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82607Y - 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82607Y CN201382607Y CN200920301034U CN200920301034U CN201382607Y CN 201382607 Y CN201382607 Y CN 201382607Y CN 200920301034 U CN200920301034 U CN 200920301034U CN 200920301034 U CN200920301034 U CN 200920301034U CN 201382607 Y CN201382607 Y CN 20138260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eat storage
- water inlet
- water tank
- so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63 trans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防漏装置,是一种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包括不少于一组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中心控制器和储热水箱;中心控制器包括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控制信号输出装置和处理装置;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不少于一个的太阳能集热器;在储热水箱上有冷水进口,冷水进口与冷水管路相连接;在储热水箱上有与用水终端相通的用水出口;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管,储热水箱的冷水出口通过主进水管路与进水管相连通;在主进水管路上安装有集热循环水泵。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能快速准确的发现漏水点,因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因局部真空管破裂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防漏装置,是一种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太阳能集热装置一般采用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全玻璃真空管系统,但是由于全玻璃真空管系统需要在这个系统的每一个集热单元中走水,这样就存在由于局部真空管破裂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隐患,而为了监控远距离的温度需要拉很长的温度采集线,而远距离温度采集信号存在误差大,而且传感器经常失效,就需要人为巡逻和人为干预,这样就给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带来了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局部真空管破裂不易发现造成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包括不少于一组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中心控制器和储热水箱;中心控制器包括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控制信号输出装置和处理装置;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不少于一个的太阳能集热器;在储热水箱上有冷水进口,冷水进口与冷水管路相连接;在储热水箱上有与用水终端相通的用水出口;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管,储热水箱的冷水出口通过主进水管路与进水管相连通;在主进水管路上安装有集热循环水泵,中心控制器能控制集热循环水泵电源开关的开启,在主进水管路或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在每个进水管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阀,中心控制器通过导线能控制电子控制阀的开启;每个太阳能集热器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水管,储热水箱的热水进口通过主出水管路与出水管相连通;在主出水管路或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储热水箱内可有换热器,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主进水管路与进水管相连通,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与出水管相连通。
上述主进水管路上可安装有进无线温度传感器,在主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出无线温度传感器。
上述储热水箱上可安装有无线温度传感器,储热水箱上安装有与储热水箱内腔相通的电加热器。
上述储热水箱内安装有无线水位传感器,在冷水管路上安装有冷水电子控制阀。
上述储热水箱的用水出口与用水终端之间的管路上可安装有阀门,储热水箱的底部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路连接在一起,在排污管路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能快速准确的发现漏水点,因此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因局部真空管破裂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安全隐患。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没有换热器时的系统工作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有换热器时的系统工作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中心控制器,2为储热水箱,3为太阳能集热器,4为用水终端,5为进水管,6为主进水管路,7为集热循环水泵,8为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9为电子控制阀,10为出水管,11为主出水管路,12为出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13为换热器,14为进无线温度传感器,15为出无线温度传感器,16为无线温度传感器,17为电加热器,18为无线水位传感器,19为排污管路,20为排污阀门,21为冷水管路,22为冷水电子控制阀。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包括不少于一组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中心控制器1和储热水箱2;中心控制器1包括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控制信号输出装置和处理装置;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不少于一个的太阳能集热器3;在储热水箱2上有冷水进口,冷水进口与冷水管路21相连接;在储热水箱2上有与用水终端4相通的用水出口;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管5,储热水箱2的冷水出口通过主进水管路6与进水管5相连通;在主进水管路6上安装有集热循环水泵7,中心控制器1能控制集热循环水泵7电源开关的开启,在主进水管路6或进水管5上安装有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8,在每个进水管5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阀9,中心控制器1通过导线能控制电子控制阀9的开启;每个太阳能集热器3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水管10,储热水箱2的热水进口通过主出水管路11与出水管10相连通;在主出水管路11或出水管10上安装有出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12,这样,系统如果任何一个位置有漏水现象出现,中心控制器箱1的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就可以接收到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8和出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12传来的信号,中心控制器箱1就可以通过控制电子控制阀9的开断,防止系统因局部漏水而造成整个系统崩溃。当太阳能集热装置为两组以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主进水管路6或每个进水管5上安装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8,当在主进水管路6上安装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8时,如果系统任何一个位置有漏水现象出现,可关闭所有的电子控制阀9,然后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找到漏水处进行维修;当在每个进水管5上安装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8时,如果系统任何一个位置有漏水现象出现,中心控制器箱1的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就可以根据每个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8传来的信号,切断存在漏水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上的电子控制阀9,然后进行检修。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2所示,储热水箱2内有换热器13,换热器13的出水口通过主进水管路6与进水管5相连通,换热器13的进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11与出水管10相连通。这样,热水进入到换热器13内并与储热水箱2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储热水箱2内的冷水温度升高,达到使用要求后即可被用水终端4使用。
如附图1、2所示,主进水管路6上安装有进无线温度传感器14,在主出水管路11上安装有出无线温度传感器15,这样,进无线温度传感器14和出无线温度传感器15对太阳能集热装置进行测温,同时与储热水箱2的温度进行比较,当温差达到设定的温差范围内时,中心控制器箱1就控制集热循环水泵7的电源开关断开,当温差大于设定的温差范围内时,中心控制器箱1就控制集热循环水泵7的电源开关开启,将储热水箱2内的冷水泵入到太阳能集热装置内进行加热,同时太阳能集热装置内的热水进入到储热水箱2内。
如附图1、2所示,储热水箱2上安装有无线温度传感器16,储热水箱2上安装有与储热水箱内腔相通的电加热器17。当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接收到无线温度传感器16传来的温度降低或温度升高的信号时,中心控制器箱1就控制电加热器17电源开关的开启,进行加温或停止加温的工作。
如附图1、2所示,储热水箱2内安装有无线水位传感器18,在冷水管路上安装有冷水电子控制阀22。当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接收到无线水位传感器18传来的水位降低或水位升高的信号时,中心控制器箱1就控制冷水电子控制阀的开启,进行加水或停水的工作。
如附图1、2所示,为了便于排出储热水箱2内的水垢,在储热水箱2的底部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路19连接在一起,在排污管路19上安装有排污阀门20。
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控制器1采用现有公知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控制信号输出装置和处理装置,例如单片机或工业电子控制装置等现有公知的控制装置。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太阳能集热器3(特别是全玻璃真空管)内部需要加热的介质(一般为冷水)被太阳加热后通过集热循环泵7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储存到储热水箱2内,如果冷水不够,通过储热水箱2的冷水进口补充自来水;如果遇到太阳不好(例如连续的阴雨天),通过电加热器19来保证温度。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一组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中心控制器和储热水箱;中心控制器包括传感信号无线接收装置、控制信号输出装置和处理装置;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不少于一个的太阳能集热器;在储热水箱上有冷水进口,冷水进口与冷水管路相连接;在储热水箱上有与用水终端相通的用水出口;每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管,储热水箱的冷水出口通过主进水管路与进水管相连通;在主进水管路上安装有集热循环水泵,中心控制器能控制集热循环水泵电源开关的开启,在主进水管路或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在每个进水管上安装有电子控制阀,中心控制器通过导线能控制电子控制阀的开启;每个太阳能集热器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水管,储热水箱的热水进口通过主出水管路与出水管相连通;在主出水管路或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无线压力、流量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内有换热器,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主进水管路与进水管相连通,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与出水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进水管路上安装有进无线温度传感器,在主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出无线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上安装有无线温度传感器,储热水箱上安装有与储热水箱内腔相通的电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上安装有无线温度传感器,储热水箱上安装有与储热水箱内腔相通的电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内安装有无线水位传感器,在冷水管路上安装有冷水电子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内安装有无线水位传感器,在冷水管路上安装有冷水电子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内安装有无线水位传感器,在冷水管路上安装有冷水电子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内安装有无线水位传感器,在冷水管路上安装有冷水电子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热水箱的底部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路连接在一起,在排污管路上安装有排污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01034U CN201382607Y (zh) | 2009-03-03 | 2009-03-03 | 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01034U CN201382607Y (zh) | 2009-03-03 | 2009-03-03 | 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82607Y true CN201382607Y (zh) | 2010-01-13 |
Family
ID=41526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3010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82607Y (zh) | 2009-03-03 | 2009-03-03 | 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82607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2487A (zh) * | 2010-06-18 | 2010-12-22 | 无锡市海航电液伺服系统有限公司 | 液压伺服泵站漏油监控系统 |
CN102889686A (zh) * | 2011-07-19 | 2013-01-23 | 山东京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饮水机 |
CN103673354A (zh) * | 2014-01-02 | 2014-03-26 | 江苏富源节能电器有限公司 | 太阳能热水系统泄露自动报警装置 |
CN103712350A (zh) * | 2013-12-27 | 2014-04-09 | 广西宾阳县荣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
CN103968579A (zh) * | 2014-05-14 | 2014-08-06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具有防垢与蓄水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
CN105865051B (zh) * | 2016-04-05 | 2017-03-22 | 上海理工大学 | 检测泄漏的太阳能集热器 |
-
2009
- 2009-03-03 CN CN200920301034U patent/CN20138260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2487A (zh) * | 2010-06-18 | 2010-12-22 | 无锡市海航电液伺服系统有限公司 | 液压伺服泵站漏油监控系统 |
CN102889686A (zh) * | 2011-07-19 | 2013-01-23 | 山东京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饮水机 |
CN103712350A (zh) * | 2013-12-27 | 2014-04-09 | 广西宾阳县荣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
CN103673354A (zh) * | 2014-01-02 | 2014-03-26 | 江苏富源节能电器有限公司 | 太阳能热水系统泄露自动报警装置 |
CN103968579A (zh) * | 2014-05-14 | 2014-08-06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具有防垢与蓄水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
CN103968579B (zh) * | 2014-05-14 | 2015-12-30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具有防垢与蓄水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
CN105865051B (zh) * | 2016-04-05 | 2017-03-22 | 上海理工大学 | 检测泄漏的太阳能集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82607Y (zh) | 太阳能热水监控防漏装置 | |
CN101726156A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制冷、采暖与供水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 |
CN105402799A (zh) | 一种固体蓄热液动换热供暖装置 | |
CN204494846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4593566U (zh) | 主动式太阳能和co2空气热源泵联合采暖控制系统 | |
CN207893830U (zh) | 一种太阳能和燃气壁挂炉组合采暖热水系统 | |
CN205245305U (zh) | 液动式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 |
CN201795283U (zh) | 太阳能高温热泵石油集输加热装置 | |
CN204942999U (zh) | 一种利用抽汽加热的润滑油存储系统 | |
CN204301324U (zh) | 无水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 |
CN101818925A (zh) | 一种蒸汽冷凝水的回收装置 | |
CN103335411B (zh) | 带防漏报警的集中供热水装置 | |
CN202153063U (zh) | 一种真空管太阳能换热式集热器 | |
CN202229293U (zh) | 废热能、太阳能和空气能热泵复合热水系统 | |
CN216080015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高温供暖、低温回收系统 | |
CN103521506A (zh) | 双加热式餐厨垃圾处理机 | |
CN211204465U (zh) | 一种开式太阳能闭式承压空气能中央热水系统 | |
CN103216807A (zh) | 一种高频锅炉工艺 | |
CN203274316U (zh) | 一种分体式非承压太阳能夹套水箱 | |
CN201680501U (zh) | 一种蒸汽冷凝水的回收装置 | |
CN101893278A (zh) | 集成采暖、供热装置 | |
CN202769979U (zh) | 一种新型分体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8095438U (zh) | 直热和蓄能智能切换的大棚供暖系统 | |
CN215675801U (zh) | 一种自带太阳能辅助加热的热泵机组 | |
CN204100618U (zh) | 一种可防止真空管破裂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