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8903Y - 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58903Y CN201158903Y CNU2007201873922U CN200720187392U CN201158903Y CN 201158903 Y CN201158903 Y CN 201158903Y CN U2007201873922 U CNU2007201873922 U CN U2007201873922U CN 200720187392 U CN200720187392 U CN 200720187392U CN 201158903 Y CN201158903 Y CN 20115890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steel strand
- lug plate
- assembly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所述钢绞线连接组件具有: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内周壁为锥形,钢绞线穿入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且钢绞线与套筒第一端的锥形内周壁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夹紧所述钢绞线;所述套筒的第二端构成螺纹连接端;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结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设置承压架,仅在结构连接处设置耳板即可,因而结构简单,承力件受力得到改善,且施工不需要专用设备,使施工容易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主要适用于建筑、桥梁及市政施工、加固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桥梁及市政施工、加固中,常常需要将钢绞线沿轴向施加并保持一定的力,形成预应力钢绞线,以达到对结构增强或加固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钢绞线连接结构如图6所示,在钢绞线13的一端采用固定端11,另一端为张紧端10。其中的所述张紧端10和固定端11均由承压架12支撑,所述张紧端10包括固定在所述承压架12上的锚环101和设置在锚环101内的夹片102,由上述部件共同组成了现有的张紧体系。施工时,以穿心式千斤顶(未图示)在张紧端10张紧钢绞线13,达到一定压力数值后,卸下千斤顶,由于夹片102、锚环101与钢绞线13之间产生可靠的自锁,使钢绞线13的张紧力得以保持。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必须设置承压架12,而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场合,受空间或结构的限制,无法设置承压架12,将会大大影响对钢绞线的预应力施工。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钢绞线的张紧需要通过专用的穿心式千斤顶及油泵进行施工,而所述穿心式千斤顶和油泵的重量及体积较大,因此给施工带来了很多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尤其是一种可方便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和固定,而且施工过程较为简易的钢绞线连接组件。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钢绞线连接组件具有:
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内周壁为锥形,钢绞线穿入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且钢绞线与套筒第一端的锥形内周壁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夹紧所述钢绞线;所述套筒的第二端构成螺纹连接端;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结构件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形成为连接螺杆,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套筒第二端构成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形成为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套筒第二端构成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形成为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有内螺纹,一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和所述连接套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调节螺杆两端设置的螺纹互为反向。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夹片至少具有两片。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套筒第一端的内周壁和夹片具有相同的锥角,所述锥角为12-18度。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结构件上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耳板为设置在连接轴线上、具有规定厚度的板体,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耳板相配合的贯通槽,该贯通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耳板的厚度;在与所述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耳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耳板插设在所述贯通槽内,一销轴贯穿所述通孔并固定连接耳板和连接件的第二端。
如上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结构件上设有一对平行地设置在连接轴线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一连接耳板,所述耳板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两连接板间的宽度;在与所述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耳板、两连接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耳板插设在所述两连接板之间,一销轴贯穿所述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耳板和两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需要设置承压架,仅在结构连接处设置耳板即可,因而结构简单,承力件受力得到改善,且施工不需要专用设备,使施工容易进行。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A-A剖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沿B向的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常用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1
如图1、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2,具有:套筒20,所述套筒20的第一端201内周壁为锥形,第二端202构成螺纹连接端,至少两片夹片21设置所述套筒20的第一端201内,钢绞线13由所述夹片21内穿入所述套筒20的第一端201,所述夹片21将所述钢绞线13夹紧。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设置三片夹片21,且所述套筒20第一端201的内周壁和夹片21具有相同的锥角,所述锥角优选为12-18度。
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筒20的第二端202相连接,所述连接件22的第二端与结构件30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所述连接件22的第一端形成为连接套221,所述连接套221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20的第二端202形成有内螺纹;一调节螺杆222的两端均设有互为反向的螺纹,并分别与所述套筒20的第二端202和所述调节套221相连接。
所述连接件22的第二端与结构件30的连接方式不限,只要能将二者固定连接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固定在结构件30上的耳板31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耳板31为设置在连接轴线O-O上,且具有规定厚度的板体;所述连接件22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耳板31相配合,且平行于轴线且径向贯通的贯通槽223,该贯通槽223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耳板31的厚度。在与所述轴线O-O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件22的第二端、耳板31上均设有通孔224;所述耳板31插设在所述贯通槽223内,一销轴23贯穿所述通孔224将耳板31和连接件2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钢绞线13穿入所述套筒20的第一端201,然后将夹片21放入所述套筒20第一端201内,并对夹片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使之将钢绞线楔紧。固定在所述结构件30上的耳板31插入所述连接件22的贯通槽223内,将销轴23穿过将所述耳板31和连接件22由开口销225构成固定连接。将调节螺杆2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调节套22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20的第二端202相连接,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调节螺杆222,即可使被夹片21及套筒20锁紧的钢绞线13的一端向图中所示左侧或右侧移动,达到张紧钢绞线13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钢绞线连接组件2不需要设置承压架102,仅在结构件30的连接处设置耳板31即可,因而结构简单,承力件受力得到改善,且施工不需要专用设备,使之容易实施。
实施方式2
如图2、3、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钢绞线连接组件4中,所述连接件40的第一端构成为连接螺杆41,所述套筒20的第二端202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连接螺杆41与所述套筒20第二端202构成螺纹连接。反之,也可将所述套筒第二端设置为连接螺杆,将所述连接件40的第一端设置为连接套,并设有内螺纹(未图示),将所述连接件40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筒20的第二端的连接螺杆相连接,构成与上述图2所示结构相同效果的螺纹连接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钢绞线连接组件4为一非可调节结构,当将其与实施方式1的钢绞线连接组件2成对使用时,可将一端简化为所述非调节式钢绞线连接组件4,仅在另一端设置上述可调式钢绞线连接组件2,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22使钢绞线13移动,达到张紧钢绞线13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方式3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件30上设有一对平行地设置在连接轴线O-O两侧的连接板32,所述连接件22’的第二端设有一连接耳板226,所述耳板226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两连接板32间的宽度;在与所述轴线O-O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耳板226、两连接板32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耳板226插设在所述两连接板32之间,一销轴23贯穿所述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耳板226和两连接板32。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固定的所述钢绞线13两端头距离较近的场合,可在所述钢绞线13的两端均使用所述非可调式钢绞线连接组件4。
当需要对所述钢绞线13的两端均进行张拉时,可在钢绞线13的两端均设置上述可调式钢绞线连接组件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连接组件具有:
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内周壁为锥形,钢绞线穿入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且钢绞线与套筒第一端的锥形内周壁之间设有夹片,所述夹片夹紧所述钢绞线;所述套筒的第二端构成螺纹连接端;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结构件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形成为连接螺杆,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形成有内螺纹,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套筒第二端构成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形成为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套筒第二端构成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形成为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有内螺纹,一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和所述连接套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两端设置的螺纹互为反向。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至少具有两片。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第一端的内周壁和夹片具有相同的锥角,所述锥角为12-18度。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上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耳板为设置在连接轴线上、具有规定厚度的板体,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耳板相配合的贯通槽,该贯通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耳板的厚度;在与所述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耳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耳板插设在所述贯通槽内,一销轴贯穿所述通孔并固定连接耳板和连接件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钢绞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上设有一对平行地设置在连接轴线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有一连接耳板,所述耳板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两连接板间的宽度;在与所述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耳板、两连接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耳板插设在所述两连接板之间,一销轴贯穿所述通孔并固定连接所述耳板和两连接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873922U CN201158903Y (zh) | 2007-12-24 | 2007-12-24 | 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873922U CN201158903Y (zh) | 2007-12-24 | 2007-12-24 | 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58903Y true CN201158903Y (zh) | 2008-12-03 |
Family
ID=4010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8739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8903Y (zh) | 2007-12-24 | 2007-12-24 | 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58903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87572A (zh) * | 2012-04-01 | 2012-07-18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291421A (zh) * | 2015-08-25 | 2018-07-17 | 优尼林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具有可调节安装框的窗、遮板或门 |
CN109944393A (zh) * | 2019-03-28 | 2019-06-28 | 重庆市隆泰稀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钢绞线连接装置 |
-
2007
- 2007-12-24 CN CNU2007201873922U patent/CN20115890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87572A (zh) * | 2012-04-01 | 2012-07-18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钢绞线拉索及其制作方法 |
CN108291421A (zh) * | 2015-08-25 | 2018-07-17 | 优尼林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具有可调节安装框的窗、遮板或门 |
CN109944393A (zh) * | 2019-03-28 | 2019-06-28 | 重庆市隆泰稀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钢绞线连接装置 |
CN109944393B (zh) * | 2019-03-28 | 2024-02-13 | 重庆市隆泰稀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钢绞线连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79886B (zh) |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线缆的紧固具 | |
CN102002911B (zh) | 碳纤维索股内套管锥形粘结型锚具 | |
CN203772637U (zh) | 一种螺栓最小拉力载荷试验夹具 | |
CN201158903Y (zh) | 一种钢绞线连接组件 | |
CN102410153A (zh) |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叶片或转子叶片段 | |
CN108824706B (zh) | 一种钢筋连接结构 | |
KR20130127660A (ko) | 길이조절이 가능한 정착지지체 | |
CN102852284A (zh) | 锥套锁紧式钢筋连接接头 | |
CN203905974U (zh) | 高预紧锚杆张拉装置 | |
KR101525762B1 (ko) | 시공성과 안전성을 보강한 철근용 커플링 및 철근 커플링 결합구조와 결합방법 | |
CN210316632U (zh) | 一种贴壁抱接式圆形杆件抗压加固装置 | |
CN101799095A (zh) | 树脂基复合材料管与金属材料连接方法 | |
KR20110096273A (ko) | 콘크리트 철근용 연결기 | |
CN105114412B (zh) | 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材料管连接接头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1554478U (zh) | 桁架锚索连接锁紧器 | |
CN108953353A (zh) | 一种螺栓防松组件 | |
CN210177817U (zh) | 一种新型弹性组合螺纹套管杆件连接器 | |
CN110714960B (zh) | 一种frp管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 |
JP4469420B2 (ja) | 過負荷防止機構を備えた締結構造 | |
CN114623138A (zh) | 一种双头拉杆型连接副及安装方法 | |
CN214749388U (zh) | 一种柱状抗拔连接件拉力测试工装 | |
CN104912192A (zh) | 一种钢拉杆组件及钢拉杆张拉施工方法 | |
CN214583763U (zh) | 一种钢筋计连接结构 | |
CN221798913U (zh) | 一种适用于frp筋的并联复合式锚具 | |
CN220100400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锁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