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212752Y -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2752Y
CN201212752Y CNU2008201185518U CN200820118551U CN201212752Y CN 201212752 Y CN201212752 Y CN 201212752Y CN U2008201185518 U CNU2008201185518 U CN U2008201185518U CN 200820118551 U CN200820118551 U CN 200820118551U CN 201212752 Y CN201212752 Y CN 20121275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water
condenser
subcooler
evapori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185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桂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185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2752Y/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01285 priority patent/WO200900679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275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275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都由压缩机、四通电磁换向阀、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等部件组成,适用于空调器、热泵热水器等制冷制热设备,其特征是在系统内,其冷凝器上均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当冷凝器内冷水被冷凝热加热到设定温度40℃时则温控器通过控制系统使40℃低温热水顶入保温水箱内,晴天由太阳能阴雨天由热泵再加热成70℃洗浴和生活用热水,从而使系统制冷空调时,同时制取热水,不会影响制冷效果,用一份电力获两份收益,节能减排双盈,又在系统内装有过冷器,并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使制冷制热设备嫁接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共用一部分部件,能降低总造价,又驱动压缩机的电机其输出功率随不同负荷可分级改变。

Description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现有的热泵热水器须要有一台用作蒸发器的室外机和一台用作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兼热泵水箱,而现有的空调器也须要有一台夏季用作蒸发器,冬季用作冷凝器的室内机和一台夏季用作冷凝器,冬季用作蒸发器的室外机,如果空调器与热泵热水器能嫁接,组成复合机组,则夏季既可制冷空调,又可同时制取热水,冬季制热采暖仅消耗一份电力,获两份收益,节能减排双盈,又没有热污染,还节约总成本,节省一台室外机,但因空调器制冷空调时,制冷剂的冷凝温度通常为40℃~45℃,而热泵热水器制取热水时制冷剂的冷凝温度高达70℃,如果两者嫁接,夏季制冷空调同时又制取热水,冷凝温度要升高到70℃则制冷量下降,单位压缩功升高,耗电量增大,制冷系数变小,本发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例如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冷暖空调器,或冷藏库与中央热泵热水机分别嫁接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或嫁接成多功能制冷制热复合机组,以消耗一部分高品位能源:机械能、电能或热能为补偿,从低品位能源:空气源、水源、地源或太阳能热水源其低温热能中吸取热量,输送到用户所需要温度较高的空间、物体或设备中去,以开发挖掘并加以利用低品位能源,为家庭或单位用户全年提供洗澡和生活洗涤用热水;或工农业生产用热水;为冷库或冷柜提供制冷量;为用户夏季制定空调,冬季制热采暖,用一份电力制冷同时制取40℃的低温热水,尔后由太阳能再加热成60℃的较高温热水,一举两得,组成循环经济系统,高效节能减排,两者双赢;又共用部分零部件,节约原材料,为企业降低总成本,为用户节省一台室外机(含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4所示,它由压缩机1、四通电磁换向阀2、冷凝器3、干燥过滤器4、不装或装有过冷器8、节流阀6、蒸发器9、气液分离器10等以上主要零部件组成,用管道连接成密封系统A2,其特征是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内,其冷凝器3连接有太阳能热水系统15,并在冷凝器3上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时控器24和排空阀23,而温控器25的温度设定为40℃,相当于接近原空调器的冷凝温度,当夏季制冷空调时,冷凝器内冷却水被冷凝热加热成40℃低温热水时,则温控器25通过控制系统,使进水电磁阀13A和出水电磁阀13C打开,从而自来水源11C的冷水将冷凝器内40℃的低温热水顶入太阳能热水系统,晴天再由太阳能将40℃低温热水加热到50℃~70℃洗浴或生活洗涤用热水,阴雨天则利用时控器设定在不用空调时或深夜低谷用电时间区间驱动热泵系统,或辅助电加热装置21将40℃低温热水加热到50℃~70℃范围内则自动断电停机,从而使制冷同时制热双作用复合机组夏季制冷空调,同时回收原室外机排出的废热变为40℃的低温热水,而后由其它能源再加热成50℃~70℃热水,从而制冷效果不会下降,制冷系数不会变小,冬季制热采暖,全年阴雨天利用热泵系统制取50℃~70℃洗浴和生活洗涤用热水,节电70%,睛???天由太阳能热水系统制取热水,节电100%,高寒地区也能使用,利用太阳能热水源、地源或水源其低温热能取代0℃以下的空气源制取70℃热水或制热采暖;另一特征是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和30B,并列连接两台都是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热交换器,一台用作热泵热水器的室外机9″A,一台用作空调器室内机9′A,系统内另一台是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不接或连接有太阳能热水器15,并装有温控25和时控器24,而驱动压缩机的电机最好选用功率和转速可变电机,如变频电机,或可变速的风扇电机,以使电机输出功率与压缩机不同用途和不同负荷相匹配或接近,从而使制冷制热设备嫁接构成分先后制冷制热两用机组或同时制冷制热双作用复合机组,可节省一台热交换器,(含压缩机和电机),节约总造价,又一机多用,节能减排双赢。
装有过冷器的制冷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复合制冷系统其控制系统电路,通常是按每种制冷制热设备功能和要求具体设计,和不装过冷器的制冷制热设备其控制电路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嫁接用三通电磁换向阀等器件,通常也是由压缩机电机、热交换器用风扇电机,或蒸发器水泵电机、冷凝器水泵电机、启动继电器、电容器、温控器、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装有或不装四通电磁换向阀线圈、装有或不装三通电磁换向阀线圈、电磁阀线圈、过载保护器、选择开关、电源插头、电源插座、电连接组成,例如图19是对应于图14装有过冷器的冷暖空调器与热泵热水器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其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图19中序号31—电源插头、32—选择开关、9′A—室内机风扇电机、9″A—室外机风扇电机、1A—压缩机电机、12′B—过冷器水泵电机、12B—热泵热水器电机,9′D、9″D、1D、12′D、12D—电容器、2A—四通电磁换向阀线圈、30A′、30B′—三通电磁换向阀线圈、13A、13F、13A′、13C′、13D、13E—电磁阀线圈、25—温控器、9″E—除霜温控器、1F、1E压缩机温控器、1C、12C、12′C保护继电器。
(1)当夏季室内机制冷空调,同时回收原室外机排出的废热变为40℃温水时,(以后再由太阳能集热器加热成70℃热水),由蒸发器9′A与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组合,在选择开关32的纵座标冷风和40℃温水一条垂直线与其相关电器线路为横座标相交结点,通过电源插头31及其插座正负极两条横线形成电连接回路,而同时分别接通电源。
(2)当冬季室内机制热采暖时,由冷凝器9′A与水源蒸发器3B组合,在选择开关32的纵座标热风和3B蒸发两条垂直线与其相关电器线路为横座标相交结点,通过电源插头31及其插座正负极两条横线形成电连接回路,而同时分别接通电源。
(3)当全年热泵热水器提供热水时,由蒸发器9″A与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组合,在选择开关32的纵座40℃标温水和冷风两条垂直线与其相关电器线路为横座标相交结点,通过电源插头31及其插座正负极两条横线形成电器连接回路,而同是分别接通电源。
(4)高寒地区室外机9″A先制热清除冰霜,再通过除霜温控器9″E自动转换和四通电磁阀2换向,使室外机9″A制冷,为热泵热水器其冷凝器兼水箱3C制热提供热水。
附图说明图1是装有过冷器的热泵热水器或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分别对应与冰柜或冷藏库9A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a原理示意图。
图2是装有过冷器的冷藏库或冰柜9A分别对应与干燥房3D或烘干器3A;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b原理示意图。
图3是装有过冷器的地源热泵热水器、供热厂热泵热水机或热泵开水器3C或3B分别对应与冷水机的冰柜、冷藏库或制冰箱9A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以及地板辐射冷暖空调器9A-3B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c原理示意图。
图4是装有过冷器的太阳能热源兼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央热水机或热泵开水器3C或3B分别对应与冷水机的冰柜、冷藏库或冰箱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以及地板辐射冷暖空调器3B-9D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C原理示意图。
图5是装有过冷器的冷暖空调器或冷藏库、冰柜9A分别对应与热泵热水器3C;或用作烘干房9C与冷水式冷凝器3B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a原理示意图。
图6是装有过冷器的冷暖空调器9A-3A;或冰柜9A与衣物烘干器3A;或冷藏库9A与干燥房3D分别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b原理示意图。
图7是以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冷水机的冷藏库、冰柜或制冰箱9B分别对应与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c原理示意图。
图8是装有过冷器的冷暖空调器9A与3B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9A与3B;分别组合成制冷制热两用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a原理示意图。
图9是热泵热水器或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或烘干机或干燥房3′D对应与冰柜、冷藏库或制冰箱9A分别组合成制冷制热双作用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4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水源或太阳能热水源热泵热水器、或热泵热水机3C或3B分别与水源或太阳能热水源蒸发器9″B或9″E组合,或南方制冷用空调器、冰柜或冷藏库9′A与热泵热水器组合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3原理示意图。
图11是空调器9′A分别与热泵热水器3C或3B或与冰柜9″A组合成多功能复合机组;或用作烘干房9′A或中央热泵热水机3C或3B与冷藏库9″A组合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6原理示意图。
图12是家用空调器,或中央空调9′A与热泵热水器3C或3B组合,或家用采暖器、或中央采暖器与地源蒸发器9″C或由9″C与3B或3C组合成地源热泵热水器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5原理示意图。
图13是装有过冷器和四通电磁换向阀由热交换器9′A与3A组合成热泵型空调器;又由3A与9″B组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构成多功能两用复合机组;或由热交换器3A与9′A组合冷藏库与干燥房或由3A9″B组合成冷藏库与热水机组合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7原理示意图。或将图13中9″B改为9″A则构成一拖二空调器。
图14是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用作制冰箱9″A或冷暖空调器9′A分别与热泵热水器3C或3B组合成复合机组;或用作冷藏库9″A或冷暖中央空调9′A与冷水机3B或中央热水机3C组合成复合机组;或用作烘干器9″A、冷暖空调器9′A分别与热泵热水器3B或冷水机3B组合成复合机组,或用作干燥房9″A或热泵型中央空调9′A与热泵热水器3B或制冰用盐水机3B组合成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7原理示意图。
图15是用作制冷空调器9′A与热泵热水器3C或3B组合;或用作冰柜、制冰箱9′A与热泵热水器3B或3C组合;或用作采暖空调器9′A与冷水机3B或3C组合;或用作热水机9″B与制冰用盐水机3B组合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7原理示意图。
图16是中央冷暖空调9A与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或3″B组合或冷暖空调器9A与热泵热水器3″C或3″B组合或用作冷藏库或制冰箱3′A与干燥房9A分别组合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系统A7原理示意图。
图17是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系统A10内用作制冷空调器9′A与衣物烘干器3″A组合;或制冷空调器9′A与热泵水器3′B或3′C组合;或用作热风型采暖器9′A与3″A、3′B、或3′C组合构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10原理示意图。
图18是冷藏库或制冰箱9″A与热泵热水机3′C组合;或家用冷暖空调器或冷暖中央空调器9′A与3″A组合构成多功能复合机组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9原理示意图。
图19是对应图14装有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系统其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图20是制冷制热设备其单位制冷剂压一焓示意图,
图21是压缩机主轴变速机械式操纵机构示意图
图22是压缩机主轴变速气压式或液压式操纵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18是一簇改进的制冷制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它们都是由压缩机1、(含活塞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杆式压缩机等)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2、冷凝器3、干燥过滤器4、不装或装有进冷器8节流阀(含毛细管、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6、蒸发器9和气液分离器10等以上主要零部件和器件组成,用管道连接成一不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密封系统A1如图1,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密封系统A2如图8,在其系统A1或A2内,充灌有适量的制冷剂,例如氟里昂R22、R12、R134a或氨NH3,驱动压缩机(1)的电机(1A)其输出功率和转速是单一种功率和转速或者是能随压缩机1的不同负荷,可改变的功率和转速,其特征是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2内其冷凝器3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时控器24,并且冷凝器3其传热介质(水或空气)进出管接口连接有或不连接其它加热装置及其保温容器,
又在冷凝器3上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时控器24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内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并列连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热交换器,从而使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嫁接成分先后制冷制热两用机组;或制冷同时低温制热,而后由其它加热装置加热成50℃~100℃热水或热空气双作用机组及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
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制冷制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复合制冷系统其控制系统电路,通常是由压缩机电机、热交换器用风扇电机,或蒸发器水泵电机、冷凝器水泵电机、启动继电器、电容器、温控器、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装有或不装四通电磁换向阀线圈、装有或不装三通电磁换向阀线圈、电磁阀线圈、过载保护器、选择开关、电源插头、电源插座、电连接组成。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驱动压缩机的电机1A具有以下几种类型和特点,供系统组合或嫁接选用:
(1)电机1A是单一种输出功率和单一种转速的压缩机用普通电机,其主轴与压缩机主轴是同心轴,其转速相同。
(2)压缩机主轴41与电机主轴42是两根平行轴,在两轴上装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齿数比不同的齿轮;43在压缩机1的主轴41上的齿轮43A、43C、…固定,在电机主轴42上的齿轮43B、43D…做成联体齿轮组44,并且能在电机主轴42花键上滑动,齿轮啮合或分离由操作机构执行,操作机构有三种:
a)机械式操作机构:电由主轴及其支承47、带滚轮45的技动支臂46、带插销49的手柄48构成杠杆机构,滚轮45锒嵌在联体齿轮组44的沟槽上;
b)气压式或液压式操作机构:电由可移动的气筒50、固定的柱塞53及其柱塞杆54密电码封圈52、弹簧51、气压源或液压源58、装有滚轮45的联动支臂56、三通电磁换向阀57组成,而三通电磁阀57其管接口58A连接气压源或液压源高压端,其接口58B连接低压端,滚轮锒嵌在联体齿轮44沟槽内,联动支臂56另一端与可移动气筒50固定连接,两轴的齿轮传动比有两级或两级以上,用以使电机输出功率与压缩机的负荷相匹配或接近,或以使全年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汽凝温度分两级或两级以上,或用于以一合压缩机拖动两台或两台以上不同负荷的制冷热设备。
(3)电机1A是参照风扇电机可改变转速和功率的结构原理设计定制的压缩机电机1A,使电机内的功率与压缩机不同用途不同负荷相匹配或接近以消除大功率驱动小负荷,使之节能减排。
(4)电机1A是装有带微电脑交流变频器的交流电机,其输出功率和转速随压缩机1的负荷可改变。
(5)电机1A是装有带微电脑直流变频器的直流电机,其输出功率和转速随压缩机1的负荷可改变。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内其冷凝器3按冷却介质和特点分类有4种类型,供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按用途并因地制宜选用。
(1)冷凝器3是水冷式冷凝器兼做热泵水箱3B,如图8中3B所示,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吸收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所放出的热量,冷凝器3B其走水容器的进水管接口与自来水源11C或水源11B其出水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A,或水泵12A,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其出水管接口密封连接有出水管道,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B,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可设定时间区间的时控器24,及排空阀23(图略),而温控器25的温度可设定在50℃~100℃范围内某个定值上,如70℃或100℃以用作热泵热水器,而时控器的时间可设定在用户需要时间区间内,最好是深夜低谷用电时间区间内,以利用廉价的低谷电力驱动热泵热水器或辅助电加热制取热水,(以下申请文件凡涉及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均具有以上功能和特点,因篇幅有限,不再陈述。)
(2)冷凝器3是连接有太阳能热水系统15的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如图1中3C所示,它由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其走水容器的进出水管接口与太阳能热水系统15其水箱22的进出水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进出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C和13D,在太阳能水箱22内装有或不装辅助电加热装置21,在太阳能水箱22其热水出水管接口装有电磁阀13F,太阳能水箱22其另一对进出水管接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5M阵列的首末进出水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进出水管道上分别装有电磁阀13E和水泵12B,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其进水管接口与水源11B其出水管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水泵12A或电磁阀13A,在热泵水箱3C上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可设定时间区间的时控器24和排空阀23(图略),当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用于空调器制冷空调或用于冷藏库或冰柜冷藏冷冻时,此时该温控器25的温度设定在与原常规空调器的冷凝温度相等或接近,或与原常规冷藏库或冰柜的冷凝温度相等或接近,例如40℃,当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内的水温达到40℃时,则温控器25通过控制系统使水泵12A和电磁阀13C打开,从而水源11B的冷水将热泵水箱3C的40℃的低温热水顶入太阳能水箱22内,晴天由太阳能热水系统再加热成50℃—70℃洗浴和生活洗涤用热水,阴雨天或深夜不用空调时,利用热泵或辅助电加热装置再将40℃的低温热水加热或直接制取50℃~70℃的较高温热水,对冷藏库与供热厂制冷制热设备或中央热泵型空调可将冷凝器兼水箱3C的太阳能水箱22与矿物燃料或生物质能锅炉其容器合二为一,则阴雨天也可利用矿物燃料或生物质能锅炉辅助加热。(以下申请文件凡涉及连接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均具有以上功能和特点,不重复陈述)
如图12所示,当制冷制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内,凡装有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或3C及太阳能热水系统15其太阳能水箱和矿物燃料或生物质能锅炉其盛水容器22都与洗浴及生活洗涤用热水使用设备其保温贮热水箱22A三者安装位置相距太远时,则可将其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或3C其40℃低温热水或50℃~70℃的较高温热水输出管接口、太阳能水箱和矿物燃料或生物质能锅其盛水容器22的50℃~70℃较高温热水输出管接口分别与热水使用设备其保温贮热水箱22A其进水管接口通过三通26分别用管道密封连接,或分别与使用热水设备其保温贮热水箱22A上装有带恒温调节器的混水阀26其左右管接口用管道分别密封连接,并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C、13D和13G。
(3)冷凝器3是空冷式冷凝器3A,如图13所示,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装有或不装有风扇及其电机12A,用以使制冷剂蒸气冷凝放热,在冷凝器3A上不装或装有温控器25、时控器24和可调节气孔径大小的电磁阀门13C′(图略)。
(4)冷凝器3是连接有带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5M′的干燥房22A其空冷式冷凝器3D,如图2中3D,它由空冷式冷凝器3A与装有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5M′的干燥房22A用一根输送30℃~40℃低温热风的管道密封连接组成,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门13A′,在干燥房22A的顶部上装有可调节孔径大小的排湿电磁阀门13C′,在干燥房22A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5M′阵列首末进出气连接管道上装有电磁阀门13B′和抽气机12B′,在冷凝器3D上装有温控器25和时控器24,其功能与水冷式冷凝器3C所装温控器25及时控器24相同,温控器25设定温度与原制冷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冷凝热外排时冷凝温度相等或接近;
其另一特征是如图1~图18所示的制冷制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2内,供冷凝器3选配的蒸发器9按其蒸发器9内制冷剂蒸发所吸取的低温热源和特点分类有以下5种类型:
(1)蒸发器9是常规的空气源蒸发器9A,装有或不装风扇及其电机12A,以空气作为热交换介质,利用空气源11A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如图11和图1所示。
(2)蒸发器9是水源蒸发器9B,如图10所示,以水或液体为传热介质,以水源11B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图中13A′和13B′为电磁阀,12B′为水泵。
(3)蒸发器9是常规的地源蒸发器9C,如图3中9C所示,它采用以液体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图中:14为一组U型金属管;14A与14B为进出总联集管;12C′为传热介质泵;13A′与13B′为电磁阀,以地源11C′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
(4)蒸发器9是太阳能和空气源双能源蒸发器9D,如图4中9D所示,它由上表面涂复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太阳能平板型铜铝复合或全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器15M或太阳能平板型金属蛇形管集热器15M与蒸发器9D组成,在平板型集热器15M左右边框上方开有两个园孔15E,供框内外空气流动,或在框内二孔下方装有淡水、盐水或防冻液,蒸发器9D其走工质的空间容器其进出管接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5M其进出管接口15a与15b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输出管道上串联有气液分离器10′和压缩机1′,在其输入管道上串联有干燥过滤器4′和节流阀6′,在该系统内抽真空后充灌有适量低沸点工质,或该工质选用其沸点低于环境温度,而高于蒸发器9D内的工质其蒸发温度,例如选用乙醚、丙醛或氟里昂R11,或工质选用其沸点分别低于夏季与冬季其两种环境温度的不同沸点的液态物质,按1∶1混合,而在其进出管道上不装以上器件10′、1′、4′和6′,旨在晴天利用太阳能,阴雨天或夜间利用空气源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
(5)蒸发器9是太阳能热水源蒸发器,如图10中9″E所示,它由太阳能集热器15M与蒸发器9″B兼太阳能水箱组成,太阳能集热器15M其首末进、出水管接口分别用与蒸发器9″B其进出水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出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A,其进水管道上装有水泵12B′;利用太阳能热水源为蒸发器其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热水源、地源或水源其低热能蒸发器9取代0℃以下空气源蒸发器9A制取70℃热水或制热采暖。
又一特征是在不装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2内,介于干燥过滤器4与节流阀6之间所装有的过冷器8有以下几种类型和特点:
(1)过冷器8是蒸发式过冷器8A1,如图1和图10中8A1所示,而蒸发式过冷器8A1其走液态制冷剂的金属螺旋管8e的输出管接口8a与节流阀6其管接口6b用管道密封连接,在节流阀6或6A和6B其管接口6a不经或经三通电磁换向阀3aB的连接管道上装有一只三通5D,而蒸发式过冷器8A1其金属旋管8e其输入管接口8b与干燥过滤器4其管接口4a用管道密封连接,并在其管道上装有一只三通5A,而三通5A其管接口5c与过冷器8A其走制冷剂蒸气的容器内其输入管接口8c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节流阀6A,过冷器8A1其容器的输出管接口8d与三通5D其管接口5c用管道密封连接;
(2)过冷器8是水冷式过冷器8,如图8和图9中8B、图15中8C或图5中8D所示,介于干燥过滤器4与节流阀6之间装有水冷式过冷器8,包含金属螺旋管套筒式过冷器8B、金属蛇形管套管式过冷器8C或金属螺旋管套管式过冷器8D,过冷器8A、8B、8C或8D统称过冷器8,而过冷器8B、8C或8D,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8a分别与节流阀6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6b用管道密封连接,而过冷器8B、8C或8D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8b与干燥过滤器4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4a用有管道密封连接,过冷器8其走水的空间容器其进出水管接口与自来水源11C进出管道密封连接,在自来水源11C的出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B′,在自来水源11C的进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A′(图中未画)。
(3)如图7和16所示,在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及其复合系统A5、A6、A7、A8、A9、A10、内,介于干燥过滤器4与节流阀6之间,装有一台蒸发式过冷器8A2具体连接关系是干燥过滤器4其制冷剂下端管接口4a与过冷器8A2其容器内金属螺旋管8e制冷剂液体的输入管接口8b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三通5C和5A,在三通5A其上接口5c与过冷器8A2其走制冷剂蒸气的容器其管接口8c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串联有电磁阀7A和节流阀6A,过冷器8A2的金属螺旋管8e其输出管接8a与节流阀6其下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系统A2在其管道上装有三通5D和5B,对A2的复合系统A5、A6、A7、A8、A9或A10则依次装有三通电磁换向阀30B、三通5D和5B,而三通5B其上接口5c与过冷器8A2其管接口8f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串联有电磁阀7B和节流阀6B,过冷器8A2其容器内制冷剂蒸气输出管接口8d用管道连接有一只三通电磁换向阀20,其左接口与三通5D其右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20,其右接口与三通5C其左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
其冷剂流程例如当热交换器9用作以空气为热交换介质的蒸发器9A,夏季制冷空调或全年用作热泵制取热水时,过冷器8A2其走制冷剂蒸气的容器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20与蒸发器9A接通;而与冷凝器3′A或3″B断开,电磁阀7B接通;而电磁阀7A关闭;当热交换3用作以空气或以水为热交换介质的蒸发器3′A或3″B,冬季制热供暖或全年热泵热水器提供热水时,过冷器8A2其走制冷剂蒸气的容器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20与蒸发器3′A或3″B接通;而与冷凝器9A断开;电磁阀7A接通;而电磁阀7B断开。
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以及A2或A′2内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嫁接组合成有以下几种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
(1)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和30B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两台都用作蒸发器的热交换器9′与9″,并且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前都连接有节流阀6A或6B,其连接关系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8A1的制冷系统A1如图10中30A与30B所示,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8参考图14中30A与30B所示;系统A1或A1′内,其冷凝器3可选用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或3C;或空冷式冷凝器3A或3D,从而将系统A1或A′1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一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器系统A3或A′3
(2)在装有或不装有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和30B,并列连接有两台都用作冷凝器的热交换器3′和3″,其连接关系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8的制冷系统A1如图9中30A与30B所示,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8A参考图10中30A与30B;但并列连接的冷凝器3′和3″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与三通电磁换向阀,30B之间均不装有节流阀6A和6B,系统A1或A1′内,其蒸发器9可选用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A,或选用以水或液体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B,从而将系统A1或A′1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一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4与A′4(图略)。
(3)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并且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2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和A1′以及A2或A2′内,通过一对三通5A与5B及两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和30B以及30C和30D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三台热交换器9′、9″和3,三台热交换器9′、9″和3分别可以选用以空气或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热交换器,三者当中左边的热交换器9″用作蒸发器,右边的热交换器3用作冷凝器,中间的热交换器9′既可用作蒸发器;又可用作冷凝器,其连接关系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8的制冷系统A1或A2,如图11和图12所示;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8A参考图1、图7和图16中蒸发式过冷器和8A1、8A2所示,从而将系统A1或A1′以及A2或A2′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5如图12所示,或A5′图略以及A6如图11所示,与A6′图略。
(4)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或A2′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阀30A和30B或一对三通5A和5B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两台既可都用作蒸发器,又可都用作冷凝器的热交换器9′和9″或3′和3″热交换器9′和9″或3′和3″可以是以空气或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热交换器9′A和9″A或3′A和3″A;或9′B和9″B;或其中之一是9′A和3″A,另一台是9′B和3″B,在与三通5A左、右接口与热交换器9′和9″或3′和3″其制冷剂进出管接口连接管道装有电磁阀13M和13N,在与三通5B左右接口与热交换器9′与9″以及3′或3″的连接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W和13V,其连接关系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8B、8C或8D的制冷系统A2如图14、15和参照图5所示,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8 A2如图16所示,在系统A2或A′2内另一台不并列连接的热交换器3或9可以是以空气或水为传热介质的热交换器3A或3B;或9A或9B,其走走制冷剂的下接口都连接有节流阀或毛细管6C,从而将系统A2或A′2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式制冷系统A7或A′7,A8或A′8
(5)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装有或不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以及A2或A′2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与30B,如图17;或一对三通5A与5B,如图18所示,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两台蒸发器9′和9″,其制冷剂的输入管口各连接有节流阀或毛细管6A或6B,两台蒸发器9′和9″可以都是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A和9″A或以水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B和9″B,或其中之一为9′A,另一台9″B,又通过另外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C和30D,并列连接有两台冷凝器3′和3″,对系统A2或A′2其冷凝器3′和3″其走制冷剂的下接口连接有节流阀6C或6D,而两台冷凝器3′和3″可以都是以空气为冷却介质或以水为传热介质的冷凝器3′A和3″A或3′B和3″B,或其中之一为3′A,另一台3′B,在与三通5A或5B左右接口连接的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M和13N或13W和13V,其连接关系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8的制冷系统A1或A2如图17和图18所示;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8A1、或8A2其连接关系参考图10和图7和图16,从而将系统A2演变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复合系统A10或A10′,或将系统A1演变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复合系统A9或A9′;
又一特征是由于系统内以空气为热交换介质的蒸发器9A能制冷,可用作冷藏库、制冰箱、冷柜、冰箱或风冷式空调器;以水或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蒸发器9B能制冷,可用作液冷式冷藏库、制冰箱、冷柜、冰箱或水冷式空调器;而空冷式冷凝器3A;将4A红线以下引入因而将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复合制冷系统内其蒸发器9A或9B分别与冷凝器3A或3B以及9A或9B分别与3C或3D,一一排列分别组合能构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以下几种分先后制冷制热单作用两用机组或制冷同时低温制热,而后再加热到所需较高温度双作用机组及其多功能复合机组:
(1)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不装四通电磁经换向阀,但装有过冷器或A′1以及A2或A′2内:(a)由蒸发器9A与冷凝器3A或9A与3D可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如图2为冷藏库9A与干燥房3D制冷制热机组;(b)由蒸发器9A与冷凝器3B或9A与3C可组合成具有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如图1是冷藏库9A与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制冷制热机组;如图5是干燥房9A与冷水机3B组合;或冷藏库9A与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制冷制热机组,又如图8是空调器9A与热泵热水器3B分先后制冷制热机组;(c)由蒸发器9B与冷凝器3B或3C可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如图3是地板热辐射冷暖空调器9B-3C,如图7是冷水机9B与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制冷制热机组,(d)由蒸发器9B与冷凝器3A或9B与3D可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
(2)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3或A′3以及A8或A′8内:(a)并列连接的两台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A和9″A与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冷凝器3A或3D分别组合(图略);或蒸发器9′A和9″A与以水为传达室热介质的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如图14是冷藏库9″A与热泵热水机3C或9″A与3B;或冷暖中央空调9A′与热泵热水机或冷水机3C或3B制冷制热复合机组;(b)并列连接的两台蒸发器9′B与9″B与冷凝器3A或3D分别组合;(图略)或蒸发器9′B和9″B与冷凝器3B或3D能分别组合成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c)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是蒸发器9′A,另一台是9″B分别与冷凝器3A或3D组合;或蒸发器9′A和9″B与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如图14是冷暖空调器3′A与热泵热水器3′C或与冷水机3′B组合;或冰柜9A′与热泵热水器3B或3C多功能制冷制热复合机组;
(3)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4或A′4以及A7或A′7内:(a)并列连接的两台都是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冷凝器3′A或3′D以及3″A或3″D与蒸发器9A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或冷凝器3′A或3′D以及3″A或3″D与以液体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B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b)并列连接的两台是冷凝器3′B或3′D以及3″B或3″D与蒸发器9A分别组合;或冷凝器3′B或3′D以及3″B或3″D与蒸发器9B能分别组合成具有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c)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冷凝器3′A或3′D,另一台是冷凝器3″B或3″C,与蒸发器9A分别组合,如图9是冷藏库9A与干燥房3′D或与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复合机组,如图13是冷暖空调器9A或热泵热水器3″B分别与空冷式室外机3A分先后制冷制热复合机组,又如图16是中央空调9A与供热厂热泵热水机3″C或与冷藏库3A复合机组,或冷凝器3′A或3′D、另一台是冷凝器3″B或3″C与蒸发器9B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如图15是水源或太阳能热水源蒸发器9″B或9″E与热泵热水器3C组合或干燥房9′D与热泵热水器3C组合成制冷制热复合机组;
(4)在通过两对三通电磁换向阀和一对三通,并列连接三台热交换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5或A′5以及A6或A′6内:(a)中间的一台是蒸发器兼冷凝器9′A,左边的一台是蒸发器9″A,右边的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组合;(图略)或与另外一台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如图11是冷暖空调器9′A分别与热泵热水器3C或与冰柜9″A组合成多功能复合机组,(b)中间的一台是蒸发器兼冷凝器9′B,左边的一台是蒸发器9″B,右边的一台是冷凝器3B或3C组合;或与另外一台冷凝器3A或3D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c)中间的一台是蒸发器兼冷凝器9′A,左边的一台是蒸发器9″B,右边的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组合或与另外一台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如图12是冷暖空调器9′A与热泵热水器3C或冷藏库9″A与冷水机9″B制冷制热复合机组;
(5)在通过两对三通电磁换向阀分别并列连接两台都是蒸发器和两台都是冷凝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9或A′9以及A10或A′10(或A11或A′11以及A12或A′12)内:(a)左边并列连接的两台都是蒸发器9′A与9″A,右边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是冷凝器3′B或3′C,另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如图18是冷藏库9″A与供热厂热水机3″C或制冷中央空调9′A与制热中央供暖3″A多功能制冷制热复合机组;(b)左边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蒸发器9′A,另一台是蒸发器9″B,右边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冷凝器3′B或3′C,另外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复合机组;如图17是冷水机9″B与热泵热水器3′C或制冷空调器9′A与热泵热水器3′C,或制热采暖器9′A与冰柜或制冰箱3″A多功能制冷制热复合机组;
以上蒸气压缩式制冷制热系统及其复合系统的用途其典型实施案例详见说明书,附图1至18及其说明书中附图说明。

Claims (7)

1.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它们都是由压缩机(1)、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2)、冷凝器(3)、干燥过滤器(4)、不装或装有过冷器(8)、节流阀(6)、蒸发器(9)和气液分离器(10)以上主要零部件组成,用管道连接成不装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密封系统(A1)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密封系统(A2),在其系统(A1)或(A2)内,充灌有适量的制冷剂,驱动压缩机(1)的电机(1A)其输出功率和转速是单一种功率和转速;或者是能随压缩机(1)的不同负荷可改变的功率和转速,其特征是冷凝器(3)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时控器(24),并在其传热介质进出管连接口连接有或不连接其它加热装置及其保温容器(22),又在冷凝器(3)上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时控器24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2)内,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并列连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热交换器,从而使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嫁接成分先后制冷制热两用机组;或制冷同时低温制热,而后由其它加热装置加热成50℃~100℃热水或热空气双作用机组及其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
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制冷制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复合制冷系统其控制系统电路,通常是由压缩机电机、热交换器用风扇电机,或蒸发器水泵电机、冷凝器水泵电机、启动继电器、电容器、温控器、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装有或不装四通电磁换向阀线圈、装有或不装三通电磁换向阀线圈、电磁阀线圈、过载保护器、选择开关、电源插头、电源插座、电连接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驱动压缩机(1)的电机(1A)具有以下几种类型和特点,供系统组合或嫁接选用:
(1)电机(1A)是单一种输出功率和单一种转速的压缩机用普通电机,其主轴与压缩机主轴是同心轴,其转速相同;
(2)压缩机主轴(41)与电机主轴(42)是两根平行轴,在两轴上装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齿数比不同的齿轮(43);在压缩机(1)的主轴(41)上的齿轮(43A)、(43C)、...固定,在电机主轴(42)上的齿轮(43B)、(43D)...做成联体齿轮组(44),并且能在电机主轴(42)的花键上滑动,齿轮啮合或分离由操作机构执行,操作机构有三种:
a)机械式操作机构:它由主轴及其支承(47)、带滚轮(45)的拨动支臂(46)、带插销(49)的手柄(48)构成杠杆机构,滚轮(45)锒嵌在联体齿轮组(44)的沟槽上;
b)气压式或液压式操作机构:它由可移动的气筒(50)、固定的柱塞(53)及其柱塞杆(54)密封圈(52)、弹簧(51)、气压源或液压源(58)、装有滚轮(45)的联动支臂(56)、三通电磁换向阀(57)组成,而三通电磁阀(57)其管接口(58A)连接气压源或液压源高压端,其接口(58B)连接低压端,滚轮(45)锒嵌在联体齿轮(44)沟槽内,联动支臂(56)另一端与可移动气筒(50)固定连接,两轴的齿轮传动比有两级或两级以上,用以使电机输出功率与压缩机的不同负荷相匹配或接近,或以使全年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冷凝温度分两级或两级以上,或用于以一台压缩机拖动两台或两台以上不同负荷的制冷制热设备;
(3)电机(1A)是参照风扇电机可改变转速和功率的结构原理设计定做的压缩机电机(1A),使电机的功率与压缩机不同用途不同负荷相匹配或接近,以消除大功率驱动小负荷,使之节能减排;
(4)电机(1A)是装有带微电脑交流变频器的交流电机,其输出功率和转速随压缩机(1)的负荷可改变;
(5)电机(1A)是装有带微电脑直流变频器的直流电机,其输出功率和转速随压缩机(1)的负荷可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2)内,其冷凝器(3)按冷却介质和结构特点分类具有下列4种类型,供系统选配:
(1)冷凝器(3)是水冷式冷凝器兼做热泵水箱(3B),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吸收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所放出的热量,冷凝器(3B)其走水容器的进水管接口与自来水源(11C)或水源(11B)其出水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A),或水泵(12A),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其出水管接口密封连接有出水管道,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B),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可设定时间区间的时控器(24)及排空阀(23),而温控器(25)的可设定温度为50°~100℃范围内某个定值,以用作热泵热水器,或热泵开水器,而时控器的时间可设定在用户所需要时间区间内,最好是深夜低谷用电时间区间内;
(2)冷凝器(3)是连接有太阳能热水系统(15)的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它由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其走水容器的进出水管接口与太阳能热水系统(15)其水箱(22)的进出水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进出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C)和(13D),在太阳能水箱(22)内装有或不装辅助电加热装置(21),在太阳能水箱(22)其热水出水管接口装有电磁阀(13F),太阳能水箱(22)其另一对进出水管接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5M)阵列的首末进出管水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进出水管道上分别装有电磁阀(13E)和水泵(12B),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其进水管接口与水源(11B)其出水管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水泵(12A)或电磁阀(13A),在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上装有可设定温度的温控器(25)和可设定时间区间的时控器(24)和排空阀(23),而温控器(25)可设定温度与原常规空调器的冷凝温度相等或接近,或与原常规冷藏库或冰柜的冷凝温度相等或接近;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不连接或连接有矿物燃料或生物质能锅炉,其盛水容器(22)与太阳能水箱合二为一;
当制冷制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内,凡装有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或(3C)及太阳能热水系统(15)其太阳能水箱和矿物燃料或生物质能锅炉其盛水容器(22)都与洗浴及生活洗涤用热水使用设备其保温贮热水箱(22A)三者安装位置相距太远时,则可将其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B)或(3C)其40℃低温热水或50°~70℃的较高温热水输出管接口、太阳能水箱和矿物燃料或生物质能锅炉其盛水容器(22)的50℃~70℃较高温热水输出管接口分别与热水使用设备其保温贮热水箱(22A)其进水管接口通过三通(26)分别用管道密封连接,或分别与使用热水设备其保温贮热水箱(22A)上装有带恒温调节器的混水阀(26)其左右管接口用管道分别密封连接,并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C)、(13D)和(13G);
(3)冷凝器(3)是空冷式冷凝器(3A),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装有或不装有风扇及其电机(12A),用以使制冷剂蒸气冷凝放热,在冷凝器(3A)上不装或装有温控器(25)、时控器(24)和可调节气孔径大小的电磁阀门(13C′);
(4)冷凝器(3)是连接有带或不带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5M′)的干燥房(22A)其空冷式冷凝器(3D),它由空冷式冷凝器(3A)与装有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5M′)的干燥房(22A)用一根输送30℃~40℃低温热风的管道密封连接组成,在其管道上装有电磁阀门(13A′),在干燥房(22A)的顶部上装有可调节孔径大小的排湿气电磁阀门(13C′)和温控器(25),在干燥房(22A)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15M′)阵列首末进出气连接管道上装有电磁阀门(13B′)和抽气机(12B′),在空冷式冷凝器(3D)上装有温控器(25)和时控器(24),而温控制器(25)的设定温度与原制冷设备其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冷凝热外排时的冷凝温度相等或接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制冷制热设备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2)内,供冷凝器(3)选配的蒸发器(9)按其蒸发器(9)内制冷剂蒸发所吸取的低温热源和特点分类有以下5种类型:
(1)蒸发器(9)是空气源蒸发器(9A),装有或不装风扇及其电机(12A),以空气作为热交换介质,利用空气源(11A)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
(2)蒸发器(9)是水源蒸发器(9B),它以水为传热介质,其走水或液体为传热介质的容器其进出管接口与水源(11B)的进出水管道密封连接,在其水源(11B)的出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A′),在其水源(11B)的进水管道上装有水泵(12B′)和电磁阀(13B′),以水源(11B)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
(3)蒸发器(9)是地源蒸发器(9C),它以液体为传热介质,其走液体传热介质的容器其进出管接口与垂直或水平埋在土壤中的一组U型金属管(14)其进出总联集管(14A)与(14B)其一端口部密封连接,其另一端口部封闭,在U形金属管其输出液态传热介质的总联管(14B)上装有电磁阀(13B′)和传热介质泵(12C′),其输进液态传热介质的总联管(14A)上装有电磁阀(13A′),以地源(11C′)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
(4)蒸发器(9)是太阳能和空气源双能源蒸发器(9D),它由上表面涂复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太阳能平板型铜铝复合或全铜管板式太阳能集热器(15M)或太阳能平板型金属蛇形管集热器(15M)与蒸发器(9D)组成,在平板型集热器(15M)左右边框上方开有两个园孔(15E),供框内外空气流动,或在框内二孔下方装有淡水、盐水或防冻液,蒸发器(9D)其走工质的空间容器其进出管接口与太阳能集热器(15M)其进出管接口(15a)与(15b)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输出管道上串联有气液分离器(10′)和压缩机(1′),在其输入管道上串联有干燥过滤器(4′)和节流阀(6′),在该系统内抽真空后充灌有适量低沸点工质,或该工质选用其沸点低于环境温度,而高于蒸发器(9D)内的工质其蒸发温度,或工质选用其沸点分别低于夏季与冬季其两种环境温度的不同沸点的液态物质,按1:1混合,而在其进出管道上不装以上器件(10′)、(1)′、(4)′和(6)′,旨在晴天利用太阳能,阴雨天或夜间利用空气源其低温热能为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
(5)蒸发器(9)是太阳能热水源蒸发器(9E),它由金属管板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或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15M)与蒸发器(9″B)兼太阳能水箱组成,太阳能集热器阵列首末进、出水管接口分别用与蒸发器(9″B)其进出水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出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A),其进水管道上装有水泵(12B);利用太阳能热水源为蒸发器(9E)其制冷剂蒸发提供气化热;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热水源、地源或水源其低温热能蒸发器(9)取代0℃以下蒸发器(9A)制到70℃热水或制热采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2)内,介于干燥过滤器(4)与节流阀(6)之间所装有的过冷器(8)有以下几种类型和特点:
(1)过冷器(8)是蒸发式过冷器(8A1),其走液态制冷剂的金属螺旋管(8e)的输出管接口(8a)与节流阀(6)其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节流阀(6)或6A和6B其管接口不经或经过三通电磁换向阀30B的连接管道上装有一只三通(5D),而蒸发式过冷器(8A1)其金属旋管(8e)其输入管接口(8b)与干燥过滤器(4)其管接口(4a)用管道密封连接,并在其管道上装有一只三通(5A),而三通(5A)其管接口(5c)与过冷器(8A1)其走制冷剂蒸气的容器内其输入管接口(8c)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节流阀(6A),过冷器(8A1)其容器的蒸气输出管接口(8d)与三通(5D)其管接口(5c)用管道密封连接;
(2)过冷器(8)是水冷式过冷器,包含有金属螺旋管套筒式过冷器(8B)、金属蛇形管套管式过冷器(8C)或金属螺旋管套管式过冷器(8D),而过冷器(8B)、(8C)或(8D),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8a)不经或经过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分别与节流阀(6)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6b)用管道密封连接,而过冷器(8B)、(8C)或(8D)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8b)与干燥过滤器(4)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4a)用有管道密封连接,过冷器(8)其走水的空间容器或套管其进出水管接口与自来水源(11C)进出管道密封连接,在自来水源(11C)的出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B′),在自来水源(11C)的进水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A′);
(3)过冷器(8)是蒸发式过冷器(8A2),具体连接关系是干燥过滤器(4)其制冷剂下端管接口(4a)与过冷器(8A2)其容器内金属螺旋管(8e)制冷剂液体的输入管接口(8b)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装有三通5C和(5A),在三通(5A)其上接口(5c)与过冷器(8A2)其走制冷剂蒸气的容器其管接口(8c)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串联有电磁阀(7A)和节流阀(6A),过冷器(8A2)的金属螺旋管(8e)其输出管接(8a)与节流阀(6)其下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系统A2在其管道上装有三通(5D)和(5B),对A2的复合系统则依次装有三通电磁换向阀(30B)、三通(5D)和(5B),而三通(5B)其上接口(5c)与过冷器(8A2)其管接口(8f)用管道密封连接,在其管道上串联有电磁阀(7B)和节流阀(6B),过冷器(8A2)其容器内制冷剂蒸气输出管接口(8d)用管道连接有一只三通电磁换向阀(20)其左接口与三通(5D)其右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20),其右接口与三通(5C)其左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特征是不装或装有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以及(A2)或(A′2)通过三通电磁换向阀嫁接组合成有以下几种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
(1)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和(30B)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两台都是蒸发器(9′)与(9″),其连接关系是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其左、右接口与蒸发器(9′)和(9″)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分别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向磁换向阀(30A)其上接口与气液分离器(10)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10b)用管道密封连接,而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左、右接口分别经节流阀6A与6B与蒸发器(9′)和(9″)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而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8A1)的制冷系统(A1)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下接口经由三通(5D)与蒸发式过冷器(8A1)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8a)用管道密封连接,其制冷剂蒸气输出管接口(8d)与三通(5D)其右接口用(5C)用管道密封连接,或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8B)、(8C)或(8D)的制冷系统(A1)则三通电磁换阀(30B)其下接口与水冷式进冷器(8B)、(8C)或(8D)其液态制冷剂输出管接口用管道直接密封连接,或对不装过冷器(8)的制冷系统(A1′)则三通电磁阀换向阀(30B)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管接口(4a)直接密封连接;系统(A1或A1′)内,其冷凝器(3)选用水冷式冷凝器兼热泵水箱(3C)或(3B)或空冷式冷凝器(3A)或(3D),从而将系统A1或A′1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一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器系统(A3)或(A′3);
(2)在装有或不装有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和(30B),并列连接有两台都是冷凝器(3′)和(3″),其连接关系是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其左、右接口与交换器(3′)和(3″)其制冷剂蒸气输入管接口分别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其上接口与压缩机(1)其制冷剂蒸气输出管接口(1a)用管道密封连接,而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左、右接口与冷凝器(3′)和(3″)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4b)用管道密封连接,系统(A1)或(A1′)内,其蒸发器(9)选用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A)或以液体为传热介质的蒸发器(9B),从而将系统(A1)或(A′1)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一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4)与
Figure Y200820118551C0006171453QIETU
(3)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并且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2)的其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和(A1′)以及(A2)或A2′)内,通过一对三通(5A)与(5B)、两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和(30B)以及(30C)和(30D)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三台热交换器(9′)、(9″)和(3),三台热交换器(9′)、(9″)和(3)可以分别是或同时是以空气为传热介质或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热交换器,三者当中左边的热交换器(9″)用作蒸发器,右边的热交换器(3)用作冷凝器,中间的热交换器(9′)既可用作蒸发器;又可用作冷凝器,具体连接关系是三通电磁换向阀(30A)其左接口与热交换器(9″)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系统(A1)或(A1′)其上接口与气液分离器(10)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10b)用管道密封连接,对系统(A2)或(A′2)其上接口与四通电磁换向阀(2)其接口(2a)用管道密封连接,其右接口与三通(5A)其左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5A)其下接口与热交换器(9′)其制冷剂进出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而三通(5A)其右接口与三通电磁换向阀(30C)其左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系统(A1)或(A1′)三通电磁换向阀(30C)其上接口与压缩机(1)其管接口(1a)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向阀(30C)其右接口与热交换器(3)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系统(A2)或(A′2)三通电磁换向阀(30C)其上接口与四通电磁换向阀(2)其接口(2d)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阀(30C)其右接口与热交换器(3)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左接口经节流阀(6A)与热交换器(9″)其制冷剂输入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的制冷系统(A1)或(A2)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下接口与过冷器(8B)其管接口(8a)用管道密封连接,或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的制冷系统(A1)(或A2)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下接口与三通(5D)其上接口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右接口与三通(5B)其左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5B)其上接口经节流阀(6B)与热交换器(9′)其制冷剂进、出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5B)其右接口与三通电磁换向阀(30D)其左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30D)其右接口经或不经节流阀(6C)与热交换器(3)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的制冷系统(A1)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D)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管接口(4b)用管道密封连接,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8A2)的制冷系统(A2)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D)其下接口与三通(5C)其上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不装水冷式蒸发式过冷器的制冷系统A1′或A2′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或三通(5B)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管接口(4a)用管道密封连接,从而将系统(A1)或(A1′)以及(A2)或(A2′)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5)或(A5′)以及(A6)与(A6′);
(4)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2)或(A2′)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阀(30A)和(30B)或一对三通(5A)和(5B)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两台既可都用作蒸发器,又可都用作冷凝器的热交换器(9′)和(9″),热交换器(9′)和(9″)都是以空气或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热交换器(9′A)和(9″A)或(9′B)和(9″B)或其中之一是(9′A)另一台是(9″B)其连接关系是三通电磁换向阀(30A)或三通(5A)其左、右接口与热交换器(9′)和(9″)其制冷剂进、出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与三通(5A)左右连接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M)和(13N)三通电磁换向阀(30A)或三通(5A)其上接口与四通电磁换向阀(2)其管接口(2a)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30B)或三通(5B)其左、右接口与热交换器(9′)和(9″)其制冷剂进出管接口经节流阀或毛细管6A或6B分别用管道密封连接,在与三通(5B)左右连接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W)和(13V),对装有蒸发式过冷器的制冷系统(A2),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或(5B)其下接口经三通(5D)与发式过冷器(8A2);其管接口(8a)用管道密封连接,或对装有水冷式过冷器的制冷系统(A2)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或(5B)其下接口与水冷式过冷器(8)其制冷剂输出管接口(8a)用管道密封连接或对不装水冷式或蒸发式过冷器的制冷系统(A′2),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或(5B)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管接口(4a)用管道密封连接,从而将系统(A2)或(A′2)演变成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式制冷系统(A7)或(A′7);(A8)或(A′8);
(5)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装有或不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以及(A2)或(A2′)内,通过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A)与(30B),或一对三通(5A)与(5B),用管道并列连接有两台热交换器(9′)和(9″),两台热交换器都是以空气为传热介质或都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热交换器9′A和9″A或9′B和9″B或其中之中是9′,另一台是9′A和9″B,又通过另外一对三通电磁换向阀(30C)和(30D),并列连接有两台热交换器(3′)和(3″),两台热交换器都是以空气为冷却介质或以水为冷却介质的热交换器(3′A)和(3″A)或(3′B)和(3″B)或其中之一为(9′A),另一台为(9″B)其连接关系是三通电磁换向阀(30A)或三通(5A)其左右接口与热交换器(9′)和(9″)其制冷剂上端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并在与三通(5A)左右连接的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M)与(13N),其上接口与四通电磁换向(2)其接口(2a)用管道密封连接,对不装有四通电磁阀的系统(A1)或(A1′),其上接口与气液分离器进气口用管道密封连接,而三通电磁换向阀(30B)或三通(5B)其左右接口经节流阀(6A)和(6B)与热交换器(9′)和(9″)其制冷剂下端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在与三通(5B)左右连接的管道上装有电磁阀(13W)与(13V),对水冷式过冷器则其下接口与过冷器(8)其接口(8a)用管道密封连接,对蒸发式过冷器则其下接口经三通(5D)与过冷器(8A1)或(8A2)其接口(8a)用管道密封连接,三通电磁换向阀(30C),其左右接口与热交换器(31′)和(3″)其制冷剂上端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系统(A2)或(A2′),其上接口与四通电磁换向阀(2)其接口(2d)用管道密封连接,对不装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系统(A1)或(A1′),其上接口与压缩机出气口用管道密封连接,而三通电磁换向阀(30D)其左右接口对系统(A1)或(A1′)不经节流阀(6);对系统(A2)或(A2′)则经节流阀(6C)或(6D)与热交换器(3′)和(3″)其制冷剂下端管接口用管到密封连接,对水冷式过冷器则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管接(4b)用管道密封连接,对蒸发式过冷器其下接口经三通(5C)与过冷器(8A2)或(8A1)其制冷剂管接口用管道密封连接,对不装过冷器(8)则三通电磁换向阀(30B)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接口(4a)用管道密封连接,而三通电磁换向阀(30D)其下接口与干燥过滤器(4)其接口(4b)用管道密封连接,从而将系统(A2)或A(2′)演变成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10)或(A10′),或将系统(A1)或(A1′)演变成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9)或(A9′)。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特征是由于系统内以空气为热交换介质的蒸发器(9A)能制冷,可用作冷藏库、制冰箱、冷柜、冰箱或风冷式空调器;以水或液体为热交换介质的蒸发器(9B)能制冷,可用作液冷式冷藏库、制冰箱、冷柜、冰箱或水冷式空调器;而空冷式冷凝器(3A)或(3D)能制热,可分别用作热风式干燥房、烘干器、除湿器或热风式采暖器;水冷式冷凝器(3B)或(3C)能制热,可分别用作热泵热水器、热泵热水机、热泵开水器或热水式采暖器;因而将装有或不装过冷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复合制冷系统内其蒸发器(9A)或(9B)分别与冷凝器(3A)或(3D)以及(3B)或(3C),一一排列分别组合能构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以下几种制冷制热机组及其多功能复合机组:
(1)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A1)或(A′1)以及(A2)或(A′2)内:(a)由蒸发器(9A)与冷凝器(3A)或(9A)与(3D)可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b)由蒸发器(9A)与冷凝器(3B)或(9A)与(3C)可组合成具有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c)由蒸发器(9B)与冷凝器(3B)或(9B)与(3C)可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d)由蒸发器(9B)与冷凝器(3A)或(9B)与(3D)可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制冷制热机组;
(2)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不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3)或(A′3)以及(A8)或(A′8)内:(a)两台蒸发器(9′A)和(9″A)与冷凝器(3A)或(3D)分别组合;或蒸发器(9′A)和(9″A)与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或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b)两台蒸发器(9′B)与(9″B)与冷凝器(3A)或(3D)分别组合;或蒸发器(9′B)和(9″B)与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c)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是蒸发器(9′A),另一台是(9″B)分别与冷凝器(3A)或(3D)分别组合;或蒸发器(9′A)和(9″B)与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
(3)在装有或不装过冷器并且不装或装有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4)或(
Figure Y200820118551C0009171820QIETU
)以及(A7)或(
Figure Y200820118551C0009171831QIETU
)内:(a)并列连接的两台都是冷凝器(3′A)或(3′D)和(3″A)或(3″D)与蒸发器(9A)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或冷凝器(3′A)或(3′D)以及(3″A)或(3″D)与蒸发器(9B)能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b)并列连接的两台是冷凝器(3′B)或(3′D)以及(3″B)或(3″D)与蒸发器(9A)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或冷凝器(3′B)或(3′D)以及(3″B)或(3″D)与蒸发器(9B)能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成具有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c)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冷凝器(3′A)或(3′D),另一台是冷凝器(3″B)或(3″C),与蒸发器(9A)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或冷凝器(3′A)或(3′D)与蒸发器(9B)能一一排列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
(4)在通过两对三通电磁换向阀和一对三通,并列连接三台热交换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5)或(A′5)以及(A6)或(A′6)内:(a)中间的一台是蒸发器兼冷凝器(9′A),左边的一台是蒸发器(9″A),右边的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组合;或与另外一台冷凝(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b)中间的一台是蒸发器兼冷凝器(9′B),左边的一台是蒸发器(9″B),右边的一台是冷凝器(3B)或(3C)组合;或与另外一台冷凝器(3A)或(3D)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c)中间的一台是蒸发器兼冷凝器(9′A),左边的一台是蒸发器(9″B),右边的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组合或与另外一台冷凝器(3B)或(3C)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
(5)在通过两对三通电磁换向阀分别并列连接两台都是蒸发器和两台都是冷凝器的蒸气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A9)或(
Figure Y200820118551C0009171857QIETU
)以及(A10)或()或(A11)或(
Figure Y200820118551C0009171928QIETU
)以及(A12)或(
Figure Y200820118551C0009171940QIETU
)内:(a)左边并列连接的两台都是蒸发器(9′A)与(9″A),右边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是冷凝器(3′B)或(3′C),另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b)左边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蒸发器(9′A),另一台是蒸发器(9″B),右边并列连接的两台其中一台冷凝器(3′B)或(3′C),另外一台是冷凝器(3′A)或(3′D)能分别组合成具有其上述各种不同用途的复合机组。
CNU2008201185518U 2007-07-06 2008-05-28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275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85518U CN201212752Y (zh) 2008-05-28 2008-05-28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PCT/CN2008/001285 WO2009006794A1 (fr) 2007-07-06 2008-07-07 Système de réfrigération à compression de vapeu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185518U CN201212752Y (zh) 2008-05-28 2008-05-28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2752Y true CN201212752Y (zh) 2009-03-25

Family

ID=4049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1855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2752Y (zh) 2007-07-06 2008-05-28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2752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2495A (zh) * 2010-09-09 2011-05-18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变频多功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25558A (zh) * 2012-03-30 2012-08-01 安徽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冷却系统的等离子体加热器
CN106461289A (zh) * 2014-03-04 2017-02-22 康唯特股份公司 制冷装置
CN106996608A (zh) * 2016-01-26 2017-08-0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分体风冷式空调设备
CN109764451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453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2495A (zh) * 2010-09-09 2011-05-18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变频多功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25558A (zh) * 2012-03-30 2012-08-01 安徽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冷却系统的等离子体加热器
CN102625558B (zh) * 2012-03-30 2014-09-03 安徽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冷却系统的等离子体加热器
CN106461289A (zh) * 2014-03-04 2017-02-22 康唯特股份公司 制冷装置
CN106461289B (zh) * 2014-03-04 2019-08-02 康唯特股份公司 制冷装置
CN106996608A (zh) * 2016-01-26 2017-08-0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分体风冷式空调设备
CN109764451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453A (zh) * 2019-01-09 2019-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453B (zh) * 2019-01-09 2021-06-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451B (zh) * 2019-01-09 2021-06-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6024B (zh)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CN101457949B (zh) 寒冷地区家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100487343C (zh) 空气-太阳能双热源同步复合式热泵装置
CN101832682B (zh) 太阳能吸收式储能制冷系统
CN101900457A (zh) 太阳能空气能低谷电制取热水淋浴采暖空调复合系统装置
CN106225318A (zh) 以太阳能‑岩土能为低位热源的全热回收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1212752Y (zh) 一簇改进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其用途
CN109405102A (zh) 空调系统
CN106016906A (zh) 一种可移动的冰箱与空调一体机设备
CN101403540A (zh) 一种热泵式制热、制冰方法和装置
CN209084936U (zh) 空调系统
CN204240636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空气能复合热泵冷热联供机组
CN101769654A (zh) 压缩式热泵供热系统以及供热方法
CN103256752A (zh) 蒸气压缩式制冷设备与制热设备复合机组及其用途
CN109269143B (zh) 一种新型吸收式热泵及其应用方法
CN204987535U (zh) 蓄能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KR20140089271A (ko) 공기 지열 복합 열원 이원 사이클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장치
CN212132798U (zh) 氟泵与热泵串联式热回收机组
CN103528295B (zh) 复合能源热泵式节能型户式中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2675732U (zh) 自适应匹配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装置
CN105890211B (zh) 一种适合寒冷地区供热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CN101285625B (zh) 地源冷暖空调系统
CN110063291B (zh) 一种风水双热源热泵型水产养殖土塘温控系统
CN2729592Y (zh) 土壤低品位能量提取系统
CN210663351U (zh) 一种直热空气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o Guir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