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2606Y - 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62606Y CN200962606Y CN 200520106254 CN200520106254U CN200962606Y CN 200962606 Y CN200962606 Y CN 200962606Y CN 200520106254 CN200520106254 CN 200520106254 CN 200520106254 U CN200520106254 U CN 200520106254U CN 200962606 Y CN200962606 Y CN 20096260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channel
- working cell
- control unit
- process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话终端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用于来电呼叫的自动处理控制;检测解码单元(2);控制单元(3);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和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与所述控制单元(3)相连接;处理单元(1)分别与检测解码单元(2)、控制单元(3)、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相连接;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将信道及来电相关信息输出给处理单元(1),可由(1)经自动处理对符合条件的呼叫,输出控制指令到控制单元(3),由(3)触发(4)摘机,触发(5)摘机,连通(4)与(5)的送受话电路,由(1)触发(5)将预置号码或(1)输入到(5)的号码拨出,自动将第一信道的来电,通过第二信道呼叫、转接到该号码对应的电话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终端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电话终端装置,在被叫方无法应答的情况下,对电话呼叫的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来电显示电话终端装置的呼入号码存储功能可以将呼入号码及来电时间存储起来,但是,当前的来电显示都是提供给被叫用户来识别,只在被叫用户看到电话号码后才能决定是否摘机,呼叫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传递和处理,直到被叫主动检查存储的信息后才能进行处理。
其二,由录音答录装置自动接听答录。被叫只能在具备条件并主动检查录音后才能知道主叫方的呼叫信息,呼叫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传递和处理;而且,当被叫方不在机位时,只能通过录音留言实现非实时的信息交换,而无法实现主被叫双方的实时通讯需求。
另外,在一部电话终端存在多个可能的被叫用户的状况下,假设所有的被叫用户都无法接听电话,该电话终端有留言答录功能,那么对于呼叫目标不同的主叫用户都只能听到同样的留言;
其三,电信局通过程控交换机提供的呼叫转移服务,在程控交换过程中就把呼叫转移到由被叫通过电话终端预先设定的另一个号码和电话终端。这样可实现主被叫双方的实时通讯需求,但是,呼叫转移的设定状态是在电信的程控交换机上实现,相关信息也是存储和体现在交换机数据存储器中的,是否设置了呼叫转移,在电话终端上根本没有直观体现,而在家庭中或工作单位中几个人共用一部有线电话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若一个人A设置完呼叫转移离开后,其他人B、C、D等的电话同样也被转移了,A不得不接听很多并不属于他的电话;若A没有通过其它方式留下有关呼叫转移的信息,那么B、C、D等人就会在并不知道他们的电话已经被转移的情况下,无法接听他们的电话;假设A留下信息告诉B、C、D等人呼叫被转移,那么B、C、D等人如取消呼叫转移,则A无法接听预期的电话,若不取消则B、C、D无法接听可能的电话。而且,这样的呼叫转移只针对直接联入电信网交换机的电话终端有效,配备用户电话程控交换机或集团电话的用户子网内的电话终端无法实现跨网接受转移或被转移。再者,呼叫转移的设置方式采用逐健拨号将功能设置代码(如*57*TN#,TN指接受转移的目标终端的号码)输入到交换机的方式,记忆、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来电进行自动识别呼转的电话终端装置,可自动将不同来电通过第二信道转接呼叫到预置的不同外线号码终端,并实现通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1),用于来电呼叫处理过程的设置与自动处理控制,存储相关程序及数据;
检测解码单元(2),用于监测信道状态、解析来电信息;
呼叫处理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呼叫接续过程;
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其必要技术特征包括:
具有送受话电路、摘挂机控制开关(14)以及第一信道接入接口,在本装置内与所述控制单元(3)相连接;
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其必要技术特征包括:
具有送受话电路、摘挂机控制开关(15)、拨号单元(11)以及第二信道接入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3)相连接;
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的第一信道接口相连接;
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处理单元(1)的相应输入端口、所述处理单元(1)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单元(3)、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相连接;
来电呼叫时,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将信道及来电相关信息输出给处理单元(1),由处理单元(1)经自动处理,对符合条件的呼叫,输出控制指令到控制单元(3),由(3)触发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摘机,触发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摘机,连通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与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的送受话电路;
由处理单元(1)触发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将预置呼转目标号码或处理单元(1)输入到(5)的呼转目标号码由第二信道拨出;
若所述呼转目标号码终端摘机接听,则第一信道来电终端的送受话电路经本装置自动与呼转目标号码终端的送受话电路连通,实现呼转通话。
更适宜地,所述控制单元(3)包括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音频矩阵,用于语音信号的一对多及多对多的连通切换控制与混音;所述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和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的送受话电路分别与所述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相连接,以实现语音链路的连通、与切换控制。
更适宜地,所述控制单元(3)还包括:
语音编解码器(10),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编解码,所述语音编解码器(10)的输入、输出端口与所述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相连接。
更适宜地,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包括:信道状态检测单元(16)、振铃检测单元(17)、来电信息解码单元(18)和通话状态主叫按键操作解码单元(19)。
更适宜地,所述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具有摘挂机控制开关(14),其特征在于,摘挂机控制开关(14)与控制单元(3)的摘挂机监控单元(12)相连接,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的摘挂机状态可由控制单元(3)按处理单元(1)的指令进行控制;
送/受话电路及送/受话单元分别接入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
更适宜地,,所述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包括:
拨号单元(11),具有预存号码拨号功能的拨号集成电路,其当前号码存储区的写入接口及拨号触发接口上联到处理单元(1)的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
摘挂机控制开关(15)接入控制单元(3)的摘挂机监控单元(12),其摘挂机状态可由所述控制单元(3)按照处理单元(1)的程序指令对所述摘挂机控制开关(15)的摘挂机状态进行控制;
送/受话电路及送/受话单元分别接入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
更适宜地,所述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电话终端装置为包含混音功能的音频矩阵切换器,用于实现语音信号的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分配切换与连通。
更适宜地,所述处理单元(1)为包含键盘(9)、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显示单元(7)的微计算机;
更适宜地,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的输入端与检测解码单元(2)及键盘(9)相连接,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单元(7)控制单元(3)的摘挂机监控单元(12)、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以及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的拨号单元(11)相连接,
更适宜地,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存储有用户预先录入、编辑、设置的针对来电号码的分类标识数据,还关联存储有针对特定号码或其所属分类所设置的不同转接追拨号码,以及
由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驱动呼叫处理控制单元(3)、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和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自动执行的控制指令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话终端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话终端装置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话终端装置包括:处理单元1,用于存储相关程序及呼叫相关数据;一个信道状态、来电信息检测解码单元2;呼叫处理控制单元3;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其一个部分电路接入呼叫处理控制单元3,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一个送受话电路及摘挂机控制接入呼叫处理控制单元3;一个初始化模块6构成。所述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单元1由内置可读写存储单元的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显示单元7、键盘9构成。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检测解码单元2由信道摘挂机状态检测电路16,振铃检测电路17,FSK及DTMF解码电路18和通话状态主叫按键操作解码电路19构成,上述4个单元的信号输出分别接入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所述呼叫处理控制单元3由电数字语音编解码器10、摘挂机状态控制单元12、通话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构成。
在本装置中所述工作单元4在当前公知的电话语音通讯终端的基础上,还具有摘挂机控制开关14,其摘挂机状态除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手柄插簧开关和免提键控制外,还可由摘挂机状态控制单元12按照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的指令进行控制;其送/受话电路及送/受话单元(即MIC与扬声器)分别接入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所述通话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为带混音功能的音频矩阵切换器,可实现语音信号的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分配切换。
在本装置中所述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在公知的有线电话或移动电话终端基础上,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改进,其拨号单元11为具有预存号码拨号功能的拨号集成电路,且其当前号码存储区的写入接口及拨号触发接口上联到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其还具有一个接入摘挂机状态控制单元12的摘挂机控制开关15,其摘挂机状态除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手柄插簧开关和免提键控制外,还可由摘挂机状态控制单元12依照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的程序指令进行控制;其送/受话电路及送/受话单元(即MIC与扬声器)分别接入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
基于本装置,终端用户把已知的电话号码存储为电介质的电话号码数据库,存入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的存储器中,并针对每个用户的每类号码分别赋予一个不同的用户归属标识值和分类标识值,从而把不同的已知和未知号码分成不同的用户归属和不同类别,每个号码的用户归属标识值和分类标识值可擦写,其归属和分类可由用户动态调整。同一个号码可以有一个以上的不同归属值,每个归属标识值对应一个唯一的呼叫对象,针对每个归属标识值之下的每个号码可赋予一个唯一分类标识值。每个用户可针对自己所属的电话号码的每个分类或几个分类或某个或某几个特定号码分别设定不同的呼叫自动接转追拨处理程序方案和自动转接追拨呼叫的目标号码。
基于本装置,振铃检测电路18接收到振铃信号后向电源及初始化单元6发出初始化信号,进而驱动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进行初始化,进入来电识别流程。即通过来电解码电路17对来电号码进行解码,解码后的来电信息输入到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微处理器8,并由微处理器8检索当前各个用户的电话号码库的电话号码及其归属、分类及相关的来电转接追拨设置数据,判定来电号码的归属、类别和当前时段适用的来电转接追拨操作控制指令及相应转接追拨号码。来电归属识别流程如下:
首先由处理器8检索已知号码中与来电相符号码的归属标识值个数(若无与来电相符的号码则归属标识值的个数为零)。若来电仅有一个归属标识值,则该归属标识值所对应的呼叫对象唯一确定。若来电有一个以上的归属标识值,则启动留言应答来电呼叫对象识别流程:即通过语音提示主叫通过按键操作选择呼叫对象,主叫的按键操作经主叫按键操作解码电路19所解码输入到微处理器8,呼叫对象被唯一确定。若来电归属标识值的个数为零,说明来电为未知号码,则检测是否设置了针对未知来电的主叫回拨号码输入操作:若未设置主叫回拨号码输入操作则按未知号码处理;若已设置主叫回拨号码输入操作,则进入留言应答,提示主叫通过按键操作输入回拨号码,主叫的回拨号码的输入按键操作经主叫按键操作解码电路19解码输入到微处理器8,由微处理器8对该回拨号码进行检索,若仍为未知号码则按照未知号码处理,若为已知号码(即回拨号码的归属标识值的个数不为零)则按来电号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归属标识值的情况处理,呼叫对象被唯一确定。呼叫对象被唯一确定后,则由微处理器8根据该被叫用户设置、当前所处时间段、号码归属标识值、分类标识值、该号码或其所属分类的相关转接追拨操作指令设置数据,选定下列来电呼叫处理流程之一对来电进行自动处理
处理流程一:
针对符合立即转接追拨条件的来电号码:由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驱动摘挂机控制单元12触发挂机控制开关14和摘挂机控制开关15分别使第一信道终端4和第二信道终端5自动摘机,由通话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将第一信道终端4的来电送受话语音信号切换与第二信道终端5的送/受话电路连通,由处理器8调出针对该号码或其所属类别设置的追拨转接号码,写入具有预存号码拨号功能的拨号集成电路11后,触发拨号集成电路11从第二信道拨出由处理器8所调出并写入拨号集成电路11的转接追拨号码,实现接转追拨呼叫,若该号码摘机通话则实现了跨信道接转追拨通话,使特定主叫号码针对信道一终端号码的某一特定被叫的呼叫,被转接到该被叫指定的终端。
处理流程二:
针对符合远程电话录音留言应答监听的号码:由微处理器8驱动通话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将来电送受话语音信号切换给电话录音留言应答系统的同时,将来电送受话语音信号同步切换给接入第二信道终端5的送/受话电路,并驱动摘挂机状态控制单元15触发第二信道终端自动摘机,并由处理器8调出针对该号码或其所属类别设置的监听追拨转接号码,写入拨号集成电路11后,触发拨号集成电路11从第二信道拨出由处理器8所调出并写入拨号集成电路11的监听转接追拨号码,实现监听接转追拨呼叫,若该号码摘机通话则实现了跨信道实时远程录音留言监听,使特定主叫号码针对第一信道终端4号码的某一特定被叫的留言录音能够同步被转接到该被叫指定的通话终端实现同步监听。
处理流程三:
针对被设定了定时或即时的电话录音自动呼叫追拨通知的号码:由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检索符合电话录音留言自动通知的设置数据,针对符合当前录音自动追拨通知条件的电话录音,由处理器8驱动摘挂机控制单元12触发摘挂机控制开关15使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摘机,然后调出录音留言的被叫用户针对该来电号码或其所属类别设置的追拨通知转接号码,写入具有预存号码拨号功能的拨号集成电路11后,触发拨号集成电路11从第二信道拨出由处理器8写入拨号集成电路11的录音通知转接追拨号码,实现接转追拨呼叫,若该号码摘机通话则由处理器8调出相关录音留言的语音文件,由电话留言数字语音编解码器10解码回放,经通话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接入第二信道终端送/受话电路,实现可预设选择的电话录音留言自动呼叫通知通话。
处理流程四:
针对设置了达到预置振铃次数无人接听后进行转接追拨的号码,由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对振铃信号检测单元18所检测到的振铃进行计次,在达到预定振铃次数后则驱动摘挂机控制单元12触发挂机控制开关14和摘挂机控制开关15分别使第一信道终端4和第二信道终端5自动摘机,并由通话语音信号切换单元13将第一信道终端4的来电送受话语音信号切换与第二信道终端5的送/受话电路连通,并由处理器8调出针对该号码或其所属类别设置的追拨转接号码,写入具有预存号码拨号功能的拨号集成电路11后,触发拨号集成电路11从第二信道播出由处理器8所调出并写入拨号集成电路11的转接追拨号码,实现接转追拨呼叫,若该号码摘机通话则实现了跨信道接转追拨通话,使特定主叫号码针对信道一终端号码的某一特定被叫的呼叫,在达到预定振铃次数仍无人接听后被转接到由该被叫指定的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满足设定条件的被用户选定的主叫号码针对特定被叫的呼叫,可以在被自动识别后接转到第二外线信道,追拨呼叫目标被叫所设定的号码,以跨信道方式实现即时通讯,可有效满足主被叫双方即时通讯的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1),用于来电呼叫处理过程的设置与自动处理控制;
检测解码单元(2),用于监测信道状态、解析来电信息;
呼叫处理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呼叫接续过程;
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具有送受话电路、摘挂机控制开关(14)以及电话线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3)相连接;
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具有送受话电路、摘挂机控制开关(15)、拨号单元(11)以及电话线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3)及处理单元(1)相连接;
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的第一信道接口相连接;
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处理单元(1)、所述处理单元(1)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单元(3)、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相连接;
所述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和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3)相连接;
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将信道及来电相关信息输出给处理单元(1),由处理单元(1)经自动处理,对符合条件的呼叫,输出控制指令到控制单元(3),由(3)触发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摘机,触发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摘机,连通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与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的送受话电路;
由处理单元(1)触发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将预置呼转目标号码或处理单元(1)输入到(5)的呼转目标号码由第二信道拨出;
所述呼转目标号码对应的终端接听,则第一信道来电主叫终端的送受话链路经本装置连接由第二信道与呼转目标号码对应终端的送受话电路实现连通,通话连接建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中设置有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所述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和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的送受话电路分别与所述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相连接,以实现语音信号切换与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解码单元(2)包括:
信道状态检测单元(16)、振铃检测单元(17)、解码单元(18)和通话状态主叫按键操作解码单元(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还包括:
语音编解码器(10),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编解码;以及
摘挂机状态监控单元(12),用于摘挂机状态的自动监测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工作单元(4)具有摘挂机控制开关(14),所述摘挂机控制开关(14)与控制单元(3)相连接,其摘挂机状态可由所述控制单元(3)按照处理单元(1)的程序指令,驱动所述摘挂机控制开关(14)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工作单元(5)包括:
拨号单元(11),具有预存号码拨号功能的拨号集成电路,其当前号码存储区的写入接口及拨号触发接口上联到可存储程序及数据的处理器(8);
摘挂机控制开关(15)接入控制单元(3),其摘挂机状态可由所述控制单元(3)按照处理单元(1)的程序指令,驱动所述摘挂机控制开关(15)进行控制;
送/受话电路及送/受话单元分别接入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话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信号切换连通单元(13)为音频切换连通器,具有混音功能,用于实现语音信号的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分配切换与连通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06254 CN200962606Y (zh) | 2005-08-26 | 2005-08-26 | 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06254 CN200962606Y (zh) | 2005-08-26 | 2005-08-26 | 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62606Y true CN200962606Y (zh) | 2007-10-17 |
Family
ID=3879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2010625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62606Y (zh) | 2005-08-26 | 2005-08-26 | 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62606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3688A (zh) * | 2014-03-11 | 2014-06-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未处理信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
CN107613147A (zh) * | 2017-09-26 | 2018-01-19 | 北京荣达千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话专线智能切换装置、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
2005
- 2005-08-26 CN CN 200520106254 patent/CN20096260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3688A (zh) * | 2014-03-11 | 2014-06-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未处理信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
CN107613147A (zh) * | 2017-09-26 | 2018-01-19 | 北京荣达千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话专线智能切换装置、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962C (zh) | 电话系统内的呼叫者识别方法 | |
US7245713B1 (en) | Call monitoring | |
CN1115533A (zh) | 自动控制呼叫等待中断限制的方法及交换系统 | |
CN1633154A (zh) | 一种在个人通信类业务中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 | |
CN103167433A (zh) | 基于转移接听用户控制的呼叫转移方法 | |
CN101902517A (zh) | 一种通讯终端及来电应答的方法 | |
CN1064807C (zh) | 无线电话系统中分别呼叫多个便携单元的方法 | |
US20050260975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automatic notification of availability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establish a telephone call | |
CN200962606Y (zh) | 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 |
CN1635771A (zh) | 智能网中语音信箱的实现方法 | |
CN200966073Y (zh) | 一种电话终端装置 | |
CN1805490A (zh) | 因特网协议电话交换机和因特网协议电话终端 | |
CN101179797B (zh) | 实现移动电话的开机睡眠模式的系统和终端以及方法 | |
CN1647495A (zh) | 语音存储装置和呼入的通话应答系统 | |
CN1859494A (zh) | 集团彩铃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KR200289094Y1 (ko) | 무인 자동 교환 장치 | |
CN1543174A (zh) | 一种实现话机绑定方法 | |
CN100473091C (zh) | 一种查询未接来电的方法 | |
CN1222285A (zh) | 在智能网络中连接电话,传真机与计算机 | |
CN101296456A (zh) | 具有虚拟引导式通话功能的移动通话终端及其通话方法 | |
JP2000307720A (ja) |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における音声符号化方法 | |
CN1447572A (zh) | 固定电话留言短信息及其接收装置 | |
CN1390029A (zh) | 一种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区别振铃产生方法 | |
CN2822053Y (zh) | 共线式免提通话通信系统 | |
CN1859512B (zh) | 一种无线接入系统中实现三方通话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88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izhuyuan Road No. 88 C Zizhu Garden Room 1802 Patentee after: Zhang Wei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Changchun, Haidian District Bridge Road 5, new starting point Jiayuan 8 building, room 816 Patentee before: Zhang Wei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