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0744Y -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90744Y CN200990744Y CN 200620145493 CN200620145493U CN200990744Y CN 200990744 Y CN200990744 Y CN 200990744Y CN 200620145493 CN200620145493 CN 200620145493 CN 200620145493 U CN200620145493 U CN 200620145493U CN 200990744 Y CN200990744 Y CN 20099074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iding mass
- upper plate
- lower plate
- spring
- u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包括滑体下板、上板及装于滑体上、下板之间的可驱动滑体上板往复移动的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由左、右弹簧相向设置构成,其弹簧圈面与滑体上、下板平面平行,装于由滑体上、下板相互套合所形成的内腔内,左、右弹簧端点通过套环铰接固定,其一端置于滑体下板上,另一端置于滑体上板上,可为单丝弹簧圈绕后串接之组合结构,或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圈绕弹簧相互串接之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左、右弹簧结构,可不需另设其它附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所采用的两圈绕弹簧相互串接之方式,在降低产品成本和厚度的同时还可大大提高弹性组件弹性力;套环和导轨的设计便于装配、维修和更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滑盖手机、家电盖体、遥控器、小灵通手机、对讲机、电子字典等带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广泛使用的滑盖装置推滑机构,尤其是用于手机上滑盖的推滑机构的结构设计,归纳起来有两大类:
1.在其上、下板滑板之间装有由紧固件固定的盘簧,并有两固定片,由该固定片扣入2~4根Z型弹簧或盘簧,再由紧固件在上,下板固定两固定片,从而实现上、下板之间的滑移。这种结构的其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加工工序较多。
2.在其上、下板滑板之间装有由紧固件固定的盘簧,该盘簧扣入下板滑板的弹簧卡位孔中,结构比较复杂。上板滑板由铆钉直接和盘簧铆合,因此使用时,该盘簧片直接与其上、下板滑板面与线或面与面间接触产生磨擦和磨擦声响,长时间使用磨损产生的黑色微粒使滑板面间存在不卫生污垢,十分令人讨厌。
本申请人曾对上述结构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其是在上、下滑板之间设置一相互交叠的两块“T”形薄片以及连接在它们之间的拉簧,两“T”形薄片相向设置并形成可相互滑动的连接,其纵边分别绕各自的铰接点摆动。这种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使用方便、轻巧,且无任何声响,容易清洗。但是,随着目前手机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如何在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其结构尤其是推滑机构的设计,以使其结构更简单,产品成形后更薄,在减少零件数量及优化加工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制造和装配且成品轻巧之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包括滑体下板和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上板,以及装在滑体下板与上板之间的可驱动滑体上板往复移动的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由之左、右弹簧构成,所述左、右弹簧装于由滑体上板和下板相互套合所形成的内腔内;
优选地,所述左、右弹簧相向设置,其弹簧圈面与滑体上板和下板平面平行;
所述左、右弹簧之端点通过套环铰接固定,其中左、右弹簧之一端置于滑体下板上,另一端置于滑体上板上;
优选地,所述左、右弹簧为单丝弹簧圈绕后串接之组合结构;或者,所述左、右弹簧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圈绕弹簧相互串接之组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体上板两侧边均装设有导轨,该导轨为一凹凸形结构,其上之凹形为可容滑体下板侧端在其内移动之滑槽,其凸起对应嵌合于滑体上板两端滑槽内且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两相向设置的左、右弹簧构成的弹性组件,避免现有推滑机构结构复杂的缺陷,不需要另外加设其它附件,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制造,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左、右弹簧采用两圈绕弹簧相互串接之组合结构,结构设计巧妙,容易实现,在降低产品成本和厚度的同时还可大大提高弹性组件之弹性力,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滑体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一导轨,可形成导轨与滑体下板侧端之间的相对滑移,这样,有利于滑体上板和滑体下板之间的连接,便于维修和更换,且不需要改变现有滑体上板和滑体下板的结构;
4)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环将左、右弹簧的固定方式使得推滑机构在加工装配时非常简单,工序时间短,且更换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滑体上板、下板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滑体下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滑体上板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导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左弹簧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右弹簧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套环结构图。
图中:
1-滑体下板; 2-滑体上板; 3-导轨;
4-左弹簧; 5-右弹簧; 6-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9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滑体下板1和与之滑动连接之滑体上板2,其为现有技术结构,所述滑体上板2(图5所示)两侧端设有滑槽,滑体下板1(图4所示)两侧端设有凸起,其凸起可对应嵌合于滑体上板2两端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由于推滑机构为常用件,推滑使用频率非常高,而滑体下板1与滑体上板2一般为金属件,相互之间的频繁摩擦会带来两者之间的快速磨损,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金属件之间的摩擦相对较大推滑时影响手感。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滑体上板2之两侧边均装有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导轨3(图6所示),该导轨3为一凹凸形结构,其上凸起可对应嵌合于滑体上板2两端滑槽内,与滑体上板2固定连接,而滑体下板1两侧端的凸起则对应嵌合于导轨3两端加工的凹形滑槽内,形成导轨3与滑体下板1侧端之间的相对滑移,由导轨3带动滑体上板2移动。这样,导轨3可做得相对稍厚一些,作为易损件很容易更换,可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由于用料少,成本低,不会带来过多的成本增加,而且,还不需要改变现有滑体上板2和滑体下板1的结构,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对现有技术的重要贡献是对弹性组件的改进。如图2、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弹性组件由左弹簧4和右弹簧5构成,装于由滑体上板2和滑体下板1相互套合所形成的内腔内,用以驱动滑体上板2在滑体下板1上的往复运动。所述左弹簧4和右弹簧5可相向设置,采用单丝圈绕结构,其弹簧圈面与滑体上板2和滑体下板1平面平行,即弹簧轴向与滑体上板2和滑体下板1平面垂直,这样,当左弹簧4和右弹簧5置于滑体上板2和滑体下板1内腔内时,滑体上板2和滑体下板1形成的厚度可以做得很薄,从而降低了整个产品的厚度,符合目前产品薄型化、轻巧化的需求。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左弹簧4和右弹簧5端点通过一套环6固定,形成铰接点,其中左弹簧下端点4.1和右弹簧下端点5.1均固定于滑体下板1上,左弹簧上端点4.2和右弹簧上端点5.2则固定于滑体上板2上(当然,也可以左弹簧下端点4.1和右弹簧下端点5.1均固定于滑体上板2上,左弹簧上端点4.2和右弹簧上端点5.2则固定于滑体下板1上)。当向上移动滑体上板2时,其通过导轨3沿滑槽在滑体下板1上滑动,由于左弹簧上端点4.2和右弹簧上端点5.2固于滑体上板2上,左弹簧4和右弹簧5分别绕其下端点4.1、5.1逆时针转动;而当向下移动滑体上板2时,其左弹簧4和右弹簧5则分别绕其下端点4.1、5.1顺时针转动,实现了滑体上板2和滑体下板1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左弹簧4和右弹簧5端点采用套环6铰接固定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盘簧及其它弹性件连接方式简单很多,可不需要其他附件,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采用套环6将左弹簧4和右弹簧5的固定方式还可使得推滑机构在加工装配时非常简单,工序时间短,且更换时也非常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个重要特点是,为提高左弹簧4和右弹簧5之弹性力,降低其疲劳损伤带来的变形,其左弹簧4和右弹簧5采用单丝圈绕成两圈弹簧后相互串接之组合结构,相对于单个的弹簧结构来说,可大大提高其弹性力,同时,也相应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当然,本实用新型左、右弹簧也可采用单丝圈绕成两圈后再端点铰接于套环上;或者,采用单丝圈绕成两圈或以上后再相互串接之组合结构,其弹生力更高;或进一步,采用单丝圈绕成三圈弹簧后相互串接之组合结构,以适应于较大的推滑机构。上述方式还可有不同的组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包括滑体下板和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上板,以及装在滑体下板与上板之间的可驱动滑体上板往复移动的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由之左、右弹簧构成,装于由滑体上板和下板相互套合所形成的内腔内,其一端置于滑体下板上,另一端置于滑体上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弹簧相向设置,其弹簧圈面与滑体上板和下板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弹簧之端点通过套环铰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弹簧为单丝弹簧圈绕后串接之组合结构;或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圈绕弹簧相互串接之组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体上板两侧边均装设有导轨,该导轨为一凹凸形结构,其上之凹形为可容滑体下板侧端在其内移动之滑槽,其凸起对应嵌合于滑体上板两端滑槽内且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体上板两侧边均装设有导轨,该导轨为一凹凸形结构,其上之凹形为可容滑体下板侧端在其内移动之滑槽,其凸起对应嵌合于滑体上板两端滑槽内且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体上板两侧边均装设有导轨,该导轨为一凹凸形结构,其上之凹形为可容滑体下板侧端在其内移动之滑槽,其凸起对应嵌合于滑体上板两端滑槽内且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45493 CN200990744Y (zh) | 2006-12-30 | 2006-12-30 |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45493 CN200990744Y (zh) | 2006-12-30 | 2006-12-30 |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90744Y true CN200990744Y (zh) | 2007-12-12 |
Family
ID=3894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454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0744Y (zh) | 2006-12-30 | 2006-12-30 |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90744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1688A (zh) * | 2009-03-24 | 2009-09-02 | 深圳新中桥通信有限公司 | 滑盖手机的新型滑动机构 |
CN101646321B (zh) * | 2008-08-08 | 2011-12-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CN101605437B (zh) * | 2008-06-11 | 2012-03-0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滑盖结构 |
CN103990211A (zh) * | 2014-05-29 | 2014-08-20 | 宁波酷奇文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led灯的补水器 |
-
2006
- 2006-12-30 CN CN 200620145493 patent/CN20099074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5437B (zh) * | 2008-06-11 | 2012-03-0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滑盖结构 |
CN101646321B (zh) * | 2008-08-08 | 2011-12-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CN101521688A (zh) * | 2009-03-24 | 2009-09-02 | 深圳新中桥通信有限公司 | 滑盖手机的新型滑动机构 |
CN101521688B (zh) * | 2009-03-24 | 2014-12-10 | 深圳新中桥通信有限公司 | 滑盖手机的新型滑动机构 |
CN103990211A (zh) * | 2014-05-29 | 2014-08-20 | 宁波酷奇文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led灯的补水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90744Y (zh) | 一种滑盖装置的推滑机构 | |
MY149216A (en) | Drive apparatus for mobile furniture parts | |
CN202800383U (zh) | 来电提醒手环 | |
CN103377848A (zh) | 发电装置和开关 | |
CN105204309A (zh) | 一种处理盒 | |
CN105755727B (zh) |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 |
CN209255405U (zh) | 一种弯管机弯管预处理装置 | |
CN207802019U (zh) | 全屏手机及其活动式摄像装置 | |
CN205680588U (zh) | 一种墙壁开关插座 | |
CN208402298U (zh) | 电气产品和din导轨设备 | |
CN101626411A (zh) | 一种滑盖组件以及包括该滑盖组件的电子设备 | |
CN201075568Y (zh) | 端子定位加裁切机构 | |
CN204878141U (zh) | 卡扣装置 | |
CN201204143Y (zh) | 一种按压式微动开关 | |
CN110509337A (zh) | 切纸器及打印机 | |
CN210075300U (zh) |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前后摄像头共用装置 | |
CN201017185Y (zh) | 机械报时手表的报时启动机构 | |
CN102256465B (zh) | 手持电子装置 | |
CN208943433U (zh) | 一种防沉迷手游辅助充电器 | |
CN208511852U (zh) | 一种手游辅助触屏器 | |
CN216551050U (zh) | 便携式簇绒枪 | |
CN104957871B (zh) | 一种采用超声波进行上下震动的电动板刷 | |
CN10630289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207337802U (zh) | 一种显示屏模组装配结构 | |
CN201726672U (zh) | 割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