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258954Y -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8954Y
CN201258954Y CNU2008201059977U CN200820105997U CN201258954Y CN 201258954 Y CN201258954 Y CN 201258954Y CN U2008201059977 U CNU2008201059977 U CN U2008201059977U CN 200820105997 U CN200820105997 U CN 200820105997U CN 201258954 Y CN201258954 Y CN 2012589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isc
movable pulley
wheel
driv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59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059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89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89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89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包括动力轴,固定在动力轴上的主动轮盘、从动轮盘、可沿动力轴轴向自由滑动的中间滑动轮,用于将主动轮盘动力传递给从动轮盘的中间传动装置,其中,中间滑动轮由可相对转动的两部分组成,中间滑动轮与主动轮盘和从动轮盘之间分别铰接有连杆,在从动轮盘和中间滑动轮之间的动力轴上还设有弹簧,中间滑动轮的两部分分别与相邻的主动轮盘、从动轮盘构成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分别通过传动带和中间传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的直径根据骑行时的扭矩大小进行实时调整,实现无级变速,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机件不易磨损,工作寿命长。

Description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变速自行车,大多是链轮和链条传动,在自行车的一侧安装有齿数多少不等的一组链轮,通过变速手柄拨动链条改变链条所挂链轮的大小产生速比的变化,使自行车改变前进的速度,来适应如上下坡等不同路况的需要。但链轮链条传动变速的缺点是:大力骑行,或变速频繁,都会造成链条磨损、变形,在长时间混入泥水的情况下不做养护润滑,链条老化生锈,将造成变速不准,并且人体做功的20%都会因链条的摩擦而损耗掉;前后变速拉线,由于缺乏润滑,将会和外面的金属套因氧化生锈,导致变速困难或变速不到位,大致前后变速拉线的更换频率为5个月/次,极不方便使用者;前后变速装置在拨动链条变速过程中,长期被链条磨损,同时因为长时间混入泥水的情况下导致不能拨动,或拨动不到位,致使链条及齿轮磨损,其更换频率为2年/次,增加消费者使用成本;不能根据实际骑行过程自动实时变速,如果骑行者,在上坡时变速不及时,除了骑行费力外,大扭矩输出容易损坏高档位零件。以往的有档位变速大多需要大量的齿轮及润滑系统,来实现变速,其缺点显而易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实际骑行状态自动变速,体积小、结构简单、机件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并且易于维护的自行车用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包括动力轴,固定在动力轴上的主动轮盘、从动轮盘、可沿动力轴轴向自由滑动的中间滑动轮,用于将主动轮盘动力传递给从动轮盘的中间传动装置,其中,中间滑动轮由可相对转动的两部分组成,中间滑动轮与主动轮盘和从动轮盘之间分别铰接有连杆,在从动轮盘和中间滑动轮之间的动力轴上还设有弹簧,中间滑动轮的两部分分别与相邻的主动轮盘、从动轮盘构成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分别通过传动带和中间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连杆5、连杆6的数量分别至少为2根。
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基座、从动轮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的主动轮,其主动轮为设有内齿的带轮,从动轮为设有外齿的带轮,通过轴承固定在“Z”字形曲轴的一端,与主动轮的内齿相啮合,“Z”字形曲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其轴承中心线与固定主动轮的轴承中心线重合。
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基座、主动轮、从动轮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的具有中轴的内齿轮,其主动轮为普通带轮,固定在内齿轮中轴上,从动轮为设有外齿的带轮,通过轴承固定在“Z”字形曲轴的一端,与内齿轮的内齿相啮合,“Z”字形曲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其轴承中心线与固定内齿轮中轴的轴承中心线重合。
所述具有中轴的内齿轮的中轴和内齿轮可以是一体的,或者是中轴和内齿轮组装成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通过中间传动装置来将动力传递输出,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的直径根据骑行时的扭矩大小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实现无级变速,该新型免去精密行星齿轮、手柄调速链轮组等复杂装置,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机件不易磨损,工作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在调速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间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动力轴,2、主动轮盘,3、从动轮盘,4、中间滑动轮,5、连杆,6、连杆,7、弹簧,8、传动带,9、基座,10、从动轮,11、主动轮,12、曲轴,13、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新型包括动力轴1,固定在动力轴上的主动轮盘2、从动轮盘3、可沿动力轴1轴向自由滑动的中间滑动轮4,用于将主动轮盘2动力传递给从动轮盘3的中间传动装置,其中,中间滑动轮4由可相对转动的两部分组成,中间滑动轮4的左侧与从动轮盘3之间铰接有连杆6,构成从动力轮,由传动带8与中间传动装置连接,中间滑动轮4的右侧与主动轮盘2之间铰接有连杆6,构成主动力轮,由传动带8与中间传动装置连接,在从动轮盘3和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动力轴1上还设有弹簧7,中间传动装置由基座9、从动轮10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的主动轮11组成,其主动轮11为设有内齿的带轮,从动轮10为设有外齿的带轮,并通过轴承固定在“Z”字形曲轴12的一端,与主动轮11的内齿相啮合,“Z”字形曲轴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9上,为了保证从动轮10始终与主动轮11的内齿相啮合,其固定曲轴12在基座9上的轴承中心线与固定主动轮11的轴承中心线重合,即同轴线;当然中间传动装置还可以有其它的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图3中所述中间传动装置与图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动轮10与内齿轮13啮合,内齿轮13为具有中轴的内齿轮,主动轮11为普通带轮,固定在内齿轮13的中轴上,同时内齿轮13利用中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9上;图3与图1所示只是本新型中间传动装置的两种组成结构,当然,还可以有其它满足条件的结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中间传动装置主动轮11和从动轮10之间的直径比例,达到不同的需要。
本新型在初始状态下,主动轮盘2与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连杆5处于被挤压放倒与盘面成夹角状态,而从动轮盘3与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连杆6受弹簧7的弹力被支起与盘面垂直,如图1所示,处于此种状态时,骑行速度将是最快。
本新型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当主动轮盘2旋转时主动轮盘2与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连杆5被支起来,同时另一边从动轮盘3与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连杆6由于旋转被挤压放倒并压缩弹簧7,从动轮盘3与中间滑动轮4组成的从动力轮随在传动带8的带动下,随着主动轮盘2与中间滑动轮4组成的主动力轮转动而转动,由于扭力的不同,即骑行力的不同,连杆5和连杆6在支起和放倒的过程中推动中间滑动轮4在动力轴1上左右滑动,从而使得主动轮盘2与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间隙随着扭力的不同而变化,同时从动轮盘3与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间隙跟随变化,这样就改变了传动带8与主动轮盘2、从动轮盘3、中间滑动轮4接触的节圆半径,达到变速传动的目的。
由于从动轮盘3与中间滑动轮4内的弹簧7受压缩程度与从动轮盘3的负载相关,所以当负载增大时(比如上坡),弹簧7压缩加剧,变速扭矩加大,输出转速减缓,反之(比如下坡),弹簧7压缩减小,变速扭矩减小,输出转速加大,从而达到根据负载自动变速的目的。

Claims (5)

1、一种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轴(1),固定在动力轴(1)上的主动轮盘(2)、从动轮盘(3)、可沿动力轴(1)轴向自由滑动的中间滑动轮(4),用于将主动轮盘(2)动力传递给从动轮盘(3)的中间传动装置,其中,中间滑动轮(4)由可相对转动的两部分组成,中间滑动轮(4)与主动轮盘(2)和从动轮盘(3)之间分别铰接有连杆(5)、(6),在从动轮盘(3)和中间滑动轮(4)之间的动力轴(1)上还设有弹簧(7),中间滑动轮(4)的两部分分别与相邻的主动轮盘(2)、从动轮盘(3)构成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主动力轮和从动力轮分别通过传动带(8)和中间传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连杆(6)的数量分别至少为2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基座(9)、从动轮(10)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的主动轮(11),其主动轮(11)为设有内齿的带轮,从动轮(10)为设有外齿的带轮,通过轴承固定在“Z”字形曲轴(12)的一端,与主动轮(11)的内齿相啮合,“Z”字形曲轴(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9)上,其轴承中心线与固定主动轮(11)的轴承中心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基座(9)、主动轮(11)、从动轮(10)以及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上的具有中轴的内齿轮(13),其主动轮(11)为普通带轮,固定在内齿轮(13)中轴上,从动轮(10)为设有外齿的带轮,通过轴承固定在“Z”字形曲轴(12)的一端,与内齿轮(13)的内齿相啮合,“Z”字形曲轴(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基座(9)上,其轴承中心线与固定内齿轮(13)中轴的轴承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无级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中轴的内齿轮(13)的中轴和内齿轮可以是一体的,或者是中轴和内齿轮组装成的。
CNU2008201059977U 2008-09-23 2008-09-23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89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59977U CN201258954Y (zh) 2008-09-23 2008-09-23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59977U CN201258954Y (zh) 2008-09-23 2008-09-23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8954Y true CN201258954Y (zh) 2009-06-17

Family

ID=4077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599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8954Y (zh) 2008-09-23 2008-09-23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8954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0159A (zh) * 2016-07-31 2016-11-09 大庆参勃电器有限公司 机械无级双向调速装置
CN111658351A (zh) * 2020-05-28 2020-09-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极调节传动比的手动轮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0159A (zh) * 2016-07-31 2016-11-09 大庆参勃电器有限公司 机械无级双向调速装置
CN106090159B (zh) * 2016-07-31 2018-11-16 大庆参勃电器有限公司 机械无级双向调速装置
CN111658351A (zh) * 2020-05-28 2020-09-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极调节传动比的手动轮椅
CN111658351B (zh) * 2020-05-28 2022-04-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极调节传动比的手动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8804A (zh) 变速器
CN201739469U (zh) 变速器
CN201258954Y (zh) 自动无级变速装置
CN201110353Y (zh) 一种斜齿行星倍档机构
CN101966864B (zh) 自行车的微型箱式变速器
DE102012023150A1 (de) Stufenloses Tretlagergetriebe für Fahrräder, Pedelecs und E-Bikes mit optional integrierbarem Elektromotor
CN201882225U (zh) 一种自行车的微型箱式变速器
CN206617513U (zh) 减速机及具有它的管状电机
CN202690906U (zh) 一种无级变速箱
CN2526595Y (zh) 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
CN210890009U (zh) 自动双档变速动力装置
CN201225389Y (zh)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
CN202338608U (zh) 一种改进的变速箱
CN205315635U (zh) 16+8档位变速箱
CN208605572U (zh) 无级自动变速装置
CN201198359Y (zh) 一种自行车用新型变速装置
CN2513899Y (zh) 轴传动自行车变速装置
CN105947101A (zh) 常啮合齿轮变速的装置
CN205801414U (zh) 一种常啮合齿轮变速的装置
CN2659793Y (zh) 一种自行车的传动机构
CN101303072B (zh)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
CN201875114U (zh) 一种齿轮自动啮合机构
CN2679124Y (zh) 一种绞车
CN200949637Y (zh) 多功能机床用齿轮箱传动机构
CN101140025B (zh) 单向离合器式无级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