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4328Y - 防伪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伪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84328Y CN201084328Y CNU2007200638501U CN200720063850U CN201084328Y CN 201084328 Y CN201084328 Y CN 201084328Y CN U2007200638501 U CNU2007200638501 U CN U2007200638501U CN 200720063850 U CN200720063850 U CN 200720063850U CN 201084328 Y CN201084328 Y CN 20108432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counterfeit identification
- identification device
- unit
-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伪识别装置,包含至少具有一封闭状开口部的载体;以及一设于载体上的辨识机构,该辨识机构至少具有连结单元、及一设于连结单元上的识别单元并具有微处理器芯片,该连结单元设于载体开口部。藉此,可利用辨识机构判别载体或载体中物品的真伪,并使载体开启时导致辨识机构失效,以判别载体是否已被开封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判别载体或载体中物品的真伪,并使载体开启时导致辨识机构失效,以判别载体是否已被开封使用的防伪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物品如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为防止该些物品遭受仿冒,而使消费者权益受损,通常业者会以特殊材质的镭射商标贴纸、隐藏的产品序号、或开设专卖店来销售其商品,虽然如此做法可防范未经授权许可的物品遭受仿冒,但是效果并不佳,因为以镭射商标贴纸及隐藏产品序号的技术而言并不难制作,所以有心人士仍然可以仿冒该物品的镭射商标贴纸及隐藏的产品序号,而以伪品上市销售,不但会使消费者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到劣质的仿冒品,更严重的还会危害身体健康。
况且不论该物品为真品或伪品,若该物品为罐装容器时通常会用真空盖、密封盖、或栓塞等物封闭其开口,而若该物品为软包装袋时,则会于包装袋的袋口设置撕开线、撕开缺口,并配合夹炼运用于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袋上封闭其开口;就封闭后物品的安全性而言,以软包装袋为例,其较无未受出则遭受开启的疑虑,且就算遭受开启消费者也较容易察觉,但是罐装物品则较为不同,因为真空盖、密封盖、或栓塞等物封闭罐装容器开口后,较容易被开启后盖回,使容器内物品的质量较易受损,且真空盖、密封盖、或栓塞等物开启盖回后,其外观较无明显的改变,导致消费者不注意而购买,若为食品或药品时,则会造成食用上有安全性的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伪识别装置,其可利用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判别载体或载体中物品的真伪,并使载体开启时导致辨识机构失效,以判别载体是否已被开封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识别装置,其包括一载体,该载体至少具有一封闭的开口部,还包括一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其设于该载体上,且该辨识机构至少具有连结单元、及识别单元,该连结单元与识别单元相连结。
如此,可利用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判别载体或载体中物品的真伪,并使载体开启时导致辨识机构失效,以判别载体是否已被开封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载体为罐装容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载体为包装容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载体为背包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方块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标号说明:
载体1、1a、1b 开口部11
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 识别单元21
接触式数据读取区域211 读取单元3
连结单元22、22a 显示屏3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伪识别装置,其由一载体1以及一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所构成;可利用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判别载体1或载体1中物品的真伪,并使载体开启时导致辨识机构失效,以判别载体1是否已被开封使用。
上述所提的载体1至少具有一封闭的开口部11,该载体1为可供盛装液体或固体的罐装容器、包装容器、或为背包。
该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设于上述载体1上,且该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至少具有设于载体1适当处的识别单元21、及一绕设于封闭的开口部11且二端分别与识别单元21连接的连结单元22,其中,该识别单元21包含具有载体1数据的接触式数据读取区域211并可具有微处理器芯片,且该连结单元22可为一天线。如是,藉由上述结构构成一全新的防伪识别装置。
请参阅图3-图6所示,于运用时,可将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设置于载体1上,该载体1可为:罐装容器,如饮料瓶、酒瓶、糖果瓶、香水瓶、药罐等;包装容器1a,如饮料袋、糖果袋、药包等;或为名牌背包1b等所有食品、药品、生活用品。
而设置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时,是将识别单元21设置于所需载体1的适当处,并使连结单元22绕设于封闭的开口部11位置处,且其二端分别连接于识别单元21上,如此,即可完成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的设置。
若载体1的开口部11未被开启,且连结单元22未遭破坏,此时当相关人员欲检视载体1或载体1中物品的状况时,是以一读取单元3直接接触或感应该识别单元21的接触式数据读取区域211,而该识别单元21则会由接触式数据读取区域211提供有载体1或载体1中物品的制造厂商、商品名称、型号(流水编号)、产地、年份、年限、价钱、保存方法(使用方法)、未被开启等相关数据,并使该些数据由读取单元3的显示屏31加以显示,以利相关人员判别载体1或载体1中物品的状况及真伪。
倘若载体1的开口部11被开启,则会使连结单元22遭受破坏,此时当相关人员欲检视载体1或载体1中物品的状况时,是以读取单元3感应该识别单元21,而由于该连结单元22已遭受破坏,因此,该识别单元21则会由接触式数据读取区域211仅提供此物品已遭开启的相关数据,或完全无法提供读取单元3的数据,如此,相关人员及可判别该载体1的开口部11已遭开启,进而进行后续的相关处理。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该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除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设计之外,该连结单元22a亦可为一黏贴层,可让载体1的开口部11开启后,便破坏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的连结单元22a及识别单元21,使得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的读取端或是外型因而损毁,让使用者可以更轻易的判别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是已经失效或是了解欲保护的载体1是被开启过的。
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其中:该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2亦可将连结单元22a设计为黏贴于容器的载体1、或是书本、护照等其它载体1a上,以使该辨识机构2被从载体1a上撕下时,导致连结单元22a损坏,以使该辨识机构2无法透过识别单元21进行防伪认证流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伪识别装置可有效改善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可利用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判别载体或载体中物品的真伪,并使载体开启时导致辨识机构失效,以判别载体是否已被开封使用。
Claims (10)
1.一种防伪识别装置,其包括一载体,该载体至少具有一封闭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具备微处理器芯片的辨识机构,其设于该载体上,且该辨识机构至少具有连结单元、及识别单元,该连结单元与识别单元相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单元设于载体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包含一接触式数据读取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机构包含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单元为一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单元黏贴于载体开口部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盛装液体或固体的罐装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盛装液体或固体的包装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背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防伪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的数量依据防伪功能的需求提供一或一个以上的组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638501U CN201084328Y (zh) | 2007-07-18 | 2007-07-18 | 防伪识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638501U CN201084328Y (zh) | 2007-07-18 | 2007-07-18 | 防伪识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84328Y true CN201084328Y (zh) | 2008-07-09 |
Family
ID=39626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6385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4328Y (zh) | 2007-07-18 | 2007-07-18 | 防伪识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84328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94293A (zh) * | 2016-03-11 | 2017-09-22 | 深圳市安普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防伪标签的防伪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信息管理端 |
-
2007
- 2007-07-18 CN CNU2007200638501U patent/CN20108432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94293A (zh) * | 2016-03-11 | 2017-09-22 | 深圳市安普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防伪标签的防伪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信息管理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2362613A (ja) | 非接触icが積層された積層包装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容器、並びに包装容器の開封検出方法 | |
US7855648B2 (en) | RFID tag | |
US20090134111A1 (en) | Package system | |
US20140068982A1 (en) | Specialized Dosage Label with Shutter Window and Easy Open Strip | |
EP3426568B1 (en) | Anti-diversion, anti-counterfeiting product packaging | |
US20060249950A1 (en) | Scratch-off coating area for application of indicia by users of consumable products | |
CN201084328Y (zh) | 防伪识别装置 | |
CN107004382A (zh) | 用于识别待售的包装产品的真实性的装置 | |
CN202784109U (zh) | 热收缩膜复合二维码的防伪包装结构 | |
US20020024215A1 (en) | Method of preventing counterfeiting | |
AU2011301775B2 (en) | A tamper evident container | |
TWI241540B (en) | Remote identification counterfeit-proof device | |
CN106170801A (zh) | 检测假冒伪劣日用品的改进方法及系统 | |
CN204846722U (zh) | 一种集成有溯源防伪标签的包装袋 | |
CN201035835Y (zh) | 防伪识别装置 | |
KR101780110B1 (ko) | 개봉 여부를 판별할 수 있는 포장구조 | |
CN201043031Y (zh) | 防伪防回收包装盒 | |
EP1176562A2 (en) | A method of preventing counterfeiting | |
TWI533228B (zh) | A radio frequency anti - counterfeit label structure | |
CN202054189U (zh) | 防伪包装容器及其使用的无线射频标签 | |
WO2019052580A1 (zh) | 具有标识码的软包装袋 | |
Theobald | Tamper-evident food and beverage packaging | |
CN215324294U (zh) | 一种防伪包装袋 | |
CN214058516U (zh) | 一种基于智能包装技术的可复用物流包装箱 | |
CN2752189Y (zh) | 一种易拉断裂式防伪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