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6611Y - 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 - Google Patents
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06611Y CN201106611Y CNU2007201900845U CN200720190084U CN201106611Y CN 201106611 Y CN201106611 Y CN 201106611Y CN U2007201900845 U CNU2007201900845 U CN U2007201900845U CN 200720190084 U CN200720190084 U CN 200720190084U CN 201106611 Y CN201106611 Y CN 20110661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ing ring
- guide
- sleeve pipe
- nut
- f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包括螺母、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螺母与垫圈套接铆合连接,使得螺母和垫圈能相对旋转的固定;垫圈的另一端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构成套合结构,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该两个套合端的端面设有承插结构,在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相对于所述套合端的另一端的端面,沿轴向延设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其内孔与垫圈的中心孔相连通。安装时圆柱体穿插在轮胎螺栓杆与轮盘间的间隙中,支撑轮盘。本轮胎螺母使轮盘与轮胎螺栓组合件固定时,车轮与轮毂能自动找准中心,并使轮盘与轮胎螺栓组合件结合间隙达到最小值,增大轮盘螺孔与轮胎螺栓杆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面的剪切应力,从而确保汽车运行中轮胎螺栓不易折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胎螺栓(包含单、双头螺栓)组合件,尤其是一种固定轮盘与轮胎螺栓组合件的螺母。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为了便于车轮的拆装,汽车轮胎螺栓组合件的螺杆直径比轮盘螺栓孔直径小4~6mm,轮胎螺母与轮盘的接触端面01是一个平面且与轮盘平面是平行的(如图1a、1b所示),其安装后的结果是:①车轮装上轮毂时,车轮本身自重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垂直下移,由于上述孔和螺杆直径差的因素,引起轮毂中心线与车轮中心线不能在同一轴线上,导致车轮旋转时形成不规则的运转。②汽车行驶时的扭矩传递路线是:扭矩经轮毂传递给轮胎螺栓,再传递给轮盘(即车轮)。由于上述轮盘螺栓孔、螺杆直径差,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将使轮胎螺栓相对轮盘孔超前旋转一个角度,使轮盘螺栓孔与轮胎螺栓杆接触面只作用在一点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及紧急制动这种变换扭矩时,就会在此作用力点上形成极大的剪切应力,导致轮胎螺栓折断。正因为如此,现有技术轮胎螺栓折断的部位基本上都在螺杆与轮盘的接触点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使轮盘与轮胎螺栓组合件固定时,车轮与轮毂能自动找准中心,并使轮盘与轮胎螺栓组合件结合间隙达到最小值,增大轮盘螺孔与轮胎螺栓杆的接触面积,减少接触面的剪切应力,从而确保汽车运行中轮胎螺栓不易折断。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是固定轮盘与轮胎螺栓组合件上的一套组合式螺母,它包括螺母、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其中,螺母与垫圈的一端套接铆合连接在一起,使得螺母和垫圈能相对旋转的固定在一起,或者螺母与垫圈固为一体;所述垫圈的另一端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构成套合结构,在套合处,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该两个套合端的端面延设有承插结构,在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相对于所述套合端的另一端的端面,沿轴向延设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其内孔与垫圈的中心孔相连通。
安装时空心圆柱体穿插在轮胎螺栓杆与轮盘之间所存在的间隙中,支撑着轮盘,螺母的内螺纹螺接轮胎螺栓,垫圈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承插端相抵固定。
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承插结构可以是:垫圈的套合端具有一个外凸的锥形外廓的端头,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具有一个比轮胎螺母垫圈的套合端直径更大的呈内锥柱孔,该内锥柱孔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中心孔同心且相连通;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垫圈的锥形外廓为贴合面与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内锥柱孔的相应表面的的侧面贴合面相贴合。所述外凸的锥形外廓的端头和内锥柱孔的表面与螺母轴线的夹角可以为0-60°,优选0-45°,最佳值为45°。
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结构也可以是:所述垫圈的套合端为圆柱形外廓的端头,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具有一个与垫圈的圆柱形外廓端头相匹配的内孔,该内孔与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中心孔同心且相连通;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垫圈的圆柱形外廓为贴合面与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内孔的相应表面的贴合面相贴合。
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结构还可以是: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的外廓尺寸相匹配,在两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外廓小于套合端外廓尺寸的凸部和一个相匹配的凹部,所述凸部的周面与垫圈的轴线的夹角可以为0-60°,优选0-45°,最佳值为45°。该凸部的侧面外廓和凹部的侧面内壁与各自的垫圈中心孔同心且相连通,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凸部和凹部表面相贴合,且所述凸部和凹部外面的两部件的端平面也相贴合。
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结构还可以是:在所述垫圈的套合端上铆合一个过渡垫圈,其外廓尺寸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外廓相匹配,在该过渡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两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如前所述的凸部和一个相匹配的凹部。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凸部和凹部表面相贴合,且所述凸部和凹部外面的两部件的端平面也相贴合。
这样,导向定位套管垫圈与轮胎螺母垫圈的承插结构在组装时,构成吻合,作为形成圆锥柱与圆锥孔的外凸的锥形外廓的端头与内锥柱孔或者相匹配的凸部和凹部这种最佳的承插结构在工作中有默契的配合,这种配合在螺母拧紧时能起到帮助车轮自动找准中心的作用。
在设置凸部和凹部的两个技术方案中,螺母与垫圈的受力点不光在锥形面上,而且还在二者的端平面上。其受力情况更好。
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空心圆柱体的长度,一般为4mm以上,其上限应视不同车型而定;空心圆柱体的内圆直径和外圆直径,也应视不同车型的轮胎螺栓杆直径和轮盘螺栓孔直径大小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替代传统的汽车轮胎螺母,其主要结构特点在于引入了一个新的部件——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因而将具有以下新功能和更好的效果:
1、当车轮装上轮毂后,将定位导向套垫圈的空心圆柱体套入轮盘螺栓孔与轮胎螺栓杆之间存在的空隙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轮盘螺栓孔与轮胎螺栓杆二者之间的间隙,也对轮盘起到支撑的作用。其次将轮胎螺母及定位导向套垫圈拧紧后,由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空心圆柱体和与轮胎螺母铆合固定的垫圈之间的承插结合的结构,尤其是结合面为锥形的承插结构,在螺母拧紧时促使轮盘与轮毂能自动找准中心,确保车轮旋转时,能最大程度沿车轴的中心线转动。同时,当汽车急加速和紧急制动等扭矩变换时,由于轮盘螺栓孔与轮胎螺栓杆的间隙被定位导向套垫圈上的空心圆柱体占位而大幅度消除,并且使得轮盘螺栓孔与轮胎螺栓杆的接触面积增大,作用接触部位上所形成的剪切应力大幅度下降,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轮胎螺栓折断现象。
2、如果螺母与垫圈是分体锻造铆合而成,组合后,二者能相对转动,这就解决了轮胎螺栓拧紧时,螺母刮伤轮盘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a和图1b是现有技术的轮胎螺母的主视和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螺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分体铸造的锥形垫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c是图2a所示的螺母和图2b所示的锥形垫圈铆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的导向定位垫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如图2a、2b和2d组合起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a和4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和螺母垫圈的另一种结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a和5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螺母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又一种结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a和6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螺母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再一种结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a和7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螺母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另一种结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a和8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中螺母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再另一种结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2b、2c、2d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由螺母1、锥形垫圈2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构成。其中,螺母1与锥形垫圈2的一端套接铆合,螺母套接铆合端设有一个铆合段11,锥形垫圈2的铆合端设有一个与螺母的铆合端11匹配的孔段21,其后设有一个锥孔段22,当将螺母1与锥形垫圈2铆合时,如图2c所示,螺母1的筒形铆合段11的端部一段被外扩贴合在锥形垫圈2的锥孔段22孔壁上铆合,使得螺母1和锥形垫圈2能相对旋转的固定在一起;锥形垫圈2的另一端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套合,在套合处,锥形垫圈2的该套合端23具有一个锥形外廓的端头,导向定位套3的套合端具有一个比锥形垫圈2的套合端23直径更大的内锥柱孔31,该内锥柱孔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中心孔33同心且相连通。在相对于套合端的另一侧,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延设一段空心的圆柱体32,其内孔与套合端的内锥柱孔31相连通,安装时圆柱体32穿插在轮胎螺栓杆与轮盘(图中未示出)之间所存在的间隙中,支撑着轮盘H。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的组合件与传统的轮胎螺母的区别在于:①螺母1与锥形垫圈2是分别锻造后进行铆合(见图2c)。这样,螺母1与锥形垫圈2之间就能相对旋转。②锥形垫圈2的一端呈外凸圆锥柱体。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见图2d)是新增设的零件,其上的圆柱体32使用中插设在轮胎螺栓和轮盘之间,改善了螺栓与轮盘之间的受力情况,另外,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的与锥形垫圈2结合的一端,则是具有一个比轮胎螺母上的锥形垫圈直径更大的呈内锥柱孔的垫圈,可以自动对正,使得螺栓的受力状况更好。
锥形垫圈2与螺母1相结合的两个端面是相匹配的锥型凸面和凹面。
锥形垫圈2的该套合端23的锥形角即锥面与垫圈轴线,也就是螺母的轴线的夹角可以为0-60°,优选0-45°,最佳值为45°。
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内锥柱孔的倒角与锥形垫圈2的锥形角匹配,其最佳值为45°。
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的空心圆柱体32的长度L,一般不短于4mm,其长度视不同车型而定;该长度L如果太短,则受力情况改善程度较小,防断效果不明显。空心圆柱体32的内圆直径d和外圆直径D,视不同车型的轮胎螺栓杆直径和轮盘螺栓孔直径大小而定。
如图4a、4b所示,锥形垫圈2还可以替换成圆柱状套合端的垫圈2a,其与螺母1的铆合结构不变,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a的套合端变为圆柱状外廓23a,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a的套合端具有一个与垫圈的圆柱形外廓端头相匹配的内孔31a,该内孔与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中心孔同心且相连通。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加工变得比较方便,同时,也可以起到对中和改善螺栓与轮盘之间的受力情况的效果。
如图5a、5b、6a、6b所示,在该实例中,在图4a所示的垫圈2a基础上,增设一个过渡垫圈4,其铆合在垫圈2a上,该过渡垫圈4的与导向定位套管3套合的端头4a的外廓尺寸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30a外廓相匹配,在该过渡垫圈4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的套合端30a两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凸部40或30和一个相匹配的凹部40a或30a。该凸部和凹部为匹配的圆锥形表面。
当过渡垫圈4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凸部和凹部表面相贴合,该种套合结构在锥形套合面基础上,过渡垫圈4与导向定位套管3之间还在端面a上相接触相贴合。
如图7a、7b、8a、8b所示,在该实例中,将上述图5a、5b、6a、6b所示实施例简化,取消过渡垫圈4,将垫圈2b的套合端的端头外廓尺寸增大到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3的套合端的端头外廓尺寸相当。在垫圈2的端面上制出所述的凸部20或30和一个相匹配的凹部20a或30a。这样结构比上述的简单。
前述的各个实施例中,垫圈2和螺母1也可以是做成一体的而取代铆合的两件结构。
Claims (10)
1、一种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其中,所述螺母与垫圈的一端套接铆合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螺母和垫圈能相对旋转的固定在一起,或者螺母与垫圈固为一体;所述垫圈的另一端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相邻端为套合端,构成套合结构,在套合处,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该两个套合端的端面设有承插结构,在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相对于所述套合端的另一端的端面,沿轴向延设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其内孔与垫圈的中心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和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承插结构是:所述垫圈的套合端具有一个外凸的锥形外廓的端头,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具有一个比轮胎螺母垫圈的套合端直径更大的呈内锥柱孔,该内锥柱孔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中心孔同心且相连通;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垫圈的锥形外廓的侧面为贴合面与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内锥柱孔的相应表面的贴合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结构是:所述垫圈的套合端为圆柱形外廓的端头,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具有一个与垫圈的圆柱形外廓端头相匹配的内孔,该内孔与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中心孔同心且相连通;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垫圈的圆柱形外廓为贴合面与所述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内孔的相应表面的贴合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结构是: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的外廓尺寸相匹配,在两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凸部和一个相匹配的凹部,该凸部的侧面外廓和凹部的侧面内壁与各自的垫圈中心孔同心,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凸部和凹部的侧面为贴合面相贴合,且所述凸部和凹部外面的两部件的端平面也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两个套合端的结构是:在所述垫圈的套合端上铆合一个过渡垫圈,其外廓尺寸与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外廓相匹配,在该过渡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的套合端两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凸部和一个相匹配的凹部,当所述垫圈和导向定位套管垫圈套合在一起时,所述凸部和凹部的侧面为贴合面相贴合,且所述凸部和凹部外面的两部件的端平面也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5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与螺母轴线的夹角为0-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0-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套管垫圈的空心圆柱体的长度不短于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接铆合端设有一个铆合段,相应的,所述垫圈的铆合端设有一个与螺母的铆合端匹配的孔段,其后设有一个锥孔段,当将所述螺母与所述锥形垫圈铆合时,所述螺母的铆合段的端部一段贴合在锥形垫圈的锥孔段孔壁上铆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900845U CN201106611Y (zh) | 2007-11-08 | 2007-11-08 | 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900845U CN201106611Y (zh) | 2007-11-08 | 2007-11-08 | 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06611Y true CN201106611Y (zh) | 2008-08-27 |
Family
ID=3995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9008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6611Y (zh) | 2007-11-08 | 2007-11-08 | 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06611Y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5133A (zh) * | 2010-05-14 | 2010-09-08 | 泉州丰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轮胎螺母 |
CN101709736B (zh) * | 2009-12-02 | 2011-08-10 | 杨聪辉 | 一种螺母 |
CN102341579A (zh) * | 2009-03-25 | 2012-02-01 | 博格华纳公司 | 通过定中心装置减少涡轮增压器的内芯不平衡 |
CN106499717A (zh) * | 2016-12-21 | 2017-03-15 | 申益 | 一种螺母垫圈固定连接结构 |
CN106812776A (zh) * | 2017-01-23 | 2017-06-09 | 杨聪辉 | 一种螺杆不易折断的重型螺母以及重型螺母组件 |
CN109778603A (zh) * | 2017-11-13 | 2019-05-21 | 李光泽 | 一种高铁铁路轨道专用止退防松垫片、螺母和螺栓 |
CN110805474A (zh) * | 2018-08-06 | 2020-02-18 | 通用电气公司 | 整流罩组件 |
-
2007
- 2007-11-08 CN CNU2007201900845U patent/CN20110661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1579A (zh) * | 2009-03-25 | 2012-02-01 | 博格华纳公司 | 通过定中心装置减少涡轮增压器的内芯不平衡 |
CN101709736B (zh) * | 2009-12-02 | 2011-08-10 | 杨聪辉 | 一种螺母 |
CN101825133A (zh) * | 2010-05-14 | 2010-09-08 | 泉州丰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轮胎螺母 |
CN106499717A (zh) * | 2016-12-21 | 2017-03-15 | 申益 | 一种螺母垫圈固定连接结构 |
CN106499717B (zh) * | 2016-12-21 | 2019-03-12 | 申益 | 一种螺母垫圈固定连接结构 |
CN106812776A (zh) * | 2017-01-23 | 2017-06-09 | 杨聪辉 | 一种螺杆不易折断的重型螺母以及重型螺母组件 |
CN106812776B (zh) * | 2017-01-23 | 2019-12-10 | 杨聪辉 | 一种螺杆不易折断的重型螺母以及重型螺母组件 |
CN109778603A (zh) * | 2017-11-13 | 2019-05-21 | 李光泽 | 一种高铁铁路轨道专用止退防松垫片、螺母和螺栓 |
CN110805474A (zh) * | 2018-08-06 | 2020-02-18 | 通用电气公司 | 整流罩组件 |
CN110805474B (zh) * | 2018-08-06 | 2022-11-01 | 通用电气公司 | 整流罩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06611Y (zh) | 定位组合式轮胎螺母 | |
US7393152B2 (en) | Cone adaptor for ball joint studs, tie rods, sway bar links and the like | |
CN206107323U (zh) | 汽车转向拉杆总成及汽车 | |
CN203796831U (zh) | 一种可方便压出的轻量化橡胶衬套结构 | |
CN102837573B (zh) | 一种v型推力杆总成及其组装方法 | |
CN210082815U (zh) |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轻量化高强度轮毂 | |
US11077706B2 (en) | Carbon fiber spok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1721503U (zh) | 前转向节带球销总成 | |
CN204341189U (zh) | 轻便型转向节 | |
CN211082654U (zh) | 一种副车架组装式内管衬套 | |
CN203176119U (zh) | 一种v型推力杆连接螺栓 | |
CN206125149U (zh) | 转向横拉杆臂 | |
CN201027819Y (zh) | 一种双花鼓式主轴连接器 | |
CN211764702U (zh) | 一种改良式后桥芯轴 | |
CN203743162U (zh) | 轻型螺栓紧固件 | |
CN201730925U (zh) | 一种新型轮胎螺母 | |
CN216967633U (zh) | 一种用于乘用车轮边总成装配的扩口器 | |
CN201350923Y (zh) | 汽车前桥的转向节与主销连接装置 | |
CN214036781U (zh) | 主减速器突缘结构、主减速器总成及汽车 | |
CN205026007U (zh) | 橡胶悬置 | |
CN216886127U (zh) | 一种旅居挂车锥形牵引快速锁紧装置 | |
CN221735489U (zh) | 一种用于加工转向节的专用液压夹具 | |
CN212683795U (zh) | 一种紧固锚杆用反作用力臂装置 | |
CN208528833U (zh) | 一种稳定式重型磨床活顶尖 | |
CN210634350U (zh) | 汽车驱动前桥总成用半轴套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Jinjiang Mingyang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Assignor: Ke Huizho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852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Orientation combined tire nu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1104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