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3169Y -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53169Y CN201153169Y CNU2007203027228U CN200720302722U CN201153169Y CN 201153169 Y CN201153169 Y CN 201153169Y CN U2007203027228 U CNU2007203027228 U CN U2007203027228U CN 200720302722 U CN200720302722 U CN 200720302722U CN 201153169 Y CN201153169 Y CN 20115316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nector
- shell
- socket
- hol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适用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及其插座,该连接器是由一塑料射出一体成型的中空壳体,于该中空壳体内部上下二面分别连结设有端子组,该中空壳体为一具备防呆作用的连接壳体,于该中空壳体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防呆凸块,且于其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并于该遮蔽壳体上下二端分别设有一弹片;该插座为一中空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一插槽,在插槽内设置有一固定座,并于该中空壳体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上下二面分别设有端子组,由此可达到单一连接器及其插座可适用于不同的传输协定,以及连接器与插座的组装连结方向的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连接器装置,尤指一种可适用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及其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科技时代的演进,许多电子产品皆可透过连接器与连接器插座形成连结,达到电子产品与电子产品间的电性连结,以及讯息传递与转换。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用以适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协定,当进行一特定数据传输动作时,则需要能互相对应的连接器与插座对插方能形成电性连结,然而,现今许多电子产品多以轻、薄、短、小作为诉求,市面上亦出现可适用多种不同的传输协定的插座,形成一可连接多种传输协定的单一插座,由此达到单一插座可与多种不同的传输协定的连接器连接的功能。
而最普遍应用于计算机外设产品的计算机外挂产品的连结装置,多以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作为一连结装置,虽然其成本较低廉,但因其传输速度有限,因此在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连结处理一般多选择eSATA(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作为一连结装置,以有效提升数据处理及传输的速度,因此二者仍各有其使用上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通过将多种不同传输协定的端子组结合成单一装置,形成一可适用于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以及其互相对应的插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及其插座,并且可有效防止连接器与插座于连结组装时产生错误的连接器及其插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连接器包含:
一中空壳体,该中空壳体连结设有二防呆凸块;
一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覆该中空壳体并连结设有二弹片;以及
二连结设置于中空壳体内部的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分别连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上下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中空壳体为一塑料射出一体成型的中空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遮蔽壳体为一冲压成型的遮蔽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连结设置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所述二端子组,其中一面的端子组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另一面的端子组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连结设置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所述二端子组皆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连结设置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所述二端子组皆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二端子组分别为由多个e SATA端子所组成的e SATA端子组,以及多个USB端子所组成的USB端子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中空壳体的左右二侧分别设有所述防呆凸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遮蔽壳体上下二端分别设有所述弹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中空壳体底部设有一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插座,该插座包含一中空壳体,该中空壳体设有一插槽,在该插槽内设置有一固定座,并于该中空壳体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其中: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端子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所述端子组,其中一面的端子组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另一面的端子组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所述端子组,每个所述端子组皆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所述端子组,每个所述端子组皆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二端子组分别为由多个e SATA端子所组成的e SATA端子组,以及多个USB端子所组成的USB端子组。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适用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及其插座具有下述优点:
该连接器是由一塑料射出一体成型的中空壳体,于该中空壳体内部上下二面分别连结设有端子组,该中空壳体为一具备防呆作用的连接壳体,于该中空壳体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防呆凸块,且于其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并于该遮蔽壳体上下二端分别设有一弹片,并可于其底部设有一固定部;该插座为一中空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一插槽,在插槽内设置有一固定座,并于该中空壳体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该固定座的上下二面分别设有端子组,由此,达到单一连接器及其插座可适用于不同的传输协定,以及连接器与插座的组装连结方向的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正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立体外观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立体外观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插座的组装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组装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座正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立体外观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座立体外观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插座的组装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组装示意图;
图10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正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座正视图;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座立体外观图;
图1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插座的组装示意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1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3、5 连接器
10、30、50 中空壳体
11、31、51 防呆凸块
12、32、52 遮蔽壳体
121、321、521 弹片
13、33、53 阶级部
14、34、54 插槽
15、35、55 eSATA端子组
1SA、35A、55A eSATA端子
16、36、56 USB端子组
16A、36A、56A USB端子
2、4、6 插座
20、40、60 中空壳体
21、41、61 插槽
22、42、62 固定座
23、43、63 遮蔽壳体
25、45、65 eSATA端子组
25A、45A、65A eSATA端子
26、46、66 USB端子组
26A、46A、66A USB端子
30A 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的正视图以及插座正视图,本实用新型是由一连接器1与一插座2对应连结所组成,其中,该连接器1由一中空壳体10、二防呆凸块11、一遮蔽壳体12、二阶级部13、一插槽14、多个eSATA端子15A以及多个USB端子16A所组成。
该中空壳体10的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防呆凸块11,另在该壳体外部设有一遮蔽壳体12,请参阅图3A及3B,于该遮蔽壳体12上下二端分别设有一弹片121,其中,该遮蔽壳体12为一冲压成型的金属壳体,本实施例是以金属铁材为例,该遮蔽壳体12可依使用方式选择将中空壳体10完全包覆,抑或是局部包覆连结于中空壳体10的上下二端或左右二侧等,形成一遮蔽作用。
该插槽14设置于该中空壳体10的中央,于该插槽14的上面连结设有由多个eSATA端子15A所组成的eSATA端子组15,于该插槽14下面相对于eSATA端子组15的对侧则设有多个USB端子16A所组成的USB端子组16。
请参阅图4A及四B,插座2是由一中空壳体20、一插槽21、一固定座22、一遮蔽壳体23、多个eSATA端子25A以及多个USB端子26A所组成。
该中空壳体20内部连结设有一插槽21,该插槽21内设有一固定座22,于该固定座22的上下二面分别设有多个eSATA端子25A所组成的eSATA端子组25及多个USB端子26A所组成的USB端子组26,并通过该冲压制成一体型的遮蔽壳体23包覆于中空壳体20外部,形成一遮蔽外层。
请同时参阅图3A~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立体外观图及插座立体外观图,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壳体10为一具备防呆作用的连接壳体,通过分别设置于中空壳体10二侧的阶级部13,以及阶级部13前端的防呆凸块11,能有效防止于进行与连接器插座组装时,连结组合的方向产生错误。
连接器1中央的插槽14上面连结的e SATA端子组15为多个活动式凸钩状端子;相对于e SATA端子组15设置的USB端子组16为多个固定式平板状端子。另,于该插座2的固定座22上面所连结的e SATA端子组25为可与连接器1的e SATA端子组15电性连结的固定式平板状端子;插座2的固定座22下面所连结的USB端子组26相对于连接器1的USB端子组16所设置的活动式凸钩状端子,以有效形成一电性连结。
于连接器1与插座2连结组装完成后,通过连结于连接器1上的遮蔽壳体12与插座2上的遮蔽壳体23相互接触连接,形成一接地作用。
请参阅图5A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示意图及另一视角组装示意图,其中,e SATA端子组15连结设置于该连接器1的中空壳体10中央插槽14内的上方,其由多个活动式凸钩状的eSATA端子15A所组成;USB端子组16连结设置于该连接器1的中空壳体10中央插槽14内的下方,其由多个固定式平板状的USB端子16A所组成,由此达到提供连结器及其插座的电性连结。
请参阅图5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剖视图,该等多个平板状的USB端子16A以及多个规格异于USB端子16A的凸钩状的e SATA端子15A规则排列设置于中空壳体10内部,并于该插槽14内部上、下二端分别形成一电性连结端,该等端子所组成的e SATA端子组15与USB端子组16亦可视所欲应用连结的传输协定而选择其它端子组。
请参阅图6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正视图以及插座正视图,本实用新型由一连接器3与一插座4对应连结组装而成,该连接器3包括一中空壳体30、二防呆凸块31、一遮蔽壳体32、二阶级部33、一插槽34、多个eSATA端子35A以及多个USB端子36A;该中空壳体30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防呆凸块31,于该壳体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32,于该遮蔽壳体32上下二端分别设有一弹片321。
请参阅图8B,该遮蔽壳体32为一冲压成型的金属壳体,本实施例是以金属铁材为例,该遮蔽壳体32可依使用方式选择将中空壳体30完全包覆,抑或是局部包覆连结于中空壳体30的上下二端或左右二侧等,形成一遮蔽作用。
插座4包含一中空壳体40、一插槽41、一固定座42、一遮蔽壳体43、多个eSATA端子45A以及多个USB端子46A。
连接器3中央的插槽34设置于该中空壳体30的中央,于该插槽34的上方连结设有由多个eSATA端子35A所组成的eSATA端子组35,于该插槽34下方相对于eSATA端子组35的对侧则设有多个USB端子36A所组成的USB端子组36。该中空壳体40内有一插槽41,插槽41内部设有一固定座42,于其固定座42的上下二面分别设有多个eSATA端子45A所组成的eSATA端子组45及多个USB端子46A所组成的USB端子组46。
请参阅图8A~图9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立体外观图及插座立体外观图,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壳体30为一具备防呆作用的连接壳体,通过分别设置于中空壳体30二侧的阶级部33,以及阶级部33前端的防呆凸块31,能有效防止于进行与连接器插座组装时,连结组合的方向产生错误。
连接器3中央的插槽34上方连结的e SATA端子组35为多个活动式凸钩状端子;相对于e SATA端子组35设置的USB端子组36为规格异于e SATA端子组的多个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于插座4的固定座42上方连结设有一e SATA端子组45,其为一相对应于连接器3的e SATA端子组35的固定式平板状端子;于固定座42下方则对应连接器3的USB端子组36设置一固定式平板状的USB端子组46。
于连接器3与插座4连结组装完成后,通过连结于连接器3上的遮蔽壳体32与插座4上的遮蔽壳体43相互接触连接,形成一接地作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中空壳体30底部设有一固定部30A,使得该中空壳体10与连接器插座组装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及插座的扣持更加稳固,不易脱落。
请参阅图10A及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及另一视角组装示意图,其中,e SATA端子组35连结设置于该连接器3的中空壳体30中央插槽34内的上方,USB端子组36连结设置于该连接器3的中空壳体30中央插槽34内的下方,其由多个规格异于e SATA端子组的活动式凸钩状的USB端子36A所组成,由此达到提供连接器及其插座的电性连结。
请参阅图10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剖视图,该等多个凸钩状的e SATA端子35A以及多个规格异于e SATA端子35A的凸钩状的USB端子36A是规则排列设置于中空壳体30内部,并于该插槽34内部上、下二端分别形成一电性连结端,该等端子所组成的e SATA端子组35与USB端子组36亦可视所欲应用连结的传输协定而选择其它端子组。
e SATA端子35A与USB端子36A分别为二相异规格的活动式凸钩状的传输端子,通过该凸钩状传输端子的弹性凸钩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
请同时参阅图11~图1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正视图、插座正视图、插座立体外观图、插座组装示意图、组装示意图及组装方式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连接器5包括一中空壳体50、二防呆凸块51、一遮蔽壳体52、二阶级部53、一插槽54、多个eSATA端子55A以及多个USB端子56A;该中空壳体50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防呆凸块51,另在该壳体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52,于该遮蔽壳体52上下二端分别设有一弹片521。
遮蔽壳体52为一冲压成型的金属壳体,本实施例是以金属铁材为例,该遮蔽壳体52可依使用方式选择将中空壳体50完全包覆,抑或是局部包覆连结于中空壳体50的上下二端或左右二侧等,形成一遮蔽作用。
插座6由一中空壳体60、一插槽61、一固定座62、一遮蔽壳体63,多个eSATA端子65A以及多个USB端子66A所组成。
连接器5中央的插槽54上方连结的e SATA端子组55为多个固定式平板状端子;相对于e SATA端子组55设置的USB端子组56为规格异于e SATA端子组的多个固定式平板状端子。另,插座6的固定座62上方所连结的e SATA端子组65为可与连接器5的e SATA端子组65电性连结的活动式凸钩状端子;插座6的固定座62下方所连结的USB端子组66为可与连接器5的USB端子组56电性连结的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e SATA端子65A与USB端子66A分别为二相异规格的活动式凸钩状的传输端子,通过该凸钩状传输端子的弹性凸钩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插座。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透过将二种不同的端子组形成单一装置,以及通过凸钩状传输端子的弹性凸钩结构,有效达到单一连接器可适用于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及其插座,而达到提供不同端子组的讯号传输效能。
2、通过单一连接器及其插座的装置以提供二种不同协议的传输功能,有效达到简化结构、节省空间且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增加使用便利性的特点。
3、通过该等壳体的防呆结构的设计,有效达到防止连接器与插座的组装方向产生错误,以及结构间的连结更加稳固密合、不易脱落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举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设计变化,均应为本案的技术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是,连接器包含:
一中空壳体,该中空壳体连结设有二防呆凸块;
一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包覆该中空壳体并连结设有二弹片;以及
二连结设置于中空壳体内部的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分别连结设置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上下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中空壳体为一塑料射出一体成型的中空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遮蔽壳体为一冲压成型的遮蔽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连结设置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所述二端子组,其中一面的端子组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另一面的端子组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连结设置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所述二端子组皆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连结设置于该中空壳体内部的所述二端子组皆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二端子组分别为由多个eSATA端子所组成的eSATA端子组,以及多个USB端子所组成的USB端子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中空壳体的左右二侧分别设有所述防呆凸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遮蔽壳体上下二端分别设有所述弹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是,该中空壳体底部设有一固定部。
11、一种插座,该插座包含一中空壳体,该中空壳体设有一插槽,在该插槽内设置有一固定座,并于该中空壳体外部包覆设有一遮蔽壳体,其特征是: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端子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所述端子组,其中一面的端子组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另一面的端子组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所述端子组,每个所述端子组皆为固定式平板状端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该固定座的二面分别设有所述端子组,每个所述端子组皆为活动式凸钩状端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该二端子组分别为由多个eSATA端子所组成的eSATA端子组,以及多个USB端子所组成的USB端子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3027228U CN201153169Y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3027228U CN201153169Y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53169Y true CN201153169Y (zh) | 2008-11-19 |
Family
ID=40128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30272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3169Y (zh) | 2007-12-29 | 2007-12-29 |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53169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27773A1 (zh) * | 2010-04-12 | 2011-10-20 | Lai Minghong | 一种具有usb3.0端子和esata端子的连接器 |
CN104868320A (zh) * | 2014-05-22 | 2015-08-26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
-
2007
- 2007-12-29 CN CNU2007203027228U patent/CN20115316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27773A1 (zh) * | 2010-04-12 | 2011-10-20 | Lai Minghong | 一种具有usb3.0端子和esata端子的连接器 |
CN104868320A (zh) * | 2014-05-22 | 2015-08-26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
CN104868320B (zh) * | 2014-05-22 | 2020-01-21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7218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 |
CN202737282U (zh) | 通讯转接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US7670191B2 (en) | Extension/expansion to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 |
US20080311801A1 (en) | Extension to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 |
US2009004242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and transition module | |
CN201256225Y (zh) | 整合直流电源接脚的外部序列先进附加技术端子接头 | |
CN105119081A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TWM614728U (zh) | 具有防反插結構之連接器 | |
CN201153169Y (zh) |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座 | |
US20090181578A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01515048U (zh) | 可共用的电连接插座 | |
CN201663259U (zh) | 一种扣合插入式usb端子插头 | |
CN201285972Y (zh) | 可适用多种不同传输协定的连接器插座 | |
KR200451271Y1 (ko) | 7 핀형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플러그 | |
TWI392155B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CN202513411U (zh) | 具限位功能的电连接器插座 | |
CN201608397U (zh) | 整合型电连接器 | |
CN204947225U (zh) |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 |
CN201315398Y (zh) | 可共用的讯号线插座构造 | |
CN20162328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56473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02875Y (zh) | 端子组件及连接器 | |
CN204179307U (zh) | Usb连接器及其屏蔽壳组件 | |
TWM526209U (zh) | Usb插頭結構 | |
CN206992378U (zh) | 一种USBType‑C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