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174018Y -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 Google Patents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74018Y
CN201174018Y CNU2008200043882U CN200820004388U CN201174018Y CN 201174018 Y CN201174018 Y CN 201174018Y CN U2008200043882 U CNU2008200043882 U CN U2008200043882U CN 200820004388 U CN200820004388 U CN 200820004388U CN 201174018 Y CN201174018 Y CN 2011740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mera
component
shake
shak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43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雁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i Yanjia
Original Assignee
Cui Yanji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ui Yanjia filed Critical Cui Yanjia
Priority to CNU2008200043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740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740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740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该组件为可移动镜头组,设置于机身前端的卡口与感光材料之间,可移动式镜头组靠近镜头的一侧为平面透镜或者凹面透镜。通过防抖组件的补偿镜片的移动,使入射光线传播线路能够保持稳定,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照片。另外,由于可移动镜头组设置于感光元件的前侧,还能够起到保护感光元件的作用,避免了灰尘直接吸附于感光元件的表面,从而提高了感光元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内部设计结构简单合理,不影响其他组件的使用,生产成本较低,也提高了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领域,尤其是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相机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拍摄工具,而且在各种各样相机中还嵌入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模块,这样多功能模块不但提高了相机整体的使用性能,也使相机整体的操作界面变得更加简单和人性化。但是在对图像进行拍摄的时候,由于使用者不小心的抖动而造成相片的模糊,依然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损失了很多美好的瞬间。
在摄影技术中,准确的对焦、曝光和清晰的照片是优秀照片的最基本条件。而防抖技术对于获得清晰照片是不可缺少的。一般而言,光学防抖效果要好于电子防抖;光学防抖又分为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两种方式。镜头防抖的防抖效果一般更好,但是由于需要每个镜头都设有防抖装置,才能达到有效地达到防抖效果,因而这种防抖方式也会导致比较高的制造成本,又由于相机机身整体偏大,无法实现超薄轻小的特点。另外,因为相机机身内部的感光元件表面容易吸咐灰尘,由于感光元件属于较为精密的模块,也是达到成像效果的重要装置之一,一旦感光元件表面吸附有较多的灰尘,也会影响相机成像的效果与拍摄后相片的清晰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相机整体防抖性较差,并且有效的避免灰尘吸附于内部感光元件表面的问题,提供一种相机整体防抖性好,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灰尘吸附于感光元件表面的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包括相机机身、镜头、感光元件以及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的内部设有成像镜片,所述镜头的一端与所述相机机身连接,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相机机身的内部,还包括防抖组件,所述防抖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前侧。
所述防抖组件为可移动式镜头组。
所述可移动式镜头组为一组透镜,所述透镜的一侧为平面透镜或者凹面透镜。
所述感光元件为胶片、CMOS以及CCD。
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反光镜与五棱镜。
所述五棱镜设置于所述反光镜的上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设置于机身前端的卡口与感光元件之间,防抖组件为可移动镜头组,可移动式镜头组靠近镜头的一侧为平面透镜或者凹面透镜。通过防抖组件的补偿镜片的相对移动,使入射光线传播线路能够保持稳定,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照片。另外,由于可移动镜头组设置于感光元件的前侧,可不影响光线传播线路与成像质量的前提下,还能够起到保护感光元件的作用,从而当有灰尘吸附时,只需要清洁可移动镜头组的表面及可将灰尘清除,避免了感光元件的表面被刮伤,从而提高了感光元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内部设计结构简单合理,不影响其他组件的使用,生产成本较低,也提高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相机机身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线传播路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镜头        2机身      3反光镜
4感光元件    5取景器    6防抖组件
7五棱镜      8入射光线  9卡口
10成像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相机机身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镜头1、机身2、反光镜3、感光元件4、取景器5、防抖组件6、五棱镜7以及卡口9。镜头1的一端设有卡口或螺纹结构(图中未描述),与机身2的前端的还设有卡口9,镜头1采用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卡口9的内部,并且与机身2固定连接。镜头1的内部还设有成像镜片10,成像镜片1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根据需要由两个或者多个成像镜片组成镜片组,该成像镜片10可以采用塑料镜片或玻璃镜片,各镜片之间按照一定的中心距固定于镜头的内部,成像镜片10一般采用非球面式透镜设计。机身2的内部还设有反光镜3、感光元件4以及五棱镜7,感光元件4设置于反光镜3的后侧,感光元件4该为胶片、CMOS以及CCD。反光镜3的上侧还设有五棱镜7,五棱镜7与反光镜3相结合构成相机的图像传感器。防抖组件6设置于反光镜3的前侧,固定于机身2前端卡口9的内侧。防抖组件6为可移动式镜头组,该可移动式镜头组为一组相互之间位置可以移动的补偿镜片的透镜,并且可以采用塑料镜片或玻璃镜片为主要制造材料,可移动式镜头组靠近镜头的一侧为平面镜或者凹面镜。机身2上部的一侧还设有取景器5,取景器5的内部也设有一个或多个成像镜片,该成像镜片设置于五棱镜7的后侧。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线传播路线示意图,主要包括入射光线8。由于相机的拍摄方式主要采用入射光线的反射与折射原理,因此,拍摄对象的图像通过相机镜头由成像镜片采集后作为光学图像,采集后的图像被显示在指示器上,因此使拍摄对象的图像可以从取景器中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入射光线8由机身镜头1的外侧进入机身2的内部,入射光线首先穿过防抖镜头组,经其后侧的反光镜3折射后,将以直线射入的光线经折射后改变了其先前的传播路线,使入射光线向反光镜上侧的五棱镜7传播。当光线射入五棱镜后,随及与其内部的多个反射面发生折射,使入射光线能够由五棱镜后侧的取景器5中射出,从而使用者能够由取景器的另一端可以看清楚所要拍摄图像的状况。
当使用者要对当前取景器中的图像进行拍摄时,在按下拍摄按钮时,相机内部的陀螺仪(图中未描述)会自动检测镜头的移动,如果陀螺仪一旦检测到镜头的移动,便会将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会根据信号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并且通过防抖组件的补偿镜片对镜头的运动方向及位移量进行负补偿,使入射光线传播线路保持稳定,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照片。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防抖组件6。该防抖组件6设于反光镜3与感光元件4之间,从而使入射光线由机身镜头外侧直接由光线折射单元表面,并且经折射后改变其传播的线路。因为在反光镜前没有设置防抖组件,也因此增加了入射光线的传播强度,让使用者通过取景器5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拍摄图像的状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为可移动式镜片组,能够使入射光线的传播线路保持稳定,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照片。另外,在不影响光线传播线路与成像质量的前提下,还能够起到保护感光元件的作用,从而当有灰尘吸附时,只需要清洁可移动镜头组的表面及可将灰尘清除,避免了感光元件的表面被刮伤,从而提高了感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包括相机机身、镜头、感光元件以及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的内部设有成像镜片,所述镜头的一端与所述相机机身连接,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相机机身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抖组件,所述防抖组件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所述防抖组件为可移动式镜头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所述可移动式镜头组为一组透镜,所述透镜的一侧为平面镜或者凹面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所述感光元件为胶片、CMOS以及CC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反光镜与五棱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所述五棱镜设置于所述反光镜的上侧。
CNU2008200043882U 2008-02-01 2008-02-01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40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43882U CN201174018Y (zh) 2008-02-01 2008-02-01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43882U CN201174018Y (zh) 2008-02-01 2008-02-01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74018Y true CN201174018Y (zh) 2008-12-31

Family

ID=4020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438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4018Y (zh) 2008-02-01 2008-02-01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7401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5653A1 (zh) * 2018-04-25 2019-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及照相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5653A1 (zh) * 2018-04-25 2019-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及照相机
US12047663B2 (en) 2018-04-25 2024-07-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ens module and camera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28379A1 (zh) 视频眼镜的眼球追踪模组
CN217404597U (zh) 成像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07337045U (zh) 一种新型相机模组
CN107948470B (zh) 摄像头模块和移动设备
CN103297573A (zh) 一种可实现光学变焦的手机摄像模块
CN113645373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21575518U (zh) 图像捕获设备和模块化透镜组件安装系统
CN201174018Y (zh) 交换镜头相机机身防抖组件
JPS6145212B2 (zh)
US6314246B1 (en) Viewfinder optical system of a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CN102445819A (zh) 照相机
CN210442588U (zh) 一种眼镜的摄像组件结构
US7616884B2 (en) Viewfinder for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ES2312072T3 (es) Visor optico de una camara.
US20040041915A1 (en)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US7508441B1 (en)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and image pick-up unit
US3182546A (en) Albada viewfinder for photographic cameras with optical means including reflector onrear element for viewing external indicator
CN222776273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广角运动相机
CN220440789U (zh) 一种折反射分光式双传感器相机
JP4900769B2 (ja) ファインダ光学系及びこれを搭載する光学機器
CN222189675U (zh) 一种长焦折反式摄影物镜
CN204116786U (zh) 一种安装于移动终端防止曝光过度的光学模块
KR100853689B1 (ko) 저조도용 카메라 모듈의 구조
CN216901110U (zh) 一种组合透镜系统、成像模组及相机
CN218068334U (zh) 金属遮光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