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174335Y - 键盘及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键盘及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74335Y
CN201174335Y CNU2008200022265U CN200820002226U CN201174335Y CN 201174335 Y CN201174335 Y CN 201174335Y CN U2008200022265 U CNU2008200022265 U CN U2008200022265U CN 200820002226 U CN200820002226 U CN 200820002226U CN 201174335 Y CN201174335 Y CN 20117433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rame
groove
keyboard
key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22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0022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7433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7433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7433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键盘及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弹性体、一支撑件、一基板以及一框架。弹性体位于键帽下方。支撑件具有一支撑部、一连接部以及一端部,支撑部支撑键帽,而连接部连接支撑部以及端部。基板支撑弹性体。框架将端部限制在基板上。一种键盘包括多个键帽、多个弹性体、多个支撑件、一基板以及一框架。多个弹性体位于多个键帽下方。多个支撑件具有多个支撑部、多个连接部以及多个端部,且多个支撑部支撑多个键帽,而多个连接部连接多个支撑部以及多个端部。基板支撑多个弹性体。框架将多个端部限制在基板上。

Description

键盘及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框架的按键结构以及键盘,并可将支撑件的端部设置在框架与基板之间。
背景技术
现今日常生活中,电脑所扮演的角色从过去的单纯文书处理到今日的影音、电玩、视讯等,功能已越来越多样化,而担负起控制介面重任的键盘,却不因电脑任务的不同而影响其重要地位,通过键盘上的不同按键,发挥其所代表的各项功能,让电脑使用者通过键盘按键的传输就能掌控一切。
图1显示现有的按键结构。现有的按键结构10包括一键帽101、二支撑件102、一弹性体103以及一基板104。各元件分述如下:
支撑件102支撑键帽101,而弹性体103位于键帽101的下方,并由基板104支撑支撑件102以及弹性体103。
另外,支撑件102设置在键帽101与基板104之间,并同时与键帽101及基板104枢接,使得键帽101可相对于基板103上下移动。
然而,现有的按键结构10的组合,是将支撑件102直接枢接在键帽101以及基板104之间,而当键帽101相对于基板104上下移动时,支撑件102及弹性体103裸露在空间中,其周围并未受到任何物体的保护,故当键帽101上下运动时,很容易发生支撑件102及弹性体103受到外物的损坏或固体与液体的污染等情形,且利用枢接方式将支撑件102与基板104相互连结,也会增加整体组装及加工的困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及按键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一键帽、一弹性体、一支撑件、一基板以及一框架。弹性体位于键帽下方。支撑件具有一支撑部、一连接部以及一端部,支撑部支撑键帽,而连接部连接支撑部以及端部。基板支撑弹性体。框架将端部限制在基板上。
其中,框架具有一凹槽,端部设置在凹槽内。
其中,基板具有一凹槽,端部设置在凹槽内。
其中,框架具有一第一凹槽,基板具有一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一容置空间,而端部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其中,基板与框架可通过锁固方式结合。
其中,基板与框架可通过粘合方式结合。
其中,框架可为一体成型。
其中,框架可为一塑胶材料。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键盘,其包括多个键帽、多个弹性体、多个支撑件、一基板以及一框架。多个弹性体位于多个键帽下方。多个支撑件具有多个支撑部、多个连接部以及多个端部,且多个支撑部支撑多个键帽,而多个连接部连接多个支撑部以及多个端部。基板支撑多个弹性体。框架将多个端部限制在基板上。
其中,框架具有多个凹槽,多个端部设置在多个凹槽内。
其中,基板具有多个凹槽,多个端部设置在多个凹槽内。
其中,框架具有多个第一凹槽,基板具有多个第二凹槽,且多个第一凹槽与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多个容置空间,而多个端部设置在多个容置空间内。
其中,基板与框架通过锁固方式结合。
其中,基板与框架通过粘合方式结合。
其中,框架为一体成型。
其中,框架为一塑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键盘可免于受到外物的损坏或固体与液体的污染,并且,不但可使键盘的组装、制作及加工单纯化,更可提高其制作工艺效率以及减少加工成本与时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按键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支撑件、框架以及键帽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支撑件、框架以及键帽的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8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支撑件、框架以及键帽的示意图;
图9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容置空间的组合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键盘的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键盘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支撑件、框架以及键帽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现有按键结构
101~键帽
102~支撑件
103~弹性体
104~基板
20~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
201~键帽
202~框架
202a~凹槽
203~支撑件
203a~支撑部
203b~连接部
203c~端部
204~弹性体
205~基板
30~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结构
301~键帽
302~框架
303~支撑件
303a~支撑部
303b~连接部
303c~端部
304~弹性体
305~基板
305a~凹槽
40~第三实施例的按键结构
401~键帽
402~框架
402a~第一凹槽
403~支撑件
403a~支撑部
403b~连接部
403c~端部
404~弹性体
405~基板
405a~凹槽
406~容置空间
500~本实用新型的键盘
501~键帽
502~框架
502a~凹槽
503~支撑件
503a~支撑部
503b~连接部
503c~端部
504~弹性体
505~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第一实施例。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支撑件、框架以及键帽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在第一实施例中,按键结构20包括一键帽201、一框架202、二支撑件203、一弹性体204以及一基板205。各元件分述如下:
基板205同时支撑框架202、支撑件203及弹性体204,基板205以及框架202可通过锁固方式或粘合方式互相结合,框架202在底部设置有凹槽202a,且框架202可为塑胶材料及一体成型的构件。
支撑件203具有支撑部203a、连接部203b以及端部203c,而连接部203b连接支撑部203a以及端部203c。
支撑件203的支撑部203a支撑键帽201,且弹性体204位于该键帽201的下方,而支撑件203的端部203c则设置在框架202的凹槽202a内。
其中,支撑件203的端部203c可在框架202的凹槽202a内进行滑动或旋转运动,以使得键帽201可相对于基板205上下移动。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20的组合是将支撑件203的端部203c设置在框架202的凹槽202a内,并利用基板205支撑支撑架203、框架202及弹性体204,以将支撑件203的端部203c限制在基板205以及框架202之间(在凹槽202a内),而当键帽201相对于基板203上下移动时,支撑件202及弹性体203则会受到框架202的保护,使其免于受到外物的损坏或固体与液体的污染,另外将支撑件203的端部203c直接设置在凹槽202a中的组装方式,不但可使按键结构的组装、制作及加工单纯化,更可提高其制作工艺效率以及减少加工成本与时间。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第二实施例。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支撑件、框架以及键帽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5以及图6,在第二实施例中,按键结构30包括一键帽301、一框架302、二支撑件303、一弹性体304以及一基板305。第二实施例的各元件分述如下:
基板305同时支撑框架302、支撑件303及弹性体304,基板305以及框架302可通过锁固方式或粘合方式互相结合,框架302可为塑胶材料及一体成型的构件,而基板305在顶部设置凹槽305a。
支撑件303具有支撑部303a、连接部303b以及端部303c,而连接部303b连接支撑部303a以及端部303c。
支撑件303的支撑部303a支撑键帽301,且弹性体304位于该键帽301的下方,而支撑件303的端部303c则设置在基板305的凹槽305a内。
其中,支撑件303的端部303c可在基板305的凹槽305a内进行滑动或旋转运动,以使得键帽301可相对于基板305上下移动。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30的组合是将支撑件303的端部303c设置在基板305的凹槽305a内,并利用基板305支撑支撑架303、框架302及弹性体304,以将支撑件303的端部303c限制在基板305以及框架302之间(在凹槽305a内),而当键帽301相对于基板303上下移动时,支撑件302及弹性体303则会受到框架302的保护,使其免于受到外物的损坏或固体与液体的污染,另外将支撑件303的端部303c直接设置在凹槽305a中的组装方式,不但可使按键结构的组装、制作及加工单纯化,更可提高其制作工艺效率以及减少加工成本与时间。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第三实施例。图8是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支撑件、框架以及键帽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7以及图8,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40包括一键帽401、一框架402、一支撑件403、一弹性体404以及一基板405。各元件分述如下:
基板405同时支撑框架402、支撑件403以及弹性体404,基板405以及框架402可通过锁固方式或粘合方式互相结合,框架402在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402a,基板405在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405a,而第一凹槽402a以及第二凹槽405a则形成一容置空间406(如图9所示),且框架402可为塑胶材料及一体成型的构件。
支撑件403具有支撑部403a、连接部403b以及端部403c,而连接部403b连接支撑部403a以及端部403c。
支撑件403的支撑部403a支撑键帽401,且弹性体404位于该键帽401的下方,而支撑件403的端部403c则设置在容置空间406内。
其中,支撑件403的端部403c可在容置空间406内进行滑动或旋转运动,以使得键帽401可相对于基板405上下移动。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40的组合是将支撑件403的端部403c设置在容置空间406内,并利用基板405支撑支撑架403、框架402及弹性体404,以将支撑件403的端部403c限制在基板405以及框架402之间(在容置空间406内),而当键帽401相对于基板403上下移动时,支撑件402及弹性体403则会受到框架402的保护,使其免于受到外物的损坏或固体与液体的污染,另外将支撑件403的端部403c直接设置在容置空间406中的组装方式,不但可使按键结构的组装、制作及加工单纯化,更可提高其制作工艺效率以及减少加工成本与时间。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键盘的实施例。图11是将本实用新型键盘翻转倒置而由下往上观察基板以及框架的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10以及图11,其中键盘500包括多个键帽501、一框架502、多个支撑架503、多个弹性体504以及一基板505。各元件分述如下:
基板505同时支撑框架502、多个支撑件503及多个弹性体504,基板505以及框架502可通过锁固方式或粘合方式互相结合,框架502在底部设置有多个凹槽502a,且框架502可为塑胶材料及一体成型的构件。
每一个支撑件503具有一支撑部503a、一连接部503b以及一端部503c,而连接部503b连接支撑部503a以及端部503c。
每一个支撑件503的支撑部503a支撑一键帽501,且一弹性体504位于该键帽501的下方,而每一个支撑件503的端部503c则设置在框架502的一凹槽502a内。
其中,支撑件503的端部503c可在框架502的凹槽502a内进行滑动或旋转运动,以使得键帽501可相对于基板505上下移动。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键盘500的组合是将每一个支撑件503的端部503c设置在框架502的凹槽502a内,并利用基板505支撑支撑架503、框架502及弹性体504,以将每一个支撑件503的端部503c限制在基板505以及框架502之间(在凹槽502a内),而当键帽501相对于基板503上下移动时,支撑件502及弹性体503则会受到框架502的保护,使其免于受到外物的损坏或固体与液体的污染,另外将每一个支撑件503的端部503c直接设置在凹槽502a中的组装方式,不但可使键盘的组装、制作及加工单纯化,更可提高其制作工艺效率以及减少加工成本与时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键盘也可将多个凹槽设置于基板顶部(如第二实施例所述),使支撑件的端部可设置在基板凹槽内,并将其限制在基板与框架之间;抑或于键盘的框架底部设置多个第一凹槽,以及于键盘的基板顶部设置多个第二凹槽,且多个第一凹槽以及多个第二凹槽则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如第三实施例所述),使支撑件的端部可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并将其限制在基板与框架之间。

Claims (16)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弹性体,位于该键帽下方;支撑件,具有支撑部、连接部以及端部,该支撑部支撑该键帽,而该连接部连接该支撑部以及该端部;基板,支撑该弹性体;以及框架,将该端部限制在该基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凹槽,该端部设置在该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凹槽,该端部设置在该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第一凹槽,该基板具有第二凹槽,且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形成一容置空间,而该端部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与该框架通过锁固方式结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与该框架通过粘合方式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为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为塑胶材料。
9、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键帽;多个弹性体,位于多个键帽下方;多个支撑件,具有多个支撑部、多个连接部以及多个端部,多个支撑部支撑多个键帽,而多个连接部连接多个支撑部以及多个端部;基板,支撑多个弹性体;以及框架,将多个端部限制在该基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多个凹槽,多个端部设置在多个凹槽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多个凹槽,多个端部设置在多个凹槽内。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具有多个第一凹槽,该基板具有多个第二凹槽,且多个第一凹槽与多个第二凹槽形成多个容置空间,而多个端部设置在多个容置空间内。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与该框架通过锁固方式结合。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与该框架通过粘合方式结合。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为一体成型。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为塑胶材料。
CNU2008200022265U 2008-01-18 2008-01-18 键盘及按键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7433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2265U CN201174335Y (zh) 2008-01-18 2008-01-18 键盘及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2265U CN201174335Y (zh) 2008-01-18 2008-01-18 键盘及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74335Y true CN201174335Y (zh) 2008-12-31

Family

ID=4020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222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74335Y (zh) 2008-01-18 2008-01-18 键盘及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7433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033A (zh) * 2009-11-18 2011-05-18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压式按键
CN107305816A (zh) * 2016-04-18 2017-10-3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033A (zh) * 2009-11-18 2011-05-18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压式按键
CN102064033B (zh) * 2009-11-18 2013-04-24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压式按键
CN107305816A (zh) * 2016-04-18 2017-10-3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49139U (ja) キー構造及びキーボード
JP5954607B2 (ja) バタフライヒンジを用いた移動距離が少ないキー機構
US201001184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member
US20110062008A1 (en) Keyboard
CN101276700A (zh) 多向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01100889A (ja) キーボード
CN102737884B (zh) 按键结构
US9058060B2 (en) Keyboard modul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3065843B (zh) 磁吸式按键及其键盘
CN201174335Y (zh) 键盘及按键结构
CN102376481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2376480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5225878B (zh) 按键模组及使用该按键模组的电子产品
CN201549410U (zh) 键盘按压改良结构
CN102376477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TW202040616A (zh) 按鍵結構
CN201294180Y (zh) 按键结构
CN201156486Y (zh) 防杂物进入的键盘装置
US20070211419A1 (en) Portable notebook computer
CN201196920Y (zh) 按键结构及其支撑件
CN2190320Y (zh) 架桥式计算机按键开关
CN222529762U (zh) 支撑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21766024U (zh) 一种按钮式指点杆模组
CN201421789Y (zh) 按键模块
CN2809836Y (zh) 模块化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