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3290Y - 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 Google Patents
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43290Y CN201243290Y CNU2008200258672U CN200820025867U CN201243290Y CN 201243290 Y CN201243290 Y CN 201243290Y CN U2008200258672 U CNU2008200258672 U CN U2008200258672U CN 200820025867 U CN200820025867 U CN 200820025867U CN 201243290 Y CN201243290 Y CN 20124329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integrated module
- optical transceiver
- module
- o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包括光组件、发射机电路及接收机电路,还包括模块接口,所述模块接口采用金手指插拔形式;所述模块接口包括有传输数据信号、总线信号、控制信号和电源的功能管脚,所述功能管脚分别与光模块中的相应功能电路对应连接。利用所述插拔式模块接口,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应用环境与光收发一体模块之间的可靠、稳定、便捷的通信,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了光收发一体模块的通用性和可靠性,而且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支持带电热插拔,提高了模块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收发一体模块,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传输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源光网络(PON)的概念由来已久,由于其具有节省光纤资源、对网络协议透明的特点,在光接入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以太网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其简便实用、价格低廉的特性,几乎完全统治了局域网,并在事实上被证明是承载IP数据包的最佳载体。随着IP业务在城域和干线传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以太网在通过传输速率、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改进,使得以太网逐渐向接入、城域甚至骨干网上渗透。而以太网与PON结合,便产生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EPON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可提供最大20KM的远距离接入和上下行对称1Gbps的速率,组网模型不受限制,而且节省大量光纤和光收发器,降低光以太网互联的成本。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的光线路局端(OLT)光收发一体模块的上述优点,必须保证用户实际应用环境与EPON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之间可靠、方便的通信,而现有技术中缺乏这种根据用户实际应用环境进行通信的接口;此外,现有技术中的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不具有快速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功能,因而不能对系统的通信链路进行监控。如果要实现监控,需要额外增加系统设备商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用户实际应用环境与EPON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之间可靠、方便进行通信的模块接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包括光组件、发射机电路及接收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块接口,所述模块接口采用金手指插拔形式;所述模块接口包括有传输数据信号、总线信号、控制信号和电源的功能管脚,所述功能管脚分别与光模块中的相应功能电路对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数据信号的功能管脚包括一对发射数据输入管脚和一对接收数据输出管脚;所述发射数据输入管脚与所述发射机电路中的差分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接收数据输出管脚与所述接收机电路中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对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总线信号的功能管脚包括总线时钟管脚和总线数据管脚。
优选地,所述总线为I2C总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控制信号的功能管脚包括发射机故障指示管脚、发射机使能管脚及无接收信号指示管脚;所述发射机故障指示管脚和发射机使能管脚分别与所述发射机电路中的故障指示电路和控制电路对应连接,所述无接收信号指示管脚与所述接收机电路中的告警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快速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功能,为实现该目的,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还包括接收信号强度监控电路,所述监控电路接收所述光组件的电信号,并输出与所述电信号相关联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号。
优选地,所述电信号为光组件的偏置电流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控制信号的功能管脚还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管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管脚与所述监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传输电源的功能管脚包括发射机供电电源管脚、接收机供电电源管脚及若干个接地管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采用SFP小型化引脚封装形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中设置有金手指插拔式模块接口,并对模块接口进行了定义,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了光收发一体模块的通用性和可靠性;而且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支持带电热插拔,提高了模块的性能。
2、通过本实用新型光收发一体模块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监控电路,可以使系统设备准确读取来自每一个OLT用户的光信号强度,从而对光分配网络(ODN)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诊断,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设备商的运行和营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EPON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图1所示光收发一体模块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模块接口管脚的封装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EPON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包括连续模式数据发射机电路I、突发模式数据接收机电路II及连接在两部分之间的OLT单纤双向光组件III。在所述发射机电路I中包含有发射端驱动、调制电路和APC/ATC自动功率和自动温度补偿电路。发射机电路I的电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源,输出端连接所述OLT光组件III,来自信号源的电信号输入至发射机电路I中,经发射端驱动、调制电路向光组件III输出驱动信号,驱动OLT光组件III的激光器发光,实现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并通过OLT光组件III将光信号发射出去。利用发射机电路I中的APC/ATC自动功率和自动温度补偿电路,可以实现光功率的在线动态控制以及温度的在线自动补偿。
接收机电路II中包含有限幅放大电路,OLT光组件III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入至所述限幅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经限幅放大电路进行限幅、放大处理后,通过接收机电信号输出端输出。在OLT光组件III输出的电压信号幅度过低,即认为没有光信号输入时,需要EPON OLT模块输出一个报警信号。因此,在限幅放大电路的判决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无接收信号Rx_Los告警电路,在接收到的电信号低于其门限电压时输出告警信号。
为了使EPON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支持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功能,OLT光组件III还连接有RSSI监控电路,通过RSSI监控电路中的采样电路对OLT光组件III的偏置电流进行采样,然后输出一个与接收信号强度有关的RSSI信号。
RSSI除采样OLT光组件III的偏置电流外,也可以对OLT光组件III中无阻放大器(TIA)输出的电信号幅值进行采样,输出RSSI信号。
为实现用户与EPON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之间可靠、方便的通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块接口。图2示出了上述光收发一体模块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块接口IV共有20个管脚,采用金手指形式设置在光收发一体模块电路板上,整个光收发一体模块采用SFP小型化引脚封装形式。
图3所示为上述模块接口IV各个管脚的封装布局示意图,这些管脚包括有传输数据信号、总线信号、控制信号和电源的功能管脚,所述功能管脚分别与光模块中的相应功能电路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传输数据信号的功能管脚包括一对发射数据输入管脚,即Pin18发射数据输入正端TD(+)和Pin19发射数据输入负端TD(-),该对管脚分别与发射机电路中的差分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还包括一对接收数据输出管脚,即Pin12接收数据输出负端RD(-)和Pin13接收数据输出正端RD(+),该对管脚分别与接收机电路中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对应连接。
所述传输总线信号的功能管脚为Pin4 I2C总线数据管脚SDA和Pin5 I2C总线时钟管脚SCL。
所述模块接口IV还包括4个传输控制信号的功能管脚,分别是与发射机电路I中的故障指示电路相连接的Pin2发射机故障指示管脚Tx_FAULT、与发射机电路I中的控制电路相连接的Pin3发射机使能管脚Tx_DIS、与RSSI监控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Pin7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管脚RSSI及与接收机电路II中告警电路相连接的Pin8无接收信号指示管脚Rx_LOS。
除上述各功能管脚之外,所述模块接口IV还包括若干个传输电源的功能管脚,Pin15为接收机电源管脚VCCR,Pin16为发射机电源管脚VCCT。此外,还包括Pin9、Pin10、Pin11和Pin14共四个接收机地功能管脚VEER,Pin1、Pin17及Pin20共三个发射机地功能管脚VEET,以及Pin6的模块接地管脚Ground。
利用上述定义的模块接口,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应用环境与EPON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之间的可靠、稳定、便捷的通信,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模块的通用性,从而降低了系统设备商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包括光组件、发射机电路及接收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块接口,所述模块接口采用金手指插拔形式;
所述模块接口包括有传输数据信号、总线信号、控制信号和电源的功能管脚,所述功能管脚分别与光模块中的相应功能电路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信号的功能管脚包括一对发射数据输入管脚和一对接收数据输出管脚;所述发射数据输入管脚与所述发射机电路中的差分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接收数据输出管脚与所述接收机电路中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总线信号的功能管脚包括总线时钟管脚和总线数据管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为I2C总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控制信号的功能管脚包括发射机故障指示管脚、发射机使能管脚及无接收信号指示管脚;所述发射机故障指示管脚和发射机使能管脚分别与所述发射机电路中的故障指示电路和控制电路对应连接,所述无接收信号指示管脚与所述接收机电路中的告警电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还包括接收信号强度监控电路,所述监控电路接收所述光组件的电信号,并输出与所述电信号相关联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为光组件的偏置电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控制信号的功能管脚还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管脚,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管脚与所述监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电源的功能管脚包括发射机供电电源管脚、接收机供电电源管脚及若干个接地管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一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一体模块采用SFP小型化引脚封装形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258672U CN201243290Y (zh) | 2008-07-21 | 2008-07-21 | 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258672U CN201243290Y (zh) | 2008-07-21 | 2008-07-21 | 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43290Y true CN201243290Y (zh) | 2009-05-20 |
Family
ID=40716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25867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43290Y (zh) | 2008-07-21 | 2008-07-21 | 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43290Y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24160A1 (en) * | 2010-04-09 | 2011-10-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Fast transceiver control interface |
CN102377078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2404134A (zh) * | 2010-09-15 | 2012-04-04 | 百维通(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可插拔模块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实现Dying gasp信号上传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475421A (zh) * | 2013-08-21 | 2013-12-25 | 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ff2x10光收发模块 |
CN103650388A (zh) * | 2013-07-29 | 2014-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组件和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
CN103650388B (zh) * | 2013-07-29 | 2016-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组件和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
EP2807768B1 (en) * | 2012-01-27 | 2018-06-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Optical physical interface module |
WO2022021048A1 (zh) * | 2020-07-28 | 2022-0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及保护倒换方法 |
-
2008
- 2008-07-21 CN CNU2008200258672U patent/CN20124329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24160A1 (en) * | 2010-04-09 | 2011-10-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Fast transceiver control interface |
US8831431B2 (en) | 2010-04-09 | 2014-09-0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Fast transceiver control interface |
CN102377078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2377078B (zh) * | 2010-08-16 | 2015-05-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2404134A (zh) * | 2010-09-15 | 2012-04-04 | 百维通(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可插拔模块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实现Dying gasp信号上传的系统和方法 |
EP2807768B1 (en) * | 2012-01-27 | 2018-06-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Optical physical interface module |
CN103650388A (zh) * | 2013-07-29 | 2014-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组件和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
WO2015013856A1 (zh) * | 2013-07-29 | 2015-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组件和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
CN103650388B (zh) * | 2013-07-29 | 2016-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组件和无源光网络pon系统 |
CN103475421A (zh) * | 2013-08-21 | 2013-12-25 | 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ff2x10光收发模块 |
CN103475421B (zh) * | 2013-08-21 | 2016-08-10 | 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ff2x10光收发模块 |
WO2022021048A1 (zh) * | 2020-07-28 | 2022-0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模块及保护倒换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43290Y (zh) | 插拔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 |
CN102625199B (zh) | 双通道gepon olt csfp光模块 | |
CN202696605U (zh) | 一种pon光模块检测装置 | |
CN104348553A (zh) | Cfp光收发模块 | |
CN101145848B (zh) | 千兆无源光网络局端光收发一体模块 | |
CN101340246B (zh) | 一种可延长传输距离的以太无源光网络 | |
US20230388682A1 (en) | 10G Rate OLT Terminal Transceiver Integrated Chip Based on XGPON with DFB Laser | |
CN202533615U (zh) | 集成双通道gepon olt的csfp光模块 | |
US11942985B2 (en) | 10G rate OLT terminal transceiver integrated chip based on XGSPON with DFB laser | |
CN103580748A (zh) | 一种具有otdr功能的光线路终端及其光模块 | |
CN203563070U (zh) | Cfp光收发模块 | |
CN201430592Y (zh) | 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 |
CN204886976U (zh) | Sfp数字光装置、光纤收发器及光纤通信系统 | |
CN201243293Y (zh) | 插针式以太无源光网络光收发一体模块 | |
CN201011717Y (zh) | 光收发一体模块 | |
CN107579781B (zh) | 光信号接收模块及光信号收发装置 | |
CN206164541U (zh) | 通过光信号分离进行双速率光信号接收的光纤收发终端 | |
CN201742409U (zh) | 一种用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光收发模块测试电路板 | |
CN102843195A (zh) |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 | |
CN216565179U (zh) | 一种PCIe接口的百兆可见光单向网卡 | |
Xiang et al. | Research and design of 800Gbit/s PAM4 LR8 10km optical module | |
CN102868446B (zh) | 一种使用双apd共用升压电路的olt光模块 | |
CN109617609A (zh) | 一种工业级10g高速光收发模块 | |
CN203761404U (zh) | 采用以太网无光源网络的光模块 | |
CN202077034U (zh) | Olt光收发一体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