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4183Y - 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84183Y CN201184183Y CNU2008200055536U CN200820005553U CN201184183Y CN 201184183 Y CN201184183 Y CN 201184183Y CN U2008200055536 U CNU2008200055536 U CN U2008200055536U CN 200820005553 U CN200820005553 U CN 200820005553U CN 201184183 Y CN201184183 Y CN 20118418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nd
- oil
- screw pump
- desanding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为螺杆泵预先除砂除气的装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除上下接头以及连接油管外,还包括输液管、锥形内筒、固定筒、捕砂器以及支撑架,上述部件均位于由上、下接头以及连接油管连接后所构成的空间内,输液管外壁螺旋形盘绕一条液流加速片,锥形内筒通过抵在下接头上的固定筒固定于液流加速片的螺旋空间段,其锥形腔与液流加速片的外边缘不相触,且包含液砂分隔圆筒的顶端,两者之间有供砂粒通过的环形通道;所述支撑架上开有排砂通道,其固定于固定筒内、捕砂器的底部与下接头之间。该种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能够有效去除油水中的砂和气,具有可提高泵效、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中的井下工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与采油螺杆泵配合使用的井下除砂除气装置。
背景技术:
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随着提液稳产措施的实施,虽然产液量不断加大,但是同时导致地层出砂量上升。即砂粒在地层产液携带下,通过螺杆泵从井底向上举升到地面,其中主要包含油、气、水和砂四相。虽然现有的采油螺杆泵对油中的砂、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砂的存在会加快螺杆泵定子弹性降低,影响泵的使用寿命,也会加快油管和地面管线的磨损,增大地面的处理难度和增加作业以及材料的使用费用。同时,气的存在也会大大降低泵的效率。现场技术人员曾考虑在砂子和气进入螺杆泵之前将其从产出液中分离出去,将砂子直接处理于井下,将气分离除释放于油套之间,但是从工艺上却一直无法实现,而现有技术中又没有这样一种装置能够实现对产出液中砂和气的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在砂子和气进入螺杆泵之前将其从产出液中分离出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该种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能够有效去除油水中的砂和气,具有可提高泵效、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包括上、下接头以及两接头之间的连接油管、一根输液管、锥形内筒、固定筒、捕砂器以及支撑架。上述部件均位于由上、下接头以及连接油管连接后所构成的空间内。其中,所述连接油管的上端开有排气孔和进液入孔,此开孔段称为入口腔。所述输液管外壁螺旋形盘绕一条液流加速片,该片上开有若干气体上升孔,其中位于不同层上的气体上升孔处于和输液管轴线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其底部开有滤后液进入孔,此输液管的顶部与上接头螺纹连接,底部则探入捕砂器的液砂分隔圆筒后被封闭。所述锥形内筒通过抵在下接头上的固定筒固定于液流加速片的螺旋空间段,其所构成的锥形腔内壁与液流加速片的外边缘不相触,且此锥形腔将液砂分隔圆筒的顶端包含在内,两者之间有供砂粒通过的环形通道。所述支撑架上开有排砂通道,其固定于固定筒内、捕砂器的底部与下接头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除砂除气装置的上接头与螺杆泵的吸入端连接,下接头连接沉砂管,在螺杆泵的吸汲作用下,井下油气水砂四相混合流经进液入口进入除砂除气装置后直接进入螺旋管内,在螺旋流道和锥形腔内受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相分层流动,使得砂子在密集于油管侧壁附近的薄层内贴壁流动,从而通过支撑架的排砂通道下沉到沉砂管。轻介质的油、水和气向中心运动,气体在上接头、连接油管及输液管围成的空间聚集,形成气帽经排气口释放到油套空间,油和水从滤后液进入孔进入螺杆泵的吸入端,然后举升到地面上。通过以上叙述可知,本装置与采油螺杆泵结合使用后可有效除去油水中的砂和气,具有提高泵效、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中1-上接头,2-排气孔,3-进液入孔,4-输液管,5-液流加速片,6-气体上升孔,7-连接油管,8-锥形内筒,9-液砂分隔圆筒,10-固定筒,11-捕砂器,12-支撑架,13-下接头,14-滤后液进入孔,15-排砂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种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13以及两接头之间的连接油管7,此外还包括一根输液管4、锥形内筒8、固定筒10、捕砂器11以及支撑架12,上述部件均位于由上、下接头以及连接油管连接后所构成的空间内。其中,所述连接油管的上端开有排气孔2和进液入孔3,此开孔段称为入口腔。所述输液管4的外壁螺旋形盘绕一条液流加速片5,该片上开有若干气体上升孔6,其中位于不同层上的气体上升孔6处于和输液管4轴线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其底部开有滤后液进入孔14,此输液管4的顶部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底部则探入捕砂器11的液砂分隔圆筒9后被封闭。所述锥形内筒8通过抵在下接头13上的固定筒10固定于液流加速片5的螺旋空间段,其所构成的锥形腔内壁与液流加速片5的外边缘不相触,且此锥形腔包含液砂分隔圆筒9的顶端,两者之间有供砂粒通过的环形通道。所述支撑架12上开有排砂通道15,图2显示了此支撑架12的剖面图,其固定于固定筒10内、捕砂器11的底部与下接头13之间。
在使用时,将本除砂除气装置的上接头与螺杆泵的吸入端连接,下接头连接沉砂管,在螺杆泵的吸汲作用下,井下油气水砂四相混合流经进液入口进入除砂除气装置后直接进入螺旋管内。混合流经过液流加速片后,在螺旋流道和锥形腔内受离心力的作用,使混合流在管径向形成按密度由大到小从管外侧逐渐向内侧的分相分层流动。砂子因其密度大大高于气体和油水液体而密集于油管侧壁附近的薄层内贴壁流动,在侧壁位置捕砂器的液砂分隔圆筒处,砂子进入固定筒和捕砂器之间的空间,再通过支撑架的排砂通道下沉到沉砂管。砂子捕集器可将绝大多数砂子从混合流中直接除去。轻介质的油、水和气向中心运动,气体凝聚成气泡或气流经气流通道从气体通道向上运动,在上接头、连接油管及输液管围成的空间聚集,形成气帽经排气口释放到油套空间,气可从套管采出,油和水从滤后液进入孔进入螺杆泵的吸入端,然后举升到地面上。
实际上,入口腔的尺寸是决定处理量的重要尺寸,实质就是在这段长度上开孔的过流面积的大小,螺杆泵排液量一般大于10m3/d,因此,入口腔长度为500m~1000m,以保证足够的开孔空间。由于分离主要依靠离心力分离的,经试验验证,混合流的旋转速度在2~8m/s有利于实现液砂和气液之间的分离,当螺杆泵的排液量一定时,速度的控制是主要通过设计合理的螺距、举升角和锥形腔锥角大小来实现的,为了保证速度场、压力场的稳定性,实现相与相之间的充分分离,经室内对结构参数优化试验得到,螺距在40mm~120mm之间最佳;螺旋叶片的升角0~30度最佳;圈数为5~12圈最佳;螺旋长度为800mm~1500mm之间最佳;锥形腔锥角为5~15度最佳。
本例中,液流加速片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输液管连接,焊接后在螺旋片上钻气体上升孔。装配除砂除气装置时,首先将输液管与上接头的内螺纹连接,再将已固定好锥形内筒的油管与上接头的外螺纹连接,然后按顺序将固定筒、捕砂器及支撑架放入油管内,最后将油管与下接头连接。
本除砂除气装置由于具有特殊设计的螺旋加速装置、锥形腔、捕砂器、进液口、气流通道和排气孔,因此可有效除去油水中的砂和气,具有提高泵效、延长泵的使用寿命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应用螺杆泵进行采油的井上推广。
Claims (7)
1、一种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包括上、下接头(1,13)以及两接头之间的连接油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还包括一根输液管(4)、锥形内筒(8)、固定筒(10)、捕砂器(11)以及支撑架(12),上述部件均位于由上、下接头(1,13)以及连接油管(7)连接后所构成的空间内;
其中,所述连接油管(7)的上端开有排气孔(2)和进液入孔(3),此开孔段称为入口腔;
所述输液管(4)外壁螺旋形盘绕一条液流加速片(5),该片上开有若干气体上升孔(6),其中位于不同层上的气体上升孔(6)处于和输液管(4)轴线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其底部开有滤后液进入孔(14),此输液管(4)的顶部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底部则探入捕砂器(11)的液砂分隔圆筒(9)后被封闭;
所述锥形内筒(8)通过抵在下接头(13)上的固定筒(10)固定于液流加速片(5)的螺旋空间段,其所构成的锥形腔内壁与液流加速片(5)的外边缘不相触,且此锥形腔包含液砂分隔圆筒(9)的顶端,两者之间有供砂粒通过的环形通道;
所述支撑架(12)上开有排砂通道(15),其固定于固定筒(10)内、捕砂器(11)的底部与下接头(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腔长度范围在500米~1000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加速片(5)的螺距范围在40毫米~120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加速片(5)螺旋叶片的升角范围在0~3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加速片(5)的圈数范围为5~12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加速片(5)的螺旋长度范围在800毫米~1500毫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锥形内筒(8)所形成的锥形腔的锥角范围在5度~15度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055536U CN201184183Y (zh) | 2008-03-06 | 2008-03-06 | 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055536U CN201184183Y (zh) | 2008-03-06 | 2008-03-06 | 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84183Y true CN201184183Y (zh) | 2009-01-21 |
Family
ID=4027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0555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4183Y (zh) | 2008-03-06 | 2008-03-06 | 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84183Y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8346A (zh) * | 2010-03-24 | 2011-09-28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安装在管状陶瓷过滤器中使用的强化过滤除油装置 |
CN102716604A (zh) * | 2012-07-10 | 2012-10-10 | 望安辉 | 油田井口用高效旋流式除砂器 |
CN103161726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濮阳市信宇石油机械化工有限公司 | 多相分离自洁式抽采装置 |
CN105156090A (zh) * | 2015-09-14 | 2015-12-16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煤层气井下携水雾化装置 |
CN105201438A (zh) * | 2015-09-06 | 2015-12-30 | 新疆格瑞迪斯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压捞砂工具及负压捞砂工艺 |
CN106640031A (zh) * | 2016-11-29 | 2017-05-10 | 东北石油大学 | 井下同井采注气液分离器 |
CN106894768A (zh) * | 2017-04-14 | 2017-06-27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自除砂石的油井抽油管 |
CN107605724A (zh) * | 2017-08-23 | 2018-01-1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宽泛介质三螺杆泵 |
CN109025919A (zh) * | 2018-10-26 | 2018-12-1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油藏次动层采收率的开采方法及次动层采油管柱 |
CN113898332A (zh) * | 2021-09-03 | 2022-01-07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一种螺杆泵井下防砂装置 |
-
2008
- 2008-03-06 CN CNU2008200055536U patent/CN20118418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8346B (zh) * | 2010-03-24 | 2013-06-05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安装在管状陶瓷过滤器中使用的强化过滤除油装置 |
CN102198346A (zh) * | 2010-03-24 | 2011-09-28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安装在管状陶瓷过滤器中使用的强化过滤除油装置 |
CN103161726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濮阳市信宇石油机械化工有限公司 | 多相分离自洁式抽采装置 |
CN102716604A (zh) * | 2012-07-10 | 2012-10-10 | 望安辉 | 油田井口用高效旋流式除砂器 |
CN102716604B (zh) * | 2012-07-10 | 2014-07-16 | 望安辉 | 油田井口用旋流式除砂器 |
CN105201438A (zh) * | 2015-09-06 | 2015-12-30 | 新疆格瑞迪斯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负压捞砂工具及负压捞砂工艺 |
CN105156090A (zh) * | 2015-09-14 | 2015-12-16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煤层气井下携水雾化装置 |
CN106640031B (zh) * | 2016-11-29 | 2023-02-14 | 东北石油大学 | 井下同井采注气液分离器 |
CN106640031A (zh) * | 2016-11-29 | 2017-05-10 | 东北石油大学 | 井下同井采注气液分离器 |
CN106894768A (zh) * | 2017-04-14 | 2017-06-27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自除砂石的油井抽油管 |
CN106894768B (zh) * | 2017-04-14 | 2019-07-05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自除砂石的油井抽油管 |
CN107605724B (zh) * | 2017-08-23 | 2018-1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宽泛介质三螺杆泵 |
CN107605724A (zh) * | 2017-08-23 | 2018-01-1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宽泛介质三螺杆泵 |
CN109025919A (zh) * | 2018-10-26 | 2018-12-1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油藏次动层采收率的开采方法及次动层采油管柱 |
CN109025919B (zh) * | 2018-10-26 | 2023-12-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油藏次动层采收率的开采方法及次动层采油管柱 |
CN113898332A (zh) * | 2021-09-03 | 2022-01-07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一种螺杆泵井下防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84183Y (zh) | 采油螺杆泵除砂除气装置 | |
US7766081B2 (en) | Gas separator within ESP shroud | |
US6382317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gas and solids from well fluids | |
US8397811B2 (en) | Gas boost pump and crossover in inverted shroud | |
US20160130922A1 (en) | Coaxial Gas Riser for Submersible Well Pump | |
US20150053394A1 (en) | Inverted Shroud for Submersible Well Pump | |
CN106215464A (zh) | 高效双级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
BRPI0609243B1 (pt) | separador para separar um fluxo em um primeiro fluido, um segundo fluido mais denso do que o primeiro fluido, e sólidos, bem como sistema incluindo o separador | |
CN106640031B (zh) | 井下同井采注气液分离器 | |
CN106958439A (zh) | 油气井测试放喷用双锥排液型气液分离器 | |
CN108295513B (zh) | 弱旋流稠油消泡分离器 | |
CN106523477A (zh) | 高效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
US8397821B2 (en) | Caisson two-phase emulsion reducer | |
CN206045489U (zh) | 高效双级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
CN201739266U (zh) | 液压油气泡旋流分离机 | |
CN210264663U (zh) | 一种旋转螺旋式气锚 | |
CN106224331A (zh) | 复合式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
CN108434787B (zh) | 一种管式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5760156U (zh) | 油气井测试放喷用气液分离器 | |
CN110080742B (zh) | 一种旋转螺旋式气锚 | |
CN206309698U (zh) | 高效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
CN106224330A (zh) | 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
CN206054446U (zh) | 复合式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
EP3487598A1 (en) | Gas-liquid separator, hydrocarbon extractor, and related separation method | |
CN206054445U (zh) | 油液在线除气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1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