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203466Y -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3466Y
CN201203466Y CNU200820059538XU CN200820059538U CN201203466Y CN 201203466 Y CN201203466 Y CN 201203466Y CN U200820059538X U CNU200820059538X U CN U200820059538XU CN 200820059538 U CN200820059538 U CN 200820059538U CN 201203466 Y CN201203466 Y CN 2012034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unit
sensor
communication bus
converter
weigh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595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阳基
钟山
蔡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DVANTECH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DVANTECH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DVANTECH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DVANTECH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595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346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34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34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包括智能仪表、通讯总线和至少一传感单元组,传感单元组通过通讯总线与智能仪表连接,两个以上传感单元组并联,传感单元组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与第一传感单元并联的第二传感单元,第一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传感器和第一A/D转换器,第一传感器通过第一A/D转换器与通讯总线连接,第二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传感器和第二A/D转换器,第二传感器通过第二A/D转换器与通讯总线连接,智能仪表包括微处理器、显示设备、信号通道和I/O端口,通讯总线通过信号通道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显示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称量可靠、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钢铁行业。

Description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基坑称重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主要应用于钢铁行业的铁水、钢水的称重。
背景技术
铁水是炼钢的主原料,钢水是钢铁产品的主原料。其重量的测量准确程度关系到各工序之间量的传递,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铁水和钢水重量的测量在目前大致有:有基坑(包括浅基坑)称台称重方法;无基坑不断轨称重方法。这些称重方法基本上是以模拟电路为核心,将称重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行模拟量的叠加,然后进行放大处理。由于一个称重系统的传感器少则3个多则数十个,如果其中有一个传感器发生故障,就可能影响整个称重系统的工作。另外由于传感器的不一致性和结构的不对称性,造成偏载误差的加大,使称重系统的性能下降;对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来说,还具有其称重坪区宽度受到影响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该称重系统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称量可靠、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钢铁行业。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具有如下构成:
该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点是,包括智能仪表、通讯总线、至少一传感单元组,所述传感单元组通过所述通讯总线与所述智能仪表连接,两个以上所述传感单元组并联连接在所述通讯总线中。
较佳地,所述传感单元组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和所述第二传感单元并联,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传感器和第一A/D转换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A/D转换器与所述通讯总线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传感器和第二A/D转换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A/D转换器与所述通讯总线连接。
更佳地,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
更佳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采用轴销式传感器。
较佳地,所述智能仪表包括微处理器、显示设备和信号通道,所述通讯总线通过所述信号通道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
更佳地,所述信号通道采用RS232/485转换器,所述显示设备是CRT显示器。
更佳地,所述智能仪表还包括I/O端口,所述I/O端口用于连接其它设备。
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总线通讯方式,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并减少电缆数量,从而节省施工工作量,成本降低;通过智能仪表进行系数补正从而使枰区扩大,达到系统精度的提高,通过对每个车轮进行双传感器测量,并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智能仪表自动判断传感器的性能,从而提高称量的可靠性;将智能仪表设计成多变量输入方式,减少盘装仪表数量,使称重系统的仪表结构简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另外将此智能仪表设计成菜单式操作方式,操作简便,非常适用于钢铁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仪表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包括智能仪表1、通讯总线2、至少一传感单元组3,所述传感单元组3通过所述通讯总线2与所述智能仪表1连接,两个以上所述传感单元组3并联连接在所述通讯总线2中。
较佳地,所述传感单元组3包括第一传感单元4和第二传感单元5,所述第一传感单元4和所述第二传感单元5并联,所述第一传感单元4包括至少一第一传感器41和第一A/D转换器42,所述第一传感器41通过所述第一A/D转换器42与所述通讯总线2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单元5包括至少一第二传感器51和第二A/D转换器52,所述第二传感器51通过所述第二A/D转换器52与所述通讯总线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4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51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41和所述第二传感器51均采用轴销式传感器。
较佳地,所述智能仪表1包括微处理器11、显示设备12和信号通道13,所述通讯总线2通过所述信号通道13与所述微处理器11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1与所述显示设备12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通道13采用RS232/485转换器,所述显示设备12是CRT显示器。微处理器11即CPU是智能仪表1的核心;CRT显示器将智能仪表1的各个信息显示出来,并接受操作人员的操作指令;RS232/485是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51的信号通道,采集它们的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仪表1还包括I/O端口14,所述I/O端口14用于连接其它设备。比如上位计算机,从而将智能仪表1的信号输出到上位计算机。
在以往实际应用中,称重显示控制盘体积庞大、功能多,设备也很多;现在的智能仪表1是专用于称重系统的专用设备,将此智能仪表1设计成多变量输入方式,减少盘装仪表数量,使称重系统的仪表结构简化;另外将此智能仪表1设计成菜单式操作方式,因此本系统装置操作简单、结构简单、功能专用。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沿轨道方向,将第一传感单元4的两第一传感器41前后安装在其中一条轨道上,该两第一传感器41之间间隔适当距离,将第二传感单5元的两第一传感器51前后安装在另一条轨道上,该两第二传感器51之间间隔适当距离,与第一传感器41对称设置即可。
使用时,打开电源,当铁水罐车(包括铁水鱼雷罐车)或钢水罐车停在指定的位置上时,每个车轮下方的钢轨上均有两个传感器,在铁水或钢水重量作用下,对应每个车轮下的传感器产生与重量相对应的模拟信号。铁水罐车(包括铁水鱼雷罐车)或钢水罐车的车轮数量一般在4个到32个(不同的车型,其车轮数量不同),因此传感器的数量也不同。然后传感器的模拟信号通过第一A/D转换器42和第二A/D转换器52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通讯总线2进入智能仪表1。根据铁水罐车(包括铁水鱼雷罐车)或钢水罐车的结构特点来看,其整车重量基本上平均分配到车轮上,因此每个传感器的信号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智能仪表1根据每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状态判断、系数补正等智能性工作,然后输出与铁水或钢水相对应的重量信号。
铁水罐车(包括铁水鱼雷罐车)或钢水罐车的载荷一般都在几百吨,因此其车轮都在8个以上,甚至到32个车轮。为了称量的准确性,对应每个车轮下方的钢轨上安装两个传感器,由这两个传感器形成称量“坪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铁水罐车(包括铁水鱼雷罐车)或钢水罐车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值存在误差,另外在车辆停靠的时候也不能准确的停在指定的位置而有所偏离,这样称重传感器的信号就产生误差,使称重系统的精度下降;智能仪表1通过其内的专用软件对上述问题进行系数补正从而使称重坪区扩大,达到系统精度的提高。再由于传感器很多,其发生故障的几率也相应增加,在以往实际应用中,就经常出现因某个传感器故障使称量的数据误差很大而影响使用;在智能仪表1中通过专用软件对此问题进行诊断,如果发现某个传感器的信号异常,系统就不采用此传感器的数据,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测量铁水或钢水的重量时,扩大称重坪区,将轴模拟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自动判断传感器的性能,当某个传感器故障时,自动的将其信号从系统中退出,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采用总线通讯方式,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减少电缆数量,节省施工工作量,确保称重系统连续正常的工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称量可靠、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钢铁行业。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7)

1.一种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仪表、通讯总线、至少一传感单元组,所述传感单元组通过所述通讯总线与所述智能仪表连接,两个以上所述传感单元组并联连接在所述通讯总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组包括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和所述第二传感单元并联,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一传感器和第一A/D转换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一A/D转换器与所述通讯总线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一第二传感器和第二A/D转换器,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A/D转换器与所述通讯总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采用轴销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仪表包括微处理器、显示设备和信号通道,所述通讯总线通过所述信号通道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通道采用RS232/485转换器,所述显示设备是CRT显示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仪表还包括I/O端口,所述I/O端口用于连接其它设备。
CNU200820059538XU 2008-06-10 2008-06-10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346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9538XU CN201203466Y (zh) 2008-06-10 2008-06-10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9538XU CN201203466Y (zh) 2008-06-10 2008-06-10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3466Y true CN201203466Y (zh) 2009-03-04

Family

ID=4042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5953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3466Y (zh) 2008-06-10 2008-06-10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346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5321A (zh) * 2012-07-05 2012-10-17 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 大吨位轨道称重检测系统
CN103389147A (zh) * 2012-05-07 2013-11-13 四川欧润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大吨位轨道称重检测系统
CN109084874A (zh) * 2018-08-30 2018-12-25 宁波中和衡器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定量装载系统以及铁水定量装载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9147A (zh) * 2012-05-07 2013-11-13 四川欧润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大吨位轨道称重检测系统
CN102735321A (zh) * 2012-07-05 2012-10-17 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 大吨位轨道称重检测系统
CN109084874A (zh) * 2018-08-30 2018-12-25 宁波中和衡器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定量装载系统以及铁水定量装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4219B (zh)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rmg啃轨故障诊断方法
CN103777119B (zh) 一种车载补偿电容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226711B (zh) 一种车辆动态称重方法及装置
CN104568093A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轨道衡系统
CN205664920U (zh) 组合式整车衡称重系统
CN104568092A (zh) 多功能综合轨道衡
CN201203466Y (zh) 智能型无基坑不断轨称重系统
CN102285362A (zh) 双套计轴器车轮探测装置及其计轴计算方法
CN201307063Y (zh) 双板分动式双转向桥车辆侧滑在线检测装置
CN203551077U (zh) 一种双系统电子衡器
CN207423338U (zh)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
CN201844874U (zh) 嵌入式便携列车称重仪
CN103426491B (zh) 核电厂过程参数可靠性处理方法
CN205120228U (zh) 窄板式高速动态称重系统
CN203561417U (zh) 适用于联轴式车辆的四称重平台公路车辆计重系统
CN201344833Y (zh) 汽车衡动态称重轴重系统
CN112284503B (zh) 在静态轨道衡过衡中车辆停车状态的智能判断方法及装置
CN202501984U (zh) 一种机动车检测线过程记录仪
CN209911394U (zh) 一种起重机的速度测量装置
CN202661147U (zh) 大吨位轨道称重检测系统
CN203561418U (zh) 适用于联轴式车辆的三称重平台公路车辆计重系统
CN103528654A (zh) 适用于联轴式车辆的两称重平台公路车辆计重系统
CN203561413U (zh) 适用于联轴式车辆的两称重平台公路车辆计重系统
CN201276130Y (zh) 计轴系统应变检测装置
CN210426738U (zh) 一种分体式轴组动态汽车称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Yancheng Hualong Machinery Co. Ltd.

Assignor: Shanghai Advantech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9.3.6 to 2018.6.9

Contract record no.: 2009320001082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telligent non-pit weighing system without breaking rai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0707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9.3.6 TO 2018.6.9;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YANCHENG HUALONGDA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7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