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9833Y - 安全型打火机 - Google Patents
安全型打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49833Y CN200949833Y CN 200620063087 CN200620063087U CN200949833Y CN 200949833 Y CN200949833 Y CN 200949833Y CN 200620063087 CN200620063087 CN 200620063087 CN 200620063087 U CN200620063087 U CN 200620063087U CN 200949833 Y CN200949833 Y CN 20094983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er
- air feed
- force surface
- force
- ign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ers Contain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火机,其包括点火部与贮气部,点火部包括相对独立的燃气释放机构与火花发生机构,燃气释放机构设有用以操作燃气释放机构从一喷嘴释放燃气的供气施力面,火花发生机构设有用以操作火花发生机构向喷嘴发生火花的点火施力面,其中,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分别处于不可使用同一手指将燃气释放机构与火花发生机构同时开启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特别是一种能有效防止误点火的安全打火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打火机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普通消费者的欢迎。现有技术的打火机的点火机构一般包括点火部和贮气部,其中点火部包含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两部分。现有普通打火机的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两部分被安置在同一个按钮之下受同一个按钮控制,或者两者的相对位置非常接近,容易在一个动作中同时启动。所以整个点火过程过于简便,因此容易引起误点火,特别是小孩不懂安全意识,容易乱点或者误点火,存在安全隐患。
如中国专利第CN01805880.9号(其美国专利号为US6832910)所揭示的一种安全方案,该专利将点火部的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分别用两个不同的按钮控制,但是两个按钮被紧紧地排列在一起,小孩的手虽然小,但是如果小孩的手正好按压在两个按钮之间,那么打火机就可以被点燃,打火机的按钮一般很小,按钮的受按压面积基本上和小孩的手指头差不多大,有的甚至比小孩的手指头还小,所以正好按压在两个按钮之间几率很大,因此容易引起乱点或者误点火。
因此,提供一种容易使用、结构简单、大大增加安全性的打火机成为业界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误点火的打火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火机,其包括彼此独立的燃气释放机构与火花发生机构,燃气释放机构设有用以操作燃气释放机构从一喷嘴释放燃气的供气施力面,在停止施力时该供气施力面可恢复原位使喷嘴停止释放燃气,火花发生机构设有用以操作火花发生机构向喷嘴发生火花的点火施力面,其中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分别处于不可使用同一手指将燃气释放机构与火花发生机构开启的位置上。
打火机包括点火部与贮气部,点火部包括相对独立的燃气释放机构与火花发生机构。其中,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分别处于不可使用同一手指将燃气释放机构与火花发生机构开启的表面上,具体地,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分别处于不可被一手指同时或者顺延施力的表面。
其中,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一供气按钮,供气按钮的一端延伸到打火机的外部并形成供气施力面,供气按钮的另一端延伸到打火机的内部并形成用于控制喷嘴开或闭的供气控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是:对供气施力面与对点火施力面的施力方向大致相反,对供气施力面向上施力,对点火施力面向下施力。或者,对供气施力面向下施力,对点火施力面向上施力。因此,无法使用一个手指同时向供气施力面和点火施力面施力,也无法在使用一个手指向供气施力面或点火施力面施力的过程中顺延地向点火施力面或供气施力面施力,从而,基本上必须采用两只或者两只以上的手指才能顺利地将打火机点燃,这确保了点火的安全性。
在上述方案中,供气按钮可以设置在打火机的侧面周边的除了与点火施力面出现结构冲突的位置以外的任意位置,具体地,侧面周边是指除了打火机顶部或底部以外的位置。当然,供气按钮也可以设置在打火机的顶部或底部,例如大约在顶部中央或底部中央的位置处。打火机本身可以为砂轮打火机,其包括摩擦转轮,点火施力面为摩擦转轮的外表面。打火机也可以为电子打火机,其包括一压电按钮,点火施力面位于压电按钮之上,例如其上表面或下表面,甚至其侧表面。
这种安全型打火机还包括贮气部,开启火花发生机构和开启燃气释放机构的两个按钮的受力方向不同,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动作同时开启。需要用两个单独的动作完成整个点火过程:第一步,持续扳动供气按钮使气体通道开关开启,让液化气从喷嘴中持续喷出,第二步,拨动砂轮或者按压按钮产生火花或者电火花,点燃气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点火部中开启燃气释放机构按钮的受力方向,为打火机增加了一个安全机构。可以采用两个有顺序、独立的动作,并且普通人可以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手指,来完成点火过程。第一步动作:扳动供气按钮使气体通道开关开启的动作,这须是一个持续的动作,才能让第二步动作成功的点燃气体,否则不容易点燃打火机。这两个动作如果顺序搞错,或者没有让第一个动作成为一个持续的动作,就很难点燃打火机,而且扳动供气按钮的方向不是人们习惯性的向下按压,而是向上按压,因此小孩连第一步动作都很难完成,更不用谈第一步动作和第二步动作的配合了。所以即使是不懂安全意识的小孩乱拨乱弄,也不会轻易的乱点或者误点火,有效的清除安全隐患。
具体地,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选择采用以下方式确定,但不限制于下述方式。在砂轮打火机中火花发生机构包括火石、砂轮和火石弹簧,在电子打火机中火花发生机构包括压电点火装置和按钮;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供气按钮、枢转轴、喷嘴和喷嘴弹簧。在砂轮打火机中,以喷嘴顶端部位的中心点为A点,A点向枢转轴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B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以点火施力面表面集合的中心点为C点,C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C’点。则AB’线与AC’线的夹角可以是360度中的任意一个角度。在电子打火机中,以喷嘴顶端部位的中心点为A点,A点向枢转轴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B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以点火施力面表面集合的中心点为D点,D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D’点。则AB’线与AD’线的夹角可以是360度中的任意一个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可以为:对供气施力面与对点火施力面的施力方向大致相同,都是向下施力,或者都是向上施力。但是,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分别处于不可被同一手指同时施力或者顺延施力的表面,比如,供气按钮一般应设置在打火机侧面周边上除了邻近摩擦转轮以外的任意位置,否则将降低打火机的操作安全性。比如,当供气施力面设置在紧邻摩擦转轮的正下方位置时,在手指转动摩擦转轮产生火花以后,就会顺延运动到供气施力面,并向下压迫供气施力面使喷嘴释放燃气而点火,从而不能达到预防误点火的目的。同理,当供气按钮设置在邻近压电按钮或者设置在与压电按钮基本平行的位置时,在按压压电按钮的上表面时,可能会触及供气施力面而导致误点火。当然,供气按钮也可以设置在打火机的顶部或底部,但当供气按钮以设置在打火机的顶部时,应将其供气施力面尽可能不接近点火机构的摩擦转轮或压电按钮。
这种安全型打火机还包括贮气部,点火部包含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两部分。开启火花发生机构和开启燃气释放机构的两个按钮的受力部位的相对位置比较远或者不顺手,不可能或者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动作同时开启。需要用两个单独的动作完成整个点火过程:第一步,持续按压供气按钮使气体通道开关开启,让液化气从喷嘴中持续喷出,第二步,拨动砂轮或者按压按钮产生火花或者电火花,点燃气体。
该方案通过改变点火机构中所有部件的相对方向、方位,为打火机增加了一个安全机构。可以采用两个有顺序、独立的动作,并且普通人可以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手指,来完成点火过程。第一步动作:扳动供气按钮使气体通道开关开启的动作,须是一个持续的动作,才能让第二步动作成功的点燃气体,否则不容易点燃打火机。这两个动作如果顺序搞错,或者没有让第一个动作成为一个持续的动作,就很难甚至无法点燃打火机,因此不会轻易引起误点火,即使是不懂安全意识的小孩乱拨乱弄,也不会轻易的乱点或者误点火,有效的清除安全隐患。
具体地,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选择采用以下方案确定,但不限制于下述方式。在砂轮打火机中火花发生机构包括火石、砂轮和火石弹簧,在电子打火机中火花发生机构包括压电点火装置和按钮;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供气按钮、枢转轴、喷嘴和喷嘴弹簧。在砂轮打火机中,以喷嘴顶端部位的中心点为A点,A点向枢转轴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B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以点火施力面表面集合的中心点为C点,C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C’点。则AB’线与AC’线的夹角是大于等于25度小于等于335度。在电子打火机中,以喷嘴顶端部位的中心点为A点,A点向枢转轴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B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以点火施力面表面集合的中心点为D点,D点在A点水平面上的投影为D’点。则AB’线与AD’线的夹角是大于等于25度小于等于335度。
可供选择的方案是:采用电子打火机或砂轮打火机,但是对供气施力面的施力是绕着喷嘴的轴心线进行转动。从而供气施力面是设置在供气按钮的侧表面,对应地,喷嘴的开启与封闭的转换可以通过转动来实现。其中,对供气施力面的施力可以是逆时针施力,或者顺时针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供气施力面与点火施力面分别设置在不可被一手指同时或者顺延施力的表面,使得打火过程需用两个独立的动作来完成,并且需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手指来完成,从而有效避免了误点火;本实用新型的打火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相对普通打火机没有增加额外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揭开风罩后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完整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完整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揭开风罩后的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的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局部截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局部截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揭开风罩后的透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完整的透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完整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揭开风罩后的透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局部的透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砂轮打火机。打火机的点火部包括两个部分: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包括火石4、砂轮2和火石弹簧5。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供气按钮7、枢转轴9、喷嘴6和喷嘴弹簧10。
火花发生机构中,火石4、砂轮2和火石弹簧5竖直排列,火石4位于砂轮2和火石弹簧5之间,火石弹簧5将火石4向砂轮2挤压;砂轮2可绕砂轮转轴3转动。当砂轮2转动时砂轮2摩擦火石4产生火花。
以喷嘴6顶端部位的中心点A点12向枢转轴9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13,B点13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14,经过A点12和B’点14的轴线为XX’轴。在XX’轴上的相对位置为:喷嘴6位于枢转轴9和供气施力面8之间。向上按压供气施力面8时,供气按钮7的与喷嘴6接触的供气控制部将喷嘴6抬起,液化气则从喷嘴6喷出;不施力于供气施力面8时,喷嘴弹簧10将喷嘴6挤压至原位,液化气停止喷出。
以点火施力面11(点火施力面11在本实施例中为手对砂轮的施力部位11)表面集合的中心点C点15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C’点16。则AB’线与AC’线的夹角是0度。
风罩1安装在点火部之上。
如图3、4所示,点燃火机时,手指的施力部位和施力方向。
点火时先持续向上按压供气施力面8,然后作用点火施力面11点火点着打火机,否则无法或者很难点着火。
实施例2
如图5、6、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火机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B’线与AC’线的夹角是90度。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火机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B’线与AC’线的夹角可以是360度中的任意一个角度。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子打火机。电子打火机的点火部包括两个部分: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包括压电点火装置17和压电按钮19。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供气按钮7、枢转轴9、喷嘴6和喷嘴弹簧10。
火花发生机构中,压电点火装置17和压电按钮19竖直排列。用手指按压压电按钮19时压电帽23向下移动,压电点火装置17产生电火花。不施力于压电按钮19时,压电点火装置弹簧18将压电帽23和压电按钮19挤压至原位。
以喷嘴6顶端部位的中心点A点12向枢转轴9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13,B点13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14,经过A点12和B’点14的轴线为XX’轴。在XX’轴上的相对位置为:喷嘴6位于枢转轴9和供气施力面8之间。向上按压供气施力面8时,供气按钮7的与喷嘴6接触的供气控制部将喷嘴6抬起,液化气则从喷嘴6喷出;不施力于供气施力面8时,喷嘴弹簧10将喷嘴6挤压至原位,液化气停止喷出。
以点火施力面20(点火施力面20在本实施例中为手对压电按钮的施力部位20)表面集合的中心点D点21,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D’点22。则AB’线与AD’线的夹角是0度。
点火时先持续向上按压供气施力面8,然后按压点火施力面20点火点着打火机,否则无法或者很难点着火。
实施例5
如图10、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砂轮打火机。打火机的点火部包括两个部分: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包括火石4、砂轮2和火石弹簧5。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供气按钮7、枢转轴9、喷嘴6和喷嘴弹簧10。
火花发生机构中,火石4、砂轮2和火石弹簧5竖直排列,火石4位于砂轮2和火石弹簧5之间,火石弹簧5将火石4向砂轮2挤压;砂轮2可绕砂轮转轴3转动。当砂轮2转动时砂轮2摩擦火石4产生火花。
以喷嘴6顶端部位的中心点A点12向枢转轴9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13,B点13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14,经过A点12和B’点14的轴线为XX’轴。在XX’轴上的相对位置为:枢转轴9位于喷嘴6和供气施力面8之间。按压供气施力面8时,供气按钮7的与喷嘴6接触的供气控制部将喷嘴6抬起,液化气则从喷嘴6喷出;不施力于供气施力面8时,喷嘴弹簧10将喷嘴6挤压至原位,液化气停止喷出。
以点火施力面11(点火施力面11在本实施例中为手对砂轮的施力部位11)表面集合的中心点C点15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C’点16。则AB’线与AC’线的夹角是180度。
如图12、13所示,点燃火机时,手指的施力部位和施力方向。
点火时先持续按压供气施力面8,然后作用点火施力面11点火点着打火机,否则无法或者很难点着火。
实施例6
如图14、15、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火机结构与实施例5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B’线与AC’线的夹角是90度。
实施例7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火机结构与实施例5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B’线与AC’线的夹角是大于等于25度小于等于335度。
实施例8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子打火机。打火机的点火部包括两个部分: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包括压电点火装置17和压电按钮19。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供气按钮7、枢转轴9、喷嘴6和喷嘴弹簧10。
火花发生机构中,压电点火装置17和压电按钮19竖直排列。用手指按压压电按钮19时压电帽23向下移动,压电点火装置17产生电火花。不施力于压电按钮19时,压电点火装置弹簧18将压电帽23和压电按钮19挤压至原位。
以喷嘴6顶端部位的中心点A点12向枢转轴9的中心轴线做一条垂线,垂足为B点13,B点13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B’点14,经过A点12和B’点14的轴线为XX’轴。在XX’轴上的相对位置为:枢转轴9位于喷嘴6和供气施力面8之间。按压供气施力面8时,供气按钮7的与喷嘴6接触的供气控制部将喷嘴6抬起,液化气则从喷嘴6喷出;不施力于供气施力面8时,喷嘴弹簧10将喷嘴6挤压至原位,液化气停止喷出。
以点火施力面20(点火施力面20在本实施例中为手对压电按钮的施力部位20)表面集合的中心点D点21在A点12水平面上的投影为D’点22。则AB’线与AD’线的夹角是180度。
点火时先持续按压供气施力面8,然后按压点火施力面20点火点着打火机,否则无法或者很难点着火。
实施例9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子打火机或砂轮打火机。供气按钮7设置在打火机的顶部、底部或者侧面周边上。供气施力面设置在供气按钮的侧表面上。并且,喷嘴6的开启或关闭可以通过转动来实现。因此,当对该供气施力面施力时,供气按钮7绕着喷嘴的轴心线转动,从而供气按钮7的供气控制部驱动喷嘴机构发生转动并实现燃气的释放。进一步包括一弹性元件,在停止施力后使供气按钮7恢复原位。
Claims (10)
1.一种打火机,包括彼此独立的燃气释放机构与火花发生机构,所述燃气释放机构设有用以操作所述燃气释放机构从一喷嘴释放燃气的供气施力面,在停止施力时该供气施力面恢复原位使所述喷嘴停止释放燃气,所述火花发生机构设有用以操作所述火花发生机构向所述喷嘴发生火花的点火施力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施力面与所述点火施力面分别处于不可使用同一手指将所述燃气释放机构与所述火花发生机构开启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释放机构包括一供气按钮,所述供气按钮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打火机的外部并形成所述供气施力面,所述供气按钮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打火机的内部并形成用于控制所述喷嘴开或闭的供气控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供气施力面的施力方向为绕所述喷嘴的轴心线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供气施力面的施力方向与对所述点火施力面的施力方向大致相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供气施力面的施力方向与对所述点火施力面的施力方向大致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施力面设置在所述打火机的侧面周边上除了与所述点火施力面发生结构冲突的位置以外的任意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施力面设置在所述打火机的侧面周边上除了邻近所述点火施力面的位置以外的,并且不与所述点火施力面发生结构冲突的任意位置。
8.如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施力面设置在所述打火机的顶部位置或底部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为砂轮打火机,其包括摩擦转轮,所述点火施力面为所述摩擦转轮的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为电子打火机,其包括一压电按钮,所述点火施力面位于所述压电按钮之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63087 CN200949833Y (zh) | 2006-08-18 | 2006-08-18 | 安全型打火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63087 CN200949833Y (zh) | 2006-08-18 | 2006-08-18 | 安全型打火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49833Y true CN200949833Y (zh) | 2007-09-19 |
Family
ID=3889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6308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9833Y (zh) | 2006-08-18 | 2006-08-18 | 安全型打火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49833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04134A1 (zh) * | 2012-01-12 | 2013-07-18 | Chen Long | 一种火石打火机 |
CN104713125A (zh) * | 2013-12-17 | 2015-06-17 | 陈龙 | 可自动复位的按钮式火石点火机构 |
CN109307281A (zh) * | 2018-12-01 | 2019-02-05 | 邵东弘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两用点火装置 |
-
2006
- 2006-08-18 CN CN 200620063087 patent/CN20094983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04134A1 (zh) * | 2012-01-12 | 2013-07-18 | Chen Long | 一种火石打火机 |
CN103339445A (zh) * | 2012-01-12 | 2013-10-02 | 陈龙 | 一种火石打火机 |
CN104713125A (zh) * | 2013-12-17 | 2015-06-17 | 陈龙 | 可自动复位的按钮式火石点火机构 |
CN104713125B (zh) * | 2013-12-17 | 2016-11-02 | 陈龙 | 可自动复位的按钮式火石点火机构 |
CN109307281A (zh) * | 2018-12-01 | 2019-02-05 | 邵东弘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两用点火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7900C (zh) | 便携式打火机 | |
CN200949833Y (zh) | 安全型打火机 | |
CN1143075C (zh) | 防儿童的打火机 | |
CN1173128C (zh) | 打火机 | |
CN1114792C (zh) | 防儿童的打火机 | |
CN1174186C (zh) | 实用点火器 | |
CN1535368A (zh) | 防儿童乱动的压电打火机 | |
CN200982661Y (zh) | 防儿童使用的安全打火机 | |
CN200946822Y (zh) | 一种安全打火机 | |
CN2842226Y (zh) | 防儿童开启电子打火机 | |
CN2616817Y (zh) | 一种防儿童的杠杆式安全打火机 | |
CN2874290Y (zh) | 杠杆式安全电子打火机 | |
CN2753980Y (zh) | 一种安全打火机 | |
CN2663830Y (zh) | 安全打火机 | |
CN202613492U (zh) | 防儿童开启打火机 | |
CN201858664U (zh) | 一种防儿童的打火机 | |
CN2828585Y (zh) | 具有安全开关的点火器 | |
CN2663829Y (zh) | 一种斜打式安全打火机 | |
CN2556501Y (zh) | 一种防儿童的安全点火枪 | |
CN201335401Y (zh) | 防儿童的安全点火枪 | |
CN210532433U (zh) | 一种防风打火机 | |
CN202040837U (zh) | 双打式打火机 | |
CN1226556C (zh) | 滑动保险钮儿童防护多用点火器 | |
CN2919053Y (zh) | 一种加重型防儿童安全打火机 | |
CN2909040Y (zh) | 一种防儿童的安全打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