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7642Y - 锅炉 - Google Patents
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37642Y CN201037642Y CNU2006201471648U CN200620147164U CN201037642Y CN 201037642 Y CN201037642 Y CN 201037642Y CN U2006201471648 U CNU2006201471648 U CN U2006201471648U CN 200620147164 U CN200620147164 U CN 200620147164U CN 201037642 Y CN201037642 Y CN 20103764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iler
- coal
- burner hearth
- grate
- hear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包括有炉体(1)和炉膛(2),在炉体(1)中安装有由吸热水管(11)等组成的锅炉吸热部件,在炉膛(2)中安装有炉桥(6),在炉桥(6)上套装有刮渣器(7),在炉膛(2)的顶部开设有加煤口(1a),炉膛(2)在炉桥(6)的一侧,锅炉吸热部件在炉桥(6)的另一侧,用于加煤的加煤口和用于进风的进风口合二为一,都利用加煤口(1a),空气从上向下进入炉膛(2)供氧,新加的煤没有覆盖在高温火焰上,炉膛(2)的壁从外到里分别为炉体(1)、水箱(5)、保温层(4)和耐火层(3),因此,本实用新型锅炉能使煤更充分燃烧,节约能源,污染小,且工作环境较好,排渣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
背景技术
现广泛使用的锅炉,不管是立式锅炉还是卧式锅炉,都在其炉膛的下端安装有炉桥或称为炉排,锅炉吸热部件和炉膛都在炉排的上方,在炉排的同一侧,锅炉吸热部件在炉膛的上方,进风口设在炉桥的下方,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穿过炉桥后,先与炉膛中煤层的最下层接触,然后进入煤层。用于加煤的炉门开设在炉桥上方,新加的煤盖在炉膛内煤燃烧的火焰上,这种结构带来以下问题:1、浪费能源。由于煤在加进炉膛前的温度为室温,而炉膛内的煤层,往往最上层的温度最高,当温度为室温的煤加入到炉膛内时,该煤盖在炉膛内煤层的最上面燃烧的火焰上,这样会给炉膛内的燃烧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该加入的煤虽然直接进入到超过煤燃点温度的高温环境,但在短时间内还不完全具备燃烧的条件,造成燃烧不充分,形成大量的黑烟等气体被排出,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空气。2、工作环境差。由于在炉门处的炉膛内温度很高,加煤时,炉门需打开,通过炉门口向炉膛内加煤,炉门打开后,炉膛内的部分热量通过炉门口向外散发,不仅这部分散发的热量被浪费,而且使操作工人处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较差。
现有的锅炉,其炉膛壁的结构一般是最外层为炉体、中间层为水箱,在该水箱中灌装有需加热的水,最内层为用耐火材料做的耐火层等,在耐火层的内侧即为炉膛,煤在该炉膛中燃烧,水箱中的水通过耐火层吸收炉膛中的热量。因耐火层的隔热效果有限,水箱中的水能够较多的吸收炉膛中的热量,这样虽然不会造成热量的浪费,但由于水的沸点温度仅为摄氏100度左右,使得炉膛中靠近耐火层处的温度大大低于煤的燃点温度,造成炉膛内靠近耐火层处的煤难于充分燃烧。实践证明,在靠近耐火层5CM到8CM以内的煤由于温度较低,很难充分燃烧,造成能源的浪费。
现有的锅炉,大部分都在炉膛的下端安装有固定的炉桥,煤在炉桥上燃烧,燃烧后的煤渣有少量的会穿过炉桥落下,从炉膛中排出,但大部分都不可能自动穿过炉桥排出,需要操作工人利用钩等工具将煤渣层搅动后,使其松动,煤渣才能穿过炉桥排出,因此,现有的锅炉排渣不方便,且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有的部分卧式锅炉,采用链式炉排替代固定的炉桥,锅炉的排渣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链式炉排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较高,而且需要电力驱动,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煤的利用率,节约能源的锅炉;另一个目的是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再一个目的是排渣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锅炉,包括有炉体和炉膛,在炉体中安装有锅炉吸热部件,在炉膛的下端安装有炉桥,炉膛在炉桥的一侧,锅炉吸热部件在炉桥的另一侧。
上述锅炉,在炉膛顶部的炉体上开设有加煤口。
上述锅炉,在炉膛耐火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
上述锅炉,在炉桥上套装有刮渣器。
上述锅炉,其刮渣器由弧形爪和拉杆组成,弧形爪与组成炉桥(6)的杆配套,拉杆的一端与弧形爪连接,另一端伸出炉体外。
由于本实用新型锅炉,在炉膛的下端安装有炉桥,在炉膛顶部的炉体上开有加煤口,炉膛在炉桥的一侧,锅炉吸热部件在炉桥的另一侧,炉膛与锅炉吸热部件由炉桥分开,用于加煤的加煤口和用于进风的进风口合二为一,都利用加煤口。新加入到炉膛中的煤盖在炉膛内煤层的上面,空气经加煤口进入炉膛,先与新加入的煤接触,再逐渐向下进入煤层,之后穿过炉桥进入锅炉吸热部件,煤燃烧的火焰向下穿过炉桥后进入锅炉吸热部件,炉膛中的煤层从上到下,其温度由低到高,最上层的温度最低,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煤能充分燃烧。新加入的煤是盖在煤燃烧火焰的相反方向,对燃烧环境没有任何影响,不会影响正在燃烧的煤的正常燃烧;温度为室温的煤加入到炉膛中后是逐渐升温直到温度达到或超过煤的燃点温度后才燃烧的,因此,煤能充分燃烧,节约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2、炉膛中加煤口处的温度最低,通过加煤口向外散发的热量较少,热量损失小,对工作环境影响较小。
由于本实用新型锅炉,在其炉膛耐火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炉膛壁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耐火层、保温层、装有水的水箱和炉体,水箱中的水虽然能通过保温层和耐火层吸收到炉膛中的热量,但由于保温层的隔热作用,炉膛内靠近耐火层处的温度受水箱中水吸收热量的影响极小,炉膛中的高温燃烧环境良好,有效地保证了炉膛内靠近耐火层处的温度超过煤的燃点温度,这样就有效地改善了靠近耐火层处的煤的燃烧条件,使其能充分燃烧,因而提高了煤的利用率,节约能源。
由于在炉桥上套装有刮渣器,拉动刮渣器,其弧形爪将炉膛中最下层的煤渣层搅动并将较大的煤渣块破碎,这样,炉膛中最下层的煤渣就能自行穿过炉桥排出,因此,排渣方便且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锅炉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锅炉主视图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锅炉的主视图示意图。
1、炉体;1a、加煤口;2、炉膛;3、耐火层;4、保温层;5、水箱;6、炉桥;7、刮渣器;8、进水管;9、烟道;10出水管;11、吸热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炉体(1)中安装有由吸热水管(11)等组成的吸热部件,该吸热水管(11)与水箱(5)、进水管(8)和出水管(10)等连通,在炉体(1)的上端安装有烟道(9),炉体(1)的内腔和烟道(9)外侧之间为水箱(9),在该水箱(9)中灌装有水,炉膛(2)的壁从外到里分别为炉体(1)、水箱(5)、保温层(4)和耐火层(3),在炉膛(2)顶部的炉体(1)上开设有加煤口(1a),在炉膛(2)的下端安装有炉桥(6),该炉桥(6)由2根或2根以上的杆组成,该杆为水管,该水管与水箱(5)连通,在炉桥(6)上套装有刮渣器(7),刮渣器(7)由弧形爪和拉杆组成,弧形爪与组成炉桥(6)的杆配套,拉杆的一端与弧形爪连接,另一端伸出炉体(1)外。使用时,从加煤口(1a)向炉膛(2)中加煤,空气经加煤口(1a)进入炉膛(2),先与新加入的煤接触,然后进入炉膛(2)中的煤层,煤燃烧的火焰和烟气穿过炉桥(6)后进入锅炉吸热部件,烟气从烟道(9)中排出。当需要排渣时,拉动刮渣器(7)的拉杆,弧形爪将炉膛(2)中最下层的煤渣层搅动并将较大的煤渣块破碎,这样,炉膛(2)中最下层的煤渣就能自行穿过炉桥排出。
Claims (7)
1.一种锅炉,包括有炉体(1)和炉膛(2),在炉体(1)中安装有锅炉吸热部件,在炉膛(2)的下端安装有炉桥(6),其特征是:炉膛(2)在炉桥(6)的一侧,锅炉吸热部件在炉桥(6)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在炉膛(2)顶部的炉体(1)上开有加煤口(1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在炉膛(2)耐火层(3)的外侧设有保温层(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在炉桥(6)上套装有刮渣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刮渣器(7)由弧形爪和拉杆组成,弧形爪与组成炉桥(6)的杆配套,拉杆的一端与弧形爪连接,另一端伸出炉体(1)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在炉桥(6)上套装有刮渣器(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炉刮渣器(7)由弧形爪和拉杆组成,弧形爪与组成炉桥(6)的杆配套,拉杆的一端与弧形爪连接,另一端伸出炉体(1)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471648U CN201037642Y (zh) | 2006-12-28 | 2006-12-28 | 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471648U CN201037642Y (zh) | 2006-12-28 | 2006-12-28 | 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37642Y true CN201037642Y (zh) | 2008-03-19 |
Family
ID=3921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1471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37642Y (zh) | 2006-12-28 | 2006-12-28 | 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37642Y (zh) |
-
2006
- 2006-12-28 CN CNU2006201471648U patent/CN20103764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48325U (zh) | 一种多燃料型清洁燃烧环保节能炊事采暖炉具 | |
CN201053696Y (zh) | 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民用采暖炉 | |
CN201462925U (zh) | 高效环保节能炉 | |
CN202835457U (zh) | 带有内风道系统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 | |
CN201037642Y (zh) | 锅炉 | |
CN201636841U (zh) | 生物质浴暖无压锅炉 | |
CN203629009U (zh) | 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常压热水锅炉 | |
CN102748779B (zh) | 集直烧、返烧、气化燃烧为一体的多重燃烧式民用采暖炉 | |
CN205842741U (zh) | 一种节能煤炭炉 | |
CN103644649A (zh) | 生物质半气化燃烧常压热水锅炉 | |
CN201014482Y (zh) | 锅炉 | |
CN2585063Y (zh) | 环保清洁型烧炭炉灶 | |
CN201575488U (zh) | 底部进气的回风气化炉 | |
CN2926847Y (zh) | 燃水喷火节能炉 | |
CN201513923U (zh) | 卧式反烧环保节煤炉 | |
CN201363768Y (zh) | 气化、燃煤两用采暖炉 | |
CN100422635C (zh) | 节能环保气化锅炉 | |
CN2510747Y (zh) | 高效节能采暖炉 | |
CN2611808Y (zh) | 高效环保节能热水锅炉 | |
CN2456022Y (zh) | 双烟道水暖炉 | |
CN2513017Y (zh) | 一种新型高效采暖炉 | |
CN201177284Y (zh) | 高效烹调采暖炉 | |
CN2797917Y (zh) | 家用炊事采暖两用炉 | |
CN2302409Y (zh) | 高效家用采暖热水炉 | |
CN2336206Y (zh) | 低浓喷液燃烧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ang Shuyu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