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1325Y - 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 - Google Patents
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81325Y CN200981325Y CN 200620166094 CN200620166094U CN200981325Y CN 200981325 Y CN200981325 Y CN 200981325Y CN 200620166094 CN200620166094 CN 200620166094 CN 200620166094 U CN200620166094 U CN 200620166094U CN 200981325 Y CN200981325 Y CN 20098132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vacuum
- tight
- discharge end
- squeez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包含有一连结件,具有一中空的本体,一第一接孔,贯穿于该本体的一侧体壁用以连通该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一第二接孔,贯穿于该本体的另侧体壁,用以连通该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一真空罩件,具有一中空的罩体,可与外侧体壁气密地抵接于该第一接孔的开口端上,一通孔,贯穿于该罩体的一侧体壁,而可与该第一接孔相通;一挤筒件,以预定部位气密地穿设于该第二接孔中,具有一柱形挤筒,据此,达到可于真空环境下进行模具的填料作业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机械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
背景技术
真空罩件以提供模具适当的真空环境以符合制造程序的需求,而习知真空罩件的具体技术内容则有如TW第81217608号新型专利前案所揭露,其主要于挟模装置的上下模座间设置一适当长度的导柱,并于该导柱上滑设一管帽状的真空罩,而以该真空罩将模具适当地罩盖于一封闭的空间中,再经由外部的负压装置将该封闭空间中的气体予以抽除,从而达到使所罩闭的模具处于真空环境下。
上述习知技术内容,虽确得对模具提供理想的真空环境,惟由于产业技术的发展,该等技术内容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具体而言,当制造程序中要求于真空环境下进行模具的填料作业时,上揭的技术内容即无法适应提供此一效能,盖其真空罩件并无适当可供与外界连结并维持空间呈封闭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其可使真空罩件所罩盖的封闭空间与挤筒出料端间相连通,并维持气密而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连结件,其具有一中空的本体,一连通该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的第一接孔,贯穿在该本体的一侧体壁,一连通该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的第二接孔,贯穿在该本体的另侧体壁;
一真空罩件,其相背的两端具有一呈透空的中空罩体,该真空罩件外侧体壁气密地抵接在该第一接孔的开口端上,一通孔,贯穿在该罩体预定部位的体壁上,并与该第一接孔相通;
一挤筒件,气密地穿设在该第二接孔中,其具有一柱形挤筒,一用以输出原料的出料端,位于该挤筒柱轴一端上,并穿经该本体的内部而伸入在该罩体中。
其中,各该第一、第二接孔呈同轴对应状态。
其中,该挤筒件的该出料端穿伸滑接在该第二接孔中。
其中,该出料端呈柱状,同轴地滑接在该第二接孔中。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使真空罩件所罩盖的封闭空间与挤筒出料端间相连通,并维持气密而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三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显示该连结件甫连结各该真空罩件及挤筒件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显示该挤筒件的出料端穿经该连结件而与位于该真空罩件中的模具抵接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10,其由一连结件20、一真空罩件30以及一挤筒件40所组成。
该连结件20具有一长形中空本体21,一第一接孔22与一第二接孔23分别贯设于该本体21长轴两端上,彼此并同轴对应于该本体21的长轴,并使该第一接孔22的孔径大于该第二接孔23的孔径。
该真空罩件30具有一顶底两相背端透空的中空罩体31,一适当尺寸的通孔32设于该罩体31一侧体壁上,用以连通该罩体31的内部空间与外界。
该挤筒件40为习用的射出挤筒,具有一用以将原料加热熔成熔融状的柱状挤筒41,以及一设于该挤筒41柱轴一端用以将熔融原料射出的柱状出料端42,并使该出料端42同轴滑接于该第二接孔23中,使该连结件20被适当地定位滑接于该挤筒件40上。
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该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10应用于产业上时,其中,关于该真空罩件30提供模具真空环境的技术内容以及该挤筒件40将原料经由模具注料孔射入模具内部模室的技术内容,属习知技术的范畴,于此即不再另为容陈。
而需加以说明的是:当该真空罩件30罩盖于模具周侧后,即可通过该挤筒件40的进座位移作动,藉以改变该连结件20的空间位置,以使该连结件20的本体21长轴一端端末气密地抵接于该通孔32周侧的罩体31体壁上,该第一接孔22并与该通孔32同轴相通,使该本体21内部与该罩体31内部经由各该通孔32及第一接孔22彼此连通,且通过该本体21长轴一端抵接的状态,以使该连结件20的空间位置获得固定,而不随该挤筒件40的继续进座作动而改变位置,此际,该出料端42则沿自身柱轴续行轴移,并通过滑接的该第二接孔23滑移穿经该本体21内部空间,经由各该第一接孔22及通孔32伸入该罩体31内部空间中,且使出料端口抵接于模具的注料口上,供将该挤筒41中的原料注入模具中。
根据上述,当该本体21以一端气密地抵接于该罩体31的同时,以该真空罩件30罩盖于模具周侧时因该通孔32存在而非呈封闭的状态即获得改变,而使该真空罩件30的内部空间经由该连结件20达到空间封闭的状态,通过外部的负压装置将该罩体31与本体21内部空间的气体予以抽离,从而提供所罩盖模具适当的真空环境,并于此等环境下,允许该挤筒件40将原料注入模具中,以适应制造条件的需求。
除上揭实施例所揭露的具体技术内容外,可进一步确保该本体与该罩体两者抵接结合的状态维持于一适当的气密状态下时,则可于该本体上施加以适当的外力,使该本体与罩体间的抵接在受到外力适当的施加下维持适当的结合状态,具体而言,该等外力的提供可如图4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揭示,以一弹簧50’穿套于该出料端42’上,并使两端分别抵接于挤筒41’与本体21’间,用以提供弹力,以弹性地将该本体21’定位于与该罩体31’抵接的状态;或亦可如图5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揭示,于该挤筒41”端末适当位置轴设一流体压力缸体50”,而以该流体压力缸体50”的出力轴端与该本体21”相接,以通过该流体压力缸体50”径自驱动并定位该本体21”的所在位置。
Claims (4)
1、一种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连结件,其具有一中空的本体,一连通该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的第一接孔,贯穿在该本体的一侧体壁,一连通该本体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的第二接孔,贯穿在该本体的另侧体壁;
一真空罩件,其相背的两端具有一呈透空的中空罩体,该真空罩件外侧体壁气密地抵接在该第一接孔的开口端上,一通孔,贯穿在该罩体预定部位的体壁上,并与该第一接孔相通;
一挤筒件,气密地穿设在该第二接孔中,其具有一柱形挤筒,一用以输出原料的出料端,位于该挤筒柱轴一端上,并穿经该本体的内部而伸入在该罩体中。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第二接孔呈同轴对应状态。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挤筒件的该出料端穿伸滑接在该第二接孔中。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出料端呈柱状,同轴地滑接在该第二接孔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66094 CN200981325Y (zh) | 2006-12-13 | 2006-12-13 | 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66094 CN200981325Y (zh) | 2006-12-13 | 2006-12-13 | 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81325Y true CN200981325Y (zh) | 2007-11-28 |
Family
ID=3890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660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1325Y (zh) | 2006-12-13 | 2006-12-13 | 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81325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27743A (zh) * | 2017-03-03 | 2018-09-14 |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高分子成型加工机械的真空罩组件 |
-
2006
- 2006-12-13 CN CN 200620166094 patent/CN20098132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27743A (zh) * | 2017-03-03 | 2018-09-14 |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高分子成型加工机械的真空罩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81325Y (zh) | 模具真空罩件与挤筒出料端的结合构造 | |
CN201540188U (zh) | 气密性检测工装 | |
CN105465457B (zh) | 一种真空压铸系统 | |
CN205045061U (zh) | 一种气动洗发水断料注料嘴及含其的包装机 | |
CN207064380U (zh) | 双出杆单作用液压缸 | |
CN201512385U (zh) | 千斤顶 | |
CN214347544U (zh) | 一种自动化点胶机及其注射器 | |
CN106895258B (zh) | 一种密封性强的二氧化碳气瓶充装接头 | |
CN202631218U (zh) | 一种检漏装置 | |
CN209483775U (zh) | 一种一体式柱塞端盖 | |
CN205854416U (zh) | 摩托车手刹把手 | |
CN205918939U (zh) | 一种三通切换阀装置 | |
CN2822625Y (zh) | 输液容器密封盖 | |
CN201514308U (zh) | 负压腔体管口手动快速密封头 | |
CN205674125U (zh) | 一种堵头拆卸工具 | |
CN2762813Y (zh) | 输液袋双口船形焊接口 | |
CN100355636C (zh) | 具有防漏功能的手压泵摁压结构 | |
CN216642923U (zh) | 一种纳米制剂挤压缓冲装置 | |
CN211894565U (zh) | 袋子收口机构 | |
CN206912277U (zh) | 一种多功能棒料加工装置 | |
CN213297984U (zh) | 拼装组件及拼装式隧道 | |
CN200978991Y (zh) | 一种与玻璃容器配套使用的氟塑料阀门 | |
CN209699829U (zh) | 新型合模油缸 | |
CN211602646U (zh) | 一种现场用灌浆料取样装置 | |
CN219321586U (zh) | 注射装置、注射系统及二次电池注液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