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30684Y - 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30684Y CN201330684Y CNU2009201049734U CN200920104973U CN201330684Y CN 201330684 Y CN201330684 Y CN 201330684Y CN U2009201049734 U CNU2009201049734 U CN U2009201049734U CN 200920104973 U CN200920104973 U CN 200920104973U CN 201330684 Y CN201330684 Y CN 20133068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core
- pump head
- pump
- oil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应用于石油防喷器控制装置或其它液压系统。由动力驱动部分和吸排油部分组成。特征是:泵头内装有阀芯套,阀芯连杆、阀芯、阀芯杆、活塞杆螺帽、阀芯杆挡圈、弹簧组成了气动油泵的换向机构。泵头的下方连接泵头座,气缸固定在泵头座和底座之间。活塞杆组件下方连接柱塞杆组件,钢球和压紧螺帽组成一个排油单向阀,柱塞缸下方连接有吸油口接头。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能够同时输出高压和大流量的要求,满足了API 16D 2nd规范的要求,减少了空间,节省了资源,也可为其它液压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动力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油泵,可用于油田防喷器控制装置或其它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泵,是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防喷器控制装置由气动油泵提供液压动力,气动油泵采用的是单侧进气的方式。由于气动油泵不能同时输出高压和大流量的要求,很难满足API 16D 2nd规范的要求。当需要为防喷器控制系统提供高压时或电泵(主泵)发生故障时,目前的气动油泵很难实现。另外气动油泵零件多,结构复杂,拆卸和维修非常困难。若要满足防喷器控制装置,需要配备多个不同规格的气动油泵,浪费了大量的空间和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应用于防喷器控制装置或其它液压系统用的气动油泵,能够同时输出高压和较大流量,满足API 16D 2nd规范的要求。适用于防喷器控制装置中的辅助泵,当主泵故障或需要提供高压时使用本气动油泵。合理的选择液气比,能满足输出高压的要求;采用了多种方式加快气动油泵的换向频率,能提高气动油泵的流量。也可以为其它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由动力驱动部分和吸排油部分组成。
所述的动力驱动部分包括泵头、阀芯连杆、气管组件、阀芯、阀芯套、泵头座、阀芯杆、活塞杆螺帽、活塞、活塞杆组件、气缸、阀芯杆挡圈、弹簧、底座、钢球、弹簧和聚氨酯密封圈。泵头上部有进气口。泵头内装有阀芯套,在阀芯套内有阀芯,阀芯的中心孔内固定有阀芯连杆;在阀芯连杆的下端连接有阀芯杆。阀芯杆穿过阀芯套底部的中心孔。在阀芯的外壁上有两道弧形环槽。在泵头的两侧分别装有钢球和弹簧,当换向结束时,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入阀芯的2个弧形环槽内,使其定位准确、可靠。泵头的下端固定有泵头座,阀芯套的下端固定在泵头座的中心孔内。气缸固定在泵头座和底座之间。在泵头座和底座上分别有两个进排气孔。气缸内装有活塞和活塞杆组件。阀芯杆的下端在活塞杆组件的中心孔内,阀芯杆的下端有阀芯杆挡圈,阀芯杆挡圈下部有螺旋弹簧。在泵头两侧对称布置了个气管组件,能够双侧进气或排气。气管组件的一端与泵头连接,另一端与底座的通气孔连接。阀芯上装有个聚氨酯密封圈,聚氨酯密封圈随着阀芯的滑动,与阀芯套内壁密封,将泵头内的进气和排气部分分开。
动力驱动部分的工作原理:压缩空气由泵头的进气口通过阀芯套、阀芯上的下进气口、泵头下端的两进气口、泵头座的进气口进入气缸的上腔,推动活塞下移,同时气缸下腔的空气通过底座的进气孔、气管组件进入泵头的排气腔由排气口排出。当活塞下移至活塞杆螺帽并与阀芯杆挡圈接触后继续下移,活塞通过阀芯杆、阀芯连杆带动阀芯下移一个节距,泵头两侧的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迅速的进入阀芯的沟槽中,实现了换向准确、可靠。此时,阀芯上的下进气口封闭,上进气口与泵头的上进气腔接通,从而实现换向。阀芯套圆周上有3排小孔,为进排气的通道。阀芯上的2个聚氨酯密封圈,往复的通过阀芯套上的小孔,将泵头内的进气和排气部分分开。
这时,压缩空气由泵头的进气口通过阀芯套、阀芯上的上进气口、气管、底座的进气口进入气缸下腔,推动活塞上移,同时气缸上腔的空气通过泵头座、泵头的排气腔由排气孔排出。当活塞上移至弹簧后碰到活塞杆组件内孔底部端面而继续上移,这时活塞通过阀芯杆、阀芯连杆带动阀芯上移一个节距,这时,阀芯上的下进气口又与泵头的下进气腔相通,压缩空气又进入气缸上腔,实现换向。
在泵头的两侧对称布置了2个气管组件,双侧进气或排气,增大了压缩空气的进气量,加快了换向的频率,实现了压缩空气大流量的要求。排气口的位置在泵头的圆周均布钻孔。
所述的吸排油部分包括柱塞杆组件、本体、钢球、压紧螺帽、柱塞缸、钢球、吸油口接头。本体有排油口。
底座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本体。本体下部固定有柱塞缸。本体有排油口。活塞杆组件下方连接柱塞杆组件。柱塞杆组件下端中心孔和横向孔,在柱塞杆组件下端中心孔内有钢球,压紧螺帽固定在柱塞杆组件下端,压紧螺帽有中心孔。钢球与压紧螺帽配合形成排油单向阀。柱塞杆组件在柱塞缸内。柱塞缸下端连接有吸油口接头,吸油口接头内有钢球,钢球和吸油口接头组成一个吸油单向阀。
吸排液部分的工作原理:钢球和压紧螺帽组成排油单向阀,钢球和吸油口接头组成吸油单向阀。
当活塞通过活塞杆组件带动柱塞杆组件下移,柱塞缸下腔的液压油压力升高,吸油单向阀关闭,排油单向阀开启,压力油进入柱塞缸上腔后经本体的排油口压出。
当换向机构换向后,活塞通过活塞杆组件带动柱塞杆组件上移,柱塞缸的下腔形成真空,这时吸油单向阀上移,液压油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从吸油口接头进入柱塞缸下腔,排油单向阀关闭,柱塞缸上腔的压力油从本体的排油口压出。随着动力驱动部分往复变换气流进入气缸,活塞与活塞杆组件即连续上下往复运动,与此同时,柱塞杆组件也被带动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泵的吸油排油过程。油路部分的密封采用V型盘根的密封形式,摩擦力小,密封性能好。该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间歇吸油,连续排油,启动平稳,并可带载启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动力驱动部分往复运动,带动吸油单向阀和排油单向阀开启和关闭,它的特点是:间歇吸油,连续排油,能带载启动。结构简单,安装和维修方便,能够同时输出高压和大流量的要求,满足了API 16D 2nd规范的要求,减少了空间,节省了资源。它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于实现大批量生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为防喷器控制装置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并为其它液压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动力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泵头换向机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阅图1。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由动力驱动和吸排油部分组成。
动力驱动部分:泵头1上部中心有一个进气口。泵头1内装有一个阀芯套5,在阀芯套5内有一个阀芯4,阀芯4的中心孔内固定有一个阀芯连杆2;在阀芯连杆2的下端连接有阀芯杆7。阀芯杆7穿过阀芯套5底部的中心孔。在阀芯4的外壁上有两道弧形环槽。参阅图2。在泵头1的两侧分别装有一个钢球22和一个弹簧23。参阅图1。泵头1的下端固定有圆盘形泵头座6,阀芯套5的下端固定在泵头座6的中心孔内。气缸11固定在泵头座6和底座14之间。气缸11的内径可为160-250mm,活塞9行程可为70-120mm。本实施例中气缸11的内径是220mm,活塞9行程是100mm。在泵头座6和底座14上分别有两个进排气孔。气缸11内装有活塞9和活塞杆组件10。阀芯杆7的下端在活塞杆组件10的中心孔内,阀芯杆7的下端有阀芯杆挡圈12,阀芯杆挡圈12下部有螺旋弹簧13。在泵头1的两侧对称布置了2个气管组件3,气管组件3的一端与泵头1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4的通气孔连接。参阅图2。阀芯4上装有2个聚氨酯密封圈24。
吸排油部分:参阅图1。包括柱塞杆组件15、本体16、钢球17、压紧螺帽18、柱塞缸19、钢球20、吸油口接头21。本体16有排油口。
底座14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本体16。本体16下部固定有柱塞缸19。柱塞缸的内径可为25-60mm,本实施例中柱塞缸的内径45mm。本体16有排油口。活塞杆组件10下方连接柱塞杆组件15。柱塞杆组件15下端中心孔和横向孔,在柱塞杆组件15下端中心孔内有一个钢球17,压紧螺帽18固定在柱塞杆组件15下端,压紧螺帽18有中心孔。钢球17与压紧螺帽18配合形成排油单向阀,压力油从排油单向阀通过柱塞杆组件15的横向孔经本体16排油口排出。柱塞杆组件15在柱塞缸19内。柱塞缸19下端连接有吸油口接头21,吸油口接头21内有钢球20,钢球20和吸油口接头21组成一个吸油单向阀。泵体16与柱塞杆组件15之间采用V型盘根密封。
本实用新型在气源压力为0.6MPa和0.73MPa的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从此表可以看出,气动油泵能够同时输出高压和大流量的要求。
表1气动油泵综合性能试验记录表
Claims (6)
1、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由动力驱动部分和吸排油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动力驱动部分包括泵头(1)、阀芯连杆(2)、气管组件(3)、阀芯(4)、阀芯套(5)、泵头座(6)、阀芯杆(7)、活塞杆螺帽(8)、活塞(9)、活塞杆组件(10)、气缸(11)、阀芯杆挡圈(12)、弹簧(13)、底座(14)、钢球(22)、弹簧(23)和聚氨酯密封圈(24),泵头(1)上部有进气口,泵头(1)内装有阀芯套(5),在阀芯套(5)内有阀芯(4),阀芯(4)的中心孔内固定有阀芯连杆(2);在阀芯连杆(2)的下端连接有阀芯杆(7),阀芯杆(7)穿过阀芯套(5)底部的中心孔,在阀芯(4)的外壁上有两道弧形环槽,在泵头(1)的两侧分别装有钢球(22)和弹簧(23),泵头(1)的下端固定有泵头座(6),阀芯套(5)的下端固定在泵头座(6)的中心孔内,气缸(11)固定在泵头座(6)和底座(14)之间,在泵头座(6)和底座(14)上分别有两个进排气孔,气缸(11)内装有活塞(9)和活塞杆组件(10),阀芯杆(7)的下端在活塞杆组件(10)的中心孔内,阀芯杆(7)的下端有阀芯杆挡圈(12),阀芯杆挡圈(12)下部有螺旋弹簧(13),在泵头(1)的两侧对称布置了2个气管组件(3),气管组件(3)的一端与泵头(1)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4)的通气孔连接,阀芯(4)上装有聚氨酯密封圈(24);
所述的吸排油部分包括柱塞杆组件(15)、本体(16)、钢球(17)、压紧螺帽(18)、柱塞缸(19)、钢球(20)、吸油口接头(21),本体(16)有排油口,底座(14)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本体(16),本体(16)下部固定有柱塞缸(19),本体(16)有排油口,活塞杆组件(10)下方连接柱塞杆组件(15),柱塞杆组件(15)下端中心孔和横向孔,在柱塞杆组件(15)下端中心孔内有钢球(17),压紧螺帽(18)固定在柱塞杆组件(15)下端,压紧螺帽(18)有中心孔,钢球(17)与压紧螺帽(18)配合形成排油单向阀,压力油从排油单向阀通过柱塞杆组件(15)的横向孔经本体(16)排油口排出,柱塞杆组件(15)在柱塞缸(19)内,柱塞缸(19)下端连接有吸油口接头(21),吸油口接头(21)内有钢球(20),钢球(20)和吸油口接头(21)组成一个吸油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其特征是:阀芯(4)上装有2个聚氨酯密封圈(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其特征是:本体(16)与柱塞杆组件(15)之间采用V型盘根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其特征是:阀芯套(5)圆周上有3排小孔,为进排气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其特征是:气缸(11)的内径为160~250mm,活塞(9)的行程为70~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其特征是:柱塞缸(19)的内径为25~6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9201049734U CN201330684Y (zh) | 2009-01-09 | 2009-01-09 | 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9201049734U CN201330684Y (zh) | 2009-01-09 | 2009-01-09 | 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30684Y true CN201330684Y (zh) | 2009-10-21 |
Family
ID=4122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92010497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30684Y (zh) | 2009-01-09 | 2009-01-09 | 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30684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0990A (zh) * | 2013-11-29 | 2014-03-26 | 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泵 |
CN103821687A (zh) * | 2014-03-04 | 2014-05-28 | 上海必博机械有限公司 | 气液泵 |
CN105221379A (zh) * | 2015-10-14 | 2016-01-06 | 大连华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泵 |
CN106870498A (zh) * | 2017-04-20 | 2017-06-20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超大流量快放阀 |
CN109441789A (zh) * | 2018-11-30 | 2019-03-08 | 扬州四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v形组合圈调压换向机构 |
-
2009
- 2009-01-09 CN CNU2009201049734U patent/CN20133068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70990A (zh) * | 2013-11-29 | 2014-03-26 | 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泵 |
CN103821687A (zh) * | 2014-03-04 | 2014-05-28 | 上海必博机械有限公司 | 气液泵 |
CN105221379A (zh) * | 2015-10-14 | 2016-01-06 | 大连华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泵 |
CN106870498A (zh) * | 2017-04-20 | 2017-06-20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超大流量快放阀 |
CN109441789A (zh) * | 2018-11-30 | 2019-03-08 | 扬州四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v形组合圈调压换向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30684Y (zh) | 一种高压大排量的气动油泵 | |
CN203906213U (zh) | 油井套管增压抽气装置 | |
CN207229339U (zh) | 一种水冷式气缸结构 | |
CN201568292U (zh) | 一种新型柱塞泵 | |
CN108730148B (zh) | 一种液压驱动的双柱塞压裂泵 | |
CN108425665B (zh) | 一种液压驱动的压裂泵 | |
CN102032156B (zh) | 双向柱塞液压抽油泵 | |
CN113338877A (zh) | 一种油田用卧式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入装置及工作方法 | |
CN204126838U (zh) | 一种往复柱塞式气体压缩机 | |
CN201546936U (zh) | 五柱塞卧式排列液压隔膜式高温高压泵 | |
CN101078396A (zh) | 压差驱动往复式双作用增压泵 | |
CN201425017Y (zh) | 一种节能柱塞泵 | |
CN112253446B (zh) | 快速装拆式阀组、往复泵液力端与拆卸方法 | |
CN105971842A (zh) | 液动空压机 | |
CN201401389Y (zh) | 单作用液压油缸 | |
CN110657079B (zh) | 用于长行程液压缸液压装置的双速手动加压泵 | |
CN103742395B (zh) | 一种一级抽气装置的设计方法 | |
CN2635939Y (zh) | 提供油压动力的直排式气动泵 | |
CN202228320U (zh) | 串联式三腔抽油泵 | |
CN201908815U (zh) | 双向柱塞液压抽油泵 | |
CN104595155A (zh) | 一种长冲程液控天然气压缩机 | |
CN201050454Y (zh) | 压差驱动往复式双作用增压泵 | |
CN218407715U (zh) | 一种往复式气动泵及流体增压装置 | |
CN222277101U (zh) | 一种液压系统 | |
CN103216428B (zh) | 油井套管气集气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