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48904Y - 可供组接的瓶体 - Google Patents
可供组接的瓶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48904Y CN200948904Y CN 200620139021 CN200620139021U CN200948904Y CN 200948904 Y CN200948904 Y CN 200948904Y CN 200620139021 CN200620139021 CN 200620139021 CN 200620139021 U CN200620139021 U CN 200620139021U CN 200948904 Y CN200948904 Y CN 20094890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 bottle body
- introduction part
- assembled
- intro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030 aluminium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4000269722 Thea sin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468 Thea sinens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279 black t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76 glyca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9 green t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82 polysaccha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7 polysaccha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6 t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部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上设有一受力后可被推动的贯通组件;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将双瓶体进行组合,使得使用者由双瓶体组合的结构,得以旋转方式使贯通组件突破导入部,而能简便地直接混合双瓶体的内容物,无需通过第三容器进行混合,可达直接结合使用的便捷性,更可高度加强双瓶体内的内容物的卫生,让双瓶体的内容物更加充分混合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特别是指一种由双瓶体组合的结构,通过瓶口部旋转另瓶体导入部内的贯通组件,使瓶体底部贯通以进行两瓶体的内容物混合,以此让双瓶体的内容物达充分混合,达到内容物更加充分混合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多种饮料皆为单一或混合型口味的型态,随着个人口感与喜好的不同,不是每种饮料皆为消费者所喜好,不免造成众多消费者诟病饮料口味单调的遗憾,消费者而去购买不同口味的饮料加以综合饮用,针对自身喜好的多种饮料,进行调配DIY,混合出专属的个人口味,以符合消费者的自我主张。
公知一般瓶罐结构通常不具备有与其它瓶罐可互相结合以混合内容物的功能,如果要达到上述混合其它饮料的目的,需准备其它容器以方便使用者将内容物倒入混合,如此混合过程较为麻烦,实属不便,因此,为了要方便直接结合瓶罐以进行内容物混合,公知瓶罐结构仍有须待改进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由双瓶体的结合,得以利用贯通组件将导入部突破,使双瓶体互相贯通,使得内容物能够充分混合,以享受专属的新口味饮料。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方便使用者将不同瓶体的内容物混合,而不需使用第三个容器来进行混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部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上设有一受方后可被推动的贯通组件。
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中该瓶口部外侧设有一外螺纹部,又该瓶口部可套设一盖体,再该瓶口部外侧底端设有一止水部。
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中该贯通组件为一设置于导入部内侧的切割组件。
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中该切割组件顶端环设有至少一齿部,其底端设有被卡合部,再该切割组件外侧设有与导入部内螺纹部相对应的外螺纹部。
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中导入部顶端设有一密封层,又该导入部底端内侧设有一止水部,再该导入部底端设有一密封层。
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中该贯通组件包含一套设于导入部顶端的罩体以及一卡固于该罩体内缘的密封球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供组接的瓶体,还可以是: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部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顶端设有一密封层,以及设置于导入部内侧用以切割上述密封层的切割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供组接的瓶体,还可以是: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端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顶端套设有一罩体,以及卡固于上述罩体内的密封球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供组接的瓶体,还可以是:其中该罩体中央位置为一呈中空贯通的通孔,其内侧形成一内缘,与密封球体卡固。
换言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部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上设有一受力后可被推动的贯通组件。
其中,瓶口部外侧装设一止水部,该止水部亦可于瓶体成型时,直接于瓶口部凸设形成,上述止水部为一环体,并于瓶口部上方以一盖体密封,又该瓶口部外侧设有一外螺纹部,再该瓶口部内侧边环设有卡合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贯通组件为一设置于导入部内侧的切割组件,该切割组件顶端环设有至少一齿部,其底端设有被卡合部,且切割组件外侧设有与导入部内螺纹部相对应的外螺纹部。
又,导入部顶端设有一密封层。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贯通组件亦可包含一套设于导入部顶端的罩体以及一卡固于该罩体内缘的密封球体。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导入部底端内侧装设有一止水部,亦可直接凸设形成一止水部于导入部底端内侧,该止水部为一环体。
在一理想实施例中,该导入部底端封有一密封层,上述密封层为铝箔材质,防止瓶体内的内容物外泄,更可强化瓶罐的内容物的卫生或避免外界灰尘污染。
由本实用新型的瓶体组合结构,将两瓶体进行组合,而可利用贯通组件使两瓶体相互流通,以进行两瓶体内容物的混合,而可调配出专属的新口味,以符合消费者求新求变的自我主张,可享受风味独特的新式饮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细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后续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合动作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组合完成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侧面结合动作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组合完成图;
图13为图12的顶出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举出较佳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3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于瓶体10上端形成一瓶口部11,该瓶体10底部设有向瓶体10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11组接的导入部121,该导入部121与瓶体10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123,再该导入部121上设有一受力后可被推动的贯通组件。
其中,瓶口部11外侧装设一止水部113,该止水部113亦可于瓶体10成型时,直接于瓶口部11凸设形成,上述止水部113为一环体,并于瓶口部11上方以一盖体14密封,又该瓶口部11外侧设有一外螺纹部111,再该瓶口部11内侧边环设有卡合部112。
在一实施例中,该贯通组件为一设置于导入部121内侧的切割组件122,该切割组件122顶端环设有至少一齿部126,其底端设有被卡合部125,且切割组件122外侧设有与导入部121内螺纹部123相对应的外螺纹部124。
又,导入部121顶端设有一密封层13。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贯通组件亦可包含一套设于导入部121顶端的罩体15以及一卡固于该罩体15通孔151的密封球体16。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导入部121底端内侧装设有一止水部127,亦可直接凸设形成一止水部127于导入部121底端内侧,该止水部127为一环体。
在一理想实施例中,该导入部121底端封有一密封层128,防止瓶体10内的内容物外泄,更可强化瓶罐的内容物的卫生或避免外界灰尘污染。
上述密封层128、13为铝箔材质。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为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其于瓶体10上端形成一瓶口部11,该瓶体10底部设有向瓶体10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11组接的导入部121,该导入部121与瓶体10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123,再该导入部121顶端设有一密封层13,以及设置于导入部121内侧用以切割上述密封层13的切割组件122。
其中,瓶口部11装设有一止水部113,该止水部113亦可于瓶体10成型时,直接于瓶口部11凸设形成,并于瓶口部11上方以一盖体14密封,再该瓶口部11外侧设有一外螺纹部111,又该瓶口部11内侧边环设有卡合部112。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切割组件122外部设有外螺纹部124,以外螺纹部124嵌设于导入部121的内螺纹部123,再该切割组件122底端设有被卡合部125,其顶端设有至少一齿部126。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入部121底端内侧装设一止水部127,该止水部127亦可直接于导入部121成型时凸设形成,又该止水部127为一环体。
于一理想实施例中,该导入部121底端封有一密封层128,防止瓶体10内的内容物外泄,并可强化瓶体10的内容物的卫生考虑以及防止外界脏东西的进入。
上述密封层13、128为铝箔材质。
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将切割组件122外螺纹部124嵌设于导入部121内部内螺纹部123,于导入部121上方以一密封层13将导入部121封住,再将一止水部127嵌设于导入部121内螺纹部123底端,以一密封层128将导入部121底端封住,再将上述组合装设于瓶体10底部,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
请参阅图4至图8所示,为双瓶体组合的示意图,瓶体A为上,瓶体B为下,先行将瓶体A底部密封层128拆除,瓶体B对齐瓶体A,由瓶体A底部将瓶体B的瓶口部11置入,使瓶体B瓶口部11的外螺纹部111与瓶体A的导入部121内螺纹部123相结合,将瓶体B逆时针旋转,使瓶体B能够经由螺纹轨道向上移动,使瓶口部11卡合部112卡于切割组件122的被卡合部125,继续转动瓶体B带动切割组件122向上移动。
当瓶体A的切割组件122向上移动时,切割组件122的齿部126会将密封层13切割开,瓶体B旋转至上死点后即无法继续旋转,而切割组件122会将密封层13切割剩一小部份连接在导入部121上,使密封层13不至于掉落(如图8所示),则瓶体A的内容物会流入瓶体B,使瓶体A与瓶体B内容物相混合,使用者可摇晃已组合的瓶体A、B,使内容物能够更加混合均匀。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自行选择两种不同内容物的饮料进行组合,例如,自行选择一种牛奶,再依喜好选择红茶或绿茶或其它茶类,也可选择无糖、低糖或多糖等不同比例,再通过上述使用方式,将两瓶体予以组合,经由摇晃使其内二种内容物混合均匀,便可享用绝无仅有的新口味饮料。
亦可将其它液体装于本实用新型内,而可自由进行双瓶罐组合,使瓶罐内容物互相混合,以利其它产业的应用。
通过结合瓶体A、B的方式,而无须准备第三个容器来进行混合,而可直接便利地利用瓶体A、B来进行内容物的混合,使用者可针对自身所喜好的不同种饮料,进行自主性调配,不仅有其乐趣所在,更可尝试多种不同口味的新式饮料,以符合消费者求新求变的自我主张。
请参阅图9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概念的实施例,其于瓶体10上端形成一瓶口部11,该瓶体10底部设有向瓶体10内部凹陷且可供瓶口部11组接的导入部121,该导入部121与瓶体10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123,再该导入部121顶端套设有一罩体15,以及卡固于上述罩体15内的密封球体16。
其中,瓶口部11外侧装设一止水部113,该止水部113亦可于瓶体10成型时,直接于瓶口部11凸设形成,上述止水部113为一环体,并于瓶口部11上方以一盖体14密封,又该瓶口部11外侧设有一外螺纹部111。
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入部121底端内侧装设有一止水部127,亦可直接凸设形成一止水部127于导入部121底端内侧,该止水部127为一环体。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导入部121底端封有一密封层128,防止瓶体10内的内容物外泄,并可强化瓶体10的内容物的卫生考虑以及防止外界脏东西的进入。
于较佳实施例中,该罩体15略大于导入部121,又该罩体15中央位置为一呈中空贯通的通孔151,用以卡固上述密封球体16,且该通孔151内缘152略小于该密封球体16的外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方式,将罩体15套设于导入部121顶端,再将一密封球体16卡设于罩体15通孔151内,使密封球体16其卡固于通内151内缘152上,将一止水部127嵌设于导入部121内部,并加以一密封层128将导入部121底端密封,由密封球体16及密封层128形成防止内容物泄漏的机制,将上述组合设置于瓶体10底部,便可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瓶体结构。
请参照图11至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将两瓶体C、D依上下排列,瓶体C为上,瓶体D为下,先行将瓶体C底部密封层128拆除,瓶体D对齐瓶体C,由瓶体C底部将瓶体D的瓶口部11置入,瓶体D瓶口部11与瓶体C导入部121相结合,将瓶体D逆时针旋转,瓶体D旋转至上死点后即无法继续旋转,由瓶体D瓶口部11将密封球体16顶出脱离,同时瓶体C的内容物会流入瓶体D,完成瓶体C、D的组合后,将瓶体C、D上下摇晃,使瓶体C、D的内容因密封球体16摇晃而更加混合均匀。
再者,该导入部121亦可供公知瓶罐转入,通过公知瓶罐转入使密封球体16顶出,而使两瓶体C、D的内容物混合,以达结合公知瓶罐组合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是先将各部分构件组合于导入部121上,再装设于瓶体10底部,利用该组合方式得以简化制作制程,方便产业上的应用;亦可于瓶体10成型时,直接一并成型导入部121于瓶体10底部,再将其它构件组装于导入部121上,为另一生产方式。
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利用瓶体10尾端所设置的导入部121,提供各式饮料的简便混合,得以令消费者方便调配不同口味的饮料,供消费能够者自主性调配,以享受专属的新口味饮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部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上设有一受力后被推动的贯通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瓶口部外侧设有一外螺纹部,又该瓶口部套设一盖体,再该瓶口部外侧底端设有一止水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贯通组件为一设置于导入部内侧的切割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割组件顶端环设有至少一齿部,其底端设有被卡合部,再该切割组件外侧设有与导入部内螺纹部相对应的外螺纹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导入部顶端设有一密封层,又该导入部底端内侧设有一止水部,再该导入部底端设有一密封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贯通组件包含一套设于导入部顶端的罩体以及一卡固于该罩体内缘的密封球体。
7.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部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顶端设有一密封层,以及设置于导入部内侧用以切割上述密封层的切割组件。
8.一种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于瓶体上端形成一瓶口部,该瓶体底端设有向瓶体内部凹陷且供瓶口部组接的导入部,该导入部与瓶体内部相贯通,其内侧设有内螺纹部,再该导入部顶端套设有一罩体,以及卡固于上述罩体内的密封球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可供组接的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罩体中央位置为一呈中空贯通的通孔,其内侧形成一内缘,与密封球体卡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39021 CN200948904Y (zh) | 2006-08-31 | 2006-08-31 | 可供组接的瓶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39021 CN200948904Y (zh) | 2006-08-31 | 2006-08-31 | 可供组接的瓶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48904Y true CN200948904Y (zh) | 2007-09-19 |
Family
ID=3889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390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48904Y (zh) | 2006-08-31 | 2006-08-31 | 可供组接的瓶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48904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55997A1 (en) * | 2014-10-05 | 2016-04-14 | Igal Sharon | A container unit comprising two containers. |
CN106379639A (zh) * | 2016-10-27 | 2017-02-08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一种组合式分体饮水瓶 |
-
2006
- 2006-08-31 CN CN 200620139021 patent/CN20094890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55997A1 (en) * | 2014-10-05 | 2016-04-14 | Igal Sharon | A container unit comprising two containers. |
CN107709187A (zh) * | 2014-10-05 | 2018-02-16 | 伊加尔·莎伦 | 容器单元 |
CN107709187B (zh) * | 2014-10-05 | 2020-06-30 | 伊加尔·莎伦 | 容器单元 |
US11141022B2 (en) | 2014-10-05 | 2021-10-12 | Igal Sharon | Container unit comprising two containers |
CN106379639A (zh) * | 2016-10-27 | 2017-02-08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一种组合式分体饮水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9691C (zh) | 容纳任选的衬垫穿刺结构的旋开式分配器封闭件 | |
CN1525830A (zh) | 生产真空包装的多功能搅拌器 | |
CN202426110U (zh) | 一种旋盖式的双重口味杯子 | |
CN1675109A (zh) | 容器的通气盖 | |
CN200948904Y (zh) | 可供组接的瓶体 | |
CN206427490U (zh) | 一种内置固态饮料的瓶盖以及采用该瓶盖的饮料瓶 | |
CN1902103A (zh) | 多组分产品贮器 | |
CN104443738B (zh) | 一种固液体分装的饮料瓶 | |
AU2011286004A1 (en) | A self-aerating wine bottle | |
CN1868821A (zh) | 液体容器 | |
CN103781709A (zh) | 盖 | |
CN2639213Y (zh) | 一种新型套式盛物瓶盖 | |
CN201971327U (zh) | 共饮饮料瓶 | |
CN2615065Y (zh) | 带有内部隔层的瓶子 | |
CN109795801A (zh) | 一种环保饮料瓶 | |
CN209968323U (zh) | 一种固体饮料原料搅拌装置 | |
CN1803543A (zh) | 一种即溶型饮料的瓶盖 | |
CN1907816A (zh) | 贮物瓶盖 | |
CN201120992Y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保鲜与定量瓶盖 | |
CN102161405B (zh) | 可单独盛放多种物质的混装容器 | |
CN201759252U (zh) | 一种果汁杯 | |
CN1948095A (zh) | 饮料容器的原料分装结构 | |
CN1261331C (zh) | 容器的易取防漏塞盖 | |
CN200985166Y (zh) | 一种胶水瓶 | |
CN2455648Y (zh) | 自助式复合型瓶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09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