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3146Y - 连接器插头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43146Y CN201243146Y CNU2008201249581U CN200820124958U CN201243146Y CN 201243146 Y CN201243146 Y CN 201243146Y CN U2008201249581 U CNU2008201249581 U CN U2008201249581U CN 200820124958 U CN200820124958 U CN 200820124958U CN 201243146 Y CN201243146 Y CN 20124314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group
- esata
- connector plug
- slot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Ceas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器插头,其包含有一具有插槽的壳体,且于该插槽内设有一具有复数并排的eSATA端子的第一端子组,以及一具有复数USB端子的第二端子组,并分别支持eSATA和USB3.0的传输规格,因此,该连接器插头可以通用于eSATA和USB3.0的连接器插座,便利使用者的使用及符合市场上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连接器插头,尤指一种兼具通用串行总线和串行先进附加技术的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随科技发展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电子装置,该些电子装置之间是利用传输线的相互连接以达到数据传输的目的,其中传输线的端部设有一插头,用以插入电子装置上的连接器插座,且该插头上所设置的端子与所对应连接器插座的端子相接触,进而达到传输数据的功用。
目前信号传输规格常见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以及外部串行先进附加技术(External Serial ATA,eSATA),其中eSATA规格的理论传输值可达1.5Gbps,但随着传输数据量的增加,需要能传输更大数据量的传输规格,因此USB传输规格发展至USB3.0版本,其理论传输值可达4.8Gbps,更能符合使用者与市场上的需求。
然上述中,具eSATA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插头是于一具有插槽的壳体内设有复数eSATA端子,用以与连接器插座中的端子相连接并传输数据,而USB3.0规格的接口、端子数与eSATA不同,因此习用eSATA规格的连接器插头无法支持USB3.0版本,造成使用者需要另行购买支持USB3.0版本的连接器插头来使用,造成购买的成本增加,以及使用上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希藉此设计,改善习用eSATA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插头无法支持USB3.0版本的缺点。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连接器插头,包含有一具有插槽的壳体,并于该插槽内设置有一支持eSATA传输规格的第一端子组,以及一支持USB3.0传输规格的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包括有复数eSATA端子,另该第二端子组具有复数USB端子。
由上述可以得知,该连接器插头通过该插槽中的第一、第二端子组可分别对应eSATA传输规格与USB3.0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插座,该些eSATA端子与USB端子可分别接触连接器插座中相对应的金属端子,达到传输数据功用,且发挥eSATA与USB3.0的传输速度,由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可以支持eSATA和USB3.0规格,因此在使用上更为便利,也可省去另行购买合适插头的成本,也能因应市场上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插槽;12-第一端子组;13-eSATA端子;14-第二端子组;15-第一USB端子;16-第二USB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和侧视剖面示意图,该连接器插头包含有一壳体(10),该壳体(10)设有一插槽(11)并于该壳体(10)上形成一开口,该连接器插头于该插槽(11)内设有一第一端子组(12)及一第二端子组(14),且二者分别位于该插槽(11)的两相对侧,其中该第一端子组(12)可支持eSATA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插座,该第二端子组(14)可支持USB3.0传输规格的连接器插座。
其中,该第一端子组(12)包括有复数并排的eSATA端子(13),可分别对应连接eSATA连接器插座中的金属端子,并充分发挥eSATA的数据传输速度,此外,该第二端子组(14)亦具有复数USB端子,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些USB端子区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第一USB端子(15)且相互并排邻近于该开口处,另一部分为第二USB端子(16),该些第一USB端子(15)可以支持USB2.0版本,而该些第二USB端子(16)搭配该些第一USB端子(15)则可支持USB3.0版本,并与USB3.0连接器插座中的所有金属端子相接触,进而发挥USB3.0的数据传输速率。
另该些第一USB端子(15)可进一步连接外部电源而形成接电源端子,因此该连接器插头设于外接式产品(如外接式硬盘机、光盘机等电子装置),可通过该些接电源端子而接电脑电源使用,使外接式产品不需要另行设置电源线以提供自身的运作。
上述中,该第一端子组(12)与第二端子组(14)皆设于该插槽(11)中且属于上、下层排列关系,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子组(12)是位于该插槽(11)内的上半部,而该第二端子组(14)位于该第一端子组(12)下方。
使用者于使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时,可以插入eSATA或USB规格的连接器插座中,依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与方便性作不同的选择,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除了可以支持eSATA的传输规格外,通过该些第一USB端子(15)与该些第二USB端子(16)的配置,并可进一步支持USB3.0的传输规格,因此该连接器插头更能符合目前使用者以及市场上的需求,使用上亦更为便利。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插头,其包含有一具有插槽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该插槽内设置有一支持eSATA传输规格的第一端子组,以及一支持USB3.0传输规格的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包括有复数eSATA端子,另该第二端子组具有复数USB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槽于该壳体上形成一开口,该些USB端子之中部分为第一USB端子,且并排邻近于该开口处,其余为第二USB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是上、下层排列的配置于该插槽中,该第一端子组是位于该插槽的上半部,而该第二端子组位于该第一端子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249581U CN201243146Y (zh) | 2008-07-29 | 2008-07-29 | 连接器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249581U CN201243146Y (zh) | 2008-07-29 | 2008-07-29 | 连接器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43146Y true CN201243146Y (zh) | 2009-05-20 |
Family
ID=40716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249581U Ceased CN201243146Y (zh) | 2008-07-29 | 2008-07-29 | 连接器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43146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7199B (zh) * | 2009-08-10 | 2012-10-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2008
- 2008-07-29 CN CNU2008201249581U patent/CN201243146Y/zh not_active Ceas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7199B (zh) * | 2009-08-10 | 2012-10-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79435U (zh) | 具有USB C-Type连接器的扩充模块 | |
US7625243B2 (en) | Extension to version 2.0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 |
JP3148335U (ja) | eSATAおよびUSBプラグ用コネクタ・ソケット | |
CN204577794U (zh) | 具有USB Type-C连接器的扩充装置 | |
CN201160184Y (zh) | 连接器插座 | |
US9287669B2 (en) | SATA express connector | |
CN202094446U (zh) | 汇集有usb3.0及hdmi两种规格的连接器 | |
US6824422B2 (en) | Expandable connecting hub assembly | |
CN201898231U (zh) | 一种连接器结构 | |
CN201860011U (zh) | 一种多合一连接器 | |
CN101197482B (zh) | 连接器 | |
CN2922162Y (zh) | 可连接电脑主机电源的连接器接头 | |
CN201594257U (zh) | 电脑接口前置盒 | |
CN201243146Y (zh) | 连接器插头 | |
CN205319383U (zh) | 改进式连接器 | |
CN205004529U (zh) | Usb3.1多功能适配器 | |
CN2927400Y (zh) | 堆迭式双传输介面连接器模组 | |
CN201038533Y (zh) | 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连接器插座 | |
TWM508825U (zh) | 具有USB C-Type連接器的擴充裝置 | |
CN106785532B (zh) | 复合式连接器 | |
CN217692010U (zh) | 具有特定功能ic元件的扩充转接器 | |
CN205141217U (zh) | 基于USBType-C的适配线 | |
CN213423902U (zh) | 一种支持usb通讯的鼠标 | |
CN201022130Y (zh) | 三合一连接器 | |
CN203180274U (zh) | 具有读卡机的计算机前置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35 |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IW01 |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01105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1548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