧设有第一端子组、而在靠近绝缘底座一侧设有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分别在绝缘基座后方延设形成第一、第二焊接端,且第一端子组在第一舌板表面前端延伸形成第一对接端,第二端子组在第一舌板底面前端延伸形成与第一对接端呈前后交错排列的第二对接端;所述绝缘底座朝向对接方向延伸有第二舌板,且第二舌板顶面凹设有收纳第一舌板的容置空间;屏蔽壳体罩设在绝缘基座和绝缘底座的结合体上。
进一步地,前述USB连接器母座,其中该绝缘基座两侧壁和绝缘底座容置空间两侧壁分别设有相互对应卡固的卡抵槽和卡抵块。
进一步地,前述USB连接器母座,其中该第一舌板背向绝缘底座的表面设有供第一端子组组装并贯穿至绝缘基座后方的端子槽;其面向绝缘底座的底面凹设有供第二端子组组装并贯穿至第一舌板前侧的槽道,且槽道延设有位于第一舌板前侧壁面的凹槽。
更进一步地,前述USB连接器母座,其中该端子槽前端设有贯穿至第一舌板另一侧的镂空槽,或者该第二舌板在其容置空间朝向对接方向的顶面凹设有复数置放槽。
进一步地,前述USB连接器母座,其中该绝缘基座后方设有对应于第一焊接端的第一对位槽;并且所述绝缘底座后方也设有对应于第二焊接端的第二对位槽。
进一步地,前述USB连接器母座,其中该绝缘基座的顶面与绝缘底座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抵持槽,且屏蔽壳体在其侧壁设有对应卡抵于抵持槽内的复数抵持弹片。
进一步地,前述USB连接器母座,其中该绝缘基座顶面凸设有一个以上的限位块,且屏蔽壳体后端设有对应于限位块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前述USB连接器母座,其中该绝缘底座底部朝前延伸有对屏蔽壳体限位用的底板。
本实用新型应用后,其有益效果体现在:
当绝缘基座与绝缘底座组装结合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便不会产生脱离的现象,具有快速组装成型的方便性;同时,籍由绝缘基座与绝缘底座的电磁阻隔特性,降低了各端子组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整个USB连接器母座在进行资料传输时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传输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绝缘基座和绝缘底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使用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绝缘基座、11-第一舌板、111-第一对位槽、112-卡抵槽、113-抵持槽、12-端子槽、121-镂空槽、13-槽道、131-凹槽、14-第一端子组、141-第一基部、142-第一焊接端、143-第一对接端、15-第二端子组、151-第二基部、152-第二焊接部、153-弯折部、154-第二对接端;
2-绝缘底座、21-第二舌板、22-容置空间、221-置放槽、222-第二对位槽、23-卡抵块、24-抵持槽、25-底板;
3-屏蔽壳体、31-抵持弹片、3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更易于理解,以下便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这种描述是非限制性的。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立体分解前视和后视示意图以及绝缘基座和绝缘底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USB连接器母座包括绝缘基座1、绝缘底座2及屏蔽壳体3;其中:
该绝缘基座1朝前延伸有第一舌板11,且绝缘基座1后方设有复数第一对位槽111,并于绝缘基座1二侧壁凹设有卡抵槽112,绝缘基座1顶面则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槽113及限位块114,其第一舌板11远离绝缘底座2的表面设有贯穿至绝缘基座1后方的端子槽12,且端子槽12前端设有贯穿至第一舌板11另侧的镂空槽121,再在绝缘基座1底面凹设有贯穿至第一舌板11前方的槽道13,且槽道13延设有位于第一舌板11前侧壁面的凹槽131,并在端子槽12内设有第一端子组14,其第一端子组14在第一基部141一侧延设有位于绝缘基座1后方第一对位槽111的第一焊接端142,第一基部141另侧为延伸有位于第一舌板11镂空槽121上方的第一对接端143,再在槽道13内装设有第二端子组15,其第二端子组15在第二基部151延伸弯折有朝绝缘底座2的第二焊接端152,第二基部151另侧延伸有伸入凹槽131的弯折部153,且弯折部153相对第二基部151的另侧延伸有位于第一舌板11前方并邻近顶面与第一对接端143呈前、后交错排列的第二对接端154。
该绝缘底座2朝前延伸有第二舌板21,且第二舌板21顶面朝绝缘底座2凹设有收纳绝缘基座1及第一舌板11的容置空间22,并在容置空间22前方的第二舌板21顶面凹设有供第二端子组15各第二对接端154置入形成限位的复数置放槽221,其绝缘底座2又在后方设有供第二端子组15各第二焊接端152置入形成限位的复数第二对位槽222,而容置空间22二侧壁则设有卡固于绝缘基座1卡抵槽112的卡抵块23,且绝缘底座2二侧壁分别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槽24,并在绝缘底座2底部朝前延伸有供金属屏蔽壳体3底面抵持限位的底板25。
该金属材质的屏蔽壳体3为包覆于绝缘基座1与绝缘底座2外侧,且屏蔽壳体3为于侧壁设有相对卡抵于抵持槽113、24形成定位的复数抵持弹片31,并在屏蔽壳体3顶面后端设有挡止于绝缘基座1所设限位块114形成定位的限位槽32。
再请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其中图5和图6分别是连接器组装前后的示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第一端子组14为由绝缘基座1后方朝复数端子槽12插入,使第一端子组14的各第一对接端143伸入镂空槽121上方,第一端子组14的各第一焊接端142为朝绝缘底座2弯折且分别置入复数第一对位槽111内形成定位,再将第二端子组15置入绝缘基座1的复数槽道13,其第二端子组15的各第二焊接端152也朝绝缘底座2弯折,且第二端子组15的各第二对接端154则透过弯折部153置入复数凹槽131而位于第一舌板11前方邻近顶面处,再将绝缘基座1以第一舌板11前侧由绝缘底座2后方朝容置空间22插入,使绝缘基座1及第一舌板11置入容置空间22内,且第一舌板11前方的复数第一对接端143为由容置空间22分别插入前方的复数置放槽221内,绝缘基座1二侧的卡抵槽112则卡固于绝缘底座2二侧的卡抵块23,并使第二端子组15的各第二焊接端152分别置入绝缘底座2后方的复数第二对位槽222形成限位,再将绝缘基座1及绝缘底座2以前侧装入屏蔽壳体3内,使屏蔽壳体3顶面及二侧壁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弹片31卡抵于绝缘基座1顶面及绝缘底座2二侧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抵持槽113、24,并使绝缘基座1顶面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限位块114挡止于金属屏蔽壳体3顶面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限位槽32形成定位,即可完成组装动作,此时,其第一端子组14与第二端子组15的第一对接端143、第二对接端154为呈前、后平行的交错状排列,且符合USB3.0规格。
上述的绝缘基座1、第一端子组14及第二端子组15,除可在绝缘基座1成型后再插入或置入第一端子组14及第二端子组15,也可利用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使绝缘基座1成型时包覆住第一端子组14及第二端子组15,且第一端子组14与第二端子组15的第一对接端143及第二对接端154可为平板状或弯曲状,而第一端子组14的第一焊接端142及第二端子组15的第二焊接端152可为表面焊接式(SMT)或穿孔式(Through Hole),其仅具与默认插头对接后,可与默认插头的各端子相对接触以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即可,非因此即局限本创作的实施范围,且绝缘基座1内仅需具有相对应空间供弯曲状的端子弹性变形,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创作的专利范围内。
再请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其中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使用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默认插头插接于本新型设计的USB连接器母座时,默认插头的复数端子为相对应接触第一端子组14及第二端子组15,且第一端子组14的各第一对接端143为受到默认插头的复数端子抵压产生弹性变形,让复数第一对接端143的前端朝绝缘基座1的复数镂空槽121内位移,藉由弹性恢复力便可让第一端子组14与默认插头的复数端子形成确实的电性接触,而第二端子组15也利用相同原理与默认插头的复数端子形成确实的电性接触,其第一端子组14与第二端子组15的第一焊接端142、第二焊接端12则弯折伸出于绝缘底座2下方,便可焊接于默认电路板或电子装置上。
上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的USB连接器母座于实际使用时,其优点为:
(一)该第一端子组14与第二端子组15装设于绝缘基座1后可形成稳固定位的效果,使绝缘基座1与绝缘底座2组装时,第一端子组14及第二端子组15不会产生脱离的问题,便不需利用治具来协助进行组装,进而可提升组装时的方便性。
(二)该第一端子组14位于绝缘基座1及第一舌板11顶面,而第二端子组15则装设于绝缘基座1及第一舌板11底面,则当绝缘基座1与绝缘底座2组装后,第一端子组14与第二端子组15便可藉由绝缘基座1及绝缘底座2确实达到阻隔的效果,进而可降低各端子间相互干扰的情况,让数据传输时的噪声减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母座于使用时,确实能达到其目的及功效。以上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所作的详细说明,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但凡对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实例附图作简易修改或等效结构变化,可达成前述效计,均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以及相互对应组装的绝缘基座、绝缘底座,其中所述绝缘基座朝向对接方向延伸有第一舌板,且绝缘基座在远离绝缘底座一侧设有第一端子组、而在靠近绝缘底座一侧设有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分别在绝缘基座后方延设形成第一、第二焊接端,且第一端子组在第一舌板表面前端延伸形成第一对接端,第二端子组在第一舌板底面前端延伸形成与第一对接端呈前后交错排列的第二对接端;所述绝缘底座朝向对接方向延伸有第二舌板,且第二舌板顶面凹设有收纳第一舌板的容置空间;屏蔽壳体罩设在绝缘基座和绝缘底座的结合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两侧壁和绝缘底座容置空间两侧壁分别设有相互对应卡固的卡抵槽和卡抵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背向绝缘底座的表面设有供第一端子组组装并贯穿至绝缘基座后方的端子槽;其面向绝缘底座的底面凹设有供第二端子组组装并贯穿至第一舌板前侧的槽道,且槽道延设有位于第一舌板前侧壁面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槽前端设有贯穿至第一舌板另一侧的镂空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舌板在其容置空间朝向对接方向的顶面凹设有复数置放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后方设有对应于第一焊接端的第一对位槽;并且所述绝缘底座后方也设有对应于第二焊接端的第二对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的顶面与绝缘底座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抵持槽,且屏蔽壳体在其侧壁设有对应卡抵于抵持槽内的复数抵持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顶面凸设有一个以上的限位块,且屏蔽壳体后端设有对应于限位块的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底部朝前延伸有对屏蔽壳体限位用的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呈前后平行的交错状排列,且第一对接端与第二对接端符合USB3.0规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452323U CN201408857Y (zh) | 2009-05-12 | 2009-05-12 | Usb连接器母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452323U CN201408857Y (zh) | 2009-05-12 | 2009-05-12 | Usb连接器母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08857Y true CN201408857Y (zh) | 2010-02-17 |
Family
ID=4167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4523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08857Y (zh) | 2009-05-12 | 2009-05-12 | Usb连接器母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08857Y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46881A (zh) * | 2012-04-01 | 2012-08-22 |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 一种usb3.0连接器插座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插头 |
CN101908679B (zh) * | 2009-06-02 | 2013-08-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3762458A (zh) * | 2012-12-13 | 2014-04-30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US8814443B2 (en) | 2009-06-02 | 2014-08-26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astening structures for fastening two tongues thereof together |
CN106356666A (zh) * | 2016-04-18 | 2017-01-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321602A (zh) * | 2018-04-11 | 2018-07-24 | 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和车载传输连接器组件 |
CN109390769A (zh) * | 2018-12-12 | 2019-02-26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绝缘模块、插接件模块以及连接器 |
US10263372B2 (en) | 2016-04-18 | 2019-04-16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ulative housing with a rear stepped portion assisting in formation of a waterproof sheet |
-
2009
- 2009-05-12 CN CN2009200452323U patent/CN20140885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8679B (zh) * | 2009-06-02 | 2013-08-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US8814443B2 (en) | 2009-06-02 | 2014-08-26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astening structures for fastening two tongues thereof together |
CN102646881A (zh) * | 2012-04-01 | 2012-08-22 |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 一种usb3.0连接器插座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插头 |
CN102646881B (zh) * | 2012-04-01 | 2014-11-19 |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 一种usb3.0连接器插座及与其配合使用的插头 |
CN103762458A (zh) * | 2012-12-13 | 2014-04-30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CN106356666A (zh) * | 2016-04-18 | 2017-01-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10263372B2 (en) | 2016-04-18 | 2019-04-16 |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ulative housing with a rear stepped portion assisting in formation of a waterproof sheet |
CN106356666B (zh) * | 2016-04-18 | 2019-05-3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321602A (zh) * | 2018-04-11 | 2018-07-24 | 东莞市卓越鑫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传输连接器结构和车载传输连接器组件 |
CN109390769A (zh) * | 2018-12-12 | 2019-02-26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绝缘模块、插接件模块以及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08857Y (zh) | Usb连接器母座 | |
CN20439136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277695U (zh) | 连接器模块 | |
CN204315839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1397899Y (zh) | 电连接器 | |
US1010350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etter ant-EMI effect | |
US951540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lic plate | |
TWI451645B (zh) | 電連接器組合 | |
CN102290649B (zh) | 电连接器 | |
US986596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03481476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4348040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91113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179274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3813127U (zh) | 通用序列总线连接器 | |
CN204179278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20346634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3579858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96674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103671U (zh) | 电连接器 | |
TW201703359A (zh) | 屏蔽殼體及插座連接器 | |
US2015020051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4179389U (zh) | 一种高功率传输的连接器 | |
CN207398390U (zh) | Hdmi连接器 | |
CN105375203A (zh) | 插座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