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1535Y - 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11535Y CN201111535Y CNU2006200591229U CN200620059122U CN201111535Y CN 201111535 Y CN201111535 Y CN 201111535Y CN U2006200591229 U CNU2006200591229 U CN U2006200591229U CN 200620059122 U CN200620059122 U CN 200620059122U CN 201111535 Y CN201111535 Y CN 20111153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password
- control
- switch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报警电路由感应器B1、振动报警IC4、振动开关IC5及警号B2组成;编码检测电路由密码输入按钮、密码检测IC1、译码器IC2及编码按钮开关组成;控制电路由检测控制IC3、临时解锁电路、按钮开关N1、N2、可控硅VS电路组成;开关电路由车辆电门锁开关K1、电子密码锁开关K2、继电器J及驱动管VT组成。集成块IC1、IC3、IC5的型号为CD4069,IC2为CD4017,IC4为LM324。本实用新型取消遥控密码被破译的弊端,改为手动密码输入开锁,关闭车辆电门锁后自动上锁,大大提高了车辆防盗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各种机动车辆安装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几乎都是采用遥控技术对车辆进行上锁、开锁,但一旦遥控信号被他人恶意跟踪接收并进行译码仿制,整个防盗系统形同虚设。另有一种手机控制的机动车防盗器,但手机控制时也需发出控制信号,同样存在信号被破译的可能,另外车辆遇抢时,车主必须悄悄按下“紧急按钮”或想法脱身并通知另外手机对其车辆进行控制,但当车主已被歹徒控制住,则车辆防盗报警系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当车辆借给他人使用时,密码及车匙也可能被他人仿制,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遥控信号、手动输入密码开锁、关闭车辆电门锁后自动上锁、又可设置不用密码开锁、同时又有振动报警功能的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它由报警电路、编码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开关电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报警电路由感应器B1、振动报警集成块IC4(型号为LM324)、振动开关集成块IC5(型号为CD4069)及警号B2组成。感应器B1的一端连接有振动报警IC4,振动报警IC4分别与振动开关IC5及警号B2连接,振动开关IC5的14脚与12V电源连接。编码检测电路由密码输入按钮、密码检测集成块IC1(型号为CD4069)、译码器集成块IC2(型号为CD4017)及编码按钮开关组成。密码输入按钮的输出端与密码检测IC1连接,密码检测IC1及编码按钮与译码器IC2连接,密码检测IC1的14脚、译码器IC2的16脚为电源输入,与控制电路3的检测控制集成块IC3(型号为CD4069)连接,译码器IC2的13脚通过二极管D与控制电路的延时电路R2、C连接。控制电路由检测控制IC3、临时解锁电路、按钮开关N2、常闭按钮开关N1、可控硅VS电路组成。其一.检测控制IC3与密码检测IC1的14脚、译码器IC2的16脚连接;其二.检测控制IC3通过按钮开关N2与可控硅VS、常闭按钮开关N1、电阻R1连接;其三.检测控制IC3与临时解锁电路、刹车灯连接;其四.延时电路R2、C一端与译码器IC2的13脚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的驱动管VT的B极连接;其五.延时电路R2、C与报警电路1的振动开关IC5连接。开关电路由车载电源、车辆电门锁开关K1、电子密码锁开关K2、继电器J及驱动管VT(三极管)组成。驱动管VT的B极与延时电路R2、C连接,C极与检测控制IC3连接,同时通过继电器J及车辆电门锁开关K1与车载12V电源连接,继电器J吸合有电子密码锁开关K2,其A、B两端连接车辆的电路或油路。
本实用新型取消遥控密码被破译的弊端,改为手动密码直接输入,既可以采用密码开锁,又可以设置不用密码开锁、关闭车辆电门锁后自动上锁,同时又有振动报警功能,大大提高了车辆防盗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各种机动车辆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电路结构框图。附图各标号及零部件名称如下:
1-报警电路、2-编码检测电路、3-控制电路、4-开关电路、B1-感应器、B2-警号、IC1-密码检测集成块(型号为CD4069)、IC2-译码器集成块(型号为CD4017)、IC3-检测控制集成块(型号为CD4069)、IC4-振动报警集成块(型号为LM324)、IC5-振动开关集成块(型号为CD4069)、N1-常闭按钮开关、N2-按钮开关、R2、C-延时电路、VS-可控硅、VT-驱动管(三极管)、J-继电器、A、B-车辆电路或油路连接端、R1-电阻、D-二极管、K1-车辆电门锁开关、K2-电子密码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电路结构框图,它由报警电路1、编码检测电路2、控制电路3、开关电路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报警电路1由感应器B1、振动报警集成块IC4(型号为LM324)、振动开关集成块IC5(型号为CD4069)及警号B2组成。感应器B1的一端连接有振动报警IC4,振动报警IC4分别与振动开关IC5及警号B2连接,振动开关IC5的14脚与12V电源连接。编码检测电路2由密码输入按钮、密码检测集成块IC1(型号为CD4069)、译码器集成块IC2(型号为CD4017)及编码按钮开关组成。密码输入按钮的输出端与密码检测IC1连接,密码检测IC1及编码按钮与译码器IC2连接,密码检测IC1的14脚、译码器IC2的16脚为电源输入,与控制电路3的检测控制集成块IC3(型号为CD4069)连接,译码器IC2的13脚通过二极管D与控制电路3的延时电路R2、C连接。控制电路3由检测控制IC3、临时解锁电路、按钮开关N2、常闭按钮开关N1、可控硅VS及延时电路R2、C组成,其一.检测控制IC3与密码检测IC1的14脚、译码器IC2的16脚连接;其二.检测控制IC3通过按钮开关N2与可控硅VS、常闭按钮开关N1、电阻R1连接;其三.检测控制IC3与临时解锁电路、刹车灯连接;其四.延时电路R2、C一端与译码器IC2的13脚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4驱动管VT(三极管)的B极连接;其五.延时电路R2、C与报警电路1的振动开关IC5连接。开关电路4由车载电源、车辆电门锁开关K1、电子密码锁开关K2、继电器J及驱动管VT组成,驱动管VT的B极与延时电路R2、C连接,C极与检测控制IC3连接,同时通过继电器J及车辆电门锁开关K1与车载12V电源连接,继电器J吸合有电子密码锁开关K2,其A、B两端连接车辆的电路或油路。
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共用车载12V电源,一路经车辆电门锁开关K1与控制电路3的检测控制IC3的14脚连接,另一路直接与报警电路1的振动开关IC5的14脚连接,电子密码锁开关K2与车辆电路或油路连接。
一.本实用新型开锁的工作过程。在车辆上锁的状态下,其电路或油路的电子密码锁开关K2是断开的。需要开锁时,首先要打开车辆电门锁K1,即K1闭合,电源经K1、继电器J加给驱动管TV的C极,C极高电平信号加到控制电路3的检测控制IC3,通过检测控制IC3反相器驱动,向编码检测电路2密码检测IC1的14脚、译码器IC2的16脚提供工作电源,编码检测电路2进入工作状态,按动密码输入按钮,最多发出9个脉冲信号送到密码检测IC1,输入的密码与编码按钮开关设置的密码相对照,检测无误经反相后送到译码器IC2的15脚,由13脚输出高电平,通过二极管D、R2、C延时电路加到驱动管VT的B极,驱动管VT导通,继电器J有电流通过,继电器J吸合电子密码锁开关K2闭合,A、B两端接通车辆的电路或油路。驱动管VT导通后,C极为低电平,低电平信号加到控制电路3的检测控制IC3,经反相后直接向驱动管VT的B极提供工作电流,同时关闭编码检测电路2的密码检测IC1、译码器IC2的电源,电路已进入开锁状态。当输入密码不正确时,编码检测电路2的密码检测IC1检测到错误信号,该信号经反相后加入到译码器IC2的15脚,译码器自动清零,无法开锁。本实用新型的开锁密码是在安装使用本设备时由编码按钮开关内部设置,一般不作更改,如确需更改密码,则需打开本设备,重新由编码按钮开关内部设置,由于是手动输入密码,并无遥控信号,歹徒很难获得密码及破译。
二.本实用新型关锁的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在开锁状态下,关闭车辆电门锁开关K1,控制电路3的检测控制IC3失电,驱动管VT靠控制电路3延时电路的电容C放电维持导通,5秒后电容C放电完毕,驱动管VT截止,继电器J失电,电子密码锁开关K2断开,A、B两端车辆电路或油路断开,即本实用新型自动上锁。自动上锁后,即使他人有车匙也无法打开本实用新型,从而起到防盗、防抢作用。设计电容C放电维持驱动管VT导通的作用是提高开锁的准确度,防止误触发,同时可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三.本实用新型临时取消密码锁或恢复密码锁的工作过程。控制电路3的临时解锁电路接入车辆刹车灯电路。本实用新型在开锁状态下,脚踏刹车同时关闭车辆电门锁开关K1,临时解锁电路工作,刹车灯亮,车载电源经临时解锁电路向驱动管VT的B极提供工作电源,本实用新型就不会自动上锁,再开车时刹车灯灭,不用输入密码,打开车辆电门锁开关K1后此功能即自动解除,设置临时解锁电路主要是方便临时性停车,不必频繁使用密码开锁。
四、本实用新型长期取消密码锁或恢复密码锁的工作过程。按动控制电路3的按钮开关N2,可控硅VS导通,车载电源经电阻R1、常闭按钮开关N1、可控硅VS加到驱动管VT的B极,向驱动管VT提供偏置电流,只要再插入车匙开启车辆电门锁开关K1,由于驱动管VT的B极已有偏置电流,驱动管VT可马上导通,继电器J吸合电子密码锁开关K2,本实用新型即开启,A、B两端接通车辆电路或油路,无须再输入密码开锁。这种情况适用于车辆借给他人时使用,当他人已归还车辆时,车主只要按动常闭按钮开关N1,令可控硅VS断电截止,本实用新型即回复正常工作。当车匙被盗或他人借车复制了车匙也无法开启本实用新型,从而提高了车辆防盗性能。
五.本实用新型报警的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自动上锁后,开关电路4的电子密码锁开关K2断开车辆电路或油路,驱动管VT的B极为低电平,该电平通过报警电路1的振动开关IC5反相驱动,振动报警IC4得电,报警电路1进入工作状态,当车辆受到振动时,石英感应器B1将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振动报警IC4放大比较,输出报警信号,驱动警号B2发出特定频率的报警声。
Claims (2)
1. 一种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它由报警电路(1)、编码检测电路(2)、控制电路(3)、开关电路(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报警电路(1)由感应器(B1)、振动报警(IC4)、振动开关(IC5)及警号(B2)组成,感应器(B1)的一端连接有振动报警(IC4),振动报警(IC4)分别与振动开关(IC5)及警号(B2)连接,振动开关(IC5)的14脚与12V电源连接;
编码检测电路(2)由密码输入按钮、密码检测(IC1)、译码器(IC2)及编码按钮开关组成,密码输入按钮的输出端与密码检测(IC1)连接,密码检测(IC1)及编码按钮与译码器(IC2)连接,密码检测(IC1)的14脚、译码器(IC2)的16脚为电源输入,与控制电路(3)的检测控制(IC3)连接,译码器(IC2)的13脚通过二极管(D)与控制电路(3)的延时电路(R2、C)连接;
控制电路(3)由检测控制(IC3)、临时解锁电路、按钮开关(N2)、常闭按钮开关(N1)、可控硅(VS)及延时电路(R2、C)组成,其一,检测控制(IC3)与密码检测(IC1)的14脚、译码器(IC2)的16脚连接,其二,检测控制(IC3)通过按钮开关(N2)与可控硅(VS)、常闭按钮开关(N1)、电阻(R1)连接,其三,检测控制(IC3)与临时解锁电路、刹车灯连接,其四,延时电路(R2、C)一端与译码器(IC2)的13脚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4)驱动管(VT)的B极连接,其五,延时电路(R2、C)与报警电路(1)的振动开关(IC5)连接;
开关电路(4)由车载电源、车辆电门锁开关(K1)、电子密码锁开关(K2)、继电器(J)及驱动管(VT)组成,驱动管(VT)的B极与延时电路(R2、C)连接,C极与检测控制(IC3)连接,同时通过继电器(J)及车辆电门锁开关(K1)与车载12V电源连接,继电器(J)吸合有电子密码锁开关(K2),其A、B两端连接车辆的电路或油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报警电路(1)振动报警集成块(IC4)的型号为LM324、振动开关集成块(IC5)的型号为CD4069、编码检测电路(2)密码检测集成块(IC1)的型号为CD4069、译码器集成块(IC2)的型号为CD4017、控制电路(3)检测控制集成块(IC3)的型号为CD406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591229U CN201111535Y (zh) | 2006-05-16 | 2006-05-16 | 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591229U CN201111535Y (zh) | 2006-05-16 | 2006-05-16 | 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11535Y true CN201111535Y (zh) | 2008-09-10 |
Family
ID=3996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05912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11535Y (zh) | 2006-05-16 | 2006-05-16 | 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11535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0781A (zh) * | 2022-05-30 | 2022-06-28 | 特利马克(徐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动报警的工程机械车辆门锁 |
-
2006
- 2006-05-16 CN CNU2006200591229U patent/CN20111153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0781A (zh) * | 2022-05-30 | 2022-06-28 | 特利马克(徐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自动报警的工程机械车辆门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46445B (zh) | 无钥匙进入安全防盗系统 | |
CN204821473U (zh) | 一种全自动防盗报警装置 | |
CN103010157B (zh) | 一种电子转向柱锁控制方法 | |
CN101817335A (zh) | 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及防盗控制方法 | |
CN2871730Y (zh) | 车辆防盗车位锁 | |
CN101295413B (zh) | 汽车防盗的方法及其防盗器 | |
CN201794374U (zh) | 汽车双向电子遥控防盗折叠钥匙 | |
CN200979709Y (zh) | 一种汽车电子防盗装置 | |
CN201111535Y (zh) | 机动车电子密码锁防盗报警器 | |
CN101899930B (zh) | 智能型多重防盗报警锁 | |
CN106882293A (zh) |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电动车防盗报警装置 | |
CN205203207U (zh) |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电动车防盗报警装置 | |
CN101672141B (zh) | 一种汽车背门开启控制方法 | |
CN102890839A (zh) | 一种汽车背门智能钥匙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203305960U (zh) | 一种滚动码遥控辅助防盗控制装置 | |
CN202672896U (zh) | 汽车车门锁延时锁闭装置 | |
CN202879657U (zh) | 一种熄火锁车重启刷卡的智能防盗电动车 | |
CN201484358U (zh) | 汽车门锁控制装置 | |
CN201158989Y (zh) | 智能无线遥控防盗电子锁 | |
CN104141430B (zh) | 一种高可靠性的汽车门锁 | |
CN203204926U (zh) | 一种模拟汽车防盗系统的实验装置 | |
GB2208953A (en) | Security arrangements | |
CN201406896Y (zh) | 一种遥控智能防盗门锁 | |
CN201405819Y (zh) | 一种报警方向盘锁 | |
CN103236216A (zh) | 一种模拟汽车防盗系统的实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