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1002520Y -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02520Y
CN201002520Y CNU2006200939928U CN200620093992U CN201002520Y CN 201002520 Y CN201002520 Y CN 201002520Y CN U2006200939928 U CNU2006200939928 U CN U2006200939928U CN 200620093992 U CN200620093992 U CN 200620093992U CN 201002520 Y CN201002520 Y CN 2010025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hydraulic
power consumption
electromagnetic val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939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0939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025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025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025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它安装在车辆的车轴与车架之间,吸收两者之间的振动能量来驱动车辆的耗能件,便车辆节能。在馈能管路上安装电磁阀门及其手动控制可变电阻,手动调节减振阻尼力大小。液压蓄能器是蓄力弹簧活塞缸式的,设有减压泄流通道,保护各液压件不会被瞬间过大车辆颠簸力损坏。耗能件上安装两套动力输入皮带轮(18)、(20),(18)与液压马达皮带轮(19)连接,(20)与发动机皮带轮(17)连接,其中(19)(20)安装电磁离合器总成,由车载电脑或蓄能器中的液压力控制(19)(20)的电磁线圈连接线路,控制动力传递,当减振液压力不能驱动耗能件时,自动转换成发动机驱动。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尤其是它可以在车辆没有颠簸力转换成驱动力,驱动车辆耗能件(空调压缩机、发电机)时,可以自动转换成由车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驱动车辆耗能件,保证了耗能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它可以手动调节减振阻尼力的大小。在车辆颠簸力过大时,自动减压,保证各液压件不被瞬间强大压力损坏。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辆液压馈能型悬架,是由减振弹簧、馈能油缸、馈能功率调节器、单向阀门、液压蓄能器、液压马达、车辆耗能件(发电机等)、减振液油箱、馈能管路组成。当车辆遇到颠簸路况时,通过馈能油缸(减振液压缸)、单向阀门、馈能油管、液压马达的互相配合,把馈能油缸中的减振液通过单向阀门控制其流动方向,经馈能油管流向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转动并驱动了与液压马达相连接的车辆耗能件工作,使车辆节能,液压马达中的液体作功之后由管道流回减振油箱中;同时减振油箱中的减振液被馈能油缸中产生的吸力,吸入到减振馈能油缸中,准备下次馈能作功。它把车轴与减振弹簧负载重量之间的振动能量转换成液压力,通过液压马达,把液压力转换成驱动车辆耗能件的驱动力,从而使车辆节能。但是这种馈能型悬架没没有调节减振阻尼力大小的功能,从而对这种馈能悬架在车辆上的安装、调校产生了很大阻碍。尤其是这种馈能型悬架在车辆没有颠簸力时,液压蓄能器中储存的能量很少,只能供很短时间使用,如果车辆长时间无颠簸便失去驱动车辆耗能件的能量,使这些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失去了安装它的意义。当车辆颠簸力过大时,它没有调节减压的设计,会对各液压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馈能悬架不能调节减振阻尼力大小,车辆颠簸力过大会对液压件造成损坏,没有减压设计和车辆长时间处于停止状态时,不能产生液压力,无法保证液压马达驱动的耗能件正常工作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馈能型悬架,不但可以保证车辆的减振馈能需要,还可以调节减振阻尼力的大小,让车辆轻松适应各种路况;在车辆颠簸力过大时,会自动减压泄流;在车辆无颠簸力转换成液压能,驱动耗能件时,会自动转换成由车辆发动机驱动,使车辆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实现可调阻尼的方法是在馈能油缸(3)的出油单向阀门(6)、(7)与液压蓄能器(13)之间的连接油管(27)、(28)上,安装可调节油管横截面积的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0)、(11)及连接线路(38)、(39),在减振油箱(24)与馈能油缸(3)的进油单向阀门(5)、(8)之间的油管(26)、(29)上,安装可调节油管横截面积的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12)及连接线路(37)(40),在驾驶室内安装控制阻尼调节电磁阀门(9)、(10)、(11)、(12)的可变电阻(21)及连接电线。控制阻尼力可分为控制减振油缸下行阻尼力、控制减振油缸上行阻尼力、同时控制减振油缸上行、下行阻尼力三种方法。控制减振油缸上行阻尼力时:如果是单上腔馈能作功时,由管路(26)、(27)组成并联管路再与减振油箱(24)组成串联管路。管路(26)、(27)都与馈能油缸的上腔相连,其中管路(26)由上腔进油单向阀门(5)和管路(26)组成,管路(27)由上腔出油单向阀门(6)、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0)、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油管(27)连接而成。阻尼调节电磁阀门(10)与可变电阻(21)、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由电路(38)组成串联电路。通过操控可变电阻(21)调节电磁阀门(10),实现调节上腔出油管横截面积,影响馈能油缸中活塞上行速度,即调节上行阻尼力。
如果是单下腔馈能作功时:由管路(28)、(29)组成并联管路,再与减振油箱(24)组成串联管路。管路(28)、(29)都与减振油缸(3)的下腔连接,其中管路(28)由下腔出油单向阀门(7)和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8)连接组成。管路(29)由下腔进油单向阀门(8)、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2)通过管路(29)连接组成。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2)与可变电阻(21)、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通过电路(40)组成串联电路,通过操控可变电阻(21),调节电磁阀门(12),实现调节下腔进油管横截面积,影响馈能油缸中活塞上行速度,即调节上行阻尼力。
如果是双腔馈能作功时,管路(26)、(27)、(28)、(29)组成并联管路,再与减振油箱(24)组成串联管路。管路(26)、(27)与馈能油缸(3)的上腔相连,管路(28)、(29)与馈能油缸(3)的下腔相连,其中管路(26)由上腔进油单向阀门(5)和油管(26)组成。管路(27)由上腔出油单向阀门(6)、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0)、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7)连接而成。管路(28)由下腔出油单向阀门(7)、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8)连接而成。管路(29)由下腔进油单向阀门(8)、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2)通过管路(29)连接而成。管路(27)(28)并联后再与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组成串联。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0)、(12)组成并联再与可变电阻(21)、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组成串联电路。通过操控可变电阻(21),调节电磁阀门(10)、(12)改变上腔出油管路(27)和下腔进油管路(29)的横截面积,实现调节馈能油缸中活塞上行速度,即调节馈能油缸上行阻尼力。
控制馈能油缸的下行阻尼力时:如果是单上腔馈能作功时,由管路(26)、(27)并联再与减振液油箱(24)组成串联管路,(26)、(27)都与馈能油缸(3)的上腔相连。管路(26)由上腔进油单向阀门(5)、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通过管路(26)连接而成。管路(27)由上腔出油单向阀门(6)、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7)连接而成。阻尼力调节阀门(9)与可变电阻(21)、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组成串联电路,通过操控可变电阻(21)调节电磁阀门(9),改变上腔进油管路(26)的横截面积,实现调节馈能油缸中活塞下行速度,即调节馈能油缸下行阻尼力。
如果是单下腔馈能作功时,由管路(28)、(29)并联再与减振油箱(24)组成串联管路,(28)、(29)都与馈能油缸(3)的下腔相连,管路(28)由下腔出油单向阀门(7)、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1)、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8)连接而成。管路(29)由下腔进油单向阀门(8)和管路(29)连接组成。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1)与可变电阻(21)、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组成串联电路。通过操控可变电阻(21),调节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1),改变下腔出油管路横截面积,实现调节馈能油缸中活塞下行速度,即调节馈能油缸的下行阻尼力。
如果是上、下腔同时馈能作功时,由管路(26)、(27)、(28)、(29)并联后再与减振液油箱(24)串联构成,其中管路(26)、(27)都与馈能油缸(3)上腔相连,管路(28)、(29)都与馈能油缸(3)下腔相连。管路(26)由上腔进油单向阀门(5)、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通过管路(26)连接而成。管路(27)由上腔出油单向阀门(6)、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油管(27)连接而成。管路(28)由下腔出油单向阀门(7)、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1)、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8)连接而成。管路(29)由下腔进油单向阀门(8)管路(29)连接而成。其中管路(27)、(28)先组成并联管路后,再与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组成串联。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11)并联再与可变电阻(21)、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组成串联电路。通过操控可变电阻(21),调节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11)改变上腔进油、下腔出油管路横截面积,实现调节馈能油缸中活塞的下行速度,即调节馈能油缸下行阻尼力。
同时,控制馈能油缸上、下行阻尼力时:由管路(26)、(27)、(28)、(29)组成并联,再与减振液油箱(24)组成串联管路,其中管路(26)、(27)都与馈能油缸(3)的上腔相连,管路(28)、(29)都与馈能油缸(3)的下腔相连。管路(26)由上腔进油单向阀门(5)、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通过管路(26)连接而成。管路(27)由上腔出油单向阀门(6)、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0)、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7)连接而成。管路(28)由下腔出油单向阀门(7)、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1)、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通过管路(28)连接而成。管路(27)与(28)并联后,再与液压蓄能器(13)、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液压马达(25)组成串联。管路(29)由下腔进油单向阀门(8)、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2)通过管路(29)连接而成。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10)、(11)、(12)并联后,再与可变电阻(21)、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组成串联电路。通过操控可变电阻(21),调节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10)、(11)、(12)改变上、下腔的进油、出油管路的横截面积,实现调节馈能油缸(3)中的活塞上、下行速度,既调节馈能油缸上行、下行阻尼力。
控制车辆耗能件在车辆无颠簸力转换成驱动力时,自动转换成由车辆本身发动同驱动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液压蓄能器(13)上安装能感知是否有足够液压力的电路控制开关(14),在液压马达(25)的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上,安装电磁离合器及连接电线(41),在液压蓄能器(13)、液压马达(25)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19)与(36)是并联在线路(41)上的;在车辆耗能件(15)上安装两个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18)、(20),其中(18)与(19)相对应连接,(20)与发动机(16)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7)相对应连接,皮带轮(齿轮)(20)上安有电磁离合器及连接电线(42);(41)、(42)分别与(14)的两个电路相连接组成单开并联电路,再与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组成串联电路。当液压蓄能器(13)中有足够液压力驱动耗能件(15)时,电路控制开关(14)把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及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的连接线路(41)接通,电磁阀(36)把液压蓄能器(13)与液压马达(25)之间连接管路开启,液压蓄能器(13)中的有压力减振液体流向液压马达(25),此时皮带轮(齿轮)(19)磁成一个整体,由液压马达(25)驱动车辆耗能件(15)的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18),驱动耗能件(15)工作。(18)与(19)是通过皮带(34)连接传动或齿轮咬合传动的。此时电路控制开关(14)把车辆耗能件的电磁离合器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20)的电路(42)断开,皮带轮(齿轮)(20)分成两个部分,车辆发动机不能输出动力驱动耗能件(15)。当液压蓄能器(13)中的液压力不足以驱动车辆耗能件(15)时,电路开关(14)把液压马达(25)的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及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的连接线路(41)断开,皮带轮(齿轮)(19)分成两个部分,液压马达(25)不能影响耗能件(15),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把液压蓄能器(13)与液压马达(25)之间的连接管路切断,此时液压蓄能器(13)开始蓄能;同时电路开关(14)把车辆耗能件(15)与车辆发动机(16)相对应连接的安装电磁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20)的电磁线圈线路(42)接通,皮带轮(齿轮)(20)磁成一个整体,发动机(16)输出的动力经过皮带轮(齿轮)(17)传递给皮带轮(齿轮)(20),驱动车辆耗能件(15)工作,皮带轮(齿轮)(17)、(20)之间是由皮带(35)连接传动的或齿轮咬合传递动力的。这个过程不断交替的进行就保证了车辆耗能件(15)的正常工作,车辆发动机(16)驱动车辆耗能件(15)时,车辆减振阻尼力会转移到克服液压蓄能器(13)中的蓄能弹簧上。
第二种方法:是在车辆耗能件(15)上安装转数传感器(23);在液压马达(25)的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上安装电磁离合器及连接电线(45);在液压蓄能器(13)与液压马达(25)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19)与(36)是并联线路(45)上的,电路(45)的另一端与车载电脑(22)相连接;在车辆耗能件(15)上安装两个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18)、(20),与车辆发动机(16)相对应连接的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20),是安装电磁离合器皮带轮(齿轮),其连接电线(43)的另一端与车载电脑(22)相连接;再安装车速传感器或行车传感器(31),与车载电脑(22)连接。当车辆行驶时,车辆耗能件(15)在一个设定时间内,达不到本身正常工作的最低转数时,它的转数传感器(23)会把转数数据信号由连接电线(44)传递给车载电脑(22),这时车载电脑(22)发出指令切断皮带轮(齿轮)(19)的电磁线圈连接线路(45),皮带轮(齿轮)(19)分成两个部分,液压马达(25)与车辆耗能件(15)互不干涉,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把液压蓄能器(13)与液压马达(25)之间的管路切断,液压蓄能器(13)不能驱动液压马达(25),液压蓄能器(13)开始蓄能。同时,车载电脑(22)发出指令接通皮带轮(齿轮)(20)的电磁线圈电路一个设定时间,皮带轮(齿轮)(20)磁成一个整体,车辆发动机(16)输出动力经过皮带轮(齿轮)(17)传递给皮带轮(齿轮)(20),驱动车辆耗能件(15)工作,皮带轮(齿轮)(17)、(20)之间是用皮带(35)连接传动的或是齿轮咬合传动的。这个设定时间过后,车载电脑(22)会切断皮带轮(20)的连接线路(43),接通皮带轮(19)与液压蓄能电磁阀门(36)的连接线路(45),如果此时有足够的液压力驱动耗能件达到最低工作转数,由液压马达(25)驱动车辆耗能件(15),如果液压马达(25)驱动车辆耗能件(15)还达不到最低工作转数的话,耗能件(15)上的转数传感器(23)会把转数数据信号传递给车载电脑(22),电脑控制由发动机驱动耗能件(15),不断的重复这一过程,就保证了耗能件(15)的正常工作。
车辆停止行驶时,车辆传感器或行车传感器(31)会把车辆停止的数据信号通过连线传递给车载电脑(22),此时车辆不会产生颠簸液压力,液压蓄能器(13)中的液压能用尽后,耗能件(15)达不到最低工作转数,转数传感器(23)把转数数据信号由连接电线(44)传递给车载电脑(22),车载电脑(22)会切断液压马达皮带轮(齿轮)(19)中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连接线路及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的连接线路(45),液压蓄能器处于蓄能状态,不能驱动液压马达(25)。同时车载电脑(22)会把车辆耗能件(15)与发动机(16)相对应的,电磁离合器式皮带轮(齿轮)(20)的电磁线圈线路(43)接通,由发动机输出动力驱动耗能件(15),直到车辆起步行驶时。车辆行驶时,车速传感器或行车传感器(31),会把行车数据信号传递给车载电脑(22),车载电脑(22)控制由液压马达驱动耗能件(15),发动机不驱动耗能件(15)的过程,循环交替驱动力的转换就保证耗能件(15)的正常工作。
实现在车辆颠簸力过大时自动减压、泄流的方法是:液压蓄能器采用弹簧活塞缸式液压蓄能器,液压蓄能器最大容积处(活塞最大行程缸壁上)设一条泄压管路(30),当液压蓄能器(13)中压力瞬间增大或减振液过多时,过大压力会压缩液压蓄能器(13)中的蓄力弹簧,把液压蓄能中的活塞推到最大容积行程处,液压蓄能器减压、泄流通道(30)露出,多余有压力液体由泄流通道(30)流回减振油箱(24)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保证由馈能悬架驱动的耗能件,在车辆长时间无颠簸力转换成驱动力时,也可以正常工作,使车辆工作可靠性增加。克服了现有各种形式馈能型悬架在车辆长时间无颠簸力时,便失去驱动能力的缺点,使馈能型悬架技术在车辆上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中所画是本实用新型的机电一体化结构示意图
1、减振弹簧和馈能油缸所承载重量;2、减振弹簧;3、馈能油缸(减振液压缸);4、车轴重量;5、上腔进油单向阀门;6、上腔出油单向阀门;7、下腔出油单向阀门;8、下腔进油单向阀门;9、上腔进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0、上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1、下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2、下腔进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13、液压蓄能器;14、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5、车辆耗能件(空调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发电机、液压助力泵等);16、车辆发动机;17、发动机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8、车辆耗能件与液压马达相对应连接的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19、安装电磁式离合器的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20、与车辆发动机对应连接的车辆耗能件电磁式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21、阻尼力手动调节控制开关(可变电阻);22、车载电脑;23、车辆耗能件的转数传感器;24、减振液油箱;25、液压马达;26、上腔进油管路;27、上腔出油管路;28、下腔出油管路;29、下腔进油管路;30、液压蓄能器减压、泄流管路;31、车速传感器或行车传感器;32、蓄电池;33、车辆另外一个或多个馈能油缸及馈能管路。34、液压马达与车辆耗能件连接皮带;35、车辆发动机与车辆耗能件连接皮带;36、液压蓄能器控制电磁阀门;37、上腔进油管阻尼调节电磁阀门(9)与可变电阻(21)连接电线;38、上腔出油管阻尼调节电磁阀门(10)与可变电阻(21)连接电线;39、下腔出油管阻尼调节电磁阀门(11)与可变电阻(21)连接电线;40、下腔进油管阻尼调节电磁阀门(12)与可变电阻(21)连接电线;41、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皮带轮(19)中电磁线圈与电磁阀门(36)并联后与电路控制开关(14)的连接电线;42、车辆耗能件动力输入皮带轮(20)中电磁线圈与其电路控制开关(14)的连接电线;43、车载电脑(22)与车辆耗能件动力输入皮带轮(20)中电磁线圈的连接电线;44、车载电脑(22)与车辆耗能件(15)的转数传感器(23)连接电线;45、车载电脑(22)与皮带轮(19)中电磁线圈和电磁阀门(36)的连接电线;46、车辆电源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9)、(10)、(11)、(12)在有、无电流通过时都应保证其安装管路(26)、(27)、(28)、(29)的管路畅通。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36)在无电流通过时会把管路关闭,在有电流通过时会把管路开启。车辆耗能件的两个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18)、(20)是安装在同一个轴上的,与液压马达皮带轮(齿轮)(19)相对应连接的皮带轮(齿轮)(18)与轴的位置是相对固定永久连接不会发生位移的,它与同轴另外一个皮带轮(齿轮)(20)是互不干涉的。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的连接电线(37)、(38)、(39)、(40)并联后再与可变电阻(21)串联后,再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电线(41)、(42)与车载电脑(22)组成并联,再与车辆电源总开关(46)、蓄电池(32)组成串联电路。液压蓄能器(13)是蓄力弹簧活塞缸式的,在蓄能缸最大工作容积活塞行程缸壁处开设一个泄油管路(30),当压力过高或蓄积液体过多时,活塞下行把泄油管道口露出,多余有压力液体从这个管路流回减振油箱(24)中,当压力减小后,在蓄力弹簧作用下活塞把泄油管道口封住。蓄能器(13)中的蓄力弹簧力,必须比耗能件的驱动力大。电路控制开关(14)是由(13)中的液压力来控制电路的闭合情况的,在切断其中一条电路时,必须保证开启另外一条线路。

Claims (8)

1、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由减振弹簧、馈能油缸、能量反馈油路组成,其中能量反馈油路包括:单向阀门、液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减振油箱,通过油管依次连接而成,液压马达与耗能件相连接,其特征是:能量反馈油路由单向阀门、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液压蓄能器、液压蓄能控制电磁阀门、液压马达、减振油箱、通过油管串联组成,液压马达与耗能件连接传动,耗能件有两套驱动力及其传动皮带轮、齿轮,分别与发动机和液压马达相连接传动,每套传动皮带轮、齿轮中,有一个是安装电磁离合器总成的,由车载电脑或液压蓄能器中液压力控制电磁离合器的连接电路,实现控制其驱动力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其特征是:上腔进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上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下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下腔进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是并联后再与阻尼力手动调节控制开关、车辆电源总开关、蓄电池组成串联电路的,或是上腔进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上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下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下腔进油阻尼调节电磁阀门分别单独与阻尼力手动调节控制开关、车辆电源总开关、蓄电池组成串联电路的,通过调节阻尼力手动调节控制开关的电阻值,实现控制上腔进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上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下腔出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下腔进油阻尼力调节电磁阀门,即手动调节馈能油缸的减振阻尼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其特征是:安装电磁式离合器的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和车辆耗能件与液压马达相对应连接的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之间是用液压马达与车辆耗能件连接皮带传动或啮合传动的,发动机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与车辆发动机对应连接的车辆耗能件电磁离合器式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之间是用车辆发动机与车辆耗能件连接皮带相传动或啮合传动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其特征是:液压蓄能器(13)与液压马达(25)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液压蓄能器控制电磁阀门(36),控制液压蓄能器(13)的蓄能状态,液压蓄能器控制电磁阀门(36)与安装电磁式离合器的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并联后,分别用连接电线(41)与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4)组成串联或用连接电线(45)与车载电脑(22)组成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其特征是:液压蓄能器(13)是蓄力弹簧活塞缸式的,其泄流通道(30)是安装在其活塞缸最大容积处的缸壁上的,当液压蓄能器(13)中压力过大或减振液过多时,蓄力弹簧被压缩露出泄流通道口,多余压力液体流出,当泄流减压后,活塞上行会把泄流通道口堵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其特征是:液压蓄能器(13)的蓄能腔可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馈能油缸出油馈能管路相联,多股液压力同时汇合在液压蓄能器(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其特征是:当由车载电脑(22)控制液压马达(25)和车辆发动机(16)的动力输出状况时,在车辆耗能件(15)上安装车辆耗能件的转数传感器(23)及车载电脑(22)与车辆耗能件的转数传感器(23)连接电线(44),车辆耗能件的转数传感器(23)的转数数据信号,传递给车载电脑(22),车速传感器或行车传感器(31)的车速数据或行车数据信号,传递给车载电脑(22),再由车载电脑(22)控制安装电磁式离合器的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与车辆发动机相对应连接的车辆耗能件电磁离合器式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20)的电路闭合,即由车载电脑(22)控制是由液压马达(25)驱动车辆耗能件(15)或由车辆发动机(16)驱动车辆耗能件(15)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其特征是:当由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4)控制液压马达(25)和车辆发动机(16)的动力输出状态时,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4)是由液压蓄能器(13)中的液压力控制的,当压力达到设定驱动压力时,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4)把安装电磁式离合器的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与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4)的连接电线(41)接通,把车辆耗能件动力输入皮带轮(20)中电磁线圈与其电路控制开关(14)的连接电线(42)断开,由液压马达(25)驱动车辆耗能件(15),当液压蓄能器(13)中的压力达不到设定驱动液压力时,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4)把与车辆发动机对应连接的车辆耗能件电磁离合器式动力输入皮带轮、齿轮(20)与液压力控制电路开关(14)的连接电线(42)接通,把液压马达(25)动力输出皮带轮、齿轮(19)中电磁线圈与其电路控制开关(14)的连接电线(41)断开,由车辆发动机(16)驱动车辆耗能件(15)。
CNU2006200939928U 2006-11-09 2006-11-09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25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939928U CN201002520Y (zh) 2006-11-09 2006-11-09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939928U CN201002520Y (zh) 2006-11-09 2006-11-09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02520Y true CN201002520Y (zh) 2008-01-09

Family

ID=39038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9399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2520Y (zh) 2006-11-09 2006-11-09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02520Y (zh)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328A (zh) * 2010-07-28 2010-11-17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汽车悬架馈能制动系统
CN101985965A (zh) * 2010-04-09 2011-03-1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振器
CN102072015A (zh) * 2010-12-31 2011-05-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
CN102116332A (zh) * 2010-07-30 2011-07-06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CN102390263A (zh) * 2011-09-30 2012-03-28 江苏大学 液压式汽车制动能量与悬架振动能量综合回收系统
CN102498002A (zh) * 2009-08-03 2012-06-13 黎凡特电源公司 液压能转化
CN102632803A (zh) * 2012-05-03 2012-08-15 杨和利 新型液压馈能减振系统
CN102661350A (zh) * 2012-05-03 2012-09-12 杨和利 馈能减振系统
CN101898495B (zh) * 2009-09-04 2012-10-17 北京理工大学 汽车节能减振器
CN102102727B (zh) * 2009-12-18 2012-11-07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无极控制阻尼减震系统
CN102032307B (zh) * 2009-09-29 2012-11-28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CN103334892A (zh) * 2013-07-12 2013-10-02 李晓秋 一种车用发电装置
CN103818249A (zh) * 2014-01-30 2014-05-28 冯柯霖 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机械能量转换系统
US8841786B2 (en) 2010-06-16 2014-09-2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nergy generating damper
US8840118B1 (en) 2013-03-15 2014-09-2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Active suspension with on-demand energy flow
CN104226874A (zh) * 2013-06-11 2014-12-24 镇江市申茂机械有限公司 锻压机减震装置
CN104859619A (zh) * 2014-03-25 2015-08-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与制动系统及汽车减振与制动方法
US9174508B2 (en) 2013-03-15 2015-11-0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CN106523584A (zh) * 2016-12-06 2017-03-22 天津永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微动功能的机电减震机构
CN106545528A (zh) * 2016-12-06 2017-03-29 天津威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减震机构
US9694639B2 (en) 2013-03-15 2017-07-04 ClearMotion, Inc. Distributed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US9702349B2 (en) 2013-03-15 2017-07-11 ClearMotion, Inc.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US9702424B2 (en) 2014-10-06 2017-07-11 ClearMotion, Inc. Hydraulic damper, hydraulic bump-stop and diverter valve
CN107458354A (zh) * 2017-08-22 2017-12-12 张洪延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US9855814B2 (en) 2013-04-23 2018-01-02 ClearMotion, Inc. Active suspension with structural actuator
CN109109646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压悬置刚度调节系统、刚度调节方法及汽车
CN110884348A (zh) * 2019-11-27 2020-03-1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能量液压回收系统和汽车
CN111137095A (zh) * 2020-01-17 2020-05-12 江苏大学 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及控制方法
CN114508511A (zh) * 2020-11-16 2022-05-17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液压系统减震装置
CN114810905A (zh) * 2022-04-07 2022-07-29 江苏大学 一种可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

Cited B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9920B2 (en) 2008-04-17 2014-09-2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Hydraulic energy transfer
US9260011B2 (en) 2008-04-17 2016-02-16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Hydraulic energy transfer
US9597939B2 (en) 2008-04-17 2017-03-21 ClearMotion, Inc. Hydraulic energy transfer
CN102498002A (zh) * 2009-08-03 2012-06-13 黎凡特电源公司 液压能转化
CN102498002B (zh) * 2009-08-03 2015-01-28 黎凡特电源公司 液压能转化
CN101898495B (zh) * 2009-09-04 2012-10-17 北京理工大学 汽车节能减振器
CN102032307B (zh) * 2009-09-29 2012-11-28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CN102102727B (zh) * 2009-12-18 2012-11-07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无极控制阻尼减震系统
CN101985965B (zh) * 2010-04-09 2012-01-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振器
CN101985965A (zh) * 2010-04-09 2011-03-1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振器
US9035477B2 (en) 2010-06-16 2015-05-19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nergy generating damper
US8841786B2 (en) 2010-06-16 2014-09-2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energy generating damper
US9689382B2 (en) 2010-06-16 2017-06-27 ClearMotion, Inc. Integrated energy generating damper
CN101885328A (zh) * 2010-07-28 2010-11-17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汽车悬架馈能制动系统
CN102116332B (zh) * 2010-07-30 2013-06-26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CN102116332A (zh) * 2010-07-30 2011-07-06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CN102072015A (zh) * 2010-12-31 2011-05-2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
CN102390263A (zh) * 2011-09-30 2012-03-28 江苏大学 液压式汽车制动能量与悬架振动能量综合回收系统
CN102390263B (zh) * 2011-09-30 2013-09-25 江苏大学 液压式汽车制动能量与悬架振动能量综合回收系统
CN102661350B (zh) * 2012-05-03 2014-05-21 杨和利 馈能减振系统
CN102661350A (zh) * 2012-05-03 2012-09-12 杨和利 馈能减振系统
CN102632803A (zh) * 2012-05-03 2012-08-15 杨和利 新型液压馈能减振系统
CN102632803B (zh) * 2012-05-03 2015-06-10 德州学院 新型液压馈能减振系统
US9174508B2 (en) 2013-03-15 2015-11-0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US10160276B2 (en) 2013-03-15 2018-12-25 ClearMotion, Inc. Contactless sensing of a fluid-immersed electric motor
US10029534B2 (en) 2013-03-15 2018-07-24 ClearMotion, Inc. Hydraulic actuator with on-demand energy flow
US8840118B1 (en) 2013-03-15 2014-09-2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Active suspension with on-demand energy flow
US9809078B2 (en) 2013-03-15 2017-11-07 ClearMotion, Inc. Multi-path fluid diverter valve
US9440507B2 (en) 2013-03-15 2016-09-13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Context aware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US9550404B2 (en) 2013-03-15 2017-01-24 Levant Power Corporation Active suspension with on-demand energy flow
US9707814B2 (en) 2013-03-15 2017-07-18 ClearMotion, Inc. Act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for truck cabins
US9597940B2 (en) 2013-03-15 2017-03-21 ClearMotion, Inc.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US9702349B2 (en) 2013-03-15 2017-07-11 ClearMotion, Inc. Active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US9694639B2 (en) 2013-03-15 2017-07-04 ClearMotion, Inc. Distributed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US9676244B2 (en) 2013-03-15 2017-06-13 ClearMotion, Inc. Integrated active suspension smart valve
US9855814B2 (en) 2013-04-23 2018-01-02 ClearMotion, Inc. Active suspension with structural actuator
CN104226874A (zh) * 2013-06-11 2014-12-24 镇江市申茂机械有限公司 锻压机减震装置
CN103334892A (zh) * 2013-07-12 2013-10-02 李晓秋 一种车用发电装置
CN103334892B (zh) * 2013-07-12 2016-05-18 李晓秋 一种车用发电装置
CN103818249A (zh) * 2014-01-30 2014-05-28 冯柯霖 一种车辆避振作用机械能量转换系统
CN104859619A (zh) * 2014-03-25 2015-08-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振与制动系统及汽车减振与制动方法
US9702424B2 (en) 2014-10-06 2017-07-11 ClearMotion, Inc. Hydraulic damper, hydraulic bump-stop and diverter valve
CN106523584A (zh) * 2016-12-06 2017-03-22 天津永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微动功能的机电减震机构
CN106545528A (zh) * 2016-12-06 2017-03-29 天津威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电控减震机构
CN106523584B (zh) * 2016-12-06 2018-09-11 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微动功能的机电减震机构
CN107458354B (zh) * 2017-08-22 2023-08-29 张洪延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CN107458354A (zh) * 2017-08-22 2017-12-12 张洪延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CN109109646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压悬置刚度调节系统、刚度调节方法及汽车
CN110884348A (zh) * 2019-11-27 2020-03-1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能量液压回收系统和汽车
CN111137095A (zh) * 2020-01-17 2020-05-12 江苏大学 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及控制方法
CN111137095B (zh) * 2020-01-17 2022-12-16 江苏大学 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及控制方法
CN114508511A (zh) * 2020-11-16 2022-05-17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液压系统减震装置
CN114810905A (zh) * 2022-04-07 2022-07-29 江苏大学 一种可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
CN114810905B (zh) * 2022-04-07 2023-10-10 江苏大学 一种可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2520Y (zh)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CN102498002B (zh) 液压能转化
CN103223849B (zh) 一种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201593488U (zh) 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子站用气体压缩机
CN102937150B (zh) 混合动力汽车限力矩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43227B (zh) 一种双离合器操纵系统及其分离接合控制方法
CN104791311B (zh) 一种工程车辆液压行走控制系统
CN105008749B (zh) 一种操作awd车辆中液压盘式离合器的方法和离合器
CN105644295B (zh) 一种主动液压互联式馈能悬架
CN100333985C (zh) 具有蓄压器的液压升降机和控制调节这种升降机的方法
CN10703132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利用悬架振动能量的自给式充电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0525190B (zh) 一种车辆混合动力蓄能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209688055U (zh) 双泵液压系统工作模式的一体式切换装置
CN103382974A (zh) 一种cvt轿车限力矩离合器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88052A (zh) 电机驱动cvt电液控制系统
CN216867355U (zh) 一种缓速器系统及其车辆传动系统
CN103696823A (zh) 电磁、液压和弹簧共同驱动的全可变气门机构
CN102416942A (zh) 发动机和静液压系统联合制动装置
CN202901111U (zh) 一种车用电控气动离合器控制装置
CN108928204A (zh) 可能量回收的车用混合减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38180B (zh) 利用车辆滑行动力自动蓄能节能系统
CN201633522U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208760367U (zh) 可能量回收的车用混合减震装置
CN201587407U (zh) 采用减压阀调速的索道单动力液压站
CN2290495Y (zh) 汽车离合器液压自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iaoning city in Liaoyang province Xin Mei community Baita District 27-2,3 No. 43 unit 5 floor, zip code: 111000

Patentee after: Song Yang

Address before: The 6 group of carbon Committee, Baita District, Liaoning, Liaoyang Province: 111000

Patentee before: Song Yan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