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5921Y -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65921Y CN200965921Y CNU2007200687226U CN200720068722U CN200965921Y CN 200965921 Y CN200965921 Y CN 200965921Y CN U2007200687226 U CNU2007200687226 U CN U2007200687226U CN 200720068722 U CN200720068722 U CN 200720068722U CN 200965921 Y CN200965921 Y CN 20096592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pivot
- insulating body
- wall surface
- removable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它包括绝缘本体、活动盖、垫片和导电端子;两个垫片,呈凹形体的垫片由其嵌插部的下方弯折延伸一固定部可供与电路板预定部位焊接固定;两个垫片的嵌插部包括横部和竖直部,且横部与竖直部形成一弧形止挡部,弧形止挡部与绝缘本体上的枢接槽共同形成完整的枢槽,以限制和固定活动盖上的枢轴转动。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而成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导电端子固定活动盖枢轴转动的设计,避开了因多次转动活动盖而致使导电端子接触松动,从而信号传输不稳定的缺陷,使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更加稳定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用于与软性电路板配接形成信号传输通路。
背景技术
通常,普通的FPC(软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个由FPC插入部分构成的绝缘壳体,多个端子按预设的间距平行地固定在这个绝缘壳体中,和一个为FPC导体和连接器端子之间提供弹性电接触的可枢轴转动的操作件,往往外型尺寸过高,且在安装过程中会影响端子接触的结构。所以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良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在安装过程中破坏端子接触的结构问题,防止活动盖在枢轴转动过程中从安装位置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槽缝,其两侧壁前侧对称设有卡槽以及衔接该卡槽的导斜面,且导斜面延伸一平面部再向后与一枢接槽连接;绝缘本体的上壁面较短于其下壁面,其上壁面与侧壁衔接处形成凹入部;其下壁面上设有若干嵌槽以嵌设若干导电端子;上壁面、下壁面和侧壁间围成一与各嵌槽连通的嵌插空间。
一活动盖,活动盖的连动板后侧为一具有凹弧的弯钩部,其弯钩部的两侧与弧形块连接,该弧形块的侧端各具有一枢轴;活动板的两侧各设有卡块,与绝缘本体配合锁定。
两个垫片,呈凹形体的垫片由其嵌插部的下方弯折延伸一固定部可供与电路板预定部位焊接固定。
若干导电端子,其支撑臂内侧下方凹设一转凹槽可供活动盖的连动板的弯钩部钩入。
若干导电端子呈不少于一个卡点及弯曲形式插入于绝缘本体内固定,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应与若干导电五金端子另一端部延伸之弯钩部钩入机构,使活动盖籍枢轴在本体座的两侧枢接槽枢转。
两个垫片的嵌插部包括横部和竖直部,且横部与竖直部形成一弧形止挡部,弧形止挡部与绝缘本体上的枢接槽共同形成完整的枢槽,以限制和固定活动盖上的枢轴转动。
为了保证活动盖的设计有一定的自由度,枢轴的横截面设计成圆形。
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而成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导电端子固定活动盖枢轴转动的设计,避开了因多次转动活动盖而致使导电端子接触松动,从而信号传输不稳定的缺陷,使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更加稳定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盖合上状态时的垫片所在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盖打开状态时的垫片所在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本体 11-侧壁 12-上壁面 13-下壁面
111-卡槽 112-导斜面 113-枢接槽 121-凹入部
131-嵌槽 2-活动盖 21-弯钩部 211-枢轴
212-卡块 3-垫片 嵌入部-31 32-固定部
311-横部 312-竖直部 4-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槽缝,其两侧壁11前侧对称设有卡槽111以及衔接该卡槽111的导斜面112,且导斜面112延伸一平面部再向后与一枢接槽连接113;绝缘本体1的上壁面12较短于其下壁面13,其上壁面12与侧壁11衔接处形成凹入部121,其下壁面13设有若干嵌槽131以嵌设若干导电端子4;上壁面12、下壁面13和侧壁11间围成一与各嵌槽131连通的嵌插空间。
如图3所示,一活动盖2,活动盖2的连动板后侧为一具有凹弧的弯钩部21,其弯钩部21的两侧与弧形块连接,该弧形块的侧端各具有一枢轴211;活动盖2的两侧各设有卡块212,与绝缘本体1配合锁定。
如图4和图5所示两个垫片3,呈凹形体的垫片3由其嵌插部31的下方弯折延伸一固定部32可供与电路板预定部位焊接固定;两个垫片3的嵌插部31包括横部311和竖直部312,且横部311与竖直部312形成一弧形止挡部,弧形止挡部与绝缘本体1上的枢接槽113共同形成完整的枢槽,以限制和固定活动盖2上的枢轴211转动。
若干导电端子4,其支撑臂内侧下方凹设一转凹槽可供活动盖的连动板的弯钩部钩入。
实施中将活动盖2前端打开,FPC插入嵌插空间,由活动盖2的上下翻动,控制打开和关闭。
导电端子4按照预设距离并列地从绝缘本体1后端侧安装在绝缘壳体1中,每个导电端子4具有有接触梁,以悬臂方式延伸出轴梁,并通过设在下部的安装部分夹固定在壳体中,使端子安装与绝缘壳体中。
通过活动盖2的枢轴211的转动把FPC连接到连接器上,活动盖2的分力直接由枢轴211部分提供;并用两插入式的垫片3档住,使活动盖2不滑出来。
为了保证活动盖2的设计有一定的自由度,枢轴211的横截面设计成圆形,推进凸出部分设计时根据FPC的厚度设计。
Claims (5)
1、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活动盖(2)、两个垫片(3)的和若干导电端子(4),若干导电端子(4)插入绝缘本体(1)中固定,活动盖(2)通过枢轴(211)与设置与绝缘本体(1)上的枢接槽(113)连接,两个垫片(3)嵌插部(31)分别插入绝缘本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垫片(3)的嵌插部(31)包括横部(311)和竖直部(312),且横部(311)与竖直部(312)形成一弧形止挡部,弧形止挡部与绝缘本体(1)上的枢接槽(113)共同配合形成限制和固定活动盖(2)上的枢轴(211)转动的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槽缝,其两侧壁(11)前侧对称设有卡槽(111)以及衔接该卡槽(111)的导斜面(112),且导斜面(112)延伸一平面部再向后与一枢接槽连接(113);绝缘本体(1)的上壁面(12)较短于其下壁面(13),其上壁面(12)与侧壁(11)衔接处形成凹入部(121),其下壁面(13)设有若干嵌槽(131)以嵌设若干导电端子(4);上壁面(12)、下壁面(13)和侧壁(11)间围成一与各嵌槽(131)连通的嵌插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2)的连动板后侧为一具有凹弧的弯钩部(21),其弯钩部(21)的两侧与弧形块连接,该弧形块的侧端各具有一枢轴(211);活动盖(2)的两侧各设有卡块(212),与绝缘本体(1)配合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呈凹形体的垫片(3)由其嵌插部(31)的下方弯折延伸一固定部(32)可供与电路板预定部位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枢轴(211)的横截面为圆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687226U CN200965921Y (zh) | 2007-04-06 | 2007-04-06 |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687226U CN200965921Y (zh) | 2007-04-06 | 2007-04-06 |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65921Y true CN200965921Y (zh) | 2007-10-24 |
Family
ID=38869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6872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5921Y (zh) | 2007-04-06 | 2007-04-06 |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65921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5015B (zh) * | 2009-03-26 | 2011-06-0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连接装置 |
US7976328B2 (en) | 2009-03-03 | 2011-07-12 | Au Optronics Corp.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2007
- 2007-04-06 CN CNU2007200687226U patent/CN20096592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76328B2 (en) | 2009-03-03 | 2011-07-12 | Au Optronics Corp.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1505015B (zh) * | 2009-03-26 | 2011-06-0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连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62378Y (zh) | 电池座 | |
CN101764314B (zh) | 电连接器 | |
CN287481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0052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6244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8266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66361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582206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713691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0965921Y (zh) |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
CN20095942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76831U (zh) | 电连接器 | |
EP1490928B1 (en) | Electric wire connecting device | |
CN293266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79016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095946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98773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638281Y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66070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838582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520578Y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87481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3425217U (zh) | 一种凸轮压线结构接线端子 | |
CN251944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60798Y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