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5967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65967Y CN200965967Y CNU2006200676871U CN200620067687U CN200965967Y CN 200965967 Y CN200965967 Y CN 200965967Y CN U2006200676871 U CNU2006200676871 U CN U2006200676871U CN 200620067687 U CN200620067687 U CN 200620067687U CN 200965967 Y CN200965967 Y CN 20096596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accommodation hole
- terminal
- conducting terminal
- insul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于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及用以与对接电子元件导接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安装在端子容纳孔的对角线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于其导电端子安装在端子容纳孔的对角线位置,使其结构简单化,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平面栅格阵列芯片模块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一般用电连接器去连接平面栅格阵列芯片模块至电路板上,其中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现有技术请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案,其包括绝缘本体100和导电端子200,绝缘本体100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300,导电端子200是一体成型而成,包括固持于本体内的固持部400,固持部400向下延伸设有与电路板相焊接的焊接部500,向上延伸设有与芯片模块相压缩接触的接触部600,所述接触部600与固持部400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这种导电端子虽然也能实现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但这种导电端子形状复杂,加工困难,安装不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用于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固定部及用以与对接电子组件导接的接触部,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安装在端子容纳孔的对角线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由于其导电端子安装在端子容纳孔的对角线位置,使其结构简单化,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D-D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E-E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F-F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H-H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11是现有技术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未图标)和对接电子组件(未图标),即可将平面栅格阵列芯片模块连接至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和导电端子2。
所述导电端子2设有可固定导电端子2至绝缘本体1中的固定部20,及由固定部20向上延伸的接触部21,由固定部20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2。其中,所述接触部21相对其中心线A为对称设置,接触部21可与对接电子组件相压缩接触,从而实现其电性连接,所述焊接部22末端设有焊料(未图标),可与电路板相焊接。所述绝缘本体1在沿导电端子2接触部21延伸的方向设有若干排端子容纳孔10,导电端子2位于绝缘本体1的端子容纳孔10内,所述端子容纳孔10为方孔状,所述固定部20安装在端子容纳孔10的对角线位置,从而将导电端子2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这种安装方式导电端子固定部的结构简单,直接安装至端子容纳孔的对角线位置即可。其中一排端子接触部21沿接触部延伸方向经过与其相邻排的端子容纳孔10之间的空白区域,延伸到所述相邻排端子容纳孔区域之外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中所示,其中第n排端子接触部21沿接触部延伸方向经过第n+1排端子容纳孔之间的空白区域,延伸到第n+2排端子容纳孔区域上方(当然,所述第n排端子接触部也可进一步延伸且超过第n+2排端子容纳孔区域),因为所述的第n排端子接触部不经过第n+1排端子的上方,可以延伸出较长的端子接触部,这样就能保证导电端子2之间能保持适当的距离,在安装对接电子组件时,不会出现短路的现象。其中,第n排端子容纳孔中的一个端子容纳孔位于第n+1排端子容纳孔中相邻两个端子容纳孔之间,所述两排端子容纳孔呈错开状态。所述若干排端子接触部21的中心线A均在同一直在线,且所述中心线A与绝缘本体的边框成45度角,所述绝缘本体在第n个端子容纳孔沿X、Y方向延伸形成一端子容纳孔区域(该端子容纳孔区域为沿第n个端子容纳孔在X、Y方向上的端子容纳孔和相邻端子容纳孔之间的空白区域),所述第N个端子容纳孔里的导电端子的接触点210位于该端子容纳孔区域之外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使得导电端子之间能保持较适当的距离,不会出现导电端子之间短路的现象,从而保证和对接电子组件之间较好的电性连接。
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22末端设有锡球3(当然,所述端子容纳孔也可为与固定部相同大小,而在端子容纳孔下方设有可收容锡球的容纳空间),可焊接至电路板上。同样能达到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参照图5和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线A与绝缘本体1的一边框11垂直,同样能达到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请参照图8和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22末端设有锡球3,可焊接至电路板上。同样能达到和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部及用以与对接电子元件导接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安装在端子容纳孔的对角线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相对其中心线为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与绝缘本体的边框成45度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与绝缘本体的一边框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在沿导电端子接触部延伸的方向设有若干排端子容纳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排端子接触部的中心线均在同一直在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在沿导电端子接触部延伸的方向设有若干排端子容纳孔,其中一排端子接触部沿接触部延伸方向经过与其相邻排的端子容纳孔之间的空白区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由固定部向下延伸的焊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末端设有焊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676871U CN200965967Y (zh) | 2006-11-15 | 2006-11-15 | 电连接器 |
US11/872,259 US20080113544A1 (en) | 2006-11-15 | 2007-10-15 | Electrical connect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676871U CN200965967Y (zh) | 2006-11-15 | 2006-11-15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65967Y true CN200965967Y (zh) | 2007-10-24 |
Family
ID=3886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06768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5967Y (zh) | 2006-11-15 | 2006-11-15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65967Y (zh) |
-
2006
- 2006-11-15 CN CNU2006200676871U patent/CN20096596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69785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7965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6596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1882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8517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6946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7293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6946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50478Y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87263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4773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42996Y (zh) | 一种背板及使用这种背板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285002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33926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84757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8461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7293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0246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7290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3395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78172Y (zh) | 电连接器端子及使用这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84281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3395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78428Y (zh) | 电连接装置 | |
CN2831473Y (zh) | 板对板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