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5404Y - 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85404Y CN201185404Y CNU2008200181986U CN200820018198U CN201185404Y CN 201185404 Y CN201185404 Y CN 201185404Y CN U2008200181986 U CNU2008200181986 U CN U2008200181986U CN 200820018198 U CN200820018198 U CN 200820018198U CN 201185404 Y CN201185404 Y CN 20118540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or
- control
- micro computer
- power
-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376 silic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38 mechanical breakdow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2 seas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它包括箱体和箱体上的面板,其特点是在面板的上部设指示灯和微电脑显示屏,在面板的中部设断路器输入、输出、旁路开关和互锁板,在面板的下部设电源输入和输出端子;在箱体内设微电脑控制中心、控制执行机构、高效节能线圈和保护器,控制执行机构与微电脑控制中心和高效节能线圈双向联接,保护器分别与微电脑控制中心、控制执行机构和高效节能线圈联接,电源输入检测线与电源输入端子和微电脑控制中心相联接,监控检测反馈线与微电脑控制中心和电源输出端子相联接,设备具有升高和降低电压的功能,同时具有高可靠性、无污染、寿命长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源控制设备中,有节电器和稳压器两大类,从基础元件构成来讲:一类为电磁线圈类,另一类为可控硅器件类。
现有的普通电磁线圈类节电器,一般为了实现从供电电源高电压状态下,调到较低电压状态下,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而不具备调高电压能力。现有的电磁线圈类稳压器,一般稳压器为了输出一个稳定的电压,都使用碳刷等机械机构来实现电压的调整和稳定,因此机械磨损快,寿命短可靠性差。
现有的可控硅类电源电压调整设备,可控硅类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在个别场合可以适用,而在复杂电气线路中谐波对负载回路的干扰使线路负载无法正常工作,并且谐波对电网也是一种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主要解决现有的电源控制设备存在不具备调高电压能力、有碳刷等活动部件使机械磨损快、寿命短可靠性差、适用范围窄及污染环境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它包括箱体和箱体上的面板,其特殊之处在于在面板的上部设指示灯101和微电脑显示屏102,在面板的中部设断路器输入开关201、断路器输出开关202、断路器傍路开关203和互锁板207,在面板的下部设电源输入端子205和电源输出端子206;在箱体内设微电脑控制中心112、控制执行机构113、高效节能线圈114、保护器115、电源输入检测线117和监控检测反馈线118,控制执行机构113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和高效节能线圈114双向联接,保护器115分别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和控制执行机构113单向联接,保护器115与高效节能线圈114双向联接;三相电源经电源输入端子205通过断路器输入开关201与高效节能线圈114副边的输入端联接,高效节能线圈114副边的输出端通过断路器输出开关202与电源输出端子206连接,电源输入端子205的零线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的零线连接,断路器傍路开关203直接将电源输入端子205和电源输出端子206连接;高效节能线圈114原边与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1-K6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1-K6的另一端与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7-K10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7-K10的另一端与高效节能线圈114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1-K10及继电器K11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连接;电源输入检测线117与电源输入端子205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相联接,监控检测反馈线118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相联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与微电脑显示屏102通过线路连接,指示灯101通过线路与断路器输入开关20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其所述的控制执行机构113内设接触器K1-K10及继电器K11,其中接触器K1-K6与高效节能线圈114的原边连接,控制高效节能线圈114的原边线圈的匝数,继电器K11及接触器K7-K10与接触器K1-K6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接触器K1-K6的供电换向,通过高效节能线圈114实现升降压输入输出主电路的电压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其所述的微电脑控制中心112与GPRS通讯116双向连接;所述的面板上的断路器输入开关201、断路器输出开关202和断路器傍路开关203上设互锁板207。
指示灯:为黄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红色指示灯三种。
微电脑控制中心:为设备核心控制部分,当设备接通电源后,微电脑即有背景光源出现,表示该设备已上电,当合上断路器输入开关时,黄色灯、绿色灯、红色灯同时点亮,代表三相电源已接入,设备处于作业准备状态。
断路器输入开关:为设备电源输入开关,用于控制设备电源的输入和断开,并具有电气保护作用。
断路器输出开关:为设备输出开关,用于控制电源经本设备优化处理后输出到用电负载回路时的通断,并具有电气保护作用。
断路器傍路开关:为设备傍路开关,用于设备本身万一出现故障,为不影响客户的实际生产和维修,直接将电源与负载回路连接和分断,并具有电气保护作用。
互锁板:为钢板成型的特殊结构机械零件,用于控制断路器输入、输出和傍路开关之间的机械互锁,即这三个开关不能同时开合,以防设备出现电气短路现象,实现设备电气安全。
电源输入端子:代表三相电源输入端子,用于接入三项电源和零线,及微电脑电源输入检测线,并使三项电源线与断路器输入开关相联。
电源输出端子:代表三相电源输出端子,用于连接断路器输出开关和零线,及微电脑实时监控检测反馈线。
控制执行机构:接受微电脑控制中心指令后,接触器开始动作,调整高效节能线圈副边产生电磁感应,以此来控制主回路中的电磁变化,从而实现电源电压升降的实时调整稳定输出。
保护器:接受微电脑控制中心的指令,在执行机构动作时,即时接入和退出高效节能线圈,实现吸收来自线圈动作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和电压,以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监控检测反馈线:实时跟踪检测电源输出质量情况,对微电脑控制中心作出反馈,经微电脑控制中心作出判断并发出指令,通过控制执行机构随时校正电源输出电压,实现稳定输出。
GPRS通讯: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和远程集中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升降压输入输出主电路电压调整的电磁学原理为(参见图3):高效节能线圈114的绕制是确定的,但副边线圈-输入输出线圈边,由于原边线圈-电压调整控制边线圈,通过线圈匝数和输入电压相位的改变,从而产生电磁场变化,在降压时原边控制副边在副边产生一个和输入电压反相的电压,来调整电压下降,升压时在副边产生一个和输入电压同相的电压来调整电压上升。
(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
设:副边线圈电压为VX;输入电压为V入
输出电压为V出
则高效节能线圈114:
我们可以得出升降压电压计算公式:
降压输出电压V出=V入-VX
升压输出电压V出=V入+VX
当K1-K6之中只有K1闭合时,A0与A5之间、B0与B5之间、C0与C5之间的电压等于零,根据上述变压器原理公式,所以A入与A出之间、B入与B出之间、C入与C出之间的电压也等于零,即Vx=0,所以:V出=V入,这时即不产生降压也不产生升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不但具有调低电压的效果,而且如果电网电压低或需要调高供电电源的电压,则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时自动调高,即按预先设定的目标电压,无论外网电压是高还是低,它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按设定目标电压输出一个平稳的电压;2、在主回路中没有碳刷等机械活动零件,但可以实现主回路不断电的自动调整电压,虽然主回路中没有碳刷等机械机构,但可随心实时调整电压而不怕出现机械磨损,电源可实现不间断供电,具有高可靠性,决不会出现碳刷磨损或机械故障等现象;3、因为主电路系统中没有可控硅等功率器件,所以不产生任何谐波,不会构成对负载回路和电网的污染;4、具备节电器和稳压器的双重功能;5、通过电磁转换使控制线路实现对主回路的控制,精确优化电源电压;6、主回路无任何电子元器件和触点,调整电压时主回路不断电;7、可使用在有补偿电容的回路上;8、在设备实际运行中可带电进行电压设定和更改;9、可进行无线数据远程传输,实现远程集中控制;10、设备安装简单,使用可靠维护量小,寿命长,可节约大量电能,延长用电负载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面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是升降压输入输出主电路的连接及原理图;
图4是控制主电路的连接及原理图;
图5是图4的控制电路的连接及原理图;
图6是转换主电路的连接及原理图;
图7是图6的启动和降压与升压的控制电路的连接及原理图;
图8是图7的换向控制电路的连接及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控制中心的接线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实施例1,参见图1-9,加工制成箱体和箱体上的面板,在面板的上部安装指示灯101和微电脑显示屏102,在面板的中部安装断路器输入开关201、断路器输出开关202和断路器傍路开关203,并在三个开关上安装互锁板207,在面板的下部安装电源输入端子205和电源输出端子206;在箱体内安装微电脑控制中心112、控制执行机构113、高效节能线圈114、保护器115、电源输入检测线117和监控检测反馈线118;将三相电源经电源输入端子205通过断路器输入开关201与高效节能线圈114副边的输入端联接,高效节能线圈114副边的输出端通过断路器输出开关202与电源输出端子206连接,电源输入端子205的零线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的零线连接,断路器傍路开关203直接将电源输入端子205和电源输出端子206连接;将高效节能线圈114原边与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1-K6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1-K6的另一端与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7-K10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7-K10的另一端与高效节能线圈114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1-K10及继电器K11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连接;电源输入检测线117与电源输入端子205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相联接,监控检测反馈线118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相联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与微电脑显示屏102通过线路连接,指示灯101通过线路与断路器输入开关201连接,最后将微电脑控制中心112与GPRS通讯116双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具体电气安全连接及电气原理说明如下:
1、升降压输入输出主电路(参见图3):
三相电源经电源输入端子205的A项、B项、C项通过断路器输入开关201,分别接入高效节能线圈114的A入端,B入端,C入端,经高效节能线圈114到出端的A出端、B出端、C出端,通过断路器输出开关202分别连接高效节能线圈114的A出端、B出端、C出端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的U项、V项、W项,接入负载电路中的输入端。
零线连接:电源输入端子205的零线N,直接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的零线N连接。
傍路连接:由断路器傍路开关203直接将电源输入端子205的A项、B项、C项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的U项、V项、W项连接起来。
高效节能线圈的连接:高效节能线圈114的主边A0-A1-A2-A3-A4-A5、B0-B1-B2-B3-B4-B5、C0-C1-C2-C3-C4-C5和高效节能线圈114的副边A入-A出、B入-B出、C入-C出通过共同缠绕在铁芯上,实现电磁-磁电连接和控制。
2、转换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和转换主电路的控制电路电气互锁保护启动电路。(参见图3-8):
转换主电路的接触器K8和接触器K10的控制线圈通电一齐动作,它们的三相主触点闭合,接触器K8接通输入电源A、B、C到A6、B6、C6;接触器K10接通零线N到A0、B0、C0。同时,控制主电路的控制电路,经微电脑启动指令,接触器K1的控制线圈通电动作,三相主触点闭合,接触器K1接通A0、B0、C0到A5、B5、C5,即:在输入输出主电路中,高效节能线圈114原边A0与A5连接、B0与B5连接、C0与C5连接,这时既不产生降压也不产生升压,该电路按外网电压,按微电脑设定时间,全压启动并输入输出,这时的主电路状态已进入降压程序准备。
转换主电路的启动和降压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K8和K10的控制线圈回路电气安全连接路径为(参见图7、8):火线输入端连接:电源取自A项输入,从A连接到继电器K11的K11-⑨,经继电器K11的常开常闭触点中的常闭触点K11-⑨-①到继电器K11的K11-①连接接触器K7的经接触器K7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7的 连接接触器K9的经接触器K9的辅助常闭触点 到接触器K9的连接接触器K8和K10的控制线圈接入端到此完成输入端连线。
零线输出端连接:从接触器K8和K10的控制线圈输出端连接到接触器K7的经接触器K7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7的连接接触器K9的经接触器K9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9的连接到继电器K11的K11-④,经继电器K11的常开常闭触点中的常闭触点到继电器K11的连接零线N,到此完成输出端连接,整个转换主电路的启动和降压控制电路连接完毕。
转换主电路的控制电路电气互锁保护启动电路(参见图6、7、8)
在转换主电路的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K8和K10的控制线圈动作接通转换主电路时,接触器K8和K10连接在转换主电路的升压控制电路中的辅助常闭触点:接触器K8的接触器K10的 接触器K8的接触器K10的同时一齐断开,保证转换主电路的升压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K7和K9不会产生误动作,而导致接触器K7和K9的主触点,接通N和A6、B6、C6,接通A、B、C和A0、B0、C0,即保证不使转换主电路中的四个接触器K7、K9和K8、K10的主触点同时闭合,产生短路现象,从而实现转换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电气安全连接。
3、控制主电路的控制电路和控制主电路的控制电路电气互锁保护启动电路(参见图4、5):
电路中的接触器K1、K2、K3、K4、K5、K6的控制线圈和辅助常闭触点电气安全连接路径为:火线输入端连接:电源取自A项,输入端由电源A连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1的经接触器K1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1的连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2的经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2的连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3的经接触器K3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3的连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4的经接触器K4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4的连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5的经接触器K5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5的连接到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经微电脑控制中心112控制程序指令,分别使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和 和和和和中的一对唯一连通,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810、分别和接触器控制线圈的输入端接触器K1的接触器K2的接触器K3的接触器K4的接触器K5的接触器K6的连接,到此完成火线输入端连接。零线输出端连接:接触器K1控制线圈的输出端 连接到接触器K2的经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2的连接接触器K2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3的经接触器K3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3的 连接接触器K3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4的经接触器K4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4的连接接触器K4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5的经接触器K5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5的连接接触器K5的再连接到接触器K6的经接触器K6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6的连接接触器K6的再连接到零线N,到此完成零线输出端连接。整个控制主电路的控制电路电气安全连接完毕。
控制主电路的控制电路电气互锁保护启动电路(参见图4、5)
在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发出启动程序指令,接通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控制主电路的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K1的控制线圈动作接通主电路时,接触器K1接在火线输入侧线路中下一级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即保证控制主电路中的接触器K2、K3、K4、K5、K6不能通电产生误动作,而导致其中任意一个主触点闭合,而接通A6、B6、C6和A5、B5、C5;接通A6、B6、C6和A4、B4、C4;接通A6、B6、C6和A3、B3、C3;接通A6、B6、C6和A2、B2、C2;接通A6、B6、C6和A1、B1、C1发生短路现象,从而实现控制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电气安全全连接。同时,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只发出启动程序指令,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 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 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中任一项都未接到微电脑指令导通,从而实现控制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程序电气安全连接,实现双重电气安全连接保护。
4、升降压输入输出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降压调整连接及原理(参见图3-8):
当转换主电路中接触器K8和K10的主触点与控制主电路中接触器K1的主触点同时闭合时,此刻升降压输入输出主电路进入降压准备过程完毕。这时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先发出指令断开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的连接,接触器K1的控制线圈断电,它的主触点断开,即A0、B0、C0和A5、B5、C5先断开,启动了程序电气安全连接保护,同时接触器K1的辅助常闭触点恢复常闭状态,然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发出降压指令,接通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 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控制主电路的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通电动作,使主触点闭合连接A6、B6、C6和A5、B5、C5,高效节能线圈114原边通过电磁转换调整副边产生第一次降压:
即第一次降压输出电压V出=V入-VX5。
同时,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和一齐断开启动电气安全连接保护,形成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独立回路:即火线输入端:由电源A到接触器K1的经接触器K1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1的(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已断开),经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程序唯一接通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到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输入端零线输出端:由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输出端到接触器K3的(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已断开),经接触器K3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3的到接触器K4的经接触器K4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4的到接触器K5的经接触器K5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5的到接触器K6的经接触器K6的辅助常闭触点到零线N,此回路完整、独立、安全。
同理,第二、三、四、五次降压道理和第一次道理一样,电气回路构成与安全连接保护也可和第一次降压类比,
产生第二次降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4
产生第三次降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3
产生第四次降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2
产生第五次降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1
第五次降压是控制主电路通过其控制电路来调整,达到电路降压值的最大值,完成整个降压过程。
5、转换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换向和控制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升压控制连接和原理为(参见图3-9):
转换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在启动和降压控制过程与升压控制过程变换时,对控制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即时连接要求:在启动和降压控制过程转换为升压控制过程时,要求接触器K1的主触点闭合,接触器K8和K10的主触点由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接触器K7和K9主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在升压控制过程转换为启动和降压控制过程时,要求接触器K1的主触点闭合,接触器K7和K9的主触点由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接触器K8和K10的主触点由断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即无论升降压怎么转换只有在接触器K1的主触点是闭合的状态下才可以实现转换,而这一刻的输出电压是启动和降压过程与升压过程的初始值电压,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经过实时监控检测反馈线判断并发出进入降压过程或进入升压过程指令。
当需要进入升压调整过程时,首先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发出换向指令,通过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输出电源信号到继电器K11的控制线圈输入端经继电器K11到继电器K11的控制线圈输出端 到零线N,这时继电器K11的一对常闭常开触点K11-①-⑨-⑤和动作,继电器K11的触点K11-⑨和K11-①、继电器K11的触点和K11-④由常闭连接状态转换为断开状态,继电器K11的触点K11-⑨和K11-⑤、继电器K11的触点K11-⑧由常开断开状态转换为连接状态,实现转换主电路的控制电路变换,这时接触器K8和K10先断电,其三相主触点断开,即A和A6、B和B6、C和C6;零线N和A0、B0、C0同时断开,接触器K8和K10的辅助常闭触点 恢复常闭连接状态,使转换主电路的升压控制电路全线连通,然后接触器K7和K9的控制线圈通电动作,其三相主触点闭合,即零线N和A6、B6、C6;火线A和A0、火线B和B0、火线C和C0同时连接,到此,转换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换向和变换都完全实现,控制主电路开始反向供电。同时,接触器K7和K9的常闭辅助触点 断开,使转换主电路的启动和降压控制电路处于完全断开状态,实现了转换主电路的启动和降压控制电路与转换主电路的升压控制电路在换向时的电气互锁,从而达到转换主电路电气安全换向连接的目的。
转换主电路的升压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K7和K9控制线圈回路电气安全连接路径为:
火线输入端连接:电源取自A项输入,从A连接到继电器K11的K11-⑨,经继电器K11的常开触点K11-⑨和K11-⑤闭合连接到继电器K11的K11-⑤连接接触器K8的经接触器K8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8的连接接触器K10的经接触器K10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10的连接到接触器K7和K9的控制线圈输入端火线输入端电气安全连接完毕,零线输出端连接:接触器K7和K9的控制线圈输出端连接到接触器K8的辅助常助触点经接触器K8的辅助常闭触点 到接触器K8的连接到接触器K10的经接触器K10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10的连接到继电器K11的K11-⑧,经继电器K11常开触点K11-⑧和闭合连接到继电器K11的连接到零线输出N,完成零线输出端电气安全连接,到此,整个转换主电路的升压控制电路安全连接完毕。
6、升压控制过程中的控制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电气安全连接电路及及原理(参见图4、5):
通过转换主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变换已实现原来控制主电路中的电源反向供给:即三相电压正好与原来反相,这样高效节能线圈114原边在升压控制过程中三相电压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在副边中产生一个与供电电压同相的电压,所以出现升压过程,升压输出电压为:V出=V入+VX。
当接触器K1、K7、K9的主触点同时闭合时,电路完成升压准备过程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先发出指令,断开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的连接,接触器K1断电它的主触点断开,即:A0、B0、C0和A5、B5、C5先断开,启动了程序电气安全连接保护,同时接触器K1的辅助常闭触点恢复常闭连接状态,然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发出升压指令,连通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 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则控制主电路的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通电动作,主触点闭合连接A6、B6、C6和A5、B5、C5,高效节能线圈114原边通过电磁转换调整副边产生第一次升压:即升压输出电压V出=V入+VX5。同时,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和一齐断开启动电气安全连接保护,形成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独立回路,即:火线输入端由电源A项的A连接到接触器K1的经接触器K1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1的(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已断开)连接到接触器K2的再连接到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经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程序唯一连通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和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输入端连接,到此完成火线输入端连接,零线输出端:由接触器K2的控制线圈输出端连接到接触器K3的(接触器K2的辅助常闭触点已断开),经接触器K3的辅助常闭触点 到接触器K3的连接到接触器K4的经接触器K4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4的连接到接触器K5的经接触器K5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5的连接到接触器K6的经接触器K6的辅助常闭触点到接触器K6的连接到零线N,到此完成零线输出端连接。此回路完整独立安全。
同理,第二、三、四、五次升压和第一次道理一样,电气回路构成与安全连接保护也可和第一次类比。
产生第二次升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4
产生第三次升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3
产生第四次升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2
产生第五次升压输出电压:即V出=V入+VX1
第五次升压是控制主电路通过其控制电路来调整,达到电路升压值的最大值,完成整个升压过程。
7、保护器的原理和连接:
在控制主电路中的接触器K1、K2、K3、K4、K5、K6,前后两个在切换时,无论是降压过程还是升压过程,由于切换间隔时间很短,这时会产生强大的浪涌电流和电压,易造成电气发热和掉电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接入一个保护器,它会吸收浪涌电流和电压,电气安全连接路径:保护器115-K12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的K12连接;保护器115上的所有零线N并联到一起,由保护器115的N-8零线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的N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工作时,合上断路器输入开关和输出开关,接通三相输入电源A、B、C和输出端U、V、W,则输入、输出主电路中的高效节能线圈的副边开始带电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在试用中已体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某郊区加油站,由于冬季农闲电网电压普遍偏高,单项为240V~260V,致使照明灯具经常损坏更换,加油站有一套小型中央空调系统,由于不能适应过高电压,无法正常工作,通过试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后,经电源优化,输出一个合理的供电电压,则照明灯具无需经常更换,该小型中央空调系统也能正常工作,保证了加油站冬季采暖的正常供给。在夏季,由于农业及工业大量季节性用电,导致电网电压过底(三项在340V),也不能保证小型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样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试用后,能保证该加油站各种设备在夏季正常运行。
Claims (4)
1、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它包括箱体和箱体上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在面板的上部设指示灯(101)和微电脑显示屏(102),在面板的中部设断路器输入开关(201)、断路器输出开关(202)、断路器傍路开关(203)和互锁板(207),在面板的下部设电源输入端子(205)和电源输出端子(206);在箱体内设微电脑控制中心(112)、控制执行机构(113)、高效节能线圈(114)、保护器(115)、电源输入检测线(117)和监控检测反馈线(118),控制执行机构(113)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和高效节能线圈(114)双向联接,保护器(115)分别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和控制执行机构(113)单向联接,保护器(115)与高效节能线圈(114)双向联接;三相电源经电源输入端子(205)通过断路器输入开关(201)与高效节能线圈(114)副边的输入端联接,高效节能线圈(114)副边的输出端通过断路器输出开关(202)与电源输出端子(206)连接,电源输入端子(205)的零线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的零线连接,断路器傍路开关(203)直接将电源输入端子(205)和电源输出端子(206)连接;高效节能线圈(114)原边与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1-K6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1-K6的另一端与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7-K10的一端连接,接触器K7-K10的另一端与高效节能线圈(114)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执行机构(113)的接触器K1-K10及继电器K11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连接;电源输入检测线(117)与电源输入端子(205)和微电脑控制中心(112)相联接,监控检测反馈线(118)与微电脑控制中心(112)和电源输出端子(206)相联接,微电脑控制中心(112)与微电脑显示屏(102)通过线路连接,指示灯(101)通过线路与断路器输入开关(2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执行机构(113)内设接触器K1-K10和继电器K11,其中接触器K1-K6与高效节能线圈(114)的原边连接,控制高效节能线圈(114)的原边线圈的匝数,继电器K11及接触器K7-K10与接触器K1-K6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接触器K1-K6的供电换向,通过高效节能线圈(114)实现升降压输入输出主电路的电压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电脑控制中心(112)与GPRS通讯(116)双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上的断路器输入开关(201)、断路器输出开关(202)和断路器傍路开关(203)上设互锁板(20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181986U CN201185404Y (zh) | 2008-02-23 | 2008-02-23 | 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181986U CN201185404Y (zh) | 2008-02-23 | 2008-02-23 | 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85404Y true CN201185404Y (zh) | 2009-01-21 |
Family
ID=4027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1819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5404Y (zh) | 2008-02-23 | 2008-02-23 | 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85404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9916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江苏精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带强弱电信号发送装置的展位箱 |
US11749476B2 (en) | 2021-08-05 | 2023-09-05 | Lea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unit with turn-off switch and system |
-
2008
- 2008-02-23 CN CNU2008200181986U patent/CN20118540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9916A (zh) * | 2014-04-30 | 2014-07-16 | 江苏精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带强弱电信号发送装置的展位箱 |
US11749476B2 (en) | 2021-08-05 | 2023-09-05 | Lea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unit with turn-off switch and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46292A (zh) | 一种换相开关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装置 | |
CN204205598U (zh) | 系统节电优化电能自动调节电压稳压设备及其设备组 | |
CN201185404Y (zh) | 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 |
CN100592234C (zh) | 一种智能实时监控检测电源控制设备 | |
CN201733105U (zh) | 低压智能选相开关 | |
CN209247896U (zh) | 一种配电系统模拟试验装置 | |
CN207381986U (zh) | 一种配网三相负载手自一体调相开关箱 | |
CN207777730U (zh) | 远程无线双向数传阀门调节及控制系统 | |
CN101965081B (zh) | 基于逻辑控制的状态转换无闪断、无过电压照明节电装置 | |
CN201504338U (zh) | 一种路灯节电器 | |
CN200986844Y (zh) | 路灯专用变压器节能装置 | |
CN204271742U (zh) | 一种有载智能调容变压器 | |
CN204205605U (zh) | 智能低压节电柜 | |
CN201947499U (zh) | 智能单相自动节能路灯控制器 | |
CN208986612U (zh) | 一种三相交流自动调压装置 | |
CN201063419Y (zh) | 办公楼宇电器节能线路 | |
CN201657392U (zh) | 智能配电节电装置 | |
CN203193283U (zh) | 一种电压偏差调节器 | |
CN207318697U (zh) | 一种中频低电压大电流试验器 | |
CN105914742A (zh) | 基于柔性控制技术的有载调压装置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819622Y (zh) | 切换式自我耦合辅助电源装置 | |
CN206611237U (zh) | 一种母线实现双电源plc实时切换控制装置 | |
CN203054478U (zh) | 一种智能开关 | |
CN205231750U (zh) | 一种智能型远程可控调容调压变压器 | |
CN205960630U (zh) | 具有缺相保护的三相卷门机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