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1326Y - 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81326Y CN200981326Y CN 200620126302 CN200620126302U CN200981326Y CN 200981326 Y CN200981326 Y CN 200981326Y CN 200620126302 CN200620126302 CN 200620126302 CN 200620126302 U CN200620126302 U CN 200620126302U CN 200981326 Y CN200981326 Y CN 20098132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oked flow
- flow core
- injection moulding
- core
- motion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件注塑成型设备,特别是光学塑料镜片的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包括动模(2)、静模(1)及脱模机构和活动模芯(5)、阻流芯(6)及它们的驱动机构,所述阻流芯(6)端部位于注塑型腔(12)中为第一位置,端部完全退出注塑型腔(12)为第二位置,活动模芯和阻流芯(6)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活动模芯(5)的压塑和退模动作分别与阻流芯(6)从第一位置退至第二位置及阻流芯(6)从第二位置进至第一位置联动。本注塑成型模具由于镜片边缘部分的原料被插入注塑型腔(12)中的阻流芯(6)阻挡,边缘流速就会相应的减慢,能使中间与边缘原料几乎同时到达,克服了现有模具在注塑成型超厚、超薄或/和厚薄不均的塑料件时容易产生痘丝的弊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件注塑成型设备,特别是光学塑料镜片的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一般由动模、静模及脱模机构等零部件组成,动模分型面上设有注塑型腔,静模上设置注射口。注塑成型时,动、静模合模后,熔融塑料从注射口注入,并从注塑型腔的注入口一侧流向另一侧直至完全充盈,然后保压,最后分模、脱模。但现有的注塑模具及注塑工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在以聚碳酸脂(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等树脂为原料生产的超薄塑料件和超厚塑料件或是厚薄不均匀的塑料件时更加明显。在这里以PC生产近视镜片及散光近视镜片的工艺为例,一般的近视镜片都是中间薄边缘厚,所以只采用注塑成型时树脂原料由进料口射入型腔A区时塑料的流动就会形成扇形,当原料由A区进入B区时,由于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缘故,中间的流速减慢,边缘却在加速,当原料由B区进入C区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当进入D区时,镜片边缘的原料基本上已经射到位,而中间却停留不动;而这时原料由D区射到E区时就会形成明显对接的缝隙,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痘丝(参见图1)。痘丝的形成就会影响镜片的使用范围和镜片的质量;另外近视镜片的边缘过厚,而注塑成型的保压又无法使镜片的边缘密度达到要求时,边缘就会形成收缩。收缩的形成就会使镜片出现散光,而影响佩戴者的视力。另外注塑成型超薄的塑料件时(壁厚在0.100mm)时,原料就很难注射到位,而注射超厚的塑料件时(壁厚在4.00以上)又会有收缩产生而很难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注塑成型超厚、超薄或/和厚薄不均的塑料件时不会产生对接缝隙(痘丝)和收缩现象的注塑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包括动模、静模及脱模机构,动模分型面上至少设有一组注塑型腔及与注塑型腔连通的浇道,静模上设置有注射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还设有活动模芯、阻流芯及它们的驱动机构,动模本体上设置有截面与注塑件轮廓一致的贯通柱孔,所述活动模芯液密动配合设置在所述贯通柱孔中,活动模芯端面与柱孔壁及静模的分型面间的空间构成所述注塑型腔,所述分型面上每个注塑型腔两侧沿经过注塑型腔中心且与浇道垂直的直线对称还各设有与注塑型腔连通的阻流芯滑槽,一对阻流芯液密动配合设置在阻流芯滑槽中,所述阻流芯端部位于注塑型腔中为第一位置,端部完全退出注塑型腔为第二位置,所述阻流芯前端部可以为楔形,活动模芯和阻流芯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活动模芯的压塑动作与阻流芯从第一位置退至第二位置联动,活动模芯的退模动作与阻流芯从第二位置进至第一位置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由楔形的横向动块、垂直动块、成对对称设置的阻流芯支架和联动杆、联动杆支架及油缸构成,横向动块和垂直动块为单侧倾斜的楔形,所述的横向动块、垂直动块斜面相贴设置,垂直动块在上,相互间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活动模芯固定在垂直动块上平面,横向动块端侧与油缸连接,所述阻流芯外侧端固定在阻流芯支架上并与横向动块移动方向垂直,联动杆支架与横向动块固定连接,联动杆一端固定在联动杆支架上并与横向动块移动方向平行设置在动模和静模的两侧,所述联动杆另一端相对作小角度内折,所述阻流芯支架上设有与联动杆截面及内折角度相配的联动导孔,联动杆前段动配合插在联动导孔中构成所述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导向滑槽为T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还可以是:所述分型面上贯通柱孔周围设有若干个与注塑型腔连通的储料凹坑,所述储料凹坑设置在远离注入口的一侧并对称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的注塑模具,当原料由进料口进入A区时,并从A
区进入B区时,因为注塑型腔预留有压塑的空间,所以比起一般的镜片中间会厚,原料射入的流量和边缘差别不明显;随后当活动模芯在模芯驱动机构的推动下向上挤压原料由B区流向C区时,由于镜片边缘部分的原料被插入注塑型腔中的阻流芯阻挡,边缘流速就会相应的减慢,而使中间与边缘原料经过D区几乎同时到达E区,没有对接的缝隙,就解决了痘丝的弊病(参见图2)。原料射满型腔后活动模芯进一步继续向上挤压,使阻流芯端部完全退出注塑型腔并且近视镜片的边缘密度和中间的密度达到一致(压塑的原理)而没有收缩(参见图3)。
等镜片完全冷却后再用注塑机的开模装置和顶出装置取出镜片。
在成型壁薄的塑料件时,由于注塑时中间的厚度在注塑的范围内,所以当原料射到一定的范围时,就可以采用压塑工艺使成型件达到要求的厚度(0.100mm)。
在塑料件壁厚的情况下,由于壁厚而注塑的保压无法使塑件收缩达到要求时,也可以用先注塑再压塑的工艺使塑料件的密度达到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注塑成型时树脂原料的流动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成型时树脂原料的流动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静模分解后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以活动模芯5设置在动模2上的光学塑料镜片的注塑成型模具为例。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包括动模2、静模1、脱模机构和活动模芯5、阻流芯6及它们的驱动机构,动模2分型面上至少设有一组注塑型腔12具体实施例设有2组及与注塑型腔12连通的浇道13,静模1上设置有注射口8浇道13连通,动模2本体上设置有截面与镜片轮廓一致的贯通柱孔,所述活动模芯5液密动配合设置在所述贯通柱孔中,并可在模芯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轴向滑动,模芯5端面与柱孔壁及另一爿模即静模1分型面间的空间构成所述注塑型腔12,所述分型面上每个注塑型腔12两侧沿经过注塑型腔12中心且与浇道13垂直的直线对称还设有与注塑型腔12连通的一对阻流芯滑槽11,一对阻流芯6分别液密动配合设置在阻流芯滑槽11中,驱动机构由楔形的横向动块4、垂直动块3、成对对称设置的阻流芯支架14和联动杆15、联动杆支架16及油缸9构成,横向动块4和垂直动块3为单侧倾斜的楔形,所述的横向动块4、垂直动块3斜面相贴设置,垂直动块3在上,相互间设有导向滑槽10,导向滑槽10可以是T形槽或燕尾槽;所述活动模芯5固定在垂直动块3上平面,横向动块4端侧与油缸9连接,所述阻流芯6和导向滑槽10截面一般为矩形,水平设置,外侧端固定在阻流芯支架14上并与横向动块4移动方向垂直,联动杆支架16与横向动块4固定连接,联动杆15设置在设有阻流芯6的两侧,一端固定在联动杆支架16上并与横向动块4移动方向平行,所述联动杆15另一端相对作小角度内折,所述阻流芯支架14上设有与联动杆15截面及内折角度相配的联动导孔17,联动杆15前段动配合插在联动导孔17中构成所述联动,且活动模芯5的上升压塑动作与阻流芯6从第一位置退至第二位置联动,活动模芯5的退模动作与阻流芯6从第二位置进至第一位置联动,联动杆15内折角度及横向动块4、垂直动块3斜面斜度和位移距离要使活动模芯5在初始位置时,所述阻流芯6端部位于注塑型腔12中即为第一位置,当垂直动块3推动活动模芯5上升到位时,阻流芯6端部正好完全退出注塑型腔12即第二位置,阻流芯6前端部最好为楔形,这样越靠近边缘阻流效果越强,能更好地使中间与边缘原料经过D区几乎同时到达E区。
本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由于注塑型腔12预留有压塑的空间,原料射入量比传统的大模具要大,在仅用阻流芯6还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时,还可以在分型面上贯通柱孔周围设有若干个与注塑型腔12连通的储料凹坑7,所述储料凹坑7设置在远离注入口的一侧并对称分布,一般设置2个储料凹坑77即可,这样在活动模芯5向上挤压时,边缘的部分原料相应的会流入储料凹坑77中,进一步减慢了边缘的流速,而使中间与边缘原料几乎同时到达E区,没有对接的缝隙,就解决了痘丝的弊病参见图2。
Claims (6)
1、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包括动模(2)、静模(1)及脱模机构,动模(2)分型面上至少设有一组注塑型腔(12)及与注塑型腔(12)连通的浇道(13),静模(1)上设置有注射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还设有活动模芯(5)、阻流芯(6)及它们的驱动机构,动模(2)本体上设置有截面与注塑件轮廓一致的贯通柱孔,所述活动模芯(5)液密动配合设置在所述贯通柱孔中,活动模芯(5)端面与柱孔壁及静模(1)的分型面间的空间构成所述注塑型腔(12),所述分型面上每个注塑型腔(12)两侧沿经过注塑型腔(12)中心且与浇道(13)垂直的直线对称还各设有与注塑型腔(12)连通的阻流芯滑槽(11),一对阻流芯(6)液密动配合设置在阻流芯滑槽(11)中,所述阻流芯(6)端部位于注塑型腔(12)中为第一位置,端部完全退出注塑型腔(12)为第二位置,活动模芯和阻流芯(6)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活动模芯(5)的压塑动作与阻流芯(6)从第一位置退至第二位置联动,活动模芯(5)的退模动作与阻流芯(6)从第二位置进至第一位置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楔形的横向动块(4)、垂直动块(3)、成对对称设置的阻流芯支架(14)和联动杆(15)、联动杆支架(16)及油缸(9)构成,横向动块(4)和垂直动块(3)为单侧倾斜的楔形,所述的横向动块(4)、垂直动块(3)斜面相贴设置,垂直动块(3)在上,相互间设有导向滑槽(10),所述活动模芯(5)固定在垂直动块(3)上平面,横向动块(4)端侧与油缸(9)连接,所述阻流芯(6)外侧端固定在阻流芯支架(14)上并与横向动块(4)移动方向垂直,联动杆支架(16)与横向动块(4)固定连接,联动杆(15)一端固定在联动杆支架(16)上并与横向动块(4)移动方向平行设置在动模(2)和静模(1)的两侧,所述联动杆(15)另一端相对作小角度内折,所述阻流芯支架(14)上设有与联动杆(15)截面及内折角度相配的联动导孔(17),联动杆(15)前段动配合插在联动导孔(17)中构成所述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10)为T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芯(6)前端部为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型面上贯通柱孔周围设有若干个与注塑型腔(12)连通的储料凹坑(7),所述储料凹坑(7)设置在远离注入口的一侧并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每组注塑型腔(12)设置有2个储料凹坑(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26302 CN200981326Y (zh) | 2006-10-09 | 2006-10-09 | 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26302 CN200981326Y (zh) | 2006-10-09 | 2006-10-09 | 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81326Y true CN200981326Y (zh) | 2007-11-28 |
Family
ID=3890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2630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1326Y (zh) | 2006-10-09 | 2006-10-09 | 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81326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5226B (zh) * | 2008-05-20 | 2012-11-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片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CN102941649A (zh) * | 2012-10-31 | 2013-02-27 | 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搏宇模具加工厂 | 一种宠物刷基体成型塑胶模 |
CN104401267A (zh) * | 2014-12-08 | 2015-03-11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后柱上装饰板及其模具和注塑方法 |
CN104494531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后柱下装饰板及其模具和注塑方法 |
CN104494530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侧壁开放型深孔结构及其模具和注塑方法 |
CN113600781A (zh) * | 2021-06-30 | 2021-11-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压铸模具、终端结构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及终端 |
-
2006
- 2006-10-09 CN CN 200620126302 patent/CN20098132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5226B (zh) * | 2008-05-20 | 2012-11-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片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CN102941649A (zh) * | 2012-10-31 | 2013-02-27 | 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搏宇模具加工厂 | 一种宠物刷基体成型塑胶模 |
CN104401267A (zh) * | 2014-12-08 | 2015-03-11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后柱上装饰板及其模具和注塑方法 |
CN104494531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后柱下装饰板及其模具和注塑方法 |
CN104494530A (zh) * | 2014-12-08 | 2015-04-08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侧壁开放型深孔结构及其模具和注塑方法 |
CN104401267B (zh) * | 2014-12-08 | 2016-12-07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后柱上装饰板及其模具和注塑方法 |
CN113600781A (zh) * | 2021-06-30 | 2021-11-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压铸模具、终端结构件的压铸成型方法及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81326Y (zh) | 一种带有阻流芯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 |
CN207841924U (zh) | 一种倒装式带有3d打印随形水路的注塑模具 | |
CN201158123Y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05364440U (zh) | Led射灯非球面透镜异腔注射压缩热流道模具 | |
CN200967261Y (zh) | 一种胶塞模具 | |
CN2737531Y (zh) | 一种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 |
CN107571465B (zh) | 一种单一熔体多次注射的成型方法 | |
CN203019627U (zh) |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 | |
CN2897620Y (zh) | 一种塑胶模具 | |
CN210820439U (zh) | 一种弧形结构板hp-rtm成型模具 | |
CN1958266B (zh) | 模具结构 | |
CN208930677U (zh) |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挤出模具 | |
CN205735815U (zh) | 一种三板模具降低废料机构 | |
CN115256786A (zh) | 一种复材挤出注塑一体成形注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103102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其模具 | |
CN210121947U (zh) | 一种具有活动型腔的模具 | |
CN212021543U (zh) | 一种管件双端同步注胶的注塑模具 | |
CN211165037U (zh) | 一种自带液压装置的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成型模具 | |
CN216068485U (zh) | 电动车前围模具多点顺序阀进浇机构 | |
CN2475547Y (zh) | 可降低成型应力的塑料注塑模具装置 | |
CN220946504U (zh) | 具有流道切换机构的汽车电镀饰条注塑模具 | |
CN216914694U (zh) | 具有双速针阀热流道机构免喷涂汽车后保险杠防护网模具 | |
CN220261830U (zh) | 具有模内切结构的塑料衣架注塑模具 | |
CN215320320U (zh) | 反向进胶儿童塑料餐椅注塑模具 | |
CN208180143U (zh) | 大型复杂塑料制品分段式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2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