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01606Y - 窗帘杆结构 - Google Patents
窗帘杆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01606Y CN201001606Y CNU2006201577996U CN200620157799U CN201001606Y CN 201001606 Y CN201001606 Y CN 201001606Y CN U2006201577996 U CNU2006201577996 U CN U2006201577996U CN 200620157799 U CN200620157799 U CN 200620157799U CN 201001606 Y CN201001606 Y CN 20100160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tain rod
- suspension ring
- curtain
- rings
- stay co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窗帘杆结构,其窗帘杆上设置有数吊环,吊环下方供挂设窗帘布,窗帘杆上的吊环内侧设置有控绳组,该控绳组并由一拉绳的控制,可连动窗帘布与吊环移动位置,其中,窗帘杆的上方凹设有一滚动槽,滚动槽下方并还凹设有一容置槽,吊环的上方设置有一滚轮,吊环是利用滚轮于滚动槽中滚动位移,容置槽是供拉绳容设使用;借由上述结构,使具有可使窗帘布的移动更为流畅、省力与安静无噪音的优点,且拉绳不会有过长下垂的情事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窗帘杆结构」,其主要是针对窗帘杆供吊环的结合结构加以改良设计,以使吊环的移动能更为流利、顺畅且拉动更轻力。
背景技术
其一般窗户或透明的门上,均装设有窗帘,用以遮蔽过量的光线或增加隐私权,而窗廉的结构与样式众多,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窗帘杆上以吊设吊环的结构设计加以改良,请由图5、6观之,其主要是一圆管形的窗帘杆10悬设于窗户上方,并利用于窗帘杆10的二边设置数吊环11,吊环11下方挂设有窗帘布12,内侧设置有控绳组13,该控绳组13并由一拉绳14控制,可左右移动位置,其窗帘杆10下方切设有一沟槽101,利用该沟槽101使能通过窗帘杆10以接设在控绳组13上,吊环11是直接跨置在窗帘杆10上,利用摩擦力以移动,窗帘布12是等距吊设于吊环11处,最外侧是与窗帘杆10固定,最内侧则结合于控绳组13上。
借由上述的结构设计,其当拉动拉绳14时,可控制控绳组13相对往内或往外移动,这时窗帘布12并被连动拉动,各拉绳14并配合窗帘布12的位移滑动,以支撑长而宽的窗帘布12,该方式的结构,其吊环11是以高摩擦系数的方式于窗帘杆10上移动,该种方式不仅移动不流利且拉动较为吃力,又有更多的噪音;又,当拉绳14控制吊环11与控绳组13于窗帘杆10的最两端时,长度较长的拉绳14中间段因失去了吊环11的支撑,因此会因张力呈现下垂的情形,如图5窗帘杆10中段下垂的拉绳14所示,尤其使用长度越长的窗帘杆10此种下垂的情形更是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窗帘杆结构,可克服公知的窗帘杆结构存在的吊环于窗帘杆上移动,会产生高摩擦系数,因此移动不流利且拉动吃力,又会产生许多噪音,且当拉绳控制吊环与控绳组于窗帘杆的最两端时,拉绳中间段会失去支撑,而呈现下垂的不美观情形等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窗帘杆结构,其窗帘杆上设置有数吊环,吊环下方供挂设窗帘布,窗帘杆上的吊环内侧设置有控绳组,该控绳组并由一拉绳的控制,可连动窗帘布与吊环移动位置,其中,窗帘杆的上方凹设有一滚动槽,滚动槽下方并还凹设有一容置槽,吊环的上方设置有一滚轮,吊环是利用滚轮于滚动槽中滚动位移,容置槽是供拉绳容设使用,借由上述结构,使组成窗帘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对照已有技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乃是提供窗帘杆结构,其吊环于窗帘杆上移动时,是以滚轮于滚动槽中以滚动的方式移动位置,该种以滚动的方式移动,其摩擦系数小,可使窗帘布的移动更为流畅与省力,且更为安静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乃是提供窗帘杆结构,其拉绳使用的过程均是设置在窗帘杆上方的容置槽中,以此方式支撑并容置拉绳,使拉绳不会有因为长度过长,而下垂的不美观情事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帘杆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窗帘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窗帘杆结构的实际使用状态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窗帘杆结构的组合侧视图;
图5:是已有窗帘杆结构的实际使用状态前视图;
图6:是已有窗帘杆结构的组合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详述如后:
首先,先请由图1配合图2、3、4所示观之,其窗帘杆20上设置有数吊环30,吊环30下方供挂设窗帘布40,窗帘杆20上的吊环30内侧设置有控绳组50,该控绳组50并由一拉绳60的控制,可连动窗帘布40与吊环30移动位置,其中,窗帘杆20的上方凹设有一滚动槽21,滚动槽21下方并还凹设有一容置槽22,吊环30的上方设置有一滚轮31。
其结构的组合,窗帘杆20是悬设于窗户上方,吊环30是以滚轮31配合窗帘杆20的滚动槽21设置,而利用滚轮31于窗帘杆20上以滚动方式移动,窗帘布40是等距吊设于吊环30下方,最外侧是与窗帘杆20固定,最内侧则结合于控绳组50上,拉绳60是结合控绳组50,并置放于窗帘杆20的滚动槽21的容置槽22中,并由窗帘杆20一侧下垂,供拉动控绳组50用。
其结构的动作,当拉动拉绳60时,是以拉绳60控制控绳组50移动,并以控绳组50拉动窗帘布40,而窗帘布40移动时会连动相关位置的吊环30,使吊环30以滚轮31于滚动槽21中滚动而移动位置。
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一)其吊环30于窗帘杆20上移动时,是以滚轮31于滚动槽21中以滚动的方式移动位置,该种以滚动的方式移动,其摩擦系数小,可使窗帘布40的移动更为流畅与省力,且更为安静无噪音。
(二)其拉绳60使用的过程均是设置在窗帘杆20上方的容置槽22中,以此方式支撑并容置拉绳60,使拉绳60不会有因为长度过长,而下垂的不美观情事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窗帘杆结构,其窗帘杆上设置有数吊环,吊环下方供挂设窗帘布,其特征在于:
窗帘杆的上方凹设有一滚动槽,吊环的上方设置有一滚轮;
借由上述结构,吊环是以滚轮配合窗帘杆的滚动槽设置,而利用滚轮于滚动槽中以滚动方式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窗帘杆的吊环内侧设置有控绳组,该控绳组并由一拉绳的控制,连动窗帘布与吊环移动位置,而拉绳是容设在滚动槽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窗帘杆的吊环内侧设置有控绳组,该控绳组并由一拉绳的控制,连动窗帘布与吊环移动位置,而窗帘杆的滚动槽下方并还凹设有一容置槽,利用容置槽使供拉绳容设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577996U CN201001606Y (zh) | 2006-11-21 | 2006-11-21 | 窗帘杆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1577996U CN201001606Y (zh) | 2006-11-21 | 2006-11-21 | 窗帘杆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01606Y true CN201001606Y (zh) | 2008-01-09 |
Family
ID=39037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15779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1606Y (zh) | 2006-11-21 | 2006-11-21 | 窗帘杆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01606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1008A (zh) * | 2012-02-28 | 2015-01-07 | Somfy两合公司 | 电动帘架、具有这种帘架的帘幕移动组件、遮蔽设备及这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
CN107212722A (zh) * | 2017-05-06 | 2017-09-29 | 贵州怡家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卸和移动的手动窗帘 |
CN111419065A (zh) * | 2020-05-06 | 2020-07-17 | 魏广玉 | 一种智能窗帘器 |
-
2006
- 2006-11-21 CN CNU2006201577996U patent/CN20100160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1008A (zh) * | 2012-02-28 | 2015-01-07 | Somfy两合公司 | 电动帘架、具有这种帘架的帘幕移动组件、遮蔽设备及这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
CN107212722A (zh) * | 2017-05-06 | 2017-09-29 | 贵州怡家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卸和移动的手动窗帘 |
CN111419065A (zh) * | 2020-05-06 | 2020-07-17 | 魏广玉 | 一种智能窗帘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57495B2 (en) | Blind with head rail and control guides | |
US8807192B2 (en) | Blind with multiple panels and controls | |
US20150300081A1 (en) | Hollow glass built-in sun-shading apparatus | |
CN105041168B (zh) | 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 |
CN201001606Y (zh) | 窗帘杆结构 | |
CN105041169A (zh) | 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 |
CN102052048A (zh) |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磁滑块控制的卷帘装置 | |
CN201924811U (zh) |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磁滑块控制的卷帘装置 | |
CN105370188B (zh) |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升降结构 | |
CN201671515U (zh) | 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 |
CN204476217U (zh) | 手拉式内置百叶结构 | |
CN207647389U (zh) | 一种隐藏式平开门 | |
CN211632735U (zh) | 一种便于开闭的窗帘 | |
US1084781A (en) | Shade-fixture. | |
CN212271991U (zh) | 横向操控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 |
CN105089474B (zh) | 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的驱动控制器 | |
CN204862540U (zh) | 多功能窗帘 | |
JP2005047672A (ja) | 搬送手段におけるキャリアおよび建具キャリア | |
CN202932685U (zh) | 一种罗马杆 | |
CN201238991Y (zh) | 一种波浪形的导轨挂帘机构 | |
CN206048636U (zh) | 一种烘箱 | |
CN206928881U (zh) | 用于窗帘的下摆及窗帘 | |
CN205476808U (zh) | 一种新型天幕 | |
CN203547451U (zh) | 三玻两腔内置百叶玻璃窗 | |
CN201047245Y (zh) | 卷帘控制器结构改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