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156607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6607Y
CN201156607Y CNU2008200027220U CN200820002722U CN201156607Y CN 201156607 Y CN201156607 Y CN 201156607Y CN U2008200027220 U CNU2008200027220 U CN U2008200027220U CN 200820002722 U CN200820002722 U CN 200820002722U CN 201156607 Y CN201156607 Y CN 20115660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terminal
storage tank
positioning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27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士奇
周芝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0027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660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660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660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包括一导接端面、一位于该导接端面相反侧的对接端面、多个间隔排列且自该导接端面延伸至该对接端面的端子容置槽,及多个分别与各该端子容置槽相连通且延伸方向异于该端子容置槽的延伸方向的定位槽。每一导电端子装设于所述端子容置槽内,且包括一本体、一由该本体邻近该导接端面的一端向该导接端面方向延伸并适合导接导线的环状导接部、二由该本体二相反侧缘同向延伸的对接部,及一由该本体往远离所述对接部方向延伸并卡置于对应的定位槽的定位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限位效果更佳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往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壳体11及多个导电端子12。
绝缘壳体11,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端子容置槽111。每一端子容置槽111邻近一端面处分岔形成一上槽道112及一位于上槽道112下方的下槽道113。下槽道113具有一上部分114与一宽度大于上部分114的下部分115。
每一导电端子12装设于对应的端子容置槽111内,每一导电端子12包括一本体121、一由本体121一端向外延伸并适合导接导线2的导接部122、二由本体121二相反侧缘向上延伸的对接部123,及一自本体121相反于导接部122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定位部124。定位部124具有一与本体121相连接的较窄部分126及一与较窄部分126连接且位于本体121的相反侧的较宽部分125。其中,下槽道113的下部分115的宽度大于较窄部分126的宽度与较宽部分125的宽度。下槽道113的上部分114的宽度小于较宽部分125的宽度,但是大于较窄部分126的宽度。
导电端子12组立于对应的端子容置槽111时,先将导电端子12沿端子容置槽111方向插入,使所述对接部123与定位部124分别穿过对应的上槽道112与下槽道113的下部分115。此时,所述对接部123容置于上槽道112中并外露于绝缘壳体11,定位部124的较宽部分125穿出绝缘壳体11的端面且较窄部分126位于下槽道113的下部分115。
接着再将导电端子12上移,使较窄部分126移至上部分114,由于定位部124的较宽部分125的宽度大于上部分114的宽度,使较宽部分125后方的肩缘顶抵于绝缘壳体11的端面上无法沿端子容置槽111延伸方向后移。
但是,当导电端子12受外力产生一相对于绝缘壳体11的向下位移时,定位部124随着向下移动,使较宽部分125后方的肩缘不再顶抵于绝缘壳体11的端面上,因而无法再限制导电端子12沿端子容置槽111方向的后移,造成导电端子12容易松脱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以使导电端子定位稳固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及多个导电端子。
该绝缘壳体包括一导接端面、一位于该导接端面相反侧的对接端面、多个间隔排列且自该导接端面延伸至该对接端面的端子容置槽,及多个分别与各该端子容置槽相连通且延伸方向异于该端子容置槽的延伸方向的定位槽。
每一导电端子装设于所述端子容置槽内,且包括一本体、一由该本体邻近该导接端面的一端向该导接端面方向延伸并适合导接导线的环状导接部、二由该本体二相反侧缘同向延伸的对接部,及一由该本体往远离所述对接部方向延伸并卡置于对应的定位槽的定位部。
较佳地,每一端子容置槽的截面呈矩形,且每一端子容置槽具有一顶壁面及一底壁面,每一定位槽自所对应的端子容置槽的底壁面延伸至该绝缘壳体的底面,所述对接部自该本体向上延伸,且该定位部自该本体向下延伸。
较佳地,每一定位部是一薄片且往该导接部方向延伸。
较佳地,每一定位部远离该本体的一端顶抵于所对应的定位槽较邻近该导接端面的壁面。
较佳地,每一对接部是呈弧状的薄片,且其开口朝向所对应的另一对接部的反方向。
较佳地,每一端子容置槽邻近该对接端面处分岔形成一对接槽道及一位于该对接槽道下方的辅助定位槽道,所述对接部容置于该对接槽道并外露于该绝缘壳体,每一导电端子还包括一自该本体相反于该导接部的一端往远离该导接部方向延伸,并卡置于对应的辅助定位槽道的辅助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导电端子的定位部向下并向该导接部方向延伸,且顶抵于所对应的定位槽较邻近该导接端面的壁面的设计,使该定位部卡置于对应的定位槽,达成该导电端子于端子容置槽延伸方向被限位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以往电连接器,其中一导电端子组立于一绝缘壳体。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绝缘壳体3及多个导电端子4。
绝缘壳体3包括一导接端面31、一位于导接端面31相反侧的对接端面32、多个间隔排列且自导接端面31延伸至对接端面32的端子容置槽33,及多个定位槽34。
每一端子容置槽33的截面呈矩形,且具有一顶壁面331及一底壁面332。每一定位槽34由各该端子容置槽33的底壁面332延伸至绝缘壳体3的底面。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34是由端子容置槽33的底壁面332延伸至绝缘壳体3的底面,但是定位槽34也可自端子容置槽33的其它壁面向绝缘壳体3的外表面延伸,只要定位槽34与端子容置槽33相连通且其延伸方向异于端子容置槽33的延伸方向即可。每一端子容置槽33邻近对接端面32处分岔形成一对接槽道333及一位于对接槽道333下方的辅助定位槽道334。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壳体3的底壁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凸块35,凸块35的顶面即为端子容置槽33的底壁面332,凸块35的一端面即为定位槽34较邻近导接端面31的壁面。
每一导电端子4装设于对应的端子容置槽33内,且包括一本体41、一由本体41邻近导接端面31的一端向导接端面31方向延伸并适合导接导线5的环状导接部42、一自导接部42向远离本体41方向延伸且固定于导线5上的固定部46、二由本体41二相反侧缘向上延伸且容置于对接槽道333并外露于绝缘壳体3的对接部43、一由本体41往远离所述对接部43方向延伸并卡置于对应的定位槽34的定位部44,及一自本体41相反于导接部42的一端往远离导接部42方向延伸,并卡置于对应的辅助定位槽道334的辅助定位部45。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41是一矩形片体,而定位部44是自本体41的中心部分向下冲压形成的一薄片,定位部44由本体41向下并向导接部42方向延伸。每一定位部44远离本体的一端顶抵于所对应的定位槽34较邻近导接端面31的壁面(即凸块35的一端面)。每一对接部43是呈弧状的薄片,以于面对对接端面32处形成一喇叭口,以夹设一由对接槽道333插入的端子(图未示)。
参阅图2、图4与图5,导电端子4组立于对应的端子容置槽33时,将导电端子4沿端子容置槽33方向由导接端面31插入。于插入过程中,定位部44向上变形并顶抵于端子容置槽33的底壁面332。直到定位部44位于定位槽34的上方时,定位部44不再受底壁面332的压缩而向下弹入定位槽34中,使定位部44的一端顶抵于凸块35的端面上。
同时,辅助定位部45与所述对接部43分别穿设于对应的辅助定位槽道334与对接槽道333。辅助定位部45卡置于对应的辅助定位槽道334中。所述对接部43外露于绝缘壳体3并供由对接槽道333插入的端子(图未示)插设。
定位部44使导电端子4无法沿端子容置槽33延伸方向往导接端面31方向移动,且辅助定位部45限制导电端子4于上下方向的移动。二者44、45相配合限制导电端子4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动,借由双方向的定位,以提升导电端子4的定位效果。如此,即使当导电端子4受外力时,也能稳固地限位于端子容置槽33中,不会产生相对于绝缘壳体3的位移而松脱。
综上所述,借由导电端子4的定位部44向下并向该导接部42方向延伸,且顶抵于所对应的定位槽34较邻近导接端面31的壁面的设计,使定位部44卡置于对应的定位槽34,达成导电端子4于端子容置槽33延伸方向被限位的目的,解决以往导电端子受外力产生的一相对于绝缘壳体的向下位移时容易松脱的缺点,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个绝缘壳体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包括一个导接端面、一个位于该导接端面相反侧的对接端面,及多个间隔排列且自该导接端面延伸至该对接端面的端子容置槽,所述导电端子装设于所述端子容置槽内,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个本体、一个由该本体邻近该导接端面的一端向该导接端面方向延伸并适合导接导线的环状导接部,及二个由该本体二个相反侧缘同向延伸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壳体还包括多个分别与各该端子容置槽相连通且延伸方向异于该端子容置槽的延伸方向的定位槽,每一个导电端子还包括一个由该本体往远离所述对接部方向延伸并卡置于对应的定位槽的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端子容置槽的截面呈矩形,且每一个端子容置槽具有一个顶壁面及一个底壁面,每一个定位槽自所对应的端子容置槽的底壁面延伸至该绝缘壳体的底面,所述对接部自该本体向上延伸,且该定位部自该本体向下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定位部是一片薄片且往该导接部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定位部远离该本体的一端顶抵于所对应的定位槽较邻近该导接端面的壁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对接部是呈弧状的薄片,且其开口朝向所对应的另一个对接部的反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端子容置槽邻近该对接端面处分岔形成一个对接槽道及一个位于该对接槽道下方的辅助定位槽道,所述对接部容置于该对接槽道并外露于该绝缘壳体,每一个导电端子还包括一个自该本体相反于该导接部的一端往远离该导接部方向延伸,并卡置于对应的辅助定位槽道的辅助定位部。
CNU2008200027220U 2008-01-22 2008-01-22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660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7220U CN201156607Y (zh) 2008-01-22 2008-01-22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7220U CN201156607Y (zh) 2008-01-22 2008-01-22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6607Y true CN201156607Y (zh) 2008-11-26

Family

ID=4010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272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6607Y (zh) 2008-01-22 2008-01-22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660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005298A1 (de) 2020-08-28 2022-03-03 HELLA GmbH & Co. KGaA Elektrische Verbindungsbuchse zum Verbinden mit mindestens einem Stecktei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005298A1 (de) 2020-08-28 2022-03-03 HELLA GmbH & Co. KGaA Elektrische Verbindungsbuchse zum Verbinden mit mindestens einem Stecktei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3897B (zh) 电连接器
CN20101808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5390838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JP497098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2733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lexible mating portion
US85796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TW20042349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functions of promoting magnetic shielding and ground connection
CN102142648B (zh) 连接器
US20090275237A1 (en) SIM Card Connector
JP629973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088152A (zh) 电气连接器
JP2008041664A (ja) コネクタ
CN107978887B (zh) 线对板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10429407B (zh) 电连接器
US822116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9048922A (ja) ジャック用コネクタ
CN202564657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156607Y (zh) 电连接器
US9787027B2 (en) Power plug connector can be plugged in both normal and reverse way
CN20116013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2007128875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7732192U (zh) 线对板连接器总成及其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
CN103855535A (zh) 具有抗拉机制的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201207456Y (zh) 板对板连接器
TWI678033B (zh) 線對板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及線端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