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7970Y - 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 - Google Patents
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57970Y CN201257970Y CNU2008201300107U CN200820130010U CN201257970Y CN 201257970 Y CN201257970 Y CN 201257970Y CN U2008201300107 U CNU2008201300107 U CN U2008201300107U CN 200820130010 U CN200820130010 U CN 200820130010U CN 201257970 Y CN201257970 Y CN 20125797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seat
- wheel
- base
- locomo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该压装车包括能沿一对第一轨道移动的底座,该底座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一轨道上滚动的第一滚轮,底座上方固定设有一对与第一轨道垂直设置的第二轨道;于底座的第二轨道之上设有一能沿该第二轨道移动的上座,该上座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二轨道上滚动的第二滚轮;一支撑部件设于上座上方,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供承载机车轮对的支撑体;一旋转装置设于所述上座和支撑部件之间,支撑部件能相对上座在水平面内整周转动。所述压装车,除向支撑部件放置和从支撑部件上拿下轮对时需使用天车吊装外,其它压装过程不再使用天车,而以手动方式完成压装工序,减少了与其它工序的互相干涉,保证了物流的畅通,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机车轮对组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机车轮对组装的压装方法各异,现有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装置只能纵向移动而不能横向移动,并且现有压装装置也没有可进行旋转运动的旋转机构,因此,现有的压装装置不能满足现代工业文明作业要求。再者,由于现有的压装装置在压装作业时,需要反复占用天车为本工序服务,不但影响本工序效率,也影响了其他工序的效率,使作业区物流不畅,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可以提高机车轮对组装的工作效率,并为机车轮对组装工序提供了一种专用工艺装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该压装车在使用过程中工序独立,在整个压装过程中不占用天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该压装车便于操作,安全可靠,能够保证压装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所述压装车包括:底座、上座、旋转装置和支撑部件;
所述底座能沿一对第一轨道移动,该底座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一轨道上滚动的第一滚轮,底座上方固定设有一对与第一轨道垂直设置的第二轨道;
所述上座设于底座的第二轨道之上并能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该上座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二轨道上滚动的第二滚轮;
所述支撑部件设于上座上方,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供承载机车轮对的支撑体;
所述旋转装置设于所述上座和支撑部件之间,所述支撑部件能相对上座在水平面内整周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一第一座板,所述多个第一滚轮设置在该第一座板下方,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该第一座板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座包括一第二座板,所述多个第二滚轮设置在该第二座板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一座体,所述两个支撑体固定设置在该座体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座体间设有能更换的调整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一轴承座和一轴承盖,所述轴承座为一凸字形结构,其向上一体设有一螺柱;所述轴承盖为一倒凹字形结构,其底面相对所述螺柱设有一透孔;所述轴承座上套设一轴承,所述轴承盖盖设于所述轴承座并将所述轴承卡设在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所述螺柱穿过所述透孔并螺固一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与所述上座的第二座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盖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座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座板下方设有多个与第一滚轮连接的第一滚轮支座;所述第一滚轮包括与第一滚轮支座固定连接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一端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套设有一侧呈开口状的凹字形轮体,所述轮体的开口端固定设有一轮盖,所述轮盖向轴承外圈侧面伸设有定位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座板下方设有多个与第二滚轮连接的第二滚轮支座;所述第二滚轮包括与第二滚轮支座固定连接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一端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套设有一侧呈开口状的凹字形轮体,所述轮体的开口端固定设有一轮盖,所述轮盖向轴承外圈侧面伸设有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除向支撑部件放置和从支撑部件上拿下所述轮对时使用天车吊装外,其它整个压装过程不再使用天车,而以手动方式即可完成压装工序,减少了与其它工序的互相干涉,保证了物流的畅通,提高了生产效率。另,第一轨道后端设有定位块,可使底座准确定位;第二轨道左右两端设有定位块,可保证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侧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所述压装车包括:底座1、上座2、旋转装置3和支撑部件4;所述底座1能沿一对第一轨道(图中未示出)移动,该底座1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一轨道上滚动的第一滚轮12,底座1上方固定设有一对与第一轨道垂直设置的第二轨道13;所述上座2设于底座1的第二轨道13之上并能沿所述第二轨道13移动,该上座2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二轨道13上滚动的第二滚轮22;所述支撑部件4设于上座2上方,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供承载机车轮对9的支撑体42;所述旋转装置3设于所述上座2和支撑部件4之间,由该旋转装置3使所述支撑部件4能相对上座2在水平面内整周(360度)转动。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能够在纵向轨道(即第一轨道)上前后移动,同时,压装车的上座2又可以沿着横向轨道(即第二轨道)左右移动,因此,其工作时,可以先在非压装工位通过天车将套装好的待组装轮对9吊装到所述压装车的支撑部件4上,然后,将压装车推到压装工位,再通过移动上座2进行工位的左右微调,将待组装的机车轮对9调整到准确的组装位置后,由油压机进行压装作业。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上座2和支撑部件4之间设有旋转装置3,可使支撑部件4能相对上座2在水平面内呈360度转动,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实现左右两车轮的压装。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除向支撑部件4放置和从支撑部件4上拿下所述轮对9时使用天车吊装外,其它整个压装过程不再使用天车,而以手动方式即可完成压装工序,减少了与其它工序的互相干涉,保证了物流的畅通,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包括一第一座板11,所述多个第一滚轮12设置在该第一座板11下方,所述第二轨道13设置在该第一座板11上方;所述第一座板11下方设有多个与第一滚轮12连接的第一滚轮支座14;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滚轮12包括与第一滚轮支座14固定连接的连接轴121,该连接轴121一端设有一轴承122(所述轴承122采用单列向心球轴承),所述轴承122外圈套设有一侧呈开口状的凹字形轮体123,所述轮体123的开口端固定设有一轮盖124,所述轮盖124向轴承122外圈侧面伸设有定位部1241。如图3所示,所述轴承122的内圈通过轴肩1211和一定位卡环125来定位;所述轴承122的外圈通过所述轮体123内壁和所述定位部1241来定位。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上座2包括一第二座板21,所述多个第二滚轮22设置在该第二座板21下方。所述第二座板21下方设有多个与第二滚轮22连接的第二滚轮支座24;所述第二滚轮22的结构与上述第一滚轮12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支撑部件4包括一座体41,所述两个支撑体42固定设置在该座体41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体42为V型块,其作用是承载待压装轮对9的轮轴;
由于不同型号的轮对具有不同的轴径,为了使不同轴径轮对的轮轴中心与油压机主轴中心等高,在所述支撑体42与所述座体41之间设有能更换的调整垫43;所述调整垫43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以方便调整垫43拆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有一轴承座31和一轴承盖32,所述轴承座31为一凸字形结构,其向上一体设有一螺柱311;所述轴承盖32为一倒凹字形结构,其底面相对所述螺柱311设有一透孔321;所述轴承座31上套设一轴承33(所述轴承33采用推力向心球轴承,其承载力大、稳定性强),所述轴承盖32盖设于所述轴承座31并将所述轴承33卡设在所述轴承座31和轴承盖32之间;所述螺柱311穿过所述透孔321并螺固一螺母34,以使所述轴承座31和轴承盖32固定连接。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31与上座的第二座板21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盖32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座体41也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座体41的下底面设有一通孔,使所述螺柱311和螺母34穿过,以便于座体41与轴承盖32的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底座1能够准确定位,在所述第一轨道后端设有定位挡块(图中未示出);同时,为了防止第二滚轮22在运动过程中脱轨,在所述第二轨道13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挡块131。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使用方法如下:
1.首先将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V型块中心高调整到与待组装轮对中心等高。
2.将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向前置于非压装位置,将套装好的待组装轮对吊装到压装车的V型块上,机车轮对的轮轴与油压机主轴平行。
3.将装有待组装轮对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向后移动到工作位置。
4.开动油压机,压装油压机主轴一侧的车轮,使该侧车轮压装到位;该压装过程由油压机限位开关控制,之后油压机主轴自动退回。
5.将压装完一侧的轮对旋转180°,开动油压机,压装另一侧车轮到位,该压装过程仍由油压机限位开关控制,之后油压机主轴自动退回。
6.将装有压装完轮对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向前退出工作位置,
7.由天车将压装完毕的机车轮对从压装车上吊下。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在整个压装过程中,减少了与其它工序的互相干涉,保证了物流的畅通,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车包括:底座、上座、旋转装置和支撑部件;
所述底座能沿一对第一轨道移动,该底座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一轨道上滚动的第一滚轮,底座上方固定设有一对与第一轨道垂直设置的第二轨道;
所述上座设于底座的第二轨道之上并能沿所述第二轨道移动,该上座下部设有多个在第二轨道上滚动的第二滚轮;
所述支撑部件设于上座上方,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供承载机车轮对的支撑体;
所述旋转装置设于所述上座和支撑部件之间,所述支撑部件能相对上座在水平面内整周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一第一座板,所述多个第一滚轮设置在该第一座板下方,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该第一座板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包括一第二座板,所述多个第二滚轮设置在该第二座板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一座体,所述两个支撑体固定设置在该座体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座体间设有能更换的调整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有一轴承座和一轴承盖,所述轴承座为一凸字形结构,其向上一体设有一螺柱;所述轴承盖为一倒凹字形结构,其底面相对所述螺柱设有一透孔;所述轴承座上套设一轴承,所述轴承盖盖设于所述轴承座并将所述轴承卡设在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所述螺柱穿过所述透孔并螺固一螺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上座的第二座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盖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座体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挡块。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板下方设有多个与第一滚轮连接的第一滚轮支座;所述第一滚轮包括与第一滚轮支座固定连接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一端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套设有一侧呈开口状的凹字形轮体,所述轮体的开口端固定设有一轮盖,所述轮盖向轴承外圈侧面伸设有定位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板下方设有多个与第二滚轮连接的第二滚轮支座;所述第二滚轮包括与第二滚轮支座固定连接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一端设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套设有一侧呈开口状的凹字形轮体,所述轮体的开口端固定设有一轮盖,所述轮盖向轴承外圈侧面伸设有定位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300107U CN201257970Y (zh) | 2008-08-19 | 2008-08-19 | 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300107U CN201257970Y (zh) | 2008-08-19 | 2008-08-19 | 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57970Y true CN201257970Y (zh) | 2009-06-17 |
Family
ID=40772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3001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7970Y (zh) | 2008-08-19 | 2008-08-19 | 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57970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0047A (zh) * | 2013-11-13 | 2014-05-07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发动机装配工装 |
CN106346388A (zh) * | 2016-11-02 | 2017-01-25 |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轻轨动车轮对压装用支撑定位工装 |
-
2008
- 2008-08-19 CN CNU2008201300107U patent/CN20125797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0047A (zh) * | 2013-11-13 | 2014-05-07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发动机装配工装 |
CN106346388A (zh) * | 2016-11-02 | 2017-01-25 |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轻轨动车轮对压装用支撑定位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64568U (zh) | 一种焊接夹具快换装置 | |
CN202726376U (zh) | 自卸车大厢底架骨架拼装与焊接工装 | |
CN202337180U (zh) | 用于汽车轮胎装配的小车 | |
CN201257586Y (zh) | 动车组列车双头油缸轮对压装机 | |
CN201257970Y (zh) | 机车轮对组装压装车 | |
CN101508076A (zh) | 滑动导轨滚动卸荷装置 | |
CN206732038U (zh) |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锻压模架 | |
CN203268951U (zh) | 快速切换胎膜夹具输送小车 | |
CN201214178Y (zh) | 机车杆状部件组焊工作台 | |
CN112338499A (zh) | 双机械臂轴承智能压装设备 | |
CN202752972U (zh) | 一种球面滚子超精机 | |
CN204295416U (zh) | 一种自带导轨的斜向防护罩 | |
CN201211604Y (zh) | 双头油缸轮对退卸机 | |
CN102049440B (zh) | 旋转工作台式轴向轧制辗压机 | |
CN219819111U (zh) | 锚链焊口去毛刺打磨装置 | |
CN214602970U (zh) | 大齿轮及轴承压装机 | |
CN201427847Y (zh) | 机车免拆轮对旋踏面工装 | |
CN211711468U (zh) | 地铁车辆转向架构轮对齿轮箱的支撑装置 | |
CN103056771B (zh) | 一种轧辊磨床中凸进给系统 | |
CN210909541U (zh) | 一种用于轧辊磨削加工的固定装置 | |
CN203566212U (zh) | 设置有跟随式轴承移动托架的铁路轮对轴承压装机 | |
CN211309922U (zh) | 一种钢带平移过跨车 | |
CN208163091U (zh) | 管件坡口机 | |
CN210636889U (zh) | 一种机械车库的载车板回转支撑机构 | |
CN112792547A (zh) | 大齿轮及轴承压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