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210504Y -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4Y
CN201210504Y CNU2008200888465U CN200820088846U CN201210504Y CN 201210504 Y CN201210504 Y CN 201210504Y CN U2008200888465 U CNU2008200888465 U CN U2008200888465U CN 200820088846 U CN200820088846 U CN 200820088846U CN 201210504 Y CN201210504 Y CN 20121050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by power
cavity
housing
output interfac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888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888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050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050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050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包括一个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和与电池电连接的电路板,特点是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凹腔,第一凹腔内设置有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与电路板之间通过数据线电连接,壳体的前端部套设有保护盖;优点是功能较多,使用方便;由于在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凹腔,第一凹腔内设置有输出接口,且输出接口与电路板之间通过数据线软连接,使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使用备用电源充电时,其接口不会被损坏;而且在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保护盖,且保护盖上设置有磁块,壳体上设置有可吸附磁块的金属片,在取下保护盖使用备用电源时,可将保护盖吸附在壳体的后端部以防止保护盖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备用电源,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如手机、MP3/MP4播放器、手持式GPS导航仪等,而且其功能日益强大,被使用者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对电力消耗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但市场对这些产品本身却要求越来越轻、薄、小,这样导致其内置电池的体积重量也越来越小和轻,其电池的容量也随之下降;于是,市场出现了备用电源(该电源本身可以多次充放电),做为一个备用电源,当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出现电池电量不足而用户又不方便用充电器进行充电时,接上该备用电源,即可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内置电池进行充电并为其使用提供电力。
但是,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备用电源中很多备用电源的输出接口和备用电源本身相互分开,用户往往会将输出接口遗失;也有一些备用电源上直接固定设置有输出接口,外面再加上保护盖,但是由于输出接口与备用电源是硬连接,将备用电源通过输出接口插入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因杠杆原理,很容易将手机接口损坏,而且备用电源上输出接口的保护盖也很容易丢失;此外,由于备用电源也是可充电的,也需要配备充电器,但备用电源的充电器和手机等的原配充电器的接口和电气参数不同,每个备用电源就需要配备一个充电器,给用户带来不便,而且也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备用电源充电时手机等电子产品上的接口不会损坏而且也可防止备用电源的保护盖丢失的便捷式备用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包括一个封闭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和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的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凹腔,所述的第一凹腔内设置有输出接口,所述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的电路板之间通过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的壳体的前端部套设有保护盖。
所述的保护盖上固定设置有磁块,所述的壳体的后端部固定设置有可被所述的磁块吸附的金属片或磁片。
所述的保护盖的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凸筋,所述的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凸筋配合的凹槽。
所述的金属片为铁片。
所述的壳体的外部套设有用于装饰的第一外壳体,所述的保护盖的外部套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外壳体相匹配的第二外壳体。
所述的保护盖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凹腔,所述的磁块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凹腔中,所述的第二外壳体压接在所述的磁块上。
所述的输出接口卡接在所述的第一凹腔内,所述的第一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挖取所述的输出接口的缺口。
所述的壳体的前端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输出接口相匹配的充电接口,所述的充电接口与所述的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的壳体上固定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显示备用电源的三种充放电状态的LED指示灯,所述的LED指示灯与所述的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的壳体内一体设置有挡筋,所述的电池和所述的电路板均卡接在所述的挡筋上。
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吊挂装饰物的吊绳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功能较多,使用方便;由于在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凹腔,第一凹腔内设置有输出接口,且输出接口与电路板之间通过数据线软连接,使手机等电子产品在使用备用电源充电时,其接口不会被损坏;在第一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方便用户在使用使取下输出接口,而且在壳体的前端部套设有保护盖,且保护盖上设置有磁块,壳体上设置有可吸附磁块的金属片或磁片,在取下保护盖使用备用电源时,可将保护盖吸附在壳体的后端部以防止保护盖丢失;在壳体和保护盖的外部套设有用于装饰的外壳体,而且保护盖上设置有第二凹腔,磁块设置在第二凹腔中,且通过外壳体压接使其固定在保护盖上,方便了磁块的安装同时也使备用电源具有观赏性;保护盖上设置有凸筋,壳体上设置有与凸筋配合的凹槽,使保护盖盖在壳体时在不使用外力的情况下不容易脱开;此外,在壳体的前端部固定设置有与输出接口相匹配的充电接口,在备用电源的电气参数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电气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机等的电子产品的充电器给备用电源充电,为用户节省了成本;壳体上还固定设置有三个LED指示灯,可分别用于显示备用电源的三种充放电状态,让用户对备用电源的充放电状态一目了然;壳体内一体设置有挡筋,电池和电路板均卡接在挡筋上,方便电池和电路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保护盖后的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保护盖后的剖视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包括封闭的壳体1、电池2和电路板3,壳体的外部套设有用于装饰的第一外壳体15,壳体1内一体设置有挡筋11,电池2和电路板3均卡接在挡筋11上,电池2和电路板3相互电连接,壳体1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凹腔12,第一凹腔12内卡接有输出接口4,输出接口4与电路板3之间通过数据线5电连接,第一凹腔12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挖取输出接口4的缺口13,壳体1的前端部固定设置有与输出接口4相匹配的充电接口9,还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显示备用电源的三种充放电状态的LED指示灯16,LED指示灯16和充电接口9分别与电路板3电连接,壳体1的前端部套设有保护盖6,保护盖6的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凸筋61,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凸筋61配合的凹槽14,保护盖6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凹腔62,第二凹腔62中设置有磁块7,保护盖6的外部套设有与第一外壳体15相匹配的第二外壳体63,第二外壳体63压接在磁块7上,壳体1的后端部固定设置有可被磁块7吸附的铁片8,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吊挂装饰物的吊绳孔10。

Claims (10)

1、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包括一个封闭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和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一凹腔,所述的第一凹腔内设置有输出接口,所述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的电路板之间通过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的壳体的前端部套设有保护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盖上固定设置有磁块,所述的壳体的后端部固定设置有可被所述的磁块吸附的金属片或磁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盖的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凸筋,所述的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凸筋配合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外部套设有用于装饰的第一外壳体,所述的保护盖的外部套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外壳体相匹配的第二外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盖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凹腔,所述的磁块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凹腔中,所述的第二外壳体压接在所述的磁块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接口卡接在所述的第一凹腔内,所述的第一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便于挖取所述的输出接口的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前端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输出接口相匹配的充电接口,所述的充电接口与所述的电路板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固定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显示备用电源的三种充放电状态的LED指示灯,所述的LED指示灯与所述的电路板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一体设置有挡筋,所述的电池和所述的电路板均卡接在所述的挡筋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吊挂装饰物的吊绳孔。
CNU2008200888465U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050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88465U CN201210504Y (zh)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888465U CN201210504Y (zh)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0504Y true CN201210504Y (zh) 2009-03-18

Family

ID=4048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8884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0504Y (zh) 2008-06-13 2008-06-13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050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412A (zh) * 2014-04-18 2015-11-04 唐群 具有开关显示功能的电源组件及电子烟
CN107681088A (zh) * 2017-11-06 2018-02-09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结构及使用该防爆结构的usb充电电池
CN107681068A (zh) * 2017-11-06 2018-02-09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一体化电芯的可充电电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412A (zh) * 2014-04-18 2015-11-04 唐群 具有开关显示功能的电源组件及电子烟
CN105024412B (zh) * 2014-04-18 2018-03-06 深圳哈卡香料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开关显示功能的电源组件及电子烟
CN107681088A (zh) * 2017-11-06 2018-02-09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结构及使用该防爆结构的usb充电电池
CN107681068A (zh) * 2017-11-06 2018-02-09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一体化电芯的可充电电池
CN107681068B (zh) * 2017-11-06 2024-06-11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一体化电芯的可充电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2577Y (zh) 一种移动设备附加装置
CN204103513U (zh) 一种支持两种供电方式的手机备用电源
CN204908346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手提包
CN201210504Y (zh)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CN201985562U (zh) 一种手机外置充电电源结构
CN202474947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9994527U (zh) 一种无线式蓝牙耳机充电舱
CN201781297U (zh) 锂电池移动电源、电量侦测及充电器三合一构造
CN204272196U (zh) 夹背充电手机壳
CN201468323U (zh) 一种新型手机套
CN2909714Y (zh) 滑盖式太阳能电池手机
CN20739927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101295805A (zh)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CN202798022U (zh) 一种车载usb充电器
CN206211585U (zh) 一种手机充电壳
CN203933708U (zh) 带有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套
CN212486139U (zh) 带蓝牙音箱的移动电源
CN212572130U (zh) 一种车载usb充电器
CN204887079U (zh) 一种新型手机壳
CN201364939Y (zh) 便携式手机充电器
CN206743313U (zh) 一种背夹电池
CN201478841U (zh) 一种带有usb接头的手机移动电源
CN201112512Y (zh) 多功能充电和供电系统
CN201750166U (zh) 带电量指示功能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2513960U (zh) 带充电功能的微型备用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6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6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