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5243Y - 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85243Y CN201285243Y CNU2008201904925U CN200820190492U CN201285243Y CN 201285243 Y CN201285243 Y CN 201285243Y CN U2008201904925 U CNU2008201904925 U CN U2008201904925U CN 200820190492 U CN200820190492 U CN 200820190492U CN 201285243 Y CN201285243 Y CN 20128524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ousing
- casing
- tube
-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它具有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装有内、外管板及进、出水盖和回程水盖,壳体内安装有多根冷却管,其特征是:a.所述壳体的下端为敞口,与被冷却设备直接对接,且在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蒸发介质进出管口,壳体内灌装有蒸发介质;b.所述壳体内安装的冷却管是由内、外两管复合而成;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常用换热器不易控制冷却后的介质温度,介质的流动必须要消耗泵功率浪费能源,且单层冷却管结构不能满足高可靠性要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冶金、舰艇、电力等行业。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是用于石油化工、船舶、冶金、舰艇、电力等行业中的一种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二)背景技术:
现今制造的各类常用的换热器大多采用冷却水去冷却滑油、空气和水等介质,然后再用冷却后的滑油、空气和水去冷却其它发热设备。这种常用的换热器有许多缺点:第一,采用冷却水去冷却滑油、空气和水等介质,不易控制冷却后的滑油、空气和水等介质的温度,介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后续设备的正常工作;第二,滑油、空气和水等介质的流动必须要消耗泵功率,浪费能源;第三,换热器的冷却元件绝大多数为单冷却管单管板结构。冷却介质与被冷却介质仅靠单根冷却管的管壁隔开,如冷却管破裂,两种介质将混合,这种混合介质进入其它设备后将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严重的将会导致设备烧毁。另外有的介质属高压、有毒流体,一旦渗漏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伤及人身安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常用的换热器不易控制冷却后的介质温度,介质的流动必须要消耗泵功率浪费能源,且单层冷却管结构不能满足高可靠性要求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本换热器,具有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装有内、外管板及进、出水盖和回程水盖,壳体内安装有多根冷却管,其特征是:a.所述壳体的下端为敞口,与被冷却设备直接对接,且在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蒸发介质进出管口,壳体内灌装有蒸发介质;b.所述壳体内安装的冷却管是由内、外两管复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在壳体内的冷却管中的外管可以是光管;为了提高换热效率,还可以采用螺纹管或翅片管。
为平衡壳体内的压力和测量壳体内的介质温度压力等,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压力平衡接头及若干测量插接管。
为及时掌握冷却管的破裂情况,及时维护,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冷却管的内管的外壁或外管的内壁开有至少一条轴向通槽,而在内、外管板之间设计有空腔连通各冷却管中的通槽,且在空腔中设置探头外接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安装在任何发热设备上面,制冷剂直接与发热设备接触,液态的制冷剂吸收发热设备的热量,当达到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时,液态的制冷剂变成气态,气态的制冷剂自然上升再与冷却介质冷凝换热放出热量,气态的制冷剂又变成液态,随着液态制冷剂数量慢慢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滴下来,这样制冷剂由气态变成液态,又由液态变成气态循环往复。选用不同的制冷剂蒸发温度不一样,并且制冷剂蒸发时的温度恒定,有利于温度的控制。制冷剂蒸发和冷凝时是靠自然重力而升降的,不消耗泵功率。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能绝对保证冷却管中间和管端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一旦冷却管的内管或外管破裂,其管内介质或管外介质就会通过冷却管中的通槽流向内外管板之间的空腔,并通过探头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从而能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内外两种介质也不会发生混合现象,起到绝对保护设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传热性能、阻力特性、抗振性、使用寿命等方面明显优于现有常用换热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图2中的A-A放大视图;
图5是螺纹冷却管的主视图。
图中:1-进水盖,2-外管板,3-内管板,4-压力平衡接头,6-测量插接管,7-回程水盖,8-报警装置,9-探头,10-空腔,11-冷却管,12-敞口,13-出水盖,14-蒸发介质进出管口,15-外管,16-通槽,17-内管,18-螺纹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本实用新型具有方型铸件壳体5,其左右两端分别装有内外管板3和2,且在壳体5的左端管板外侧安装进、出水盖1和13,右端管板外侧安装回程水盖7,壳体5内还布置有多层多根冷却管11。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5下端为敞口12,使用时与被冷却设备直接对接;且在壳体5的后侧设置有蒸发介质进出管口14,壳体内灌装蒸发介质。在壳体5的顶部设置压力平衡接头4(连接外置压力平衡管道设备)和三个测量插接管6(以方便插接压力表、温度计、浓度计等测量装置),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管11是由内管17和外管15复合而成,参见图4,在外管15的内壁上(或内管17的外壁上)开有六条轴向布置的通槽16。并且在内外管板3和2之间开设空腔10,连接各冷却管的通槽16,在空腔10中设置探头9,连接外置的报警装置8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管11的外管15可以采用光管,更好的是采用螺纹管18(参见图5)及其它各种形式的翅片管。
Claims (4)
1.一种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具有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装有内、外管板及进、出水盖和回程水盖,壳体内安装有多根冷却管,其特征是:a.所述壳体的下端为敞口,与被冷却设备直接对接,且在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蒸发介质进出管口,壳体内灌装有蒸发介质;b.所述壳体内安装的冷却管是由内、外两管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管的外管可以是光管,还可以是螺纹管或翅片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其特征是:在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压力平衡接头及若干测量插接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冷却管的内管的外壁或外管的内壁开有至少一条轴向通槽,而在内、外管板之间设计有空腔连通各冷却管中的通槽,且在空腔中设置探头外接报警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904925U CN201285243Y (zh) | 2008-08-26 | 2008-08-26 | 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904925U CN201285243Y (zh) | 2008-08-26 | 2008-08-26 | 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85243Y true CN201285243Y (zh) | 2009-08-05 |
Family
ID=4095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9049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85243Y (zh) | 2008-08-26 | 2008-08-26 | 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85243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56229A1 (zh) * | 2021-01-25 | 2022-07-28 | 钟笔 | 一种用于控制超微粉粒子成型的控制器 |
-
2008
- 2008-08-26 CN CNU2008201904925U patent/CN20128524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56229A1 (zh) * | 2021-01-25 | 2022-07-28 | 钟笔 | 一种用于控制超微粉粒子成型的控制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60174418A1 (en) | Pcm cooling | |
CN111642105A (zh) | 柜体温湿度调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应用其的柜体 | |
CN201285243Y (zh) | 高可靠性蒸发冷凝换热器 | |
EP3330656B1 (en) |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device | |
CN201600065U (zh) | 高效安全型换热器 | |
CN209371839U (zh) | 一种具有漏水报警功能的散热器 | |
CN207922907U (zh) | 一种自带防腐蚀装置的新型冷却器 | |
CN203550678U (zh) | 逆向螺旋缠绕管式冷却器 | |
CN216246901U (zh) | 平行流换热器的测温装置 | |
CN206585457U (zh) | 液态风冷变频器 | |
CN215489993U (zh) | 一种具有防腐功能的铸铁散热器 | |
CN2681073Y (zh) | 双冷却管双管板双保护冷却器 | |
CN201897316U (zh) | 一种热水机用换热装置 | |
CN115083739A (zh) | 植物油变压器及其油枕 | |
CN207907353U (zh) | 一种新型风机盘管机组 | |
CN115682773B (zh) | 具有高换热效率可监测功能的换热器 | |
CN204089486U (zh) | 一种电机冷却器 | |
CN203148251U (zh) | 一种高效双冷却管双管板冷凝器 | |
CN217465133U (zh) | 一种导热水装置系统 | |
CN219913281U (zh) | 一种用于双系统中央空调的节能型水冷结构 | |
CN203456210U (zh) | 一种具有双回路冷却系统的功率电阻器 | |
CN108106160A (zh) | 冷水机组扰流干式蒸发器 | |
CN206643687U (zh) |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防护罩 | |
CN202581954U (zh) |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高效冷凝器 | |
CN208312798U (zh) | 一种冷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