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95680Y -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95680Y CN201295680Y CNU200820166390XU CN200820166390U CN201295680Y CN 201295680 Y CN201295680 Y CN 201295680Y CN U200820166390X U CNU200820166390X U CN U200820166390XU CN 200820166390 U CN200820166390 U CN 200820166390U CN 201295680 Y CN201295680 Y CN 20129568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erial road
- checking
- elevating mechanism
- inspection body
- pro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检验装置,现有技术存在设备通用性差、检验效率低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对应料道设置有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来件信号的来件感知开关,在料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检验机构和受控于自动控制装置的升降机构,检验机构包括被限位的可上下伸缩的触杆以及与该触杆连动的摆爪,触杆指向升降机构且由位置保持件将其保持在接近升降机构的位置,摆爪上安装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检验信号的可调探头。其探头可以在摆爪上可以调节,因此适于对任何形式、规格的产品进行检验,设备的通用性好,而且调试也相对现有技术更换专用构件简单,省时省力,由于其完成检验的结构简单,因此检验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对缩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械加工检验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检验套圈产品(如轴承的内、外圈)漏加工的自动分检装置。
背景技术
套圈产品(如轴承的内、外圈以及其它五金类产品等)的制造加工多是经过多道工序实现的,以轴承的内、外圈为例,一般的加工流程是①车沟道和边角→②车一端密封槽和倒角→③车另一端密封槽和倒角,上述几个操作是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的,由于各设备之间的料道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漏加工的产品,因此产品就必须进行100%全检,增加检验费用;并且由于现有的检验手段是人工检验,难以杜绝漏检的发生,影响后续作业甚至在后续作业中造成其它构件的报废,严重时还会发生生产事故。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替代人工检验的设备,但是这样的设备要么只能选择性的对某类产品进行检验,要么就是设备结构复杂,制造和使用成本高,检验时需要对不同类型或者型号的产品配置不同专用构件,当更换产品时,就需要更换对应的专用构件,因此设备的通用性差,更换专用构件以及调试如同设备维修一样,一般需要3-5个小时,费时费力,而且检验效率低,完成一件产品的检验一般需要3-5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设备通用性差、检验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通用性好、检验效率高的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包括料道以及控制产品适时的在料道上移动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对应所述的料道设置有向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来件信号的来件感知开关,在所述料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检验机构和受控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的升降机构,所述的检验机构包括被限位的可上下伸缩的触杆以及与该触杆连动的摆爪,所述的触杆指向所述的升降机构且由位置保持件将其保持在接近所述升降机构的位置,所述的摆爪上安装向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检验信号的可调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特设的检验机构对产品进行检验:当产品到达检验机构时,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升降机构将产品举起并与上方的触杆保持平衡基准,由产品或者升降机构触动检验机构的触杆,令触杆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摆爪动作,由摆爪上的探头靠向产品的加工部位进行检验,由于探头在摆爪上可以调节,因此对任何形式、规格的产品进行检验时,均可以将可调探头调节至要求的检验位置进行检验,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检验时不需要专用的构件,因此设备的通用性好,而且调试也相对现有技术更换专用构件简单,省时省力,由于其完成检验的结构简单,因此检验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对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第三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料道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中:
1-料道,11-支撑板,12-料道壁;
2-来件感知开关;
3-检验机构,31-支架,32-触杆,33-摆爪,34-可调探头,35-位置保持件,36-销轴,37-受力臂,38-滑动销,39-长孔;
4-升降机构,41-升降气缸,42-顶座;
5-来料档门,51-来料气缸,6-定位档门,61-定位气缸,7-废品出口,8-分拣门,81-分拣气缸;
9-机架,91-底座,92-支杆,93-顶板;
1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套圈类产品的连线加工中,当产品的某些加工已经完成,即可对该产品进行检验,一般的是对产品进行逐一检验,在检验时,当产品的待检验的部位完成加工时,检验机构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一种信号(如正品信号),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合格产品移动向合格产品区(如从正品出口排出),当产品的待检验的部位未进行加工(即产品漏工)时,探头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另一种信号(如废品信号),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产品移动向不合格产品区(如从废品出口排出);这即是本实用新型的检验原理。
此外,为了辅助检验机构3能够对产品逐一进行检验,可以通过单独的流量控制装置逐一向检验机构3输送待检产品,也可以为检验机构3配置相应的机结构来控制待检产品逐个到达检验机构3,即当一个产品正在进行检验时,不允许另外的待检产品到达检验部位以免对正在进行检验的产品造成干扰,而为了保持检验的连贯性,当对一个产品检验完毕后就应当及时的将该产品移开并及时的向检验构输送下一个待检产品。这即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设计思想,鉴于其并不涉及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以及自动控制属于设计方法,因此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7、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包括料道1以及控制产品10适时的在料道1上移动的自动控制装置,对应料道1设置有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来件信号的来件感知开关2,在料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检验机构3和受控于自动控制装置的升降机构4,检验机构3包括被限位的可上下伸缩的触杆32以及与该触杆32连动的摆爪33,触杆32指向升降机构4且由位置保持件35(弹簧)将其保持在接近升降机构4的位置,摆爪33上安装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检验信号的可调探头34。
该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当产品10在料道1内被输送至对应检验机构3的位置时,由来件感知开关2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来件信号,由自动控制装置控制向升降机构4发送举升指令,升降机构4则将产品10举起,在举起的过程中,由升降机构4带动产品10触动检验机构3的触杆32,令触杆32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摆爪33动作,由摆爪33上的探头靠向产品10的加工部位进行检验,并将检得的信号发送给自动控制装置以便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控制被检验的产品10向正品出口或者废品出口7移动。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各段中分别述及的附加技术特征,以便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单独的或者任意集合起来应用到上述技术方案中:
图7、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中,还包括了设置在料道1上的来料档门5、定位档门6、分拣门8,且来料档门5、定位档门6以及分拣门8分别由受控于自动控制装置的来料气缸51、定位气缸61、分拣气缸81带动;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气缸41和连接在升降气缸41上的顶座42(顶座42如图4所示,其主要为一个“V”形的缺口以便能够准确的托起产品10)。按照对产品10进行逐一检验的自动控制思想,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装置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对产品10进行控制以便产品10能够适时的在料道1上移动:当一个产品到达对应检验机构3的位置时由定位档门6对其定位,来件感知开关2即向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来件信号,由自动控制装置向来料气缸51、定位气缸61、升降气缸41发出指令,由来料气缸51及时将来料档门5关闭以免多余的产品进入检验位置,由定位气缸61开启定位档门6以便对产品检验完成后能够及时移开以及避免干涉升降气缸41的举升动作,升降气缸41带动顶座42将产品10举升直至被检验;检验完毕,探头将检得的信号发送给自动控制装置,若产品合格,由自动控制装置向来料气缸51、定位气缸61、升降气缸41发出指令分别开启来料档门5、关闭定位档门6、落下顶座42,则合格产品10移动至后方经过由分拣门8关闭的废品出口7后从合格出口排出,若产品不合格,则由自动控制装置向来料气缸51、定位气缸61、升降气缸41、分拣气缸81发出指令分别开启来料档门5、关闭定位档门6、落下顶座42、开启分拣门8,则不合格产品10移动至后方从对应分拣门8的废品出口7排出。
如图1、2、3、5所示,检验机构3包括一个支架31,触杆32导向在该支架31上,摆爪33与触杆32通过摆动机构连动,具体的,该摆动机构为将摆爪33通过销轴36安装在支架31上,从摆爪33上延伸出来一个受力臂37,在该受力臂37上安装一个滑动销38,在触杆32上开设一个长孔39,将长孔39套在滑动销38上(将长孔39与滑动销38的位置进行互换也是可以的),则触杆32做上下伸缩时,即能够可靠的连动摆爪33摆动。
摆爪33为两个,二者对称位于料道1的两侧,由此可以对那些具有对称的加工部位的产品10进行检验。
如图6所示,料道1包括倾斜的支撑板11以及位于该支撑板11上的料道壁12,倾斜的支撑板11利于对产品10进行导向,即产品10在料道1内滚动时,产品10呈倾倒状,产品10的一个端面可以贴着一个料道壁12而实现定位;同时,两个料道壁12之间的宽度可以调节以便适用于不同规格(如套圈厚度)的产品。
如图1-3所示,料道1、检验机构3、升降机构4安装在一个机架9上,该机架9包括一个底座91和通过支杆92固定在底座91上方的顶板93,料道1安装在支杆92上,检验机构3安装在顶板93上,升降机构4安装在底座91上。这样的机架9和安装方式,可以通过螺母将料道1、检验机构3、升降机构4准确的定位在机架9上;进一步的,检验机构3的支架31同样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在机架9上,因此可以调节触杆32的伸缩形成以便控制摆爪33的摆动幅度来适用于对不同规格的产品10进行检验。
该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更换产品10调式可在半小时内完成,检验速度快,1.5秒可以进行一件产品的检验,班产量在二万只以上。
Claims (7)
1、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包括料道(1)以及控制产品适时的在料道(1)上移动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对应所述的料道(1)设置有向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来件信号的来件感知开关(2),在所述料道(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检验机构(3)和受控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的升降机构(4),所述的检验机构(3)包括被限位的可上下伸缩的触杆(32)以及与该触杆(32)连动的摆爪(33),所述的触杆(32)指向所述的升降机构(4)且由位置保持件(35)将其保持在接近所述升降机构(4)的位置,所述的摆爪(33)上安装向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发送检验信号的可调探头(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检验机构(3)包括一个支架(31),所述的触杆(32)导向在该支架(31)上,所述的摆爪(33)与触杆(32)通过摆动机构连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摆爪(33)为两个,二者对称位于所述的料道(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气缸(41)和连接在升降气缸(41)上的顶座(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料道(1)包括倾斜的支撑板(11)以及位于该支撑板(11)上的料道壁(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料道(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检验机构(3)和升降机构(4)之前的来料档门(5)、对应所述检验机构(3)和升降机构(4)的定位档门(6)以及位于所述检验机构(3)和升降机构(4)之后的废品出口(7),该废品出口(7)开设在所述支撑板(11)形成料道(1)的部位,在该废品出口(7)上设置有分拣门(8);所述的来料档门(5)、定位档门(6)以及分拣门(8)分别由受控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的独立的气缸带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料道(1)、检验机构(3)、升降机构(4)安装在一个机架(9)上,该机架(9)包括一个底座(91)和通过支杆(92)固定在底座(91)上方的顶板(93),所述的料道(1)安装在所述的支杆(92)上,所述的检验机构(3)安装在所述的顶板(93)上,所述的升降机构(4)安装在所述的底座(9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66390XU CN201295680Y (zh) | 2008-10-30 | 2008-10-30 |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66390XU CN201295680Y (zh) | 2008-10-30 | 2008-10-30 |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95680Y true CN201295680Y (zh) | 2009-08-26 |
Family
ID=41041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6639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95680Y (zh) | 2008-10-30 | 2008-10-30 |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95680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4217A (zh) * | 2012-06-29 | 2012-10-24 | 黑龙江大学 | 用于球轴承内外套环分选合套机上的解锁升降杆机构 |
CN104056788A (zh) * | 2014-06-24 | 2014-09-24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条状平板磁心变形自动分选装置 |
CN104325357A (zh) * | 2014-10-31 | 2015-02-04 | 黄石哈特贝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 套圈内部型槽在线探测装置 |
CN111389742A (zh) * | 2019-08-23 | 2020-07-10 | 临清宇联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分检装置 |
-
2008
- 2008-10-30 CN CNU200820166390XU patent/CN20129568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4217A (zh) * | 2012-06-29 | 2012-10-24 | 黑龙江大学 | 用于球轴承内外套环分选合套机上的解锁升降杆机构 |
CN102744217B (zh) * | 2012-06-29 | 2014-01-29 | 黑龙江大学 | 用于球轴承内外套环分选合套机上的解锁升降杆机构 |
CN104056788A (zh) * | 2014-06-24 | 2014-09-24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条状平板磁心变形自动分选装置 |
CN104056788B (zh) * | 2014-06-24 | 2016-02-24 |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 一种条状平板磁心变形自动分选装置 |
CN104325357A (zh) * | 2014-10-31 | 2015-02-04 | 黄石哈特贝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 套圈内部型槽在线探测装置 |
CN111389742A (zh) * | 2019-08-23 | 2020-07-10 | 临清宇联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分检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95680Y (zh) |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 | |
CN104296938B (zh) | 一种阀门管件类气密性及机器视觉综合检查机 | |
CN204523595U (zh) | 一种双工位高精度自动重量分拣设备 | |
CN107971242B (zh) | 轴类零件自动测量与分选装置 | |
CN204066078U (zh) | 一种电容触摸屏测试机 | |
CN202427653U (zh) | 一种高频变压器全自动综合测试机 | |
CN106044046B (zh) | 自动化运输系统和测试系统及检测方法 | |
CN104359372A (zh) | 一种连接器高度测量机 | |
CN207929586U (zh) | 一种滚珠直径分选机 | |
CN203190943U (zh) | 气门液压挺杆自动检测装置 | |
CN106197351B (zh) | 一种xy两轴龙门式自动化气动检测设备 | |
CN103851995A (zh) | 多功能轴承套圈自动测量机及其方法 | |
CN205952844U (zh) | 自动化运输系统和测试系统 | |
CN105290926A (zh) | 叶片智能磨削柔性制造系统 | |
CN204523594U (zh) | 一种四工位高精度自动重量分拣设备 | |
CN101653767A (zh) | 套圈漏工自动分检装置 | |
CN206430999U (zh) | 一种全自动定负载冲击疲劳试验机 | |
CN208000606U (zh) | 磁瓦表面微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 |
CN203370739U (zh) | 一种连杆零件尺寸自动测量分选设备 | |
CN202356322U (zh) | 一种工件质量综合判定分拣装置 | |
CN206330939U (zh) | 一种智能刹车片检测台 | |
CN205607837U (zh) | 一种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仪自动校准装置 | |
KR101129056B1 (ko) | 소형 압축 스프링의 코일 내경 검사장치 | |
CN214794520U (zh) | 一种导轨移动式气动测试维修台 | |
CN209589007U (zh) | 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用产品厚度检测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7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