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0938989Y - 组合式承托物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承托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38989Y
CN200938989Y CN 200620062870 CN200620062870U CN200938989Y CN 200938989 Y CN200938989 Y CN 200938989Y CN 200620062870 CN200620062870 CN 200620062870 CN 200620062870 U CN200620062870 U CN 200620062870U CN 200938989 Y CN200938989 Y CN 20093898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mbined type
parts
cross bar
suppor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628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雉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628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3898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3898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3898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承托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由至少两个承托部件组合而成,所述的承托部件包含至少一个曲面,承托部件之间通过曲面接触可分离地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承托物,能调节承托物的各个部位使该承托物适合每个使用者的头部、颈部、腰部等脊椎部位的生理曲线,无论仰睡、侧睡等各种睡眠姿势都十分舒适,并有助于治疗或预防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椎疾病或者其他相关病症。

Description

组合式承托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托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承托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保健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腰酸背痛、脖子僵硬、头晕目眩、手臂麻木......不断困扰着现代人。脊椎病及脊椎相关疾病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据调查统计,中国5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中,97%有脊椎疾病,近年来又呈年轻化趋势,40岁年龄段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脊椎有各种疾病。据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统计,我国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5%以上。
众所周知,脊椎是由33块椎骨及其相关的椎间盘、韧带、小关节囊等连接构成的有机整体,自上而下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方,胸曲和骶曲凸向后方。由于年轻人不注意养成生活和工作细节的好习惯,慢性刺激脊椎,就导致了脊椎病年轻化现象的发生。比如:体育锻炼不当和工作姿势不当,引起扭伤,容易诱发脊椎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不科学的寝具如枕头的高度和床的硬度不当引起韧带和肌肉张力过大,从而出现劳损、脊椎间盘突出等脊椎病。贪凉使身体受寒,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脊椎周围组织变性。
颈椎病是一种最常见的脊椎疾病。颈椎有一个前凸的弧度,称为生理性前凸,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以能保持这种自然生理弧度为最舒服。人在睡眠时也应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性前凸,才符合颈椎的生理要求。枕头的作用是睡觉时垫在头颈部下面,使颈椎在人睡觉时也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弧度,并使颈部皮肤、肌肉、韧带、椎间盘、椎间关节以及穿过颈部的气管、食道、神经等组织器官在睡觉时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与休息。而且,枕头不仅要能够很好地承托颈部的前凸,同时还要能够很好地容纳头颅枕部(后脑勺)的后凸,因为头颅枕部是向后凸出的,只有如此,颈部各组织器官才会处于一个放松休息的状态。不合适的枕头、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可能会引起颈部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加速椎间关节蜕变及导致功能紊乱。
高枕容易引起颈椎病。如果睡眠时所用的枕头太高,就会改变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使得肌肉疲劳性损伤及韧带牵拉劳损,产生痉挛、炎症等,并出现颈肩酸痛、手麻、头昏等症状。临床上,高枕是引起落枕、颈椎病的常见原因之一。低枕使供血不均衡,枕头过低或不用枕头同样不利于健康。有的人患了颈椎病后认为不用枕头就能利于康复,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不垫枕头、人仰卧时过分后仰,易张口呼吸,进而产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和打呼噜现象。如果侧卧不垫枕头,一边的颈部肌肉也会由于过分伸拉、疲劳而导致痉挛、疼痛,出现“落枕”。枕头过低还会使得供血不太均衡,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肿胀,而鼻黏膜很敏感,一肿胀便会影响呼吸。如果颈部与肩部在一觉醒来后出现酸痛的现象,那也可能是枕头太低或不用枕头造成的。
目前常规的枕头不能根据人们个体的差异来调节其高度,也不能很好的按照人头、颈部的自然的生理弯曲来承托人体。如果人们长期处于这种睡眠状态,就容易引发颈椎不适,甚至发展为颈椎病。颈椎病的常见症状是:脖子僵硬,疼痛,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呜,恶心等等。严重的颈椎病会发展成截瘫:如不及时治疗脊椎增生、移位、曲线改变等现象就会压迫、阻断神经系统导致瘫痪,医学上叫“截瘫”。
目前,尚无用于辅助治疗脊椎各部位疾病的人体承托用具。
发明内容
为了预防及辅助治疗脊椎病及脊椎相关疾病,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等,克服现有枕头或其他人体承托用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承托物,能调节承托物的各个部位使该承托物适合每个使用者的头部、颈部、腰部等脊椎部位的生理曲线,无论仰睡、侧睡等各种睡眠姿势都十分舒适,并有助于治疗或预防颈椎病、腰椎病等脊椎疾病或者其他相关病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由至少两个承托部件组合而成,所述的承托部件包含至少一个曲面,承托部件之间通过曲面接触可分离地相互连接。
所述的承托部件的曲面上装有魔术贴、粘扣带、按扣、拉链或者其他可分离的连接元件。
所述的承托部件是一个整体结构,或者是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调节的部件。
所述的承托部件的内部是完全填充或者部分填充的。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承托部件内装有承托架,该承托架含有至少一个与承托部件的曲面相适应的承托面。
所述的承托面是由若干条横杆排列组成,所述的横杆的两端固定于承托架两侧的支撑物上,或者通过调节元件活动地连接于承托架两侧的支撑物上。
所述的横杆是直杆或者带有任意形状的曲杆。
所述的调节元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所述的调节元件为螺栓,所述横杆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孔:所述支撑物对应于每一条横杆开设定位孔或定位槽;通过螺栓和螺孔的配合将横杆两端旋紧于定位孔或定位槽内(可增加螺母以紧固螺栓),并调整横杆在定位孔或定位槽内的位置。
——所述的调节元件为机械或电动调节的升降机构。所述电机与调控电路连接,或者与感应电路连接。所述电机可以装于枕架内部,也可装于枕架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承托部件内装有用于装填药粉、药剂或磁疗材料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筒状物或者袋状物等任意的形状与结构,其内装填对颈椎病有疗效的中草药制剂或其他药物制剂、有助于睡眠的药剂或香料,也可加入磁疗片等磁疗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具有以下优点:
(1)该组合式承托物结构合理,简单实用,调节方便。该组合式承托物由至少两个承托部件组合而成,其中一个用于承托颈部,另一个用于承托头部,承托部件所具有的曲面可与人体的生理弯曲相吻合,通过调节承托面的高低与位置、形状等,可调节该承托物的舒适程度。后承托物主要用于承托头部,其可分离地连接并固定在所述的前承托物边缘。因此,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将该组合式承托物调整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2)该组合式承托物的一种改进结构是将承托部件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调节的部件,例如,可将中间部件的位置相对于两侧部件的位置靠后,由于头部通常落入中间部位,因此该后承托物恰好将人的头部定位好,与前承托物相配合,更符合人体头部和颈部的生理曲线,这样,无论仰睡、侧睡等各种睡眠姿势都会十分舒适。
(3)该组合式承托物的另一改进是可以加入承托架的结构。所述的承托架含有至少一个与承托部件的曲面相适应的承托面。所述的承托面是由若干条横杆排列组成,也就是将枕面分为若干个可单独进行微调的单位,因而可精确地调节枕面的每个局部的位置,从而改变枕面位置的高低与曲度,能随意调节出符合不同个体和不同使用场合的承托物高度、倾斜度和曲度。
(4)该组合式承托物的进一步改进是在所述的承托部件内装有用于装填药粉、药剂或磁疗材料的装置。该装置可填充对颈椎病有疗效的中草药制剂或其他药物制剂,或者填充有助于睡眠的药剂或香料或者辅助治疗颈椎病的磁疗材料,如磁疗片等。该装置可以有任意的形状与结构,如筒状物、袋状物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可用于取代现有的枕头,不但可以保证人们良好的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辅助治疗颈椎病以及各类颈部不适的症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还可以作为人体其他部位的承托用具,使人体的受托部位均能得到舒适、放松的承托,并配合各种脊椎疾病如腰椎病等的治疗与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承托部件的示意图,其曲面上装有连接元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承托部件的示意图,其中间部位低于两侧部位;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图5(a)、图5(b)、图5(c)与图5(d),显示不同的承托方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承托部件的剖视图,图6(a)显示承托部件的内部是完全填充的,图6(b)显示承托部件的内部是部分填充的;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承托部件的示意图,其内部装有承托架;图7(a)显示承托部件的曲面有凹陷变形;图7(b)显示承托部件的曲面没有变形;
图8为图7中的承托架的示意图,图8(a)的承托面是一个曲面,图8(b)与图8(c)的承托面由若干条横杆排列组成;
图9为图7中的承托架的另一种示意图,图9(a)与图9(b)显示的承托面由可调节的若干条横杆排列组成;
图10为图9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所述的承托部件的内部示意图,图12(a)显示装有药物或磁疗装置:图12(b)与图12(c)分别显示了两种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承托物由两个承托部件1组合而成,所述的承托部件1包含一个曲面2,承托部件1之间通过曲面2接触可分离地相互连接。
所述的承托部件1的曲面2上装有魔术贴、粘扣带、按扣、拉链或者其他可分离的连接元件3。
如图1所示,所述的承托部件1是一个整体结构。该承托部件1自身可以有任意的形状,例如中间部位低于两侧部位,如图4所示,以利于对被承托物的支撑。
实施例二:
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的承托部件1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调节的部件。每个部件的位置可任意调节,从而形成各种承托结构。如图5(a)、图5(b)与图5(c)中所示,将其中一个承托部件分为三个部件1,分别与另一个未分割的承托部件1连接,将中间部件的位置调低于两侧部件。又如图5(d)所示,分割后的承托部件1只有中间的部件与另一承托部件1连接。
实施例三:
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6(a)所示,所述的承托部件1的内部是完全填充;如图6(b)所示,所述的承托部件1的内部是部分填充的。
实施例四:
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的承托部件1内装有承托架4,该承托架4含有至少一个与承托部件1的曲面相适应的承托面5。如图7(a)所示,承托部件1的曲面有凹陷变形;如图7(a)所示,承托部件1的曲面没有变形。
实施例五:
在前述实施例四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8(a)所示,所述承托架4的承托面5是一个完整的曲面。
实施例六:
在前述实施例四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8(b)与图8(c)所示,所述承托架4的的承托面5是由若干条横杆6排列组成,所述的横杆6的两端固定于承托架4两侧的支撑物7上。如图8(a)所示,所述的横杆6是直杆;如图8(b)所示,所述的横杆6是带有任意形状的曲杆。
实施例七:
在前述实施例四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所述的承托面5是由若干条横杆6排列组成,所述的横杆6的两端通过调节元件8活动地连接于承托架4两侧的支撑物7上。
如图9(a)所示,所述的横杆6是直杆;如图9(b)所示,所述的横杆6是带有任意形状的曲杆。
实施例八:
在前述实施例七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所述的调节元件8为螺栓81,所述横杆6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螺栓81的螺孔82;所述支撑物7对应于每一条横杆6开设定位孔83或定位槽84;通过螺栓81和螺孔82的配合将横杆6两端旋紧于定位孔83或定位槽84内(可增加螺母以紧固螺栓81),并调整横杆6在定位孔83或定位槽84内的位置。通过调整螺栓81以控制横杆6在定位孔83或定位槽84内向上或向下位移,从而控制承托面5的上升或下降(如箭头所指方向)。
实施例九:
在前述实施例七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所述的调节元件8为机械或电动调节的升降机构85。通过机械或电动调节该升降结构85,从而调节每条横杆6的高度,从而控制承托面5的上升或下降(如箭头所指方向),形成一定曲度的承托面5。采用电动调节时,所述电机与调控电路连接,或者与感应电路连接。
实施例十:
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的基础上,如图12(a)所示,所述的承托部件1内装有用于装填药粉、药剂的装置9,或者装有磁疗材料的装置9。如图12(b)所示,所述的装置9为筒状物,其内装填对颈椎病有疗效的中草药制剂或其他药物制剂,也可加入磁疗片等。如图12(c)所示,所述的装置9为袋状物,其内装填对颈椎病有疗效的中草药制剂或其他药物制剂、或者有助于睡眠的药剂或香料,也可加入磁疗片等磁疗材料。

Claims (10)

1、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该承托物由至少两个承托部件(1)组合而成,所述的承托部件(1)包含至少一个曲面(2),承托部件(1)之间通过曲面(2)接触可分离地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部件(1)的曲面(2)上装有魔术贴、粘扣带、按扣、拉链或者其他可分离的连接元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部件(1)是一个整体结构,或者是分割为若干个独立调节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部件(1)的内部是完全填充或者部分填充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承托部件(1)内装有承托架(4),该承托架(4)含有至少一个与承托部件(1)的曲面相适应的承托面(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面(5)是由若干条横杆(6)排列组成,所述的横杆(6)的两端固定于承托架(4)两侧的支撑物(7)上,或者通过调节元件(8)活动地连接于承托架(4)两侧的支撑物(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6)是直杆或者带有任意形状的曲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元件(8)为螺栓(81),所述横杆(6)的两端设有用于安装螺栓(81)的螺孔(82);所述支撑物(7)对应于每一条横杆(6)开设定位孔(83)或定位槽(84);通过螺栓(81)和螺孔(82)的配合将横杆(6)两端旋紧于定位孔(83)或定位槽(84)内,并调整横杆(6)在定位孔(83)或定位槽(84)内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元件(8)为机械或电动调节的升降机构(8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承托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部件(1)内装有用于装填药粉、药剂或磁疗材料的装置(9)。
CN 200620062870 2006-08-15 2006-08-15 组合式承托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898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2870 CN200938989Y (zh) 2006-08-15 2006-08-15 组合式承托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62870 CN200938989Y (zh) 2006-08-15 2006-08-15 组合式承托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38989Y true CN200938989Y (zh) 2007-08-29

Family

ID=3874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6287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38989Y (zh) 2006-08-15 2006-08-15 组合式承托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3898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4484A (zh) * 2009-10-05 2010-11-17 孙系 一种多位颈枕及其所组成的可调节双枕
CN106037375A (zh) * 2016-07-26 2016-10-26 广州市常春藤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4484A (zh) * 2009-10-05 2010-11-17 孙系 一种多位颈枕及其所组成的可调节双枕
CN101884484B (zh) * 2009-10-05 2013-05-01 孙系 一种多位颈枕及其所组成的可调节双枕组及调节方法
CN106037375A (zh) * 2016-07-26 2016-10-26 广州市常春藤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9902B (zh) 多方位连续可调保健治疗两用枕
KR101577903B1 (ko) 교정 및 치료 효과를 가지는 베개
KR101378163B1 (ko) 멀티자세 교정기
KR20090124368A (ko) 가슴받침대를 구비한 안면베개
KR100795271B1 (ko) 베어 등목 베개
WO2007091863A1 (en) Bear back and neck pillow
CN202919716U (zh) 磁疗定型易筋枕
CN200938989Y (zh) 组合式承托物
KR200483101Y1 (ko) 기능성 등받이 목베개
AU2016222362B2 (en) Enhanced Matress
CN101019724A (zh) 三枕合一腰颈椎、失眠病人保健卧具
CN104257484B (zh) 颈肩康复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23611Y (zh) 组合式枕具
KR100718661B1 (ko) 물리치료용 헤드레스터
CN202437416U (zh) 防治颈椎病、胸椎畸型及在三维矫畸中可助增高的气垫装置
US20090320208A1 (en) Spinal relaxation apparatus
WO2002000066A1 (fr) Matelas ergonomique s'adaptant a la forme de la colonne vertebrale en position allongee
RU172207U1 (ru) Подушка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ая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CN2834340Y (zh) 一种健康枕
CN200941972Y (zh) 组合式枕头
CN201755040U (zh) 新型保健枕头
CN2592051Y (zh) 曲线形床垫
CN2415689Y (zh) 头颈矫治器
KR200190882Y1 (ko) 건강경추베개
CN201070178Y (zh) 一种卧位腰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29

Termination date: 200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