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79306Y - 运动器材 - Google Patents
运动器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79306Y CN201179306Y CNU2008200038865U CN200820003886U CN201179306Y CN 201179306 Y CN201179306 Y CN 201179306Y CN U2008200038865 U CNU2008200038865 U CN U2008200038865U CN 200820003886 U CN200820003886 U CN 200820003886U CN 201179306 Y CN201179306 Y CN 20117930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swing
- frame
- sports equipment
- backr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器材,包括一个机架、一个承靠单元、一个上肢旋转单元、一个下肢摆动单元,以及一个连动单元。该机架包括一个沿一个长轴方向水平设置的座杆,以及一个立柱,该承靠单元包括设置于该座杆上方的一个臀垫部与一个靠背部,该上肢旋转单元枢设于该机架且相对于该机架往该长轴两侧往复旋转,并包括一个枢设于该座杆的转轴。该下肢摆动单元包括一个与该立柱枢接的摆动臂,以及一个供使用者的双脚放置的支撑装置,该连动单元连结该转轴与该摆动臂,且用以使该下肢摆动单元与该上肢旋转单元产生同步逆向旋转,如此,除了可以让使用者以较为省力的方式进行腰部扭转运动外,还可以让腰部扭动的幅度增加,进而获得较佳的伸展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运动器材,特别是指一种可以使上、下肢同步逆向转动的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现有一种躺式扭腰运动器材8,包括一个机架81、一个固定设置于该机架81的背垫82、分别固定设置于该背垫82两侧的一个右握把83及一个左握把84,以及一个旋转设置于该机架81的下肢摆动单元85,该下肢摆动单元85包括二个供使用者膝窝承靠的支撑座851,以及一个臀垫852。
当使用者使用上述运动器材8时,利用双手握持所述握把83、84,进而扭动腰部而使该下肢摆动单元85左右旋转以达到伸展腰部肌肉群的目的,但是上述运动器材具有下列缺点:
一、操作费力:进行扭转运动时,使用者仅能靠扭动腰部来使该下肢摆动单元85左右旋转,且使该下肢摆动单元85分别相对于所述机架81转动时的力臂较短,因此操作上较为费力。
二、伸展效果较差:由于所述握把83、84皆为固定设置,因此当使用者使用时,上肢几乎是保持固定而仅有下肢左右摆动,因此腰部左右扭动时的幅度有限而致使伸展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较为省力且具有较佳伸展效果的运动器材。
本实用新型运动器材包括一个机架、一个承靠单元、一个上肢旋转单元、一个下肢摆动单元,以及一个连动单元。
该机架是沿一个长轴方向延伸,并包括一个沿该长轴方向水平设置的座杆,以及一个位于该座杆其中一端的立柱。该承靠单元包括设置于该机架的座杆上方的一个臀垫部与一个靠背部。该上肢旋转单元枢设于该机架的座杆且相对于该机架往该长轴两侧往复旋转,并包括一个枢设于该座杆的转轴,以及和该转轴远离该立柱一端相连接的一个左握把与一个右握把。该下肢摆动单元枢设于该机架的立柱,并包括一个与该立柱枢接的摆动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摆动臂且供使用者的双脚放置的支撑装置,该摆动臂具有一个与该立柱枢接的摆动中心、一个由该摆动中心向下延伸的下摆动段,以及一个由该摆动中心向上延伸的上摆动段。该连动单元包括一个与该转轴远离该等握把的一端固接且与该下摆动段相连结的连动杆,该连动杆用以使该下肢摆动单元与该上肢旋转单元产生同步逆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连动单元的设置而使该上肢旋转单元的转轴与该下肢摆动单元的摆动臂同步逆向旋转,除了可以让使用者以较为省力的方式进行腰部扭转运动外,还可以让腰部扭动的幅度增加,进而获得较佳的伸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立体图,说明现有一种躺式扭腰运动器材。
图2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成。
图3是一个侧视图,说明一个连动杆与一个复位件的连接关系。
图4是一个侧视图,说明一个背垫部倾斜时的情形。
图5是一个前视图,说明一个左握把与一个右握把和一个摆动臂同步逆向旋转时的情形。
图6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3,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器材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个机架1、一个承靠单元2、一个包括一个转轴34的上肢旋转单元3、一个包括一个与该机架1枢接的摆动臂44的下肢摆动单元4、一个连动单元5,以及一个角度调整单元6。
该机架1是沿一个长轴L1方向延伸,并包括一个沿该长轴L1方向水平设置的座杆15、一个位于该座杆15其中一端的立柱16、一个连接于该座杆15下方的基杆17,以及一个和该座杆15与基杆17相连接的支柱18。
该承靠单元2包括设置于该机架1的座杆15上方的一个臀垫部23、一个靠背部24,以及一个设置于该上肢旋转单元3的转轴34的头垫25,该靠背部24是与该座杆15枢接且绕一条与该长轴L1垂直的短轴L2往复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靠背部24是一个卧垫。
该上肢旋转单元3枢设于该座杆15,且相对于该机架1往该长轴L1两侧往复旋转,并还包括位于该承靠单元2的头垫25两侧的一个左握把35与一个右握把36,以及一个插销37,该转轴34枢设于该座杆15,并具有一个穿设于该座杆15且两端凸出于该座杆15的外管部341,以及一个调整穿设该外管部341且与所述握把35、36相连接的内管部342,该外管部341具有一个供该插销37穿设的穿孔343,该内管部342是供该头垫25设置,并具有多数个沿该长轴L1方向间隔设置且与该穿孔343对应的调整孔344,如此,该转轴34就可以调整长度以适应使用者的上半身长度。
该下肢摆动单元4枢设于该机架1的立柱16,并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摆动臂44且供使用者的双脚放置的支撑装置45,该摆动臂44具有一个与该立柱16枢接的摆动中心441、一个由该摆动中心441向下延伸的下摆动段442、一个由该摆动中心441向上延伸的上摆动段443,以及一对间隔设置且与该摆动中心441相连接的枢接管444。该支撑装置45具有设置于该摆动臂44两端的一个上支撑座451与一个下支撑座452。
该连动单元5连结该上肢旋转单元3的转轴34与该下肢摆动单元4的摆动臂44,并包括一个与该外管部341远离所述握把35、36的一端固接且与该下摆动段442相连结的连动杆52,以及一个复位件53,该连动杆52用以使该下肢摆动单元4与该上肢旋转单元3产生同步逆向旋转,并具有一个穿设于所述枢接管444间的凸柱521,该复位件53的两端是分别和该连动杆52远离该凸柱521的一端与该机架1的立柱16底段相连接,值得说明的是,该复位件53可以是一条橡皮筋或一个弹簧,在本实施例中,该复位件53是一条橡皮筋。
如图4所示,该角度调整单元6用以调整该承靠单元2的靠背部24的仰角,并包括一个和该靠背部24相连结且具有多数个穿孔621的调整杆62,以及一个穿设于其中一个穿孔621与机架1的支柱18的定位销63。
配合参阅图5,当使用者欲进行腰部扭转运动时,先仰卧于该承靠单元2的臀垫部23与靠背部24,并将双脚的膝窝与脚跟放置于该下肢摆动单元4的所述支撑座451、452上,再使双手分别握持该上肢旋转单元3的所述握把35、36,因此,当使用者借由双手及扭动腰部而使所述握把35、36偏向该长轴L1的其中一侧时,该转轴34将因此转动且带动该连动单元5的连动杆52偏摆,而使该凸柱521与其中一个枢接管444相顶抵,同时,该复位件53因该连动杆52的偏摆而拉伸,所述枢接管444将以该摆动中心411为旋转中心而往该长轴L1的另一侧偏摆,也就是让使用者的上肢与下肢是分别往该长轴L1的两侧偏转。如此重复上述动作而使上、下肢往该长轴L1两侧往复偏转就可以达到腰部肌肉群伸展的目的。另外,由于该复位件53的设置,所述握把35、36与该下肢摆动单元4将倾向复归至偏转前的状态,可以加强使用者进行腰部扭转运动时的阻力。值得说明的是,若使用者觉得躺姿需要调整时,如图4所示,可以将该角度调整单元6的定位销63由原本其穿设于该调整杆62的穿孔621移至另一个穿孔621,进而使该靠背部24倾斜。
经由上述说明,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较为省力:由于使用者进行扭转运动时,除自身扭动腰部外,还可以利用所述握把35、36的辅助而转动该转轴31,进而带动该下肢摆动单元4摆动,相较于以往使用者仅能扭动腰部来使该下肢摆动单元85左右旋转,所述握把35、36与该转轴34间的力臂较长,因此使用者可以用较省力的方式进行腰部扭转运动。
二、伸展效果较佳:借由该连动单元5的设置而使该上肢旋转单元3的转轴34与该下肢摆动单元4的摆动臂44同步逆向旋转,如此,将使使用者的上、下肢同步逆向扭转,相较于以往仅有下肢左右摆动的情况,可以让腰部扭动的幅度增加,进而获得较佳的伸展效果。
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器材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承靠单元2的靠背部24的组成不同,该靠背部24具有多数个分别设置于该长轴L1两侧的按摩球241,如此,除了可以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外,使用者进行扭转运动时,还可以借由腰、背部压挤所述按摩球241而达到按摩的有益效果。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借由该连动单元5的设置而使该上肢旋转单元3的与该下肢摆动单元4同步逆向旋转,除了可以让使用者以较为省力的方式进行腰部扭转运动外,还可以让腰部扭动的幅度增加,进而获得较佳的伸展效果,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个机架,是沿一个长轴方向延伸,并包括一个沿该长轴方向水平设置的座杆,以及一个位于该座杆其中一端的立柱;
一个承靠单元,包括设置于该机架的座杆上方的一个臀垫部与一个靠背部;
一个上肢旋转单元,枢设于该机架的座杆,且相对于该机架往该长轴两侧往复旋转,并包括一个枢设于该座杆的转轴,以及和该转轴远离该立柱一端相连接的一个左握把与一个右握把;
一个下肢摆动单元,枢设于该机架的立柱,并包括一个与该立柱枢接的摆动臂,以及一个设置于该摆动臂且供使用者的双脚放置的支撑装置,该摆动臂具有一个与该立柱枢接的摆动中心、一个由该摆动中心向下延伸的下摆动段,以及一个由该摆动中心向上延伸的上摆动段;及
一个连动单元,包括一个与该转轴远离该等握把的一端固接且与该下摆动段相连结的连动杆,该连动杆用以使该下肢摆动单元与该上肢旋转单元产生同步逆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摆动臂包括一对间隔设置且与该摆动中心相连接的枢接管,该连动杆具有一个穿设于所述枢接管间的凸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连动单元还包括一个复位件,该复位件的两端是分别和该连动杆远离该凸柱的一端与该立柱底段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上肢旋转单元还包括一个插销,该转轴包括一个穿设于该座杆且与该连动杆相连接的外管部,以及一个调整穿设该外管部且与所述握把相连接的内管部,该外管部具有一个供该插销穿设的穿孔,该内管部具有多数个沿该长轴方向间隔设置且与该穿孔对应的调整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承靠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内管部且位于所述握把间的头垫。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角度调整单元,该靠背部是与该座杆枢接且绕一条与该长轴垂直的短轴往复转动,该角度调整单元用以调整该承靠单元的靠背部的仰角,并包括一个和该靠背部相连结且具有多数个穿孔的调整杆,以及一个穿设于其中一个穿孔与机架的定位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机架还包括一个连接于该座杆下方的基杆,以及一个和该座杆与基杆相连接的支柱,该定位销穿设于该穿孔与该支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靠背部是一个卧垫。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靠背部具有多数个分别设置于该长轴两侧的按摩球。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该下肢摆动单元的支撑装置具有设置于该摆动臂两端的一个上支撑座与一个下支撑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038865U CN201179306Y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运动器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038865U CN201179306Y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运动器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79306Y true CN201179306Y (zh) | 2009-01-14 |
Family
ID=4024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0388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9306Y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运动器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79306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8818A (zh) * | 2010-05-11 | 2010-09-15 | 王凤军 | 一种用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拉筋椅 |
-
2008
- 2008-02-29 CN CNU2008200038865U patent/CN20117930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8818A (zh) * | 2010-05-11 | 2010-09-15 | 王凤军 | 一种用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拉筋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33143B1 (en) | Sit-up exerciser | |
TWM380146U (en) | Oval stroll machine capable of adjusting span | |
US20190336815A1 (en) | Sport training machine | |
US9278253B2 (en) | Abdomen exercise bench | |
TW200841905A (en) | Exercise machine | |
CN102133468A (zh) | 具腹背作用的健身器 | |
CN208244007U (zh) | 运动健身器材 | |
CN201179306Y (zh) | 运动器材 | |
CN201179305Y (zh) | 运动器材 | |
CN202654614U (zh) | 坐式椭圆轨迹康复训练健身机 | |
CN202028113U (zh) | 连动式多功能健身器 | |
TWI510270B (zh) | 健身裝置的支架單元 | |
JP2009291320A (ja) | 揺動装置 | |
JP3217198U (ja) | ツイスト運動器具 | |
CN209898808U (zh) | 运动椅 | |
CN206934597U (zh) | 结合按摩器的多功能健身机 | |
CN201006233Y (zh) | 可调整跨距的踏步及走步两用健身器 | |
CN204862122U (zh) | 多功能拉伸椅 | |
CN214971547U (zh) |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 |
TWI804739B (zh) | 自動式復健按摩椅 | |
CN213465899U (zh) | 一种有助于恢复脑卒患者肩关节附近肌张力的装置 | |
CN222708912U (zh) | 提臀训练设备 | |
JP3079449U (ja) | 運動装置 | |
TW200934551A (en) | Exercise equipment | |
CN2481361Y (zh) | 仰卧起坐多功能运动健身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