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6177Y - 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 Google Patents
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86177Y CN200986177Y CN 200620128573 CN200620128573U CN200986177Y CN 200986177 Y CN200986177 Y CN 200986177Y CN 200620128573 CN200620128573 CN 200620128573 CN 200620128573 U CN200620128573 U CN 200620128573U CN 200986177 Y CN200986177 Y CN 20098617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um
- burner hearth
- boiler
- hearth
- smoke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属于锅炉领域。由底座、锅炉本体构成。锅炉本体的锅筒上设有压力表、水位计、阀门和大孔。锅筒的前后部设有前烟箱和后烟箱,其前烟箱与烟囱相通,锅筒内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和进水管,烟管纵向设置在锅筒内,一端与前烟箱连接,另一端与后烟箱连接,炉膛位于锅筒的下部,链条炉排位于炉膛内,炉膛上设有检查门。炉膛内设置有以弯水管为拱架的炉拱管,炉拱管一端与锅筒相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炉膛后侧的后集箱相连接,炉拱管外吊挂有耐火砖,炉膛内的左、右侧上方设有对流换热区,其中水冷壁管与锅筒连接,对流管束纵向设置在炉膛内,炉墙设置在炉膛的四周。本锅炉以蜂窝型煤为燃料,热效率高、出力足,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具体的说是一种以蜂窝型煤为燃料的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中小型卧式蒸汽锅炉大多是以散煤为燃料采用层状燃烧,炉排和煤的空气阻力较大,要用鼓风机的压头来克服其阻力。由于散煤存在细小的煤粉,燃烧后锅炉排出大量的粉尘,必须靠炉外专门的除尘器来除尘,而除尘器和烟道的阻力要靠引风机来克服,其电机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由于煤和烟气不完全燃烧状况较严重,烟气的黑度超过林格曼1级,热效率也较低。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管理力度的加大,目前一些地区已禁止小型锅炉燃烧散煤,因此开发燃蜂窝煤蒸汽锅炉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中小型卧式蒸汽锅炉以散煤为燃料采用层状燃烧,炉排和煤的空气阻力大,烟尘排放浓度大,烟气黑度高,污染环境,锅炉热效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以蜂窝型煤为燃料,锅炉热效率高、出力足,节能环保的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锅炉本体,该锅炉本体的锅筒上设有压力表、水位计、阀门和人孔,所述锅筒的前后部依次设有前烟箱和后烟箱,其前烟箱与烟囱相通,锅筒内的前后部依次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锅筒内设有进水管,烟管横向设置在锅筒内,一端与前烟箱连接,另一端与后烟箱连接,锅炉本体的炉膛位于锅筒的下部,链条炉排位于炉膛内,炉膛上设有检查门,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炉膛内设置有以弯水管为拱架的炉拱管,该炉拱管一端与锅筒相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炉膛后侧的后集箱相连接,该炉拱管外吊挂有护管砖,炉膛内的左、右侧上方设有由设置在炉膛内的水冷壁、对流管束及炉墙组成的对流换热区,其中水冷壁管与锅筒连接,对流管束纵向设置在炉膛内,炉墙设置在炉膛的四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以蜂窝型煤为燃料,利用该煤的小孔改善炉排和煤层的通风状况,降低了阻力,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从而提高了煤的燃烧强度和速度。本锅炉炉膛内设置了以弯水管为拱架的炉拱,烟气在炉拱下纵向冲刷水管外壁实现第一回程换热。管外吊挂护管用的耐火砖,挂砖的数量和位置可调。便于引燃炉排上前部新进入炉膛的蜂窝型煤,并使炉膛中间位置水冷度降低。改善燃烧状态提高炉膛主燃区温度。同时可根据各地蜂窝煤的品种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可进行耐火砖位置调整,增加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在炉膛内左右侧上方设有对流换热区,烟气在此横向冲刷对流管束实现第二回程的强烈换热。这样既增强了传热效果使高温烟气在此放热后降温,降温后的烟气通过后管板进入烟管束时,不至使管板受高温影响产生裂纹。本锅炉第三回程的烟管选择了φ76mm较大规格的管径,有效地降低烟气流通阻力,利于自然通风的运行和防止烟管堵塞。锅炉出力足,热效率η≥85%,烟尘排放浓度小于100毫克,黑度小于林格曼1级。炉膛两侧设计成对流换热区。降低烟气温度,保护后管板防止管板热裂纹,提高了管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剖视图。
图中,底座1,护管砖2,检查门3,炉拱管4,炉墙5,前烟箱6,烟囱7,前管板8 ,压力表接管9,人孔10,进水管装置11,主气阀座12,汽水分离装置13,锅筒14,安全阀座15,烟管16,后管板17,后烟箱18,锅筒排污管19,后集箱排污管20,后集箱21,侧集箱排污管22,对流管23,炉膛24,下降管25,左集箱26,进风门27,连接管28,水冷壁29,水位计座30,保温皮31,吸污管32,手孔33,右集箱34,链条炉排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由底座1和锅炉本体组成。由锅筒14和炉膛24等组成的锅炉本体置于底座1上,锅炉本体的锅筒14上设有压力表接管9,水位计座30,安全阀座15,主汽阀座12和人孔10。人孔10和检查门3的作用是供锅炉检修用。为了便于运行者观察和操作,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将压力表、水位计、安全阀等安全附件依次安装在各自的座儿上。锅筒14的下部设有锅筒排污管19,锅筒14的前部设有前烟箱6、后部设有后烟箱18,其前烟箱6与烟囱座7相通,烟囱座7设置在前烟箱6的上方。锅筒14内的前部设有前管板8,后部设有后管板17,中部设有进水管装置11及汽水分离装置13。多根走烟用的烟管16纵向设置在锅筒14内,它们的一端与前烟箱6连通,另一端与后烟箱18连通,该烟管16的管径大于或等于76mm。前、后管板8、17与烟管16焊接。用于吸污物的吸污管32设置在锅筒14内的下部。锅筒14的外部用保温材料和薄铁板制作的保温皮31包覆,保温皮31与炉墙5固接。
炉膛24位于锅筒14的下部,炉膛24上设有便于检查炉膛内燃烧状况的检查门3。厚6.5cm的炉墙5分布在炉膛的四周。炉墙5底部座在底座1上,上部支撑锅筒14,锅筒14纵向卧在炉膛24上。下降管25与后集箱21连接安装在炉膛14内。
炉膛14内设置有以弯水管为拱架的炉拱管4,炉拱管4一端与锅筒14相通,另一端与后集箱21相连接,炉拱管4外部吊挂一层护管砖2,护管砖2是耐火砖。炉膛24内的左、右侧上方设有对流换热区,所述的对流换热区由设置在炉膛24内的水冷壁管29、对流管束23及炉墙5组成。其水冷壁管29与锅筒14连接位于炉膛24内,多根对流管23组成对流管束纵向设置在炉膛24内。炉膛24的左侧设有左集箱26,后侧设有后集箱21,右侧设有右集箱34。后集箱21与后集箱排污管20连接,左集箱26、右集箱34分别与下降管25连接,并用连接管28与侧集箱排污管22连接。锅炉的冷水由下降管25下降到左集箱26、右集箱34和后集箱21后再由水冷壁管29受热后上升。炉膛24外的筒体和管板外表面均设有保温层以减少散热损失,炉膛24的下部设有便于操作的手孔33。
底座1用支承钢板与左、右集箱26、34连接,链条炉排35或固定炉排位于底座1内,为了便于通风,在底座1的前方、左方、右方均设有进风门27。
前、后管板8、17,锅筒14的材料均要求用20g钢板制造。所有对接的纵、环焊缝应进行百分之百的X光射线探伤合格。锅筒14与各管的焊接、前后管板8、17与烟管16的焊接要采用加强角焊结构,后管板17与烟管16的焊接应注意要先胀,清除间隙,然后再焊。本件全部组装完毕后应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锅炉行业制造标准检验,并进行规定压力下的水压实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锅炉运行流程是靠三大系统运行完成的。即:汽水系统,烟风系统、煤灰系统。
汽水系统
经过软化处理的水由水泵通过进水管装置11打入锅炉,水由下降管25进入到后集箱21和左、右集箱26和34,并充满水冷壁管29和对流管23。管子内的水在炉膛24中被火焰加热后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至锅筒14内。温度低的冷水由于重度差的原因沉到锅筒14底部并又由下降管25流入后集箱21,这样水在汽水系统中形成自然循环。较轻的汽水混合物浮至锅筒14上部,经烟管16的热能加热后变成蒸汽,进入汽水分离装置13后,汽和水分离,饱和蒸汽由主汽阀座12排出锅炉外去往蒸汽工作区。水则从汽水分离装置13回到锅筒14的水空间。
烟风系统
点燃后的煤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烟囱抽力自然通风或简单加一个小功率鼓风机的机械通风作用下,在链条炉排35上由后向前流动,引燃新煤后同时完成第一回程的换热,流向炉膛24前部上方对流管束区入口,进入对流管束23区后,由前向后流动,横向冲刷对流管束23完成第二回程换热。降温后的热烟气从后管板17进入烟管16,纵向冲刷烟管16受热面,完成第三回程换热后从前烟箱6流向烟囱座7,最后降至180℃左右的烟气自烟囱出口排入大气层。
蜂窝型煤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底座1下部的前方、左方、右方的进风门27进入炉内,从下向上穿过链条炉排35和蜂窝煤的小孔,使空气中的氧与煤共同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
煤灰系统
煤在链条炉排35上由前向后运动,新加进的煤不断被高温烟气予热、点燃、着火至主燃区燃烧放热,灰渣排出炉外。
以上三个系统同时运行、互相关联、有机配合,即形成锅炉的周而复始的工作过程。
Claims (3)
1、一种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锅炉本体,该锅炉本体的锅筒上设有压力表、水位计、阀门和人孔,所述锅筒的前后部依次设有前烟箱和后烟箱,其前烟箱与烟囱相通,锅筒内的前后部依次设有前管板和后管板,锅筒内设有进水管,烟管纵向设置在锅筒内,一端与前烟箱连接,另一端与后烟箱连接,锅炉本体的炉膛位于锅筒的下部,链条炉排位于炉膛内,炉膛上设有检查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内设置有以弯水管为拱架的炉拱管,该炉拱管一端与锅筒相通,另一端与设置在炉膛后侧的后集箱相连接,该炉拱管外吊挂有护管砖,炉膛内的左、右侧上方设有由设置在炉膛内的水冷壁管、对流管束及炉墙组成的对流换热区,其中水冷壁管与锅筒连接,对流管束纵向设置在炉膛内,炉墙设置在炉膛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管砖是耐火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管管径≥φ76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28573 CN200986177Y (zh) | 2006-12-31 | 2006-12-31 | 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28573 CN200986177Y (zh) | 2006-12-31 | 2006-12-31 | 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86177Y true CN200986177Y (zh) | 2007-12-05 |
Family
ID=3891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2857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6177Y (zh) | 2006-12-31 | 2006-12-31 | 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86177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4058A (zh) * | 2012-12-10 | 2013-02-27 | 仲伟军 | 纵置式反烧节能单锅筒卧式锅炉 |
CN108613154A (zh) * | 2018-05-28 | 2018-10-02 | 江苏正阳锅炉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锅炉 |
-
2006
- 2006-12-31 CN CN 200620128573 patent/CN20098617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4058A (zh) * | 2012-12-10 | 2013-02-27 | 仲伟军 | 纵置式反烧节能单锅筒卧式锅炉 |
CN102944058B (zh) * | 2012-12-10 | 2015-03-11 | 仲伟军 | 纵置式反烧节能单锅筒卧式锅炉 |
CN108613154A (zh) * | 2018-05-28 | 2018-10-02 | 江苏正阳锅炉有限公司 | 一种蒸汽锅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50782U (zh) | 一种单锅筒横置式层燃角管锅炉 | |
CN212339224U (zh) | 固体燃料高温贫氧燃烧装置 | |
CN200986177Y (zh) | 卧式燃蜂窝煤蒸汽锅炉 | |
CN104964269B (zh) | 一种运用全反烧鳍片式水管炉排的两级预热风锅炉 | |
CN104791751B (zh) | 炉内直流垂直蒸发管尾部自然循环耦合式cfb注汽锅炉 | |
CN202013015U (zh) | 立式半煤气正烧采暖供热锅炉 | |
CN206191644U (zh) | 一种多用途环保燃煤灶 | |
CN205481729U (zh) | 立式水火管高效节能锅炉 | |
CN211233362U (zh) | 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 | |
CN103940079B (zh) | 一种新型高效无烟反烧锅炉 | |
CN2786439Y (zh) | 往复炉排式煤-煤气一体化锅炉 | |
CN201443861U (zh) | 一种卧式反烧燃煤常压热水锅炉 | |
CN207539881U (zh) | 气固混燃高水分燃料蒸汽锅炉 | |
CN206018694U (zh) | 新型水火管燃无烟洁净型煤锅炉 | |
CN204901744U (zh) | 双锅筒洁净煤高效燃烧锅炉 | |
CN2628876Y (zh) | 新型的水煤浆热水锅炉 | |
CN205579960U (zh) | 一种煤粉热水锅炉 | |
CN109737598B (zh) | 一种双锅筒双炉膛复合燃烧沉降室角管锅炉 | |
CN112032708B (zh) | 一种固体燃料高温贫氧燃烧方法及装置 | |
CN202660520U (zh) | 一种低烟尘双层反烧蒸汽锅炉 | |
CN2204396Y (zh) | 一种立式无压锅炉 | |
CN200982623Y (zh) | 立式燃蜂窝型煤蒸汽锅炉 | |
CN205919318U (zh) | 一种火管循环流化床锅炉 | |
CN213421438U (zh) | 一种热水锅炉 | |
CN103388841B (zh) | 一种高效燃煤采暖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