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76241Y - 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76241Y CN201076241Y CNU2007201273726U CN200720127372U CN201076241Y CN 201076241 Y CN201076241 Y CN 201076241Y CN U2007201273726 U CNU2007201273726 U CN U2007201273726U CN 200720127372 U CN200720127372 U CN 200720127372U CN 201076241 Y CN201076241 Y CN 20107624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height adjustment
- singlehanded
- pipe
- executive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00—Children's chairs
- A47D1/002—Children's chairs adjustable
- A47D1/004—Children's chairs adjustable in height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所述的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特指一种具有单手操作单元和锁定单元的连动调整机构设计,所述操作单元设置于座部上,包括有一操作元件;所述的锁定单元包括一对连接于该座部两侧且分别在该对支撑管上滑动的高度调整元件,以及一对位于靠近该高度调整元件的定位元件,该定位元件分别通过一连接元件与该操作元件连接。该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通过握把的按压或按钮的拉提等轻松且简便的动作,即可使操作单元拉动连接元件以带动锁定单元的作动与释放,进而达到可用单手调整座椅高低的操作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特指一种具有单手操作单元和锁定单元的连动调整机构设计和具有该结构的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婴儿座椅调整机构的特性,其不足与尚待改进之处包括以下几点:
调整与锁定机构为手动,且必须使用双手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大幅降低,且可能产生不完全的锁定作动与释放状态,容易造成座椅的定位性不佳或调整锁定机构的可动部位不正常的卡住现象,如美国专利US 6951371号及US 6050643号所揭露的内容。
另一方面,婴儿座椅在使用过程中须配合幼儿的身高状况或搭配使用的桌面高度,其座椅高度应可以随时加以适当调节,所以座椅高度机构的操作是否恰当,对于使用者来说,有其实际上的需求。若相对于美国US 6161898专利中所揭露的内容来说,能更进一步提供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且又不会因操作使用上的不小心而产生危险可能性的高度调节机构,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单手操作单元和锁定单元的连动调整机构设计,达到实际以单手操作即能上下调整座椅等的高度,以符合使用与操作上的便利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功能,本实用新型具体实行的技术手段及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手高度调整机构,使用于一座椅上,该座椅具有一座部与分别位于该座部两侧的一对支撑管,每一支撑管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调整机构包含:
一操作单元,设置于该座部上,包括有一操作元件;
一对锁定单元,包括一对连接于该座部两侧且分别在该对支撑管上滑动的高度调整元件,以及一对位于靠近该高度调整元件的定位元件,该定位元件分别通过一连接元件与该操作元件连接;
其中,该锁定单元另包含一弹性元件,该操作元件在不受力的状态下,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驱使该对定位元件与相对应的支撑管上其中之一的定位孔结合。
所述操作单元还包括有可使该操作元件回复原位的复位元件。
所述复位元件是一种调整齿轮,该调整齿轮同时与所述操作元件及所述连接元件接合,且该连接元件连接于该调整齿轮与所述锁定单元之间。
所述复位元件是一种弹簧,该弹簧一端与所述操作元件接触,另一端与座椅固接,且该连接元件连接于该操作元件与该锁定单元之间。
所述连接元件是一种钢线。
所述操作元件是一握把或一按扭。
所述定位元件位于所述座部、高度调整元件与相对应的支撑管之间,且该定位元件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与该相对应支撑管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
所述的操作单元为一握把型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中的操作元件为一握把,复位元件为两调整齿轮,连接元件是一钢线,由包覆于高度调整外盖内的两调整齿轮及一握把等构件所构成,其中,该握把与两调整齿轮为一连动机构,两调整齿轮各套接一调整钢线,而该高度调整外盖则由高度调整前盖及高度调整后盖所组成。
所述的操作单元为一按钮型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中的操作元件为一按钮,复位元件为一弹簧,连接元件是一钢线,该操作单元在座椅的椅背上设置一按钮,该按钮连接所述连接元件即该调整钢线,所述高度调整按钮下方设置一弹簧,以为高度调整按钮位置复归提供回复力。
所述的锁定单元为一直进锁定单元,由一座椅定位管内部容置的高度定位元件、销钉、固定元件及回位弹簧与座椅定位管外部的高度调整元件等构件所构成,该座椅定位管与高度调整元件结合;其中,定位元件为一前端具有斜面的板片,该斜面与该相对应支撑管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该定位元件以销钉与固定元件结合,固定元件与回位弹簧两者互相接触,该固定元件并套接来自握把型操作单元的调整钢线。前述的握把型操作单元可与直进锁定单元作机构上的连动。
所述的锁定单元为一旋进锁定单元,由高度调整元件的内部容置固定元件、插销、扭簧及定位元件等构件所构成,该高度调整元件外部则与座椅定位管结合,其中,定位元件为一前端具有斜面的板片,该斜面与该相对应支撑管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该定位元件与固定元件结合,固定元件则以插销为旋转枢轴,该插销上并装置一扭簧,该扭簧的一端与该固定元件结合,扭簧的另一端则固定于高度调整元件的本体上,该固定元件并套接来自握把型操作单元的连接元件。前述的握把型操作单元另可与旋进锁定单元作机构上的连动。
所述的锁定单元为一斜进锁定单元,由座椅定位管的内部容置定位元件、销钉、固定元件、回位弹簧与座椅定位管外部的高度调整元件、驱动元件及驱动元件盖等构件所构成,该座椅定位管则与高度调整元件结合;其中,定位元件为一前端具有斜面的板片,该斜面与该相对应支撑管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该定位元件以销钉与固定元件结合,两侧的固定元件均与回位弹簧互相接触,该固定元件靠近回位弹簧的一侧设置一销钉,该销钉套接于驱动元件的斜槽内,该驱动元件顶部两端则套接来自握把型操作单元的连接元件,而驱动元件的外部则覆以驱动元件盖。前述的握把型操作单元另可与斜进锁定单元作机构上的连动。
前述的握把型操作单元另可改以按钮型操作单元分别与直进锁定单元、斜进锁定单元或旋进锁定单元等作连动;该按钮型操作单元在座椅的椅背上设置一按钮,该按钮连接所述连接元件,以带动诸如直进锁定单元、斜进锁定单元及旋进锁定单元等作锁定动作的作动与解除。
所述支撑管,包含做为座椅前侧支撑用的前脚管,以及做为座椅后侧支撑用的后脚管,一V型的前后脚管套分别与前、后脚管相结合将两脚管连接,该前脚管设置多个定位孔,该前、后脚管可以是底部设置椅轮的钢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的座椅,包含一对前脚管、一对分别与该对前脚连接的后脚管、一介于该对前脚管间的座部,及一可调整该座部与该对前脚管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每一前脚管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机构包含:
一操作单元,设置于该座部后方上,包括有一操作元件;
一对锁定单元,包括一对连接于该座部两侧且分别于该对前脚上移动的高度调整元件、以及一对位于座部且靠近该高度调整元件的定位元件,该对定位元件分别通过一连接元件与该操作元件连接,而可被操作地在一定位位置与一释离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操作元件被驱动以定位时,该定位元件可与相对应的支撑管上其中之一定位孔相结合,当该操作元件驱动该定位元件移至该释离位置时,该高度调整元件可在前脚管上移动,以调整该座椅与该对前脚管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经改良后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可达到以单手操作即能快速且轻易地调整座椅的高度,并且迅速定位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整体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机构连动示意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组合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机构连动示意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组合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分解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机构连动示意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机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分解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机构另一实施例的连动示意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机构另一实施例的复位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式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整体结构外观立体图,包含有操作单元与锁定单元;其中,所述操作单元可为握把型操作单元1或按钮型操作单元10,所述的握把或按钮为一种控制该锁定单元的操作元件;该锁定单元可为直进锁定单元2、旋进锁定单元6或斜进锁定单元7,根据操作单元与锁定单元的搭配,其具体可实行的组合有:
(1)第一实施例: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直进锁定单元2;
(2)第二实施例: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旋进锁定单元6;
(3)第三实施例: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斜进锁定单元7;
(4)另一实施例:按钮型操作单元10与直进锁定单元2、旋进锁定单元6及斜进锁定单元7中任一锁定单元。
参阅图1中的座椅具有一座部5与座部两侧的一对支撑管,支撑管包括前脚管4和后脚管8,座部5则通过座椅定位管21,61,71及高度调整元件22,62,72与前脚管4结合,前脚管4则通过前后脚管套9与后脚管8结合;
前脚管4下装置一椅轮42,后脚管8下则装置一椅轮81。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机构外观组合立体图,其中,第一实施例主要由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直进锁定单元2所组成。
请参阅图3与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机构外观分解立体图与机构连动剖视示意图。其中,握把型操作单元1主要由分为高度调整前盖111及高度调整后盖112的高度调整外盖11、复位元件调整齿轮12、操作元件握把13等主要构件所组成;直进锁定单元2主要由座椅定位管21、高度调整元件22、定位元件23、销钉24、固定元件25及弹性元件回位弹簧26等主要构件所组成;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直进锁定单元2间以调整钢线3连动,高度调整元件22则结合于前脚管4上,带动座部5作上下滑动。
再请参阅图4,其中,一握把型操作单元1,由包覆于高度调整外盖11内的两调整齿轮12及一握把13等构件所构成。其中,握把13与两调整齿轮12相结合两者为一连动机构,两调整齿轮12各套接一调整钢线3,而高度调整外盖11则由高度调整前盖111及高度调整后盖112所组成;一直进锁定单元2,由座椅定位管21的内部容置定位元件23、销钉24、固定元件25及回位弹簧26与座椅定位管21外部的高度调整元件22等构件所构成,该座椅定位管21则与高度调整元件22结合;其中,定位元件23为一前端具有一斜面的板片,该斜面与该相对应前脚管4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该定位元件23以销钉24与固定元件25结合,固定元件25与回位弹簧26两者互相接触,该固定元件25并套接来自握把型操作单元1的调整钢线3的另一端;所述调整钢线3,为一作为机构构件作动牵引用的钢制细绳索;一前脚管4,为构成一座部5前侧支撑的椅脚,由开有定位孔41且底部设置椅轮42的钢管所组成;一座部5,为一体成型的壳体座椅单体,该座部5底部与座椅定位管21固接,而其两侧则与高度调整元件22结合,该座部5的壳体内另设置二铆钉51(请参阅图2);一后脚管8,为构成一座部5后侧支撑的椅脚,由底部设置椅轮81的钢管所组成;一前后脚管套9,为一结合前脚管4与后脚管8的V型管套(请参阅图1)。
通过上述机构,进行操作座部5调低的动作时,将握把型操作单元1的握把13向内压入,该握把13连动左右的调整齿轮12旋转,带动套接于该两调整齿轮12上的调整钢线3同时向内运动,两侧受拉的调整钢线3绕过座部5壳体内的铆钉51后(请参阅图2,该调整钢线3被导入座椅定位管21内,再穿设于固定元件25以拉动通过销钉24固接于该固定元件25的定位元件23向座椅定位管21内缩并压缩回位弹簧26,使定位元件23与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呈暂时脱离状态,即可向下调低座部5的高度。至适当高度位置时,松开握把13,使调整钢线3的牵引拉力消失,则定位元件23受回位弹簧26的回复力作用,再次卡入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座部5高度即定位完成。此时,调整钢线3受到定位元件23回位卡入定位孔41的影响而牵引调整齿轮12,调整齿轮12则带动握把13回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进行操作座部5调高的动作时,无需按压握把13,直接提座部5向上,利用前脚管4的定位孔41作用于定位元件23前端斜面231的反作用力,使定位元件23向座椅定位管21内缩并压缩回位弹簧26,且该定位元件23受前脚管4管壁的约束而呈暂时脱开前脚管4的定位孔41的状态,直到座部5提高至定位元件23对应至较高的适当定位孔41时,定位元件23脱离前脚管4管壁的约束并受回位弹簧26的回复力作用而再次卡入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座部5的高度即定位完成。
请参阅图式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组合立体图。其中,第二实施例主要由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旋进锁定单元6所组成。
请参阅图式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分解立体图。其中,握把型操作单元1主要由分为高度调整前盖111及高度调整后盖112的高度调整外盖11、复位元件调整齿轮12、操作元件握把13等主要构件所组成;旋进锁定单元6主要由座椅定位管61、高度调整元件62、固定元件63、插销64、弹性元件扭簧65及定位元件66等主要构件所组成;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旋进锁定单元6间以调整钢线3连动,高度调整元件62则结合于前脚管上,以带动座部5作上下滑动。
请参阅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机构连动示意剖视图。其中,前述的握把型操作单元1另可与旋进锁定单元6作机构上的连动;该旋进锁定单元6,由高度调整元件62内部容置的固定元件63、插销64、扭簧65及定位元件66等构件所构成,该高度调整元件62外部则与座椅定位管61结合。其中,定位元件66为一前端具有一斜面的板片,该斜面与该相对应前脚管4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该定位元件66与固定元件63结合,固定元件63则以插销64为旋转枢轴,该插销64上并装置一扭簧65,该扭簧65的一端与该固定元件63结合,扭簧65的另一端则固定于高度调整元件62的本体上,该固定元件63并套接来自握把型操作单元1的调整钢线3。
通过上述机构,进行操作座部5调低的动作时,将握把型操作单元1的握把13向内压入,该握把13连动左右的调整齿轮12旋转,带动套接于该两调整齿轮12上的调整钢线3同时向内运动,两侧的受拉的调整钢线3绕过座椅壳体内的铆钉51后(请参阅图5),该调整钢线3被导入高度调整元件62内,且拉动套接的固定元件63并使定位元件66向高度调整元件62内旋转且拉动扭簧65,使定位元件66呈暂时脱开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即可向下调低座部5的高度。至适当高度位置时,松开握把13,使调整钢线3的牵引拉力消失,则定位元件66受回位扭簧65的回复力作用,再次卡入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座部5高度即定位完成。此时,调整钢线3受到定位元件66回位卡入定位孔41的影响而牵引调整齿轮12,调整齿轮12则带动握把13回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进行操作座部5调高的动作时,无需按压握把13,直接提座部5向上,利用前脚管4的定位孔41作用于定位元件66前端斜面661的反作用力,使定位元件66向高度调整元件62内旋转并拉动扭簧65,且该定位元件66受前脚管4管壁的约束而呈暂时脱开前脚管4的定位孔41的状态,直到座部5提高至定位元件66对应至较高的适当定位孔41时,定位元件66脱离前脚管4管壁的约束并受扭簧65之回复力作用而再次卡入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座部5高度即定位完成。
请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组合立体图。其中,第三实施例主要由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斜进锁定单元7所组成。
请参阅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机构外观分解立体图。其中,握把型操作单元1主要由分为高度调整前盖111及高度调整后盖112的高度调整外盖11、复位元件调整齿轮12、操作元件握把13等主要构件所组成;斜进锁定单元7主要由座椅定位管71、高度调整元件72、定位元件73、销钉74、固定元件75、销钉751、弹性元件回位弹簧76、驱动元件77及驱动元件盖78等主要构件所组成;握把型操作单元1与斜进锁定单元7间以调整钢线3连动,高度调整元件72则结合于前脚管4上,带动座部5作上下的滑动。
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主机构连动示意剖视图。其中,前述的握把型操作单元1另可与斜进锁定单元7作机构上的连动;该斜进锁定单元7,由座椅定位管71的内部容置定位元件73、销钉74、固定元件75、回位弹簧76与座椅定位管21外部的高度调整元件72、驱动元件77及驱动元件盖78等构件所构成,该座椅定位管71则与高度调整元件72结合;其中,定位元件73为一前端具有一斜面的板片,该斜面与该相对应前脚管4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该定位元件73以销钉74与固定元件75结合,两侧的固定元件75分别与回位弹簧76的两端互相接触,该固定元件75靠近回位弹簧76的一侧设置一销钉751,该销钉751套接于驱动元件77的斜槽771内,该驱动元件77顶部两端则套接来自握把型操作单元1的调整钢线3,而驱动元件77的外部则覆以驱动元件盖78。
通过上述机构,进行操作座部5调低的动作时,将握把型操作单元1的握把13向内压入,该握把13连动左右的调整齿轮旋转12,带动套接于该两调整齿轮12上的调整钢线3同时向内运动,两侧的受拉的调整钢线3绕过座部5壳体内的铆钉51后(请参阅图8),该调整钢线3导入驱动元件盖78内,拉动套接的驱动元件77向上,驱动元件77上的斜槽771连动销钉751,使销钉751沿斜槽771带动固定元件75向彼此靠近,此时固定元件75向内缩入并压缩回位弹簧76,使定位元件73呈暂时脱开前脚管4的定位孔41的状态,即可向下调低座部5的高度,至适当高度位置时,松开握把13,使调整钢线3的牵引拉力消失,则定位元件73受回位弹簧76的回复力作用,再次卡入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座部5高度即定位完成。此时,调整钢线3受到定位元件73回位卡入定位孔41的影响而牵引调整齿轮12,调整齿轮12则带动握把13回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进行操作座部5调高的动作时,无需按压握把13,直接提座部5向上,利用前脚管4的定位孔41作用于定位元件73前端斜面731的反作用力,使定位元件73向座椅定位管71内缩并压缩回位弹簧76,且该定位元件73受前脚管4管壁的约束而呈暂时脱开前脚管4的定位孔41的状态,直到座部5提高至定位元件73对应至较高的适当定位孔41时,定位元件73脱离前脚管4管壁的约束并受回位弹簧76的回复力作用而再次卡入前脚管4的定位孔41,座部5高度即定位完成。
请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单元另一实施例的外观分解立体图。其中,按钮型操作单元10为在座部5的椅背上设置一操作元件按钮101,以该按钮101连动调整钢线3,以带动诸如直进锁定单元1(请参阅图4)、旋进锁定单元6(请参阅图7)及斜进锁定单元7(请参阅图10)等锁定单元作锁定动作的作动与解除,该按钮101下方设置一复位元件弹簧102。
请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按钮型操作单元的连动示意立体图。其中,通过上述机构,进行操作座部5调低的动作时,将按钮型操作单元10的按钮101向上拉起,该按钮101连动套接的调整钢线3向上运动,两受拉的调整钢线3导入直进锁定单元1、旋进锁定单元6及斜进锁定单元7内连动该等锁定单元,以产生与前述座部5高度的调整与定位的功能;操作座椅调高的动作时,无需提拉按钮101,直接提座部5向上,即可对座部5高度进行定位。
请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按钮型操作单元的复归示意立体图。其中,按钮101下方设置一弹簧102,以为按钮101提供位置复归的回复力。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的应用技术,特指一种具有单手操作机构和锁定机构的连动调整机构设计,主要是通过握把的按压或按钮的拉提等轻松且简便的动作,即可使操作机构拉动调整钢线以带动锁定机构的作动与释放,进而达到单手调整座椅高低的操作功能,其为本实用新型对于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所作最具体的改良。
如图1与图2所示的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的座椅,包含一座部5,一对前脚管4,每一前脚管上设有多个定位孔41,一对分别与前脚管连接的后脚管8,及一可调整该座部与该前脚管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
该座部5包括一座椅部、一与座椅部枢接呈一角度的背靠部,以及一从座椅后方延伸呈U型的横杆部。
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座椅的调整机构包含有操作单元与锁定单元,操作单元可为握把型操作单元1或按钮型操作单元10,该握把型操作单元1可位于所述座椅的横杆部上,该按钮型操作单元10可位于所述座椅的背靠部上。
所述锁定单元可为直进锁定单元2、旋进锁定单元6或斜进锁定单元7中任一锁定单元。
当操作元件1或10被驱动以定位时,锁定单元2、6或7的定位元件23、66或73可与相对应的前脚管4上的其中之一定位孔41相结合,当该操作元件1或10驱动该定位元件移至释离位置时,锁定单元2、6或7的高度调整元件22,62或72可在前脚管4上移动,以调整该座椅与该对前脚管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的应用技术上,确实有具体且突破性之改进,因此在此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说明的所有内容,仅止涵盖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设计概念或方案等所作的任何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特在此注明。
Claims (20)
1.一种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使用于一座椅上,该座椅具有一座部与分别位于该座部两侧的一对支撑管,每一支撑管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含:
一操作单元,设置于该座部上,包括有一操作元件;
一对锁定单元,包括一对连接于该座部两侧且分别在该对支撑管上滑动的高度调整元件,以及一对位于靠近该高度调整元件的定位元件,该定位元件分别通过一连接元件与该操作元件连接;
其中,该锁定单元另包含一弹性元件,该操作元件在不受力的状态下,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驱使该对定位元件与相对应的支撑管上其中之一的定位孔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还包括有可使该操作元件回复原位的复位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是一种调整齿轮,该调整齿轮同时与所述操作元件及所述连接元件接合,且该连接元件连接于该调整齿轮与所述锁定单元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元件是一种弹簧,该弹簧一端与所述操作元件接触,另一端与座椅固接,且该连接元件连接于该操作元件与该锁定单元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位于所述座部、高度调整元件与相对应的支撑管之间,且该定位元件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与该相对应支撑管的轴心朝管顶方向间,形成一小于90度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是一种钢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是一种握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是一种按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一种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座椅固接有一座椅定位管与该高度调整元件结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与所述弹性元件置于该座椅定位管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包含有前脚管和后脚管,所述的定位孔设在该前脚管之上。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包含有一座椅定位管及一固定元件,该座椅定位管相对两端的内部分别容置一所述定位元件、一所述固定元件及所述弹性元件,该座椅定位管与所述高度调整元件结合,该定位元件与该固定元件结合,该锁定单元与该调整齿轮以所述连接元件连接。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包含有一座椅定位管及一固定元件,该座椅定位管相对两端的内部分别容置一所述定位元件、一所述固定元件及所述弹性元件,该座椅定位管与所述高度调整元件结合,该定位元件与该固定元件结合,该锁定单元与该操作元件以所述连接元件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是与该锁定单元的固定元件连接。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包含有一对固定元件,以及分别与该两固定元件结合的两个所述定位元件,该固定元件与该定位元件以枢接方式设置,所述弹性元件是一扭簧,该扭簧设于该固定元件与该定位元件的枢接处,且该扭簧的一端与该固定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高度调整元件连接。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包含有一座椅定位管、一具有两斜槽的驱动元件、两固定元件,容置于该座椅定位管内部相对两端的所述定位元件、以及位于该两固定元件之间的回位弹簧,所述两固定元件设有销钉,该两销钉分别配合于该驱动元件的两斜槽,所述驱动元件与该两调整齿轮以所述连接元件连接。
18.一种具有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的座椅,包含一对前脚管、一对分别与该对前脚连接的后脚管、一介于该对前脚管间的座部,及一可调整该座部与该对前脚管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每一前脚管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机构包含:
一操作单元,设置于该座部后方上,包括有一操作元件;
一对锁定单元,包括一对连接于该座部两侧且分别于该对前脚上移动的高度调整元件、以及一对位于座部且靠近该高度调整元件的定位元件,该对定位元件分别通过一连接元件与该操作元件连接,而可被操作地在一定位位置与一释离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操作元件被驱动以定位时,该定位元件可与相对应的支撑管上其中之一定位孔相结合,当该操作元件驱动该定位元件移至该释离位置时,该高度调整元件可在前脚管上移动,以调整该座椅与该对前脚管的相对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部包含一座椅部、一与座椅部枢接呈一角度的背靠部,以及一从座椅后方延伸呈U型的横杆部,该操作元件位于该横杆部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具有单手高度调整机构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部包含一座椅部以及一与座椅部枢接呈一角度的背靠部,该操作元件位于该背靠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273726U CN201076241Y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 |
US12/178,644 US7810885B2 (en) | 2007-08-14 | 2008-07-24 | Single-hand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highchai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273726U CN201076241Y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76241Y true CN201076241Y (zh) | 2008-06-25 |
Family
ID=39568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2737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76241Y (zh) | 2007-08-14 | 2007-08-14 | 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10885B2 (zh) |
CN (1) | CN201076241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4395A (zh) * | 2011-10-24 | 2013-04-24 | 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高脚椅及其高度调整机构 |
CN101986960B (zh) * | 2009-08-03 | 2014-07-16 |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幼儿安全座椅组合体和其调整装置 |
CN104703514A (zh) * | 2012-09-14 | 2015-06-10 | 特洛伊海伦有限公司 | 可调整托盘和座垫高度的高脚椅 |
CN105708228A (zh) * | 2016-04-09 | 2016-06-29 | 慈溪市佳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儿童餐椅 |
CN111163665A (zh) * | 2017-08-10 | 2020-05-15 | 赛贝克斯有限公司 | 坐具、尤其是儿童高脚椅 |
CN111631558A (zh) * | 2020-05-29 | 2020-09-08 | 朱月新 | 一种儿童椅高度调节升降锁及其工作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9638B (zh) * | 2009-06-17 | 2012-10-10 |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幼儿座椅与使幼儿座椅在高脚椅模式与秋千模式间转换使用模式的方法 |
US8240765B2 (en) * | 2009-09-11 | 2012-08-14 | Helen Of Troy Limited | Child chair |
GB2474422B (en) * | 2009-10-07 | 2011-09-28 | Wei Guan Harwaew | Foldable high chair |
CN101976585B (zh) * | 2010-11-01 | 2013-04-17 | 江苏永发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 手动机械式高度调节装置 |
US9480343B2 (en) | 2013-06-14 | 2016-11-01 |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mpany Limited | Child high chair |
US9756961B2 (en) | 2013-06-14 | 2017-09-12 |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mpany Limited |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child carrier |
US9918561B2 (en) | 2013-08-09 | 2018-03-20 | Kids Ii, Inc. | Access optimized child support device |
US11723477B2 (en) | 2015-04-25 | 2023-08-15 | Kids2, Inc. | Convertible highchair |
US11877671B2 (en) | 2015-04-25 | 2024-01-23 | Kids2, Inc. | Convertible high chair |
US10588424B2 (en) | 2015-04-25 | 2020-03-17 | Kids2, Inc. | Convertible high chair |
US11206931B2 (en) * | 2018-02-21 | 2021-12-28 | Artsana Usa, Inc. | Convertible bedside bassinet and changing table |
CA3080559A1 (en) | 2019-05-13 | 2020-11-13 |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 Infant car seat |
CA3080565A1 (en) | 2019-05-13 | 2020-11-13 |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 Infant car seat |
US11589682B2 (en) | 2019-09-19 | 2023-02-28 | Thorley Industries, Llc | Infant chairs |
US12138192B1 (en) * | 2021-03-05 | 2024-11-12 | Aspen Medical Products, Llc | Back brace with padded sleeve |
US12220339B2 (en) | 2021-03-05 | 2025-02-11 | Aspen Medical Products, Llc | Back brace with height adjustable rigid pan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45432A (en) * | 1994-07-21 | 1995-08-29 | Jina Manufacturer Thai Co., Ltd. | Height adjusting means for a chair |
US5468051A (en) * | 1994-08-23 | 1995-11-21 | Lu Kuang Incorporation | Adjustable highchair |
US6951371B2 (en) * | 2003-05-22 | 2005-10-04 | Kun Wang | Multi-functional child high chair |
US7568758B2 (en) * | 2007-01-03 | 2009-08-04 | Kolcraft Enterprises | High chairs and methods to use high chairs |
-
2007
- 2007-08-14 CN CNU2007201273726U patent/CN20107624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8
- 2008-07-24 US US12/178,644 patent/US7810885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6960B (zh) * | 2009-08-03 | 2014-07-16 |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幼儿安全座椅组合体和其调整装置 |
CN103054395A (zh) * | 2011-10-24 | 2013-04-24 | 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高脚椅及其高度调整机构 |
CN103054395B (zh) * | 2011-10-24 | 2016-01-13 | 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高脚椅及其高度调整机构 |
CN104703514A (zh) * | 2012-09-14 | 2015-06-10 | 特洛伊海伦有限公司 | 可调整托盘和座垫高度的高脚椅 |
CN105708228A (zh) * | 2016-04-09 | 2016-06-29 | 慈溪市佳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儿童餐椅 |
CN111163665A (zh) * | 2017-08-10 | 2020-05-15 | 赛贝克斯有限公司 | 坐具、尤其是儿童高脚椅 |
CN111631558A (zh) * | 2020-05-29 | 2020-09-08 | 朱月新 | 一种儿童椅高度调节升降锁及其工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10885B2 (en) | 2010-10-12 |
US20090045656A1 (en) | 2009-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76241Y (zh) | 单手高度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座椅 | |
JP5453360B2 (ja) | ブレーキ付き車椅子 | |
CN2927863Y (zh) | 儿童高脚椅的角度调整装置 | |
US8205906B2 (en) | Children's sport stroller | |
JP5714281B2 (ja) | 自転車サドル角度調節装置 | |
WO2007120371A3 (en) | Rocking reclining chair | |
CN104661567B (zh) | 椅子臂组件 | |
US20080238023A1 (en) | Wheelchair drive assembly | |
JP5177353B2 (ja) | 移動家具、天板付き家具及び椅子 | |
US7108443B2 (en) | Coupling device for a foldable frame | |
US7219918B2 (en) | Stroller having a brake device | |
CN101767602A (zh) | 婴儿车及其手把高度调整机构 | |
CN100410121C (zh) | 婴儿车靠背单手操作机构 | |
JP2012130569A (ja) | 歩行補助車 | |
GB2456542A (en) | Controller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wheel chair | |
KR20080033566A (ko) | 전동휠체어용 조종기의 위치조절장치 | |
CN201070086Y (zh) | 旅行箱单拉杆之握柄结构 | |
CN219382575U (zh) | 一种新型婴儿推车 | |
JP2023059738A (ja) | カート | |
JP6335142B2 (ja) | 車椅子 | |
TWM426338U (en) | Flat reclining chair | |
JP5123714B2 (ja) | プッシュボタンタイプリクライニング車椅子 | |
CN2254424Y (zh) |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车 | |
JP2004283553A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KR101213826B1 (ko) | 와이어의 힘 조절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자전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