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113130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13130Y
CN201113130Y CNU2007201787166U CN200720178716U CN201113130Y CN 201113130 Y CN201113130 Y CN 201113130Y CN U2007201787166 U CNU2007201787166 U CN U2007201787166U CN 200720178716 U CN200720178716 U CN 200720178716U CN 201113130 Y CN201113130 Y CN 20111313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holding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elastic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787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787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13130Y/zh
Priority to TW96216104U priority patent/TWM332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1313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1313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相应端子收容槽的端子。端子收容槽分别具有一对接口与一装配口,及一面向该装配口的限位侧壁。该端子收容槽的限位侧壁向该装配口方向凸伸一限位部。该端子分别具有一凸伸于该对接口外的接触部、一与该接触部连接的弹性臂。该限位部与该端子收容槽的限位侧壁共同限位该弹性臂在对接过程中的形变位移,使其接触部相应回移。因而接触部会往复刮擦电池板的金手指,且其在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的位移较未设置限位部时要小,相应的电池板上金手指的尺寸缩小。本实用新型对接准确、稳定,适应产品小型化的趋势。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连接电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420116764号公开一种电池连接器6,该电池连接器6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与电池板(未图示)接触而实现相应的电连接。如图1所示,该电池连接器6包含一绝缘本体60及若干端子61,该绝缘本体60上形成有若干端子收容槽62,各端子61收容于相应的端子收容槽62内。以绝缘本体60面向电池板的一面为上,该绝缘本体60具有一上表面600,及与该上表面600相对的下表面601。各端子收容槽62分别于上表面600、下表面601上形成一上开口620、下开口621。该上开口620的宽度略小于端子收容槽62的宽度。端子收容槽62内壁靠近下开口621处两侧相对设有一固持槽622。各端子61包含一弹性接触臂610、一基部611、连接该弹性接触臂610与基部611的第一弯折部612,及由基部611向下延伸的一焊接部613。具体的,该弹性接触臂610顶部凸出一接触部614。此外,该弹性接触臂610末端向两侧延伸一对扣耳615,该基部611两侧延伸两固定翼616。
端子61组入端子收容槽62后,其接触部614凸伸于上开口620外,而整个弹性接触臂610籍由两扣耳615被相对定位于端子收容槽62内,不会弹出。端子61基部611两侧的固定翼616收容于相应的固持槽622中,籍由与固持槽622槽壁的过盈配合而将端子61固定于端子收容槽62中。端子61的焊接部613延伸于端子收容槽62的下开口621,可进一步焊接至一电路板上。
实际使用中,电池板如长时间搁置,其金手指表面极易被氧化形成氧化层,该氧化层会妨碍电池板与电连接器6的端子61的电性接触,而导致电连接不稳定对产品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鉴于此,业界希望在电池板与电连接器对接时,其表面的氧化层会被刮擦清除。然对于该现有电连接器6而言,其与电池板对接时接触部614随着电池板的推压只会相应的不断向下位移,而不会往复磨擦金手指表面,因而无法有效清除电池板上的氧化层。另一方面,这种单一方向的移动,也会导致该接触部614在电池板上金手指接触的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相对位移较大。电池板上金手指的尺寸较大才能满足准确对接和稳定连接的需要,难以适应产品小型化的趋势;否则极易出现端子的接触部滑出金手指而接触不良。因此现有的该类电连接器尚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端子在与电池板对接时能对其氧化层往复刮擦,且能够使其接触部在与电池板上的金手指接触的初始位置与最终对接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小,相应的电池板上金手指尺寸无需太大即可保证准确稳定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相应端子收容槽的端子。该端子收容槽分别具有一对接口与一装配口,及一面向该装配口的限位侧壁。该端子分别具有一凸伸于该对接口外的接触部、一与该接触部连接的弹性臂,及一与该弹性臂连接的延伸于该装配口外的焊接部。该端子收容槽的限位侧壁向该装配口方向凸伸一限位部,从而界定一与该对接口相通的收容该弹性臂的位移槽。该限位部与该端子收容槽的限位侧壁共同限位该弹性臂于该位移槽内的形变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该弹性臂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该第一支臂自该接触部倾斜向该限位侧壁延伸,该第二支臂自该第一支臂弯折向该装配口延伸;在弹性臂形变位移中,该限位侧壁限位该第一支臂,该限位部限位该第二支臂。该各端子进一步包含一连接该弹性臂与该焊接部的固持部;该端子收容槽进一步包含一收容该固持部的固持槽,其界定于该限位部与一面向该对接口的底壁之间。该固持部呈一U形,具有一连接该弹性臂的第二支臂的第一支脚,及连接该焊接部的第二支脚;该固持槽进一步包含收容该第一支脚的第一固持槽,及一收容该第二支脚的第二固持槽。该固持槽的两相对侧壁相对凸伸一凸台,该第一固持槽界定于该限位部与两凸台之间,该第二固持槽界定于该凸台与该端子收容槽的底壁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进一步包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含相对的卡固部及连接该卡固部的焊固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收容该各卡固部的卡持槽,该卡持槽与该装配口位于同一平面。该端子的接触部的自由末端进一步包含一凸耳状的扣持部,该端子收容槽还包括水平凸伸于该对接口的止挡该扣持部的止挡部。该绝缘本体于该端子收容槽的对接口的两侧分别凸设有若干缓冲部,防止对接过程中端子被过度压迫而永久变形。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电池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部在对接过程中因限位部的限位不会一直上移,而是会出现回移。因而接触部一方面会往复刮擦电池板金手指的氧化层;另一方面在初始位置与最终对接位置之间的位移较小,相应的所需电池板上金手指尺寸较小。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电连接稳定,适合产品小型化趋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装配于一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电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对接状态时的上视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ZZ线截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电连接器     10固定件
    100卡固部     101焊固部
    2绝缘本体     20对接面
    200缓冲部
    21后端面     22上表面
    23下表面     230卡持槽
    3端子     30接触部
    31弹性臂     310第一支臂
    311第二支臂
    32固持部     320第一支脚
    321第二支脚     322干涉部
    33焊接部     34扣持部
    4端子收容槽     40对接口
    400限位侧壁     401底壁
    402限位部
    41装配口     43位移槽
    430止挡部
    44固持槽     440凸台
    441第一固持槽     442第二固持槽
    5电路板
    P1初始位置     P2过渡位置
    P3最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可设置于一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一电路板5上,用于连接一插入的独立电池板(未图示)而为整个产品提供电源。该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本体2,及若干设置于绝缘本体2内的端子3;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包含一固定该电连接器1的固定件10。
结合图2、3、4、5,该绝缘本体2大致呈长方体状,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有若干收容相应端子3的端子收容槽4。以绝缘本体2面向对接的电池板的面为对接面20,与该对接面20相对的为后端面21;连接该对接面20与后端面21形成相对的上表面22与下表面23,该下表面23面向电路板P。各端子收容槽4于该绝缘本体2的对接面20与下表面23上,分别形成一对接口40与装配口41。各端子收容槽4进一步包含一面向该装配口41的限位侧壁400,及面向该对接口41的底壁401。该限位侧壁400进一步向装配口41方向凸伸一限位部402,该限位部402将该端子收容槽4进一步界定为与该对接口40相通的位移槽43,及一与该位移槽43相通位于该限位部与该底壁401之间的固持槽44。该位移槽43前端自相对两侧壁上相向凸伸一止挡部430,该固持槽44约中部处自相对的两侧壁上相对凸伸一凸台440,该凸台440与该限位部402界定一第一固持槽441,与该底壁401界定一第二固持槽442。另外,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对接器件过度压迫端子3导致其弹性疲劳,绝缘本体2于各端子收容槽4的对接口40两侧凸设有一缓冲部200。而且,为配合固定件10,位于中间的端子收容槽4两侧于该下表面23上分别形成一卡持槽230。
如图3、4、5所示,各端子3由装配口41组入相应的端子收容槽4,分别具有一接触部30、一弹性臂31、一固持部32,及一焊接部33。该接触部30呈顶端凸伸于对接口40外的倒U形,以与相应的对接电池板对接;其自由末端延伸一凸耳状的扣持部34,该扣持部34收容于位移槽43内并被止挡部430止挡防止其脱出。该弹性臂31呈一弧形,具有一自该接触部30斜向限位侧壁400延伸的第一支臂310,及一自该第一支臂310弯折向装配口41延伸的第二支臂311。该固持部32大致呈一U形,具有一自该弹性臂31的第二支臂311弯折向限位侧壁400延伸的第一支脚320,及自该第一支脚向装配口41延伸的第二支脚321;该第一、第二支脚320、321两侧设有干涉部322以与固持槽44内壁干涉。该第一支脚320固持于该第一固持槽441,该第二支脚321固持于该第二固持槽442。焊接部33自固持部32的第二支脚321垂直弯折延伸于装配口41外,以焊接至电路板5上。
固定件10为一ㄇ形,具有相对的卡固部100,及连接该两卡固部100的焊固部101。该两卡固部100分别卡持于绝缘本体2上的卡持槽230内。
如图6、7所示,当电池连接器1与一对接器件,如电池板对接时,电池板会沿对接面20由上表面22至下表面23方向推进,而向端子收容槽4内推压各端子3的接触部30使弹性臂31发生弹性形变。在对接的开始阶段,弹性臂31在外力综合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而向限位侧壁400及底壁401方向位移,带动接触部30由初始位置P1向电池板推进的相反方向位移刮擦电池板的金手指。待弹性臂31向限位侧壁400方向位移至其第一支臂310抵靠该限位侧壁400时,该限位侧壁400会给该第一支臂310一向装配口41的反作用力。在随着电池板的推进,接触部30持续在外力作用下位移这一过程中,接触部30会到达一最靠近上表面22的过渡位置P2。此外,在该弹性臂31的第二支臂311持续向底壁401方向位移过程中,其会抵靠限位部402,该限位部402会给该第二支臂311一向对接口40的反作用力。如此该弹性臂31的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11分别受到一向装配口41和向对接口40的作用力,会带动接触部30由中间位置P2向后、向下位移,即接触部30会向下刮擦电池板金手指。停止施力后,各端子3籍由弹性臂30的弹性会略回弹,到达一个相对平衡的最终位置,如P3。由图7中可看出,接触部30在初始位置P1和最终位置P3之间的位移h1较对接过程中P1到P2之间的位移h2回移一段距离,因而达到往复刮擦电池板的金手指的目的,可有效降低氧化层对电连接的影响。同时该最终位置P3的回移也大幅度降低相应电池板上金手指的尺寸。然而,如无该限位部43的设置,弹性臂31只会不断后移,接触部30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不会改变,也不会产生往复刮擦电池板金手指的效果。故而本实用新型较现有电池连接器具有对接准确、稳定,成本低,适应产品小型化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该相应端子收容槽的端子;该端子收容槽分别具有一对接口与一装配口,及一面向该装配口的限位侧壁;该端子分别具有一凸伸于该对接口外的接触部、一与该接触部连接的弹性臂,及一与该弹性臂连接的延伸于该装配口外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收容槽的限位侧壁向该装配口方向凸伸一限位部,从而界定一与该对接口相通的收容该弹性臂的位移槽;该限位部与该端子收容槽的限位侧壁共同限位该弹性臂于该位移槽内的形变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该第一支臂自该接触部倾斜向该限位侧壁延伸,该第二支臂自该第一支臂弯折向该装配口延伸;在弹性臂形变位移中,该限位侧壁限位该第一支臂,该限位部限位该第二支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各端子进一步包含一连接该弹性臂与该焊接部的固持部;该端子收容槽进一步包含一收容该固持部的固持槽,该固持槽界定于该限位部与一面向该对接口的底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持部呈一U形,具有一连接该弹性臂的第二支臂的第一支脚,及连接该焊接部的第二支脚;该固持槽进一步包含收容该第一支脚的第一固持槽,及一收容该第二支脚的第二固持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持槽的两相对侧壁相对凸伸一凸台,该第一固持槽界定于该限位部与两凸台之间,该第二固持槽界定于该凸台与该端子收容槽的底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含相对的卡固部及连接该卡固部的焊固部;该绝缘本体设有收容该各卡固部的卡持槽,该卡持槽与该装配口位于同一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接触部的自由末端进一步包含一凸耳状的扣持部,该端子收容槽还包括水平凸伸于该对接口的止挡该扣持部的止挡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于该端子收容槽的对接口的两侧分别凸设有若干缓冲部。
CNU2007201787166U 2007-09-25 2007-09-25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313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87166U CN201113130Y (zh) 2007-09-25 2007-09-25 电连接器
TW96216104U TWM332289U (en) 2007-09-25 2007-09-27 Socket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787166U CN201113130Y (zh) 2007-09-25 2007-09-2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13130Y true CN201113130Y (zh) 2008-09-10

Family

ID=39964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7871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13130Y (zh) 2007-09-25 2007-09-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13130Y (zh)
TW (1) TWM3322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184A (zh) * 2010-01-29 2011-09-2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安装部件、电子设备以及安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4526B2 (ja) * 2008-11-28 2011-11-0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14696141B (zh) * 2020-12-28 2024-0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和电路板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184A (zh) * 2010-01-29 2011-09-2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安装部件、电子设备以及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32289U (en) 200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8013U (zh) 电子卡
CN20211134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445293U (zh) 浮动式电连接器
CN108711689A (zh) 电连接器
CN203800331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1113130Y (zh) 电连接器
CN201549679U (zh) 电连接器
CN202503164U (zh) 电连接器
CN202373754U (zh) 电连接器
CN201781096U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1107819Y (zh) 电连接器
CN201259938Y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946782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
CN213546598U (zh) 一种浮动式双排连接器
CN204481191U (zh)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KR20100003357U (ko) 배터리 접속단자
CN103794951A (zh) 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
CN202601967U (zh) 卡连接器
CN200962489Y (zh) 电连接器
CN201142438Y (zh) 卡缘连接器
CN211045807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10391520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809960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3457126A (zh) 电连接器
CN201355639Y (zh) 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