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36333Y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36333Y CN201336333Y CNU2008201666560U CN200820166656U CN201336333Y CN 201336333 Y CN201336333 Y CN 201336333Y CN U2008201666560 U CNU2008201666560 U CN U2008201666560U CN 200820166656 U CN200820166656 U CN 200820166656U CN 201336333 Y CN201336333 Y CN 20133633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pack
- flow collection
- battery
- collection shee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正极、电池组负极、单电池,其中,电池组正极、电池组负极均包括导板和从导板延伸出的两条以上平行的条状集流片,电池组正极的条状集流片和电池组负极的条状集流片延伸方向相反,电池组正极的条状集流片和电池组负极的条状集流片之间排列两个以上单电池,其中电池组正极导板的引出端和电池组负极导板的引出端在同一个工作面上,便于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与使用设备的电连接。通过电池组中每个单电池的电流在电池组内部的流程相等,可以防止因为长时间使用电池组而使单电池彼此出现差异致使电池组局部出现损坏及性能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越来越紧缺及环保问题,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各国汽车工业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但是电动汽车发展瓶颈主要是电池问题,而电池组的安全和性能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目前的电池组,是由大量单电池通过串联、并联组成的,由于经过每个单电池的电流在电池组内部的流程不同,会对单电池的长期使用造成不均匀,经过反复充放电后,电池组内单电池间会出现性能差异,进而出现电池组局部损坏,性能下降,甚至引起爆炸。
同时电池组的电极引出端一般是在电池组的不同平面上,不便于电池组与电池组配套设备的电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正极、电池组负极、若干单电池,其中,电池组正极、电池组负极均包括导板和从导板延伸出的两条以上平行的条状集流片,电池组正极的条状集流片和电池组负极的条状集流片延伸方向相反,电池组正极的条状集流片和电池组负极的条状集流片之间排列若干单电池,其中电池组正极导板的引出端和电池组负极导板的引出端在同一个工作平面上。
上述条状集流片可以包括条形导电本体和从条形导电本体一侧或两侧伸出的用于与单电池正极或者单电池负极连接的连接片。
其中条状集流片的条形导电本体优选铜片,连接片优选镍片。
其中连接片可以是焊接或者铆接连接在条状集流片的条形导电本体上,或者以其他方式牢固连接在条形导电本体上。
其中连接片上最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用支撑架,该支撑架为平板结构,支撑架上有一阶通孔,一阶通孔的台阶在孔的一端。
该支撑架上还有通孔。
其中通孔孔心轴与一阶通孔孔心轴方向平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的内部经过每个单电池的电流在电池组内部的流程基本相等,可以防止因为长时间使用电池组各个单电池彼此出现性能差异致使电池组局部出现损坏及性能降低。
电池组的正负极引出端在同一个工作面上,便于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与配套设备的电连接。
电池组正负极的条状集流片由条形导电本体和条形导电本体一侧或两侧延伸出的多个连接片组成,条状集流片的使用不但节省了极板材料,降低了电池组成本,并且有利于电池组通风散热,降低了电池组由于过热发生损坏甚至爆炸的风险。当电池组中一个或几个单电池发生故障时,可以将损坏单电池进行个别更换,过程中无需将电池组正极负极整个拆下。
电池组中条状集流片的条形导电本体材料使用铜,连接片材料使用镍,因为铜导电性好,成本也相对低,但焊接性能不好,而镍焊接性能好,但是成本相对高,导电性能也差,所以这样的结构不但节省了电池组生产成本,并且保证了焊接的稳固性和导电性。
电池组中条状集流片的连接片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突起,这样的突起能够使连接片与单电池间的焊接更加稳固。
电池组支撑架的一阶通孔的台阶部分将单电池正极端的负极部分完全遮住,只露出单电池正极焊接部分,从而防止了电池组中用于电连接的部件与单电池负极接触并导通而使单电池短路,也防止了单电池正极上不小心落上金属或其它导体材料会引起的单电池短路,保证了电池组使用的稳定性。
电池组支撑架上除了若干一阶通孔,还有若干通孔,这样不但更有利于电池组散热,并且能够减小支撑架的收缩率,防止电池组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过大发生形体变化影响单电池间的距离,进而影响单电池焊接点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电池组使用的稳定性。
通孔的存在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池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池组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条状集流片的条形导电本体和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条状集流片的条形导电本体和连接片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图4中条状集流片的连接片的B-B剖面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池组中支撑架仰视图。
附图7为图6中电池组中支撑架的A-A剖面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池组采用的单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电池组正极2和电池组负极4均由导板6和条状集流片7组成,条状集流片7用于连接多个单电池8,电池组正极导板6和电池组负极导板6上都连接多个条状集流片7,条状集流片7包括条形导电本体9和从条形导电本体9两侧伸出的用于与单电池正极或者单电池负极连接的连接片10。从图中可知,每个单电池8的正极到电池组正极2的导板6的电流流程和单电池8负极到电池组负极4的导板6的电流流程之和总是相等的,又因为导板6的横截面面积较大,且导板6的材料为铜,电阻率较低,所以电流在导板6上的电流电阻较小,经过每个单电池8的电流在电池组1内部的遇到的电阻基本相等,可以防止因为长时间使用电池组1导致单电池8彼此出现差异致使电池组1局部出现损坏和性能降低。
电池组1组装完成后,电池组正极2的引出端3和电池组负极4的引出端5在同一个工作平面上,方便外接。
如图3、图4所示,电池组正极2、电池组负极4与单电池8电连接的部分均由条形导电本体9和条形导电本体9左右两侧延伸出的多个对称的连接片10组成,这样的结构不但节省了电池组1的极板材料,降低了电池组1的成本,并且有利于电池组1通风散热,降低了电池组1由于过热发生损坏甚至爆炸的风险。当电池组1中一个或几个单电池8发生故障时,可以将损坏单电池8单个更换,过程中无需将电池组正极2、电池组负极4整个拆下。
其中,条形导电本体9的材料为铜,连接片10的材料为镍,铜导电性好,成本相对较低,但焊接性能不好,而镍焊接性能好,但是成本相对较高,导电性能差,所以这样的结构不但节省了电池组生产成本,并且保证了焊接的稳固性和导电性。
如图4、图5所示,连接片10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突起11,这样的突起11能够使连接片10与单电池8间的焊接更加稳固
条形导电本体9和连接片10铆接在一起。
如图6和图7所示,电池组支撑架12上有若干均匀排列的一阶通孔13和通孔14,一阶通孔13上有台阶15。
如图8所示,单电池正极17与单电池负极16通过密封垫18绝缘。
当单电池8置于支撑架12一阶通孔13中时,单电池正极17在支撑架12的一阶通孔13露出,用于与电池组1的连接片10连接。单电池负极16和密封垫18均被一阶通孔13的台阶15覆盖住。一阶通孔13的台阶15起到支撑单电池8的作用,并且防止了连接片10与单电池负极16接触到并导通而使单电池8短路,也防止了正极上不小心落上金属或其它导体材料会引起的单电池8短路,保证了电池组1使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正极、电池组负极、单电池,其中,电池组正极、电池组负极均包括导板和从导板延伸出的条状集流片,电池组正极的条状集流片和电池组负极的条状集流片延伸方向相反,电池组正极的条状集流片和电池组负极的条状集流片之间排列两个以上单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集流片为两条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其中电池组正极的引出端和电池组负极的引出端在同一个工作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集流片包括条形导电本体和从条形导电本体一侧或两侧伸出的两个以上连接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集流片的条形导电本体为铜片,连接片为镍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是焊接或者铆接在条状集流片的条形导电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一种支撑架,该支撑架为平板结构,支撑架上有一阶通孔,一阶通孔的台阶在孔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孔心轴与一阶通孔孔心轴方向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666560U CN201336333Y (zh) | 2008-10-21 | 2008-10-21 | 电池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666560U CN201336333Y (zh) | 2008-10-21 | 2008-10-21 | 电池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36333Y true CN201336333Y (zh) | 2009-10-28 |
Family
ID=4128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6665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36333Y (zh) | 2008-10-21 | 2008-10-21 | 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36333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9363B (zh) * | 2008-10-21 | 2012-04-18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电池组 |
CN102610846A (zh) * | 2011-01-21 | 2012-07-25 | 庄嘉明 | 电池芯、电池芯构成的电池组件及制造电池组件的方法 |
CN103824992A (zh) * | 2014-03-13 | 2014-05-28 | 苏州易美新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梳状软连接结构 |
CN111418089A (zh) * | 2018-03-22 | 2020-07-14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高压电池的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连接器、电池模块、机动车以及用于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 |
CN116111269A (zh) * | 2023-03-07 | 2023-05-12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ctp电池包 |
-
2008
- 2008-10-21 CN CNU2008201666560U patent/CN20133633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9363B (zh) * | 2008-10-21 | 2012-04-18 |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 电池组 |
CN102610846A (zh) * | 2011-01-21 | 2012-07-25 | 庄嘉明 | 电池芯、电池芯构成的电池组件及制造电池组件的方法 |
CN103824992A (zh) * | 2014-03-13 | 2014-05-28 | 苏州易美新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梳状软连接结构 |
CN111418089A (zh) * | 2018-03-22 | 2020-07-14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高压电池的电池模块的电池单体连接器、电池模块、机动车以及用于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 |
CN116111269A (zh) * | 2023-03-07 | 2023-05-12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ctp电池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9363B (zh) | 电池组 | |
US20130052503A1 (en) |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battery cell assembly to an electrically non-conductive base member | |
CN209822766U (zh) | 电池组及其输出结构 | |
CN201336333Y (zh) | 电池组 | |
CN202084607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204029911U (zh) | 动力电池箱及其pcb转接板 | |
CN202585603U (zh) | 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用转接板 | |
CN207637883U (zh) | 一种无模组状态电芯的电连接结构及其电池组 | |
CN107994254B (zh) | 柱形电池 | |
CN201270266Y (zh) | 电池连接装置 | |
CN210136944U (zh) | 一种电池组连接固定装置 | |
CN112802991B (zh) | 电池结构、电子设备、充电方法 | |
TWM462957U (zh) | 電芯固定裝置及其動力電池組 | |
CN105826609B (zh) | 锂离子电池组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208721773U (zh) | 一种电池通路检测设备 | |
CN104752672B (zh) | 转接板以及带该转接板的锂离子电池组 | |
CN107863480A (zh) | 带有触点的导电片及电池组件 | |
CN206076356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108281584B (zh) | 一种车载电池 | |
CN207542311U (zh) | 带有触点的导电片及电池组件 | |
CN206179962U (zh) | 一种电池组件 | |
CN205452420U (zh) | 锂电池的导电连接片 | |
CN222126650U (zh) | 电池模组及其采集机构 | |
CN204407420U (zh) | 一种锂电池组 | |
CN218242135U (zh) | 一种电池卡座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02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