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8910Y - 多凹槽墙体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多凹槽墙体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68910Y CN201268910Y CNU2008201361204U CN200820136120U CN201268910Y CN 201268910 Y CN201268910 Y CN 201268910Y CN U2008201361204 U CNU2008201361204 U CN U2008201361204U CN 200820136120 U CN200820136120 U CN 200820136120U CN 201268910 Y CN201268910 Y CN 20126891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cement surface
- groove
- module
- end surfaces
- wall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镂空结构的多凹槽墙体模块。该墙体模块的下安置面(6)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槽(7),上安置面(5)上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槽(7)数量相同的凸台(8)。当墙体模块较宽时,通过增加凹槽(7)的数量,一方面能够确保镂空部分的比例,减轻墙体模块的重量,使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沙浆横向流过墙体,在墙体内部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凹槽的数量,缩小凹槽的跨度,避免刚刚成型完毕尚未凝固的墙体模块发生塌陷,并能够避免墙体模块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从凹槽处发生断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筑墙体的建筑材料,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镂空结构的墙体构筑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混凝土墙体模块笨重、安装和搬运困难的缺点,采用镂空结构的混凝土墙体模块;为了使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横向流过模块内部并在墙体内部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采用表面具有凹槽的模块。中国专利CN1323216C公开了一种上表面和下表面各有一个贯通凹槽的空心砖;中国专利CN1206429C公开了一种圆弧形的井壁墙体模块,该井壁墙体模块的下表面有一个贯通凹槽,上表面有一个与下表面上的凹槽相对应的凸台。这些镂空结构的空心砖和井壁墙体模块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其自身的重量,并能够使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沙浆横向流过墙体内部,但为了构筑比较厚的墙体,就必须扩大空心砖和模块的宽度,这样其下表面上的凹槽的跨度也随之扩大。由于凹槽的跨度过大,刚刚成型完毕尚未凝固的混凝土模块很容易从凹槽处塌陷,而且在搬运、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模块容易从凹槽处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筑厚墙体所需的墙体模块,该墙体模块具有镂空结构,有效降低其自身的重量,并且能够确保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横向流过墙体内部,同时还能避免刚刚成型完毕的模块发生塌陷,并能够避免模块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发生断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表面,一个后表面,一对端表面,一个上安置面,一个下安置面;所述下安置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入所述下安置面的凹槽,所述凹槽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上安置面上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槽数量相同的凸台,所述凸台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具体一点,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具有两个凹槽和凸台。也就是说,在所述下安置面上设置有两个凹入所述下安置面的凹槽,所述凹槽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上安置面上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台,所述凸台从一个端表面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所述凸台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凹槽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为了构筑井壁墙体或者其他圆形墙体,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为同轴的圆柱形弧面。
为了提高镂空结构的比例,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所述端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的半孔,所述半孔从上安置面延伸至下安置面,所述半孔在砌筑时与相邻模块的相邻端表面上的半孔一同形成一个通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镂空结构的比例,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从上安置面延伸至下安置面的通孔。这样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纵向流过墙体内部,并在墙体内部形成纵向的强度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凹槽为半圆柱形,可以使的模块重量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凹槽的深度大于凸台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和凸台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该横向的强度构件与流入所述通孔和半孔的混凝土或者沙浆形成的纵向的强度构件在墙体内部构成网状结构的强度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所述上安置面和下安置面上邻近所述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凸缘。在采用该模块构筑墙体时,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上的凸缘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的凸缘接触,这样在上层模块下安置面与下层模块上安置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混凝土或者灰浆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顶部为一个平面,能够保证上、下层模块之间的平稳连接。
为了使相邻模块之间能够对齐和牢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所述端表面之一上设置有自所述上安置面至所述下安置面的榫槽,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至所述下安置面的榫头。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适宜构筑比较厚的墙体,在墙体模块的下安置面上设置两个以上贯通的凹槽,这样即使模块的宽度比较大,也可有效缩小凹槽的跨度。这种具有多个凹槽结构的模块,能够提高镂空结构的比例,降低模块的重量,确保浇入墙体内部的混凝土或沙浆能够横向流过墙体内部以便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又能够避免刚刚成型完毕的模块发生塌陷,还能够避免墙体模块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凹槽墙体模块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下安置面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后表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表面为同轴圆柱形弧面的具有两个凹槽的墙体模块下安置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表面1,一个后表面2,一对端表面3、4,一个上安置面5,一个下安置面6;所述下安置面6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入所述下安置面6的凹槽7,所述凹槽7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上安置面5上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槽7数量相同的凸台8,所述凸台8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6上的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具有两个凹槽7和两个凸台8。也就是说,所述下安置面6上设置有两个凹入所述下安置面6的凹槽7,所述凹槽7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上安置面5上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台8,所述凸台8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6上的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构筑井壁墙体或者其他圆弧形墙体,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模块的前表面1和后表面2为同轴的圆柱形弧面。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端表面3、4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3、4的半孔9、10,所述半孔9、10从上安置面5延伸至下安置面6,所述半孔9、10在砌筑时与相邻模块的相邻端表面上的半孔一同形成一个通孔。在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从上安置面5延伸至下安置面6的通孔11。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凹槽7为半圆柱形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7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8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7和凸台8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安置面5和下安置面6上邻近所述前表面1和后表面2的位置分别设有凸缘12。进一步地,所述凸缘12的顶部为一个平面。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端表面3、4之一上设置自所述上安置面5至所述下安置面6的榫槽13,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3、4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13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5至所述下安置面6的榫头14。
在本实用新型中,墙体模块的下安置面6上有两个以上凹槽7,而且可以根据墙体模块的宽度确定凹槽7的数量,控制凹槽7的跨度,这样能够保证镂空部分的比例,确保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横向流过墙体,在墙体内部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而且通过增加凹槽数量、缩小凹槽跨度,避免刚刚成型完毕尚未凝固的墙体模块在凹槽处发生塌陷,并且能够避免墙体模块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发生断裂。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有很多变通与改变。例如,凹槽7除了可以是半圆柱形以外,还可以是长方体形状以及其他形状;榫槽13可以是槽口与槽底相同宽度的平口式、槽口宽于槽底的企口式、槽口窄于槽底的滑键式以及其他结构形式,榫头14也相应地有不同形状;凸台8的顶部还可以有放置加强件的凹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不同形式的变换或组合,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引申或指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者组合均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多凹槽墙体模块,包括一个前表面(1),一个后表面(2),一对端表面(3、4),一个上安置面(5),一个下安置面(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置面(6)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凹入所述下安置面(6)的凹槽(7),所述凹槽(7)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上安置面(5)上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槽(7)数量相同的凸台(8),所述凸台(8)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6)上的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置面(6)上设置有两个凹入所述下安置面(6)的凹槽(7),所述凹槽(7)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上安置面(5)上与所述凹槽(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台(8),所述凸台(8)从一个端表面(3)延伸至另一个端表面(4),所述凸台(8)的形状适于与相邻层模块下安置面(6)上的凹槽(7)一起使相邻层的模块对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1)和所述后表面(2)为同轴圆柱形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表面(3、4)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3、4)的半孔(9、10),所述半孔(9、10)从上安置面(5)延伸至下安置面(6),所述半孔(9、10)在砌筑时与相邻模块的相邻端表面上的半孔一同形成一个通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表面(3、4)上分别设置有凹入所述端表面(3、4)的半孔(9、10),所述半孔(9、10)从上安置面(5)延伸至下安置面(6),所述半孔(9、10)在砌筑时与相邻模块的相邻端表面上的半孔一同形成一个通孔。
6.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模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从上安置面(5)延伸至下安置面(6)的通孔(11)。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为半圆柱形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台(8)的高度,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浇入墙体内的混凝土或者沙浆能够流过相邻层模块的凹槽(7)和凸台(8)之间的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形成横向的强度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置面(5)和下安置面(6)上邻近所述前表面(1)和后表面(2)的位置分别设有凸缘(1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2)的顶部为一个平面。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凹槽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表面(3、4)之一上设置自所述上安置面(5)至所述下安置面(6)的榫槽(13),而在相对的所述端表面(3、4)上设置有与所述榫槽(13)配合的自所述上安置面(5)至所述下安置面(6)的榫头(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361204U CN201268910Y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多凹槽墙体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361204U CN201268910Y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多凹槽墙体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68910Y true CN201268910Y (zh) | 2009-07-08 |
Family
ID=40841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36120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8910Y (zh) | 2008-09-28 | 2008-09-28 | 多凹槽墙体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68910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9806A (zh) * | 2010-08-19 | 2010-12-01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雨水口端部模块 |
CN106836283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 |
CN106836282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管廊模块及其拼接结构 |
-
2008
- 2008-09-28 CN CNU2008201361204U patent/CN20126891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9806A (zh) * | 2010-08-19 | 2010-12-01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雨水口端部模块 |
CN106836283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 |
CN106836282A (zh) * | 2017-03-10 | 2017-06-13 |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管廊模块及其拼接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8423A (zh) | 多凹槽墙体模块 | |
CN201268910Y (zh) | 多凹槽墙体模块 | |
CN201896392U (zh) | 墙体砌块和墙体 | |
CN101314974A (zh) | 墙体模块 | |
CN104234305A (zh) | 一种竖向和横向均预留孔洞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 |
CN205804713U (zh) | 一体结构t型墙体砂浆模块和用墙体模块浇注成的t型墙体 | |
CN102409794A (zh) | 墙体砌块和墙角 | |
CN203347048U (zh) | 一种石膏砌块内墙结构 | |
CN101666132A (zh) | 复合型保温墙体模块以及由该模块构筑的复合型保温墙体 | |
CN202090503U (zh) | 钢筋砼带肋多孔装饰模板 | |
CN205840045U (zh) | 空心砖 | |
CN202370149U (zh) | 一种空心浇筑砖 | |
CN201960654U (zh) | 一种墙体模具 | |
CN105587165A (zh) | 改良墙板 | |
CN206174194U (zh) | 一种保温的砌体结构 | |
CN202117315U (zh) | 一种浇筑物定形模板 | |
CN100357546C (zh) | 建筑用空心砌块 | |
CN2633998Y (zh) | 组合式集成块 | |
CN213418204U (zh) |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 |
CN205399455U (zh) | 一种混凝土板浇筑独立住宅t形基础 | |
CN100501040C (zh) | 一种现浇砼用轻质胎模构件 | |
CN220666670U (zh) |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墙体 | |
CN220014107U (zh) | 一种快速拼接墙体预制件 | |
CN215368205U (zh) | 一种含有装饰垃圾再生骨料的轻质砖 | |
CN215484020U (zh) | 一种砌墙用拐角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