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083918Y -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3918Y
CN201083918Y CNU2007200730847U CN200720073084U CN201083918Y CN 201083918 Y CN201083918 Y CN 201083918Y CN U2007200730847 U CNU2007200730847 U CN U2007200730847U CN 200720073084 U CN200720073084 U CN 200720073084U CN 201083918 Y CN201083918 Y CN 2010839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mponent
conducting metal
supply apparatus
circuit boards
light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730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宗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lid State Op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lid State Op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lid State Opto Ltd filed Critical Solid State Opt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730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39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39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39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至少二电路板,以及设在该电路板上的复数光源,所述电路板的不同位置边缘分别设有可相互组合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两两电路板之间可以通过该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相互组合而串接或/及并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需要制造特定规格的小面积电路板,并在该小面积电路板上植设复数光源,当需要较多数量的光源时,可以直接串接组合电路板,进而达到扩增光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体积小、耗电少,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光电组件。在高度信息化与材料更进步而使LED的亮度更高的时代里,LED的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不再局限于室内,进而迈向户外显示器的发展,如第三煞车灯、交通标志及户外看板等。
LED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以保护内部的芯线。目前的LED已有灯泡型、平面型、...等多种;由于单个LED做为照明或警示用途的亮度有限,因此通常做为上述用途时,必须将多数LED集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足够的亮度与视觉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块利用LED做为光源的光源装置,其将多数LED集合在一起时,是将LED的接脚插设于电路板的导电接点上,LED数量愈多,所需求的电路板面积愈大,但大尺寸电路板的制造困难度与成本均较高,稳定性也较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二电路板,以及设在该电路板上的复数光源,所述电路板的不同位置边缘分别设有可相互组合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两两电路板之间可以通过该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相互组合而串接或/及并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需要制造特定规格的小面积电路板,并在该小面积电路板上设置复数光源,当需要较多数量的光源时,可以直接串接组合电路板,进而达到扩增光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设有光源的复数电路板,以导电金属棒及导电金属孔串接之实施例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之组件组合后之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设有光源的复数电路板,以可互补的连接器串接组合之实施例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之组件组合后之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两电路板之间以接口连接器串接组合之其中一实施例平面分解图;
图6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两电路板之间以接口连接器串接组合之另一实施例平面分解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两电路板之间以接口连接器串接组合之再一实施例平面分解图;
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串接后的光源装置,被安装于导光板侧边之实施例;
图9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在两电路板一侧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以使两电路板可以并接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若需要较多数量光源时,必须配合该需要而制造较大面积的电路板,以致于提高了电路板的制造困难度与成本,同时降低了电路板的稳定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制造特定规格的小面积电路板,再于电路板的至少两边设置可以相互电性连接的第一及第二导电组件,通过该第一及第二导电组件相互连接组合,以扩大电路板的面积,同时扩增光源的数量;或另外提供可以和该第一及第二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的接口连接器,利用该接口连接器连接两个小面积电路板,得以串接成任意长度及面积的光源装置,达到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电路板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电路板之间可以直接连接时,其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可以分别是延伸一长度的导电金属棒与延伸一深度的导电金属孔;也可以是能相互组接的连接器。基于将电路板串接成长条形的目的,该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设在电路板的对称两侧。
本实用新型为电路板由接口连接器连接时,其电路板的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可分别为延伸一长度的导电金属棒以及延伸一深度的导电金属孔,连接器两侧的导电部则分别为可以和该导电金属棒及导电金属孔互补的导电金属孔与导电金属棒;或者是电路板的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可以均为延伸一长度的导电金属棒,连接器两侧的导电部则均为可以和该导电金属棒互补的导电金属孔;或者是电路板的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可以均为延伸一深度的导电金属孔,连接器两侧的导电部则均为可以和该导电金属孔互补的导电金属棒。
由图1可见:可以在结合有复数光源2的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延伸一长度导电金属棒11做为第一导电组件,以及延伸一深度导电金属孔12做为第二导电组件,该导电金属棒11与导电金属孔12具有互补插设而电性连接的效果,因此可使两电路板的导电金属棒11和导电金属孔12相互插设而串接(如图2所示)。所述导电金属棒11,可以是设于电路板边缘的导电端子(俗称金手指);所述导电金属孔12,可以是设于电路板边缘,用来和导电端子插接的电性连接处。
由图3可见:可以在结合有复数光源2的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可以相互电性连接的连接器13A及13B,可使两电路板的连接器13A和13B连结串接(如图4所示),以扩充光源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可以通过另外独立的接口连接器3连接于两电路板1之间,用以串接成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实施方式可以有数种,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在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导电金属棒11与导电金属孔12,接口连接器3的两侧则设置可以和该导电金属棒11及导电金属孔12电性连接的导电金属孔32与导电金属棒31,透过该接口连接器3连接于两电路板1之间而串接。
由图6可见:可以在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延伸一长度的导电金属棒11,接口连接器3的两侧则均设置可和该导电金属棒11电性连接的导电金属孔32,透过该接口连接器3连接于两电路板1之间而串接。
图7则显示再一种方式,可以在电路板1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延伸一深度的导电金属孔12,接口连接器3的两侧则均设置可和该导电金属孔12电性连接的导电金属棒31,透过该接口连接器3连接于两电路板1之间而串接。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串接后的光源装置,被安装于导光板4侧边,该光线得以射入导光板入并导光。
此外,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两电路板1一侧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前述可以互补连接的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以使两电路板可以并列连接。甚至,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一电路板1的对称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同时在另一侧设置第一导电组件或第二导电组件,而另一电路板的对称两侧则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与第一导电组件,同时在另一侧设置第二导电组件或第一导电组件,使得两两电路板可以同时完成串接与并接。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所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保护范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包括有至少二电路板,以及设在该电路板上的复数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的不同位置边缘分别设有可相互组合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两两电路板之间可以通过该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相互组合而串接或/及并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分别为可互补的导电金属棒与导电金属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分别为可互补的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设在该电路板的对称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分别设在两电路板一侧的对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分别设在可以完成串接的两电路板对称两侧,以及可以完成并接的该两电路板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至少一接口连接器,该接口连接器的两侧分别设有可和该第一导电组件及第二导电组件电性连接的导电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分别为延伸一长度的导电金属棒,以及延伸一深度的导电金属孔,所述接口连接器两侧的导电部,分别为可和该导电金属棒及导电金属孔互补的导电金属孔及导电金属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均为延伸一长度的导电金属棒,所述接口连接器两侧的导电部,均为可和该导电金属棒互补的导电金属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均为延伸一深度的导电金属孔,所述接口连接器两侧的导电部,均为可和该导电金属孔互补的导电金属棒。
CNU2007200730847U 2007-07-31 2007-07-31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39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30847U CN201083918Y (zh) 2007-07-31 2007-07-31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30847U CN201083918Y (zh) 2007-07-31 2007-07-31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3918Y true CN201083918Y (zh) 2008-07-09

Family

ID=3962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7308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83918Y (zh) 2007-07-31 2007-07-31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3918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9355A (zh) * 2009-05-22 2012-05-02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2606930A (zh) * 2012-03-23 2012-07-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湖州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 一种led模块化灯
CN102628568A (zh) * 2012-03-28 2012-08-08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CN103256511A (zh) * 2012-02-21 2013-08-21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灯条组合
CN104132268A (zh) * 2009-05-22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421687A (zh) * 2013-09-02 2015-03-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组合式背光模组
CN106051477A (zh) * 2015-04-02 2016-10-26 施雷德公司 模块化照明器组件的改进或与其相关的改进
TWI698685B (zh) * 2019-04-16 2020-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裝置及背光模組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2268B (zh) * 2009-05-22 2016-04-20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2439355B (zh) * 2009-05-22 2014-09-03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132268A (zh) * 2009-05-22 2014-11-05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2439355A (zh) * 2009-05-22 2012-05-02 夏普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3256511A (zh) * 2012-02-21 2013-08-21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灯条组合
CN103256511B (zh) * 2012-02-21 2015-07-15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灯条组合
CN102606930A (zh) * 2012-03-23 2012-07-2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湖州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 一种led模块化灯
CN102628568A (zh) * 2012-03-28 2012-08-08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CN102628568B (zh) * 2012-03-28 2014-10-29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光源组件及背光模组
CN104421687A (zh) * 2013-09-02 2015-03-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组合式背光模组
CN106051477A (zh) * 2015-04-02 2016-10-26 施雷德公司 模块化照明器组件的改进或与其相关的改进
CN106051477B (zh) * 2015-04-02 2019-11-15 施雷德公司 模块化照明器组件的改进或与其相关的改进
TWI698685B (zh) * 2019-04-16 2020-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裝置及背光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3918Y (zh)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CN103438408B (zh) 一种led灯条连接器及背光模组
CN201047512Y (zh) Led模块
CN203703874U (zh) 一种直插小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led灯
CN203771329U (zh) 一种直插型小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led灯
CN102324422B (zh) 发光二极管模块与采用此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显示器
CN203775311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5337086B (zh) 电连接器及其插入模块以及插入模块的制作方法
CN203026755U (zh) 一种led照明设备的电源直插式连接器
CN101521982A (zh) Pcb板、模具、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13177804A1 (zh) 直下式灯条的连接线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03323792A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测试治具
CN202501326U (zh) 光源模组
CN203703876U (zh) 一种简易侧插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led灯
CN2921861Y (zh) 面板导光结构
CN211506983U (zh) 一种发光显示屏
CN209593859U (zh) 驱动电源组合及灯具
CN202738338U (zh) 用于电力仪表内部的电路板模块
CN206222013U (zh) 一种插接式供电的led发光体
CN206975361U (zh) 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
CN103997808A (zh) 一种紧凑式led驱动电源
CN215265372U (zh) 一种led拼接屏
CN2466823Y (zh) 连接器的发光元件接脚收容装置
US11028974B1 (en) LED tube with built-in driving power module
CN217848384U (zh) 一种多功能插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