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5541B - 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5541B CN1985541B CN2005800236704A CN200580023670A CN1985541B CN 1985541 B CN1985541 B CN 1985541B CN 2005800236704 A CN2005800236704 A CN 2005800236704A CN 200580023670 A CN200580023670 A CN 200580023670A CN 1985541 B CN1985541 B CN 19855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network
- source
- network controller
- radio session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描述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中的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可锁定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源无线电会话(例如,响应于检测到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越区切换条件),其中。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可与数据网络通信。源接入网络控制器也可指示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创建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目标无线电会话,并建立在数据网络和接入网络之间的经由目标ANC的通信路线。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可接着对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进行冻结,并将冻结的状态传送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可随后对接收的状态进行解冻,并进一步对无线电会话进行解锁,从而继续控制接入终端。
Description
要求35U.S.C§119下的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2004年6月1日提交的,题为“RADIO NETWORKCONTROLLER HAND OFF”,临时专利申请第60/576,194号;2004年12月9日提交的,题为“RADIO NETWORK CONTROLLERHANDOFF”,临时专利申请第60/635,041号;和2005年2月4日提交的,题为“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HANDOFF”,临时专利申请号60/650,334的优先权,这些专利全部转让给本受让人,并且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在无线通信中连接状态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使用,以向多个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音频、数据等)。这样的系统可基于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或其它多种接入技术。CDMA系统提供了一些理想的特征,包括提高的系统性能。可将CDMA系统设计成实现一个或多个标准,诸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和其它标准。
因为无线通信系统努力以高速率提供各种服务,以增加用户的数目,所以存在维持服务的质量并提高网络效率的挑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无线通信系统;
图2a-2d表示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实施例;
图3表示在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的连接流程图的实施例。
图4表示为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送而实现的数据通信的协议结构的实施例;
图5a表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另一实施例;
图5b-5c表示图5a的实施例的实现;
图6表示可在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表示可在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另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表示其中可实现一些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
图9表示其中可实现一些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
图10表示用于无限通信的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将接入终端的控制从一个接入网络转移到另一接入网络,同时接入终端处于连接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图1表示无线通信系统100。通过举例的方式,在整个系统散布了包括接入终端(AT)110a-110e的多个AT 110。每个AT 110可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收发信机(ANT)120,诸如ANT 120a-120d,进行通信。一个或多个接入网控制器(ANC)130,诸如ANC 130a-130b,可与ANT 120通信,并为ANT 120提供协调和控制。ANC 130可经由诸如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140的分组数据网络而进一步与数据网络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系统100配置成支持一个或多个标准,例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一些其它扩展频谱标准或上述这些标准的组合。这些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如这里所述,ANC可以指配置成与核心网络(例如图1中经由PDSN 140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并在AT与核心网络之间路线数据分组,执行多种无线电接入和链路维持功能(诸如软越区切换),控制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例如,图1中的ANT 120)等的通信系统的部分。ANC可包括和/或实现诸如在第二或第三代无线网络中的基站控制器(BCS)的功能。ANT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信机系统(BTS)、接入点(AP)、调制解调器群收发信机(MPT)或节点B(例如,在W-CDMA类型系统中)。ANC和一个或多个ANT可组成接入网(AN)的一部分。例如,在系统100中,ANC 130a和ANT 120a、120b可以是AN 150a的一部分,并且ANC 130b和ANT 120c、120d可以是AN 150b的一部分。
尽管这里明确地使用术语“PDSN”,但是它被解释为表示数据分组从其流动或流动到其的核心(或数据)网络。这里描述的数据分组可封装多种内容(例如,如由诸如因特网协议(IP)指定的),包括语音、音频、视频和其它信息内容(诸如在IS-856类型的系统中)。
这里描述的AT可指多种装置,包括(但是不受限于)有线电话、无线电话、蜂窝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无线通信个人计算机(PC)卡、个人数字助理(PDA)、外部或内部调制解调器等。AT可以是通过无线信道或通过有线信道(例如,通过光纤或同轴电缆)的任何数据装置。AT可具有多种名称,诸如接入单元、用户单元、移动台、移动装置、移动单元、移动电话、移动站、远程站、移动终端、移动单元、用户装置、用户设备、手提装置等。不同的AT可被合并到一个系统中。接入终端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并且可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分散。AT可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ANT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ANT(或AN)到AT的传输。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AT到ANT(或AN)的传输。
已经与一个或多个ANT建立业务信道连接的AT(从而准备接收和/或传送语音/数据)被称为处于连接状态。软越区切换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其中多个ANT可控制AT的反向链路传输功率,并对来自AT的反向链路信号进行解码(这样的ANT被称为处于AT的活动集(activeset)中)。AT也可对来自处于其活动集中的至少一个ANT的前向链路信号进行解码。例如,当另一ANT变得可用,并提供至少比得上已经存在的一个ANT的信道质量(例如,如其导频信号强度所指示的)时,AT可进入软越区切换。软越区切换确保在AT移出一个ANT的覆盖区域,并进入另一ANT的覆盖区域时数据分组/呼叫不会掉线,因此是“断开之前先建立”(“make-before-break”)的处理。相反,硬越区切换是“建立之前先断开”(“break-before-make”)的处理,其中AT在与先前不在AT的活动集中的一个或多个ANT建立新的连接之前,断开与处于AT的活动集中的ANT的连接。“服务扇区”可以指AT为数据通信选择的,处于AT的活动集中的ANT。
这里术语“无线电会话”可以指AT与ANC(或AN)之间的共享状态。共享状态存储已经协商并用于AT和ANC之间的通信的协议和配置。(例如更详细细节参见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联盟公布的“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3GPP2C.S0024-A,版本1,2004年3月。)
这里“源ANC”可指在转移无线电会话前保持并提供与AT相关的无线电会话的管理控制的ANC。无线电会话也可包括用于信令消息的自动重复请求(ARQ)协议(例如,IS-856中的信令链路协议(SLP))。“目标ANC”可指源ANC将与AT相关(并从而控制)的无线电会话转移到的ANC。术语“连接状态无线电会话转移”可指与处于连接状态的AT相关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考虑系统100中的AT 110c,其中该AT 110c大约移出由AN 150a服务的覆盖区域,并进入由AN 150b服务的覆盖区域,同时处于连接状态(例如,经由ANT 120b和ANC 130a与PDSN 140处于数据通信)。这样的转换可以采用硬越区切换或软越区切换方式进行。在硬越区切换的情况下,AT 110c在例如与ANT 120c(从而ANC 130b和PDSN140)建立新连接之前,完全断开与ANT 120(从而ANC 130a与PDSN140)的连接。在软越区切换的情况下,尽管AT 110c在转换期间可与ANT 120b以及ANT 120c通信,ANC 130a仍能保持与AT 110c的无线电会话,并且从而继续作为PDSN 140和ANT之间的接口,用于将数据分组路线到AT 110c和从AT 110c路线数据分组。即使在越区切换完成之后并且AT 110c不再与AN 150a中的任何ANT通信,也是这样的情况(直到情况变得不能维持,例如当ANC 130a不能再充分控制ANT与AT 110c通信)。
上述的硬越区切换转换是不希望的,尤其是对于处于连接状态的AT 110c是破坏性的。上述的软越区切换转换也是低效率的,并且最终不能维持(一旦AT已经移动地离源ANC更远)。从而,存在对于确保服务质量并提高网络效率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需求。
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提供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方法,包括:在源ANC锁定与AT相关的源无线电会话,源ANC与数据网络进行通信;指示目标ANC创建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目标无线电会话;指示目标ANC建立在数据网络与AT之间的经由目标ANC的通信路线;并将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的状态转移到目标ANC。转移的状态可包括将与源无线电会话有关的状态冻结(例如,通过拍摄快照,并保持其任何进一步的操作),并将冻结的状态传送到目标ANC。目标ANC可随后对接收的状态进行解冻,并进一步对无线电会话进行解锁,从而继续AT的控制(例如,直到出现另一无线电会话转移的要求)。在无线电会话转移后,源ANC可移交在数据网络和AT之间的经由源ANC的通信路线。它也可删除与AT相关的源无线电会话。
下文中将进一步对各方面、实施例和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图2a-2d表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实施例200,其中示出了一组示意图,以对说明进行补充。为清楚和简单起见,这些图中只明确地示出一个ANT。如下文中进一步描述(例如,参见图5a-5c),这里所示的通常的步骤也适用于涉及与多个ANT通信的AT的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在图2a中,AT 210处于连接状态,并由ANT 220与源ANC 230a一起经由前向链路路线250和反向链路路线255而服务。源ANC 230a可经由PDSN 240与数据网(未明确表示)通信。关于AT 210的情况是这样,使得源ANC 230a决定将与AT 210相关的无线电会话(这里的术语是“源无线电会话”)转移到目标ANC 230b,从而控制AT 210。(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如下文中进一步描述,ANC 230a可检测与AT 210相关的越区切换条件。)在这里这样的无线电会话/控制转移可以采用术语“ANC越区切换”表示。
图2b示出了源ANC 230a可通过首先锁定与AT 210相关的源无线电会话而开始无线电会话转移。这里术语“锁定”可包括使无线电会话变得不可协商(non-negotiate)。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这可包括允许更新正在进行的无线电会话配置和/或属性,而禁止启动新的无线电会话配置和/或属性(例如,通过AT 210)。在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在与AT 210相关的前向链路路线和/或反向链路路线上的数据流的协议(无线电链路协议(RLP))可继续操作,从而将AT 210维持在连接状态。锁定无线电会话消除了对源ANC 230a和目标ANC 230b之间的无线电会话改变继续进行同步的要求。源ANC 230a也可向AT 210通知源无线电会话的锁定。
伴随锁定无线电会话,源ANC 230a可指示目标ANC 230b创建与AT 210的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无线电会话(这里采用术语“目标无线电会话”),如图2b中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源ANC 230a可向目标ANC 230b通知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的底层协议,并且目标ANC230b可以基于这样的协议而创建目标无线电会话。源ANC 230a也可指示目标ANC 230b建立经由目标ANC 230b的新的通信路线,例如包括AT 210和PDSN 240之间的前向链路路线260和反向链路路线265。为这一点变得容易,源ANC 230a可指示AT 210设置用于新的通信路线的协议(例如,无线电链路协议(RLP))。目标ANC 230b也可指示ANT 220(或者AT 210的活动集中的每个ANT)设置用于新的通信路线的协议(例如,RLP)。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可经由目标ANC 230b而建立新的链路层路线,并提供AT 210与PDSN 240之间的新的通信路线,同时保持经由源ANC 230b的已经存在的链路层路线。(每个链路层路线可以是单独的链路连接,例如,具有单独的网络层头压缩和RLP实例。)结果,AT 210与PDSN 240具有两条通信路线,一个经由源ANC 230a并且另一个经由目标ANC 230b,如图2b所示。(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源ANC 230a可去除或撤销其用于AT 210的与PDSN240的前向链路连接,如图2b中通过去除源ANC 230a和PDSN 240之间的前向链路路线250的部分,以与目标ANC 230b建立其与PDSN240的前向链路连接相配合。)
随后,源ANC 230a可将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的状态转移到ANC230b,从而将对AT 210的控制转移到ANC 230b,如图2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源ANC 230a可冻结(例如,拍摄快照(take a snapshot),并保持任何进一步的操作)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的状态,并将“冻结”状态转移到目标ANC 230b。一旦接收到该状态,目标ANC 230b可对其进行解冻,并进一步解锁与AT 210相关的无线电会话,如图2d所示。目标230b也可向AT通知无线电会话的解锁。结果,AT 210现在处于ANC 230b(当出现另一无线电会话转移的需求时,其可作为“源”)的单独控制下。
图2d也示出了在无线电会话转移后,源ANC 230a可去除(或撤销)其与PDSN的用于AT 210的反向链路连接。源230a也可删除与AT 210相关的源无线电会话。AT 210也可去除(或撤销)与源ANC 230a相关的前向链路路线和反向链路路线。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一旦RLP中该路线的剩余的队列和重传缓存被清空,则可去除经由源ANC230a的AT 210和PDSN 240之间的链路层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转移与AT 210相关的无线电会话后,目标ANT 230b可将新的单播接入终端标识符(UATI)分配到AT 210,并接收关于从AT 210收到新的UATI的确认。并且源ANC 230a最终重新分配与AT 210相关的旧的UATI。然而,为避免源ANC 230a重新分配旧的UATI,同时AT 210还在使用它的情况,源ANC 230a应保持旧的UATI,直到由目标ANC 230b通知它AT 210不在侦听旧的UATI,或使用旧的UATI以形成其传送的信号为止。
如上文中图2a-2d所示,在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在AT 210的每条链路流(例如,前向链路或反向链路)上存在两条路线。与在AT 210(和ANT220)中设置的两组协议(例如,RLP)相关联,一个路线是经由源ANC 230a并且另一个是经由目标ANC 230b。换句话说,通过在经由目标ANC 230b的AT 210与PDSN 240之间添加单独的通信路线(例如,新链路层路线),同时保持经由源ANC 230a的初始通信路线,在无线电会话转移处理的整个期间数据可在AT 210与PDSN 240之间继续流动。
图3表示在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链路流图300的实施例。在前向链路350上,源ANC 330a可将数据分组(例如,RLP分组)和信令消息经由路线A传送到AT 310;目标ANC 330b可将数据分组(例如,RLP分组)和信令消息经由路线B传送到AT 310。在反向链路355上类似地,AT 310可分别经由路线A和路线B将数据分组(例如,RLP分组)和信令消息传送到源ANC 330a和目标ANC 330b。
图4表示协议结构400的实施例,其可例如在ANC上实现,以支持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诸如上述的)。协议结构400可包括流协议410、路线标识协议420,接着是路线协议A 430a和路线协议B430b,接着分别是路线-A RLP 440a和路线-B RLP 440b。流协议410可包括配置成封装并在PDSN和AT之间传送数据的因特网协议(IP)或点对点协议(PPP)。路线标识协议420可被配置成将高层分组传递到链路流的路线A或路线B。路线协议A或B可包括被配置成执行诸如头压缩的各种任务的高层协议。
图5a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另一实施例500。通过示例的方式,AT 510可在开始时经由前向链路路线550和反向链路路线555与“源”ANT 520a和源ANC 530a通信。源ANC 530a可经由PDSN 540与数据网络(未明确示出)通信。AT 510然后可进入软越区切换,例如,与源ANT 520a以及“目标”ANT 520b(两者都在AT 510的活动集中)通信。ANT 520b与目标ANC 530b通信,并处于目标ANC 530b的控制下,从而需要在源530a和目标ANC530b之间进行与AT 510的越区切换相关的无线电会话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与图2-4中相关描述的类似方法进行无线电会话转移,如下文中进一步描述。
在图5a的实施例中,源ANC 530a可与目标ANT 520b建立通信路线,例如包括前向链路路线570和反向链路路线575。源ANC530a也可指示目标ANC 530b与源ANT520a建立通信路线,例如包括前向链路路线580和反向链路路线585。换句话说,在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两个ANC都可与AT 510的活动集中的全部ANT通信。图5a也示出了可在AT 510和PDSN 540之间建立经由目标ANC 530b的单独(或新)的通信路线,例如包括前向链路路线560和反向链路路线565。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可经由目标ANC 530b建立新的链路层路线,并提供AT 510和PDSN 540之间的新的通信路线,同时维持AT 510与PDSN 540之间的经由源ANC 530a的已经存在的链路层路线,如上所述。(如在图2b或2c的情况下,与目标ANC 530b建立其与PDSN 540的前向链路连接相协调,源ANC 530a可去除其与PDSN 540的前向链路连接。)
图5b-5c示出了图5a的实施例的实现,其中图5b表示处于前向链路上的实施例500A,并且图5c示出了处于反向链路上的实施例500B。在图5a-5c中,相同的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记。通过举例的方式,经由源ANC 520a和目标ANC 520b的PDSN 540和AT 510之间的通信线路可分别由两个单独的链路层路线提供。源ANC 530a和目标ANC 530b可各自具有其自身的RLP实例(例如,源ANC 530a与RLP-A相关联并且目标ANC 530b与RLP-B相关联)。例如,AT 510可具有RLP-A和RLP-B。(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由源ANC 530a指示,AT 510可建立RLP-B。一旦接收到RLP-B分组,或一旦由目标ANC 530b指示,AT 510就可在反向链路上激活RLP-B并开始发送RLP-B分组。)此外,可将目标ANT 520b选作用于AT 510的服务扇区。
在图5b所示的前向链路上,来自PDSN 540的数据流可从源ANC530a切换到目标ANC 530b,例如,在目标ANC 530b建立其与PDSN540的用于AT 510的前向链路时。在一个实施例中,源ANC 530a和目标ANC 530b可仅将数据分组(例如分别是RLP-A分组和RLP-B分组)发送到服务扇区(例如,目标ANT 520b),该服务扇区又将接收的数据分组通过它们相应的RLP实例转发到AT 510。为说明目的,虚线572表示米自ANC 530a的RLP-A分组如何从目标ANT 520b路由到AT 510。
在图5c中所示的反向链路上,AT 510可将数据分组(例如,RLP-A分组和RLP-B分组)发送到源ANT 520a和目标ANT 520b(例如,通过它们各自的RLP实例的方式)。为示例的目的,带箭头的线555、557表示RLP-A如何分别从AT 510路由到源ANT 520a和目标ANT 520b。类似地,箭头线565、567表示RLP-B分组如何分别从AT 510路由到目标ANT 520b和源ANT 520a。每个ANT可接着将从AT 510接收的数据分组转发到源ANC 530a和目标ANC 530b。源ANC 530a可将RLP-A分组转发到PDSN 540,并丢弃RLP-B分组。目标ANC 530b可将RLP-B分组转发到PDSN 540,并丢弃RLP-A分组。
源ANC 530a可负责在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处理信令消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源ANC 530a可例如处理全部的信令消息头,并将RLP-B信令消息转发到目标ANC 530b。源ANC 530a也可将信令协议(例如,SLP)头添加到从目标ANC 530b接收的信令消息中,并在前向链路上传送它们(例如,传送到服务扇区)。源ANC 530a可进一步将更新的无线电会话状态信息记录(SSIR)和/或其它无线电会话配置/属性更新发送到目标ANC 530b。目标ANC 530b可在前向链路上将信令消息转发到源ANC 530a。目标ANC 530b也可缓冲(例如,在转移控制后要被处理的)全部的信令消息。目标ANC 530b可基于从源ANC 530a接收到的信息进一步执行其自身的服务扇区/活动集更新。(在目标ANC控制与AT 510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后,源ANC 530a和目标ANC 530b交换它们的责任。)
在上文中,可存在源ANC 530a和目标ANC 530b皆将RLP分组发送到服务扇区(serving sector)(或AT 510的活动集中的每个ANT)的情况。(例如,即使当数据分组从PDSN 540路由到目标ANC 530b时,源ANC 530a可能还需要重传一些数据分组。)来自每个ANC的数据分组可在每个ANT(或服务扇区)的调度队列中排队。因为通过源路线的延迟可能与通过目标路线的延迟不同,以一种顺序离开PDSN540的数据分组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到达AT 510。为避免这样的“次序混乱”“out-of-order”传递,每个ANT可给予源ANC 530a“连接断开”(“tie-breaking”)的优势。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每个ANT可从源ANC 530a接收数据分组,并将第一优先级分配给数据分组;从目标ANC 530b接收数据分组,并将第二优先级分配给数据分组。第一优先级可高于第二优先级,从而每个ANT在发送具有第二优先级的数据分组之前,将具有第一优先级的分组发送到AT 510。
在图5a或图5b-5c的实施例中,可能存在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需要将一个或多个的新ANT(未明确示出)添加到AT 510的活动集中的情况。例如,AT 510可向源ANC 530a报告具有强导频信号的新ANT,其中一些可能处于目标ANC 530b的控制下,并且其它处于源ANC530a的控制下。在一个实施例中,源ANC 530a可与在目标ANC 530b的控制下的那些ANT建立通信。源ANC 530a也可指示目标ANC 530b与在源ANC 530a控制下的那些ANT建立通信。剩下的步骤可采用与上述的那些类似的方式处理。
在无线电会话转移期间也可从AT 510的活动集中去除一个或多个ANT(未明确示出)。例如,AT 510可向源ANC 530a报告具有恶化的导频信号的一个或多个ANT,其中一些ANT可能处于目标ANC 530b的控制下,其它处于源ANC 530a的控制下。源ANC 530a可通知目标ANC 530b去除那些处于源ANC 530a控制下的那些ANT。目标ANC530b可相应地去除其与这些ANT的连接。源ANC 530a也可去除处于目标ANC 530b的控制下的那些ANT。
这里公开的实施例(诸如上文中关于图2-5所述)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一些实施例。存在其它实施例和实现。
图6表示可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以提供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处理600的流程图。步骤610在源ANC处锁定与AT相关联的源无线电会话,其中源ANC与数据网络通信(例如,经由PDSN)。步骤620指示目标ANC创建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目标无线电会话。步骤630指示目标ANC建立数据网络与AT之间经由目标ANC的通信路线(例如,包括前向链路路线和反向链路路线)。步骤640将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转移到目标ANC。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640可包括冻结(例如,拍摄快照并保持任何进一步的操作)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并将冻结的状态传送到目标ANC。
处理600还包括指示AT设置与数据网络与AT之间的经由目标ANC的通信路线相关的协议。在一个实施例中,协议可包括RLP。处理600也可包括指示目标ANC与AT的活动集中的每个ANT建立通信。处理600可附加地包括与AT的活动集中的至少一个ANT建立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600也可包括在转移状态后,去除源ANC和AT之间的通信路线,和/或删除与AT相关联的源无线电会话。
图7表示可在另一实施例中使用以提供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的处理700的流程图。步骤710在目标ANC处创建与AT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该无线电会话与在源ANC处的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步骤720建立数据网络和AT之间经由目标ANC的通信路线(例如,包括前向链路路线和反向链路路线)。步骤720也可包括与AT的活动集中的每个ANT建立通信。步骤730从源ANC接收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730也可包括对接收的状态进行解冻。步骤740对与AT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进行解锁。处理700还包括通知AT无线电会话的解锁。
图8表示可用于实现一些公开的实施例(诸如上述实施例)的设备800的框图。通过举例的方式,设备800可包括会话锁定单元(或模块)810、指令单元820和状态转移单元830,其中会话锁定单元810被配置成在源ANC锁定与AT相关联的源无线电会话;指令单元820被配置成指示目标ANC创建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目标无线电会话,并在数据网络(例如,经由PDSN)和AT之间建立经由目标ANC的通信路线;并且状态转移单元830被配置成将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转移到目标ANC。在一个实施例中,状态转移单元830还包括状态冻结单元840和状态传送单元850,其中状态冻结单元840被配置成冻结(例如,拍摄快照并保持任何进一步的操作)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的状态;并且状态传送单元850被配置成将冻结的状态传送到目标ANC。在一些实施例中,指令单元820也可被配置成指示目标ANC与AT的活动集中的每个ANT建立通信。
在设备800中,会话锁定单元810、指令单元820和状态转移单元830也可连接到通信总线880。处理单元860和存储单元870也可连接到通信总线880。处理单元可被配置成控制和/或协调多个单元的操作。存储单元870可包含由处理单元860要执行的指令。
图9示出了也可用于实现一些公开的实施例(诸如上述实施例)的设备900的框图。通过举例的方式,设备900可包括会话创建单元910、路线添加(或建立)单元920、状态接收单元930和会话解锁单元940,其中会话创建单元910被配置成创建与在源ANC处的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与AT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路线添加(或建立)单元920被配置成建立数据网络(例如,经由PDSN)和AT之间经由目标ANC的通信路线;状态接收单元930被配置成从源ANC接收与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并且会话解锁单元940被配置成对与AT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进行解锁。在一个实施例中,状态接收单元930还可包括配置成对接收的状态进行解冻的状态解冻单元950。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线添加单元920可进一步被配置成与在AT的活动集中的每个ANT建立通信。
在设备900中,会话创建单元910、路线添加单元920、状态接收单元930、状态解冻单元940和会话解锁单元950可被连接到通信总线980。处理单元960和存储单元970也可被连接到通信总线980。处理单元可被配置成控制和/或协调多个单元的操作。存储单元970可包含由处理单元960执行的指令。
图10示出了其中可实现一些公开的实施例(诸如上述实施例)的设备1000的框图。通过举例的方式,设备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010、接收器-发射器单元1020和与接收器-发射器单元1020通信的处理器1030。设备1000还包括与处理器1030通信的存储器1040。(为简化和说明,示出了两个天线1010。在系统中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天线。天线1010各自能接收并发射,或作为单独的接收和发射天线。)
在设备1000中,接收器-发射器单元1020可配置成对天线1010接收的信号执行多种预期功能,诸如下变频变换(例如,从RF到基带)、解调、解码以及编码、调制、上变频变换(例如,从基带到RF)等。处理器1030可被配置成执行诸如下文中描述的多种功能/步骤。存储器1040可包含要由处理器1030执行的指令,以执行一些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30可被配置成结合和/或实现图8的会话锁定单元810、指令单元820和状态转移单元830(其也可包括状态冻结单元840和状态传送单元850)的功能。
在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1030可被配置成结合和/或实现图9的会话创建单元910、路线添加单元920、状态接收单元930(其也可包括状态解冻单元950)和会话解锁单元940的功能。
图8-10的多个单元/模块和其它实施例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实现。在硬件实现中,可在一个或多个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或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实现。在软件实现中,多个单元可采用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步骤、功能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在存储单元(例如,存储器1040)中存储并由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30)执行。存储单元可在处理器内部或处理器外部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其可经由本领域中已知的多种装置可通信地连接到处理器。
可在ANC、AN和其它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多个公开的实施例,以提供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理解信息和信号可采用各种不同技术来表示。例如,在上文描述中通篇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电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技术人员能理解这里结合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互换性,上文中各种示例性的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通常依据它们的功能来描述。这样的功能是实现为硬件或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为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描述的功能,然而,这样的实现决策不应解释成引起偏离本发明的范畴。
结合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采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中的任何组合实现,以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然而可选的,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实现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控制器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或任何其它这样的配置。
结合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实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驻留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内任何已知的存储介质。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连接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并向存储介质写信息。在可选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被集成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位于ASIC中。ASIC可位于AT中。在可选实施例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AT中的分立元件。
提供公开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制造和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变更是显然的,并且这里定义的通用原则可应用到其它实施例,而没有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畴。从而,本发明不受限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而是符合与这里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一致的最广阔的范围。
Claims (3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处锁定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源无线电会话,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与数据网络通信;
指示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创建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目标无线电会话;
指示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建立所述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并且
将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转移到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冻结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所述状态,并将冻结的状态传送到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指示所述接入终端设置与在所述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所述通信路线相关的协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议包括无线电链路协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路线包括前向链路路线和反向链路路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指示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与所述接入终端的活动集中的每个接入网络收发信机建立通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转移所述状态后,去除在所述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转移所述状态后,删除所述源无线电会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从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接收到通知后,在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处重新分配与所述接入终端相关联的单播接入终端标识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的所述锁定是响应于检测到与所述接入终端相关联的越区切换条件。
1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处创建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所述无线电会话与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处的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
建立在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
从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接收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和
对所述无线电会话进行解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接收的状态进行解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接入终端通知所述无线电会话的所述解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处将单播接入终端标识符分配给所述接入终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路线包括前向链路路线和反向链路路线。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与所述接入终端的活动集中的每个接入网络收发信机建立通信。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处锁定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源无线电会话的装置,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与数据网络通信;
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创建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目标无线电会话的装置;
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建立在所述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的装置;和
用于将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转移到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冻结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的装置,和用于将冻结的状态传送到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终端设置与在所述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相关的协议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协议包括无线电链路协议。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建立在所述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与所述接入终端的活动集中的每个接入网络收发信机建立通信的装置。
2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处创建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的装置,所述无线电会话与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处的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
用于建立在所述接入终端和数据网络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接收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的装置;和
用于对与所述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电会话进行解锁的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对接收的状态进行解冻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用于建立在所述接入终端和数据网络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接入终端的活动集中的每个接入网络收发信机建立通信的装置。
25.一种适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会话锁定单元,其被配置成在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处锁定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源无线电会话,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与数据网络通信;
指令单元,其被配置成指示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创建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的目标无线电会话,并建立在所述数据网络和所述接入终端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和
状态转移单元,其被配置成将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转移到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状态转移单元还包括:
状态冻结单元,其被配置成冻结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所述状态;和
状态传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将冻结的状态传送到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指令单元还被配置成指示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与所述接入终端的活动集中的每个接入网络收发信机建立通信。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会话锁定单元、所述指令单元和所述状态转移单元通信的处理单元。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的存储单元。
30.一种适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会话创建单元,其被配置成在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处创建与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无线电会话,所述无线电会话与源接入网络控制器处的源无线电会话相对应;
路线添加单元,其被配置成建立在所述接入终端和数据网络之间的经由所述目标接入网络控制器的通信路线;
状态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从所述源接入网络控制器接收与所述源无线电会话相关联的状态;和
对与所述接入终端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电会话进行解锁的会话解锁单元。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状态接收单元还包括配置成对接收的状态进行解冻的状态解冻单元。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路线添加单元还被配置成与所述接入终端的活动集中的每个接入网络收发信机建立通信。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会话创建单元、所述路线添加单元和所述状态接收单元进行通信的处理单元。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进行通信的存储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57619404P | 2004-06-01 | 2004-06-01 | |
US60/576,194 | 2004-06-01 | ||
US63504104P | 2004-12-09 | 2004-12-09 | |
US60/635,041 | 2004-12-09 | ||
US65033405P | 2005-02-04 | 2005-02-04 | |
US60/650,334 | 2005-02-04 | ||
US11/123,658 | 2005-05-06 | ||
US11/123,658 US8515424B2 (en) | 2004-06-01 | 2005-05-06 | Connected-state radio session trans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PCT/US2005/019377 WO2005119990A2 (en) | 2004-06-01 | 2005-06-01 | Connected-state radio session trans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5541A CN1985541A (zh) | 2007-06-20 |
CN1985541B true CN1985541B (zh) | 2012-05-30 |
Family
ID=3499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259867A Active CN101040492B (zh) | 2004-06-01 | 2005-05-31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分组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
CN2005800236704A Active CN1985541B (zh) | 2004-06-01 | 2005-06-01 | 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259867A Active CN101040492B (zh) | 2004-06-01 | 2005-05-31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分组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83634B2 (zh) |
EP (1) | EP1751933B1 (zh) |
JP (2) | JP4603042B2 (zh) |
KR (1) | KR100896163B1 (zh) |
CN (2) | CN101040492B (zh) |
AR (1) | AR049508A1 (zh) |
AU (1) | AU2005251212B2 (zh) |
BR (1) | BRPI0511699B1 (zh) |
CA (1) | CA2569365C (zh) |
IL (1) | IL179711A0 (zh) |
MX (1) | MXPA06014085A (zh) |
MY (1) | MY144078A (zh) |
RU (1) | RU2363107C2 (zh) |
WO (1) | WO20051199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15424B2 (en) | 2004-06-01 | 2013-08-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nected-state radio session trans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1667407A1 (en) * | 2004-12-01 | 2006-06-0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by the home network domain of a moving network |
US8102812B2 (en) | 2006-03-21 | 2012-01-24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on a network |
JP2009540694A (ja) * | 2006-06-07 | 2009-11-19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制御値を使用して通信処理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8565217B2 (en) * | 2006-06-07 | 2013-10-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neling related to wireless downlink signaling flows |
JP4886035B2 (ja) * | 2006-06-07 | 2012-02-29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内のネットワーク層におけるアクセス端末のハンドオフ |
US8565216B2 (en) * | 2006-06-07 | 2013-10-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neling related to wireless uplink signaling flows |
KR100800810B1 (ko) * | 2006-06-30 | 2008-02-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브리지형 휴대 인터넷 시스템 및 그 신호 처리 방법 |
US9247473B2 (en) * | 2006-10-31 | 2016-01-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tion based handoff control |
CN103384390A (zh) * | 2006-10-31 | 2013-11-06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在服务小区改变期间向目标节点b提供反馈信息 |
US9155118B2 (en) * | 2007-01-22 | 2015-10-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link support for network 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US8059595B2 (en) | 2007-04-06 | 2011-1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off of data attachment point |
US8358623B2 (en) * | 2007-11-06 | 2013-01-22 | Airvana Network Solutions, Inc. | Active handoffs in a network |
ATE463919T1 (de) * | 2008-02-20 | 2010-04-15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Verfahren und systeme zur erleichterung der übertragung von sitzungen zwischen benutzergeräten |
KR101370914B1 (ko) | 2008-03-10 | 2014-03-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서브프레임 그루핑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서브프레임 그루핑된프레임 디코딩 방법 |
US8867566B2 (en) | 2008-08-20 | 2014-10-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of header compr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483129B2 (en) * | 2008-11-17 | 2013-07-09 | Xg Technology, Inc. | RTP voice packets for base station hand-off in mobile IP telephony |
EP2373089A4 (en) * | 2008-12-26 | 2014-12-31 | Sharp Kk | CONTROL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391816B2 (ja) * | 2009-05-08 | 2014-01-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
GB2472866B (en) | 2009-08-21 | 2013-05-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Network elements,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routing control |
US20150172421A1 (en) * | 2012-06-13 | 2015-06-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ata compress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398505B2 (en) | 2013-03-14 | 2016-07-19 | Google Inc. | Reducing stream interruptions during network handover |
US9241292B2 (en) | 2013-09-25 | 2016-01-19 | Google Inc. | Seamless application connectivity |
EP3281370B1 (en) * | 2015-04-07 | 2020-02-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aptive load balancing in packet processing |
CN107534917B (zh) * | 2015-12-31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主从型网络中的切换方法、主设备、从设备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16691A (en) * | 1988-10-28 | 1990-04-10 |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ing system |
US5872773A (en) * | 1996-05-17 | 1999-02-1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Virtual trees routing protocol for an ATM-based mobile network |
JP3529621B2 (ja) * | 1997-05-12 | 2004-05-24 | 株式会社東芝 | ルータ装置、データグラム転送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EP0891114A1 (en) * | 1997-07-12 | 1999-01-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n optimised hand over |
DE69837333T2 (de) | 1998-10-19 | 2007-12-20 | Nortel Matra Cellular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Funkverbindung mit einer Zielbasisstation in einem zellularen oder drahtlosen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
US6674713B1 (en) | 1999-02-23 | 2004-01-0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inuous voice and cal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data network and a telephony network |
US6252862B1 (en) * | 1999-05-20 | 2001-06-2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packet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300887B1 (en) | 1999-11-09 | 2001-10-09 | Nokia Networks Oy | Efficient handoff procedure for header compression |
AU1293001A (en) | 1999-11-29 | 2001-06-04 | Nokia Corporation | Transfer o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arameters dur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between radio network subsystems |
US6968190B1 (en) | 1999-11-29 | 2005-11-22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Transfer o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parameters during hand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between radio network subsystems |
US6647001B1 (en) | 1999-12-06 | 2003-11-11 | At&T Corp. | Persistent communication with changing environment |
KR100323229B1 (ko) * | 1999-12-30 | 2002-02-19 | 박종섭 | 아이엠티-2000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
JP3766259B2 (ja) * | 2000-06-01 | 2006-04-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
US6950657B1 (en) * | 2000-07-03 | 2005-09-2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ple points of connectivity to subscriber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6781999B2 (en) * | 2001-07-23 | 2004-08-24 | Airvana, Inc. | Broadcasting and multicas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WO2003041436A1 (en) | 2001-11-05 | 2003-05-15 | Nokia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base stations and for checking measurement values of an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missions from base stations |
WO2003041430A1 (en) * | 2001-11-07 | 2003-05-15 | Cyneta 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handover in wireless packet data network |
CN1292961C (zh) * | 2002-01-07 | 2007-01-03 | 北京清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规则包装物成品箱缺件在线检测装置 |
US7069013B2 (en) | 2002-01-11 | 2006-06-27 | Motorola, Inc. | High integrity radio access network client re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030139183A1 (en) | 2002-01-11 | 2003-07-2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mobile station LCS procedure during RR operations |
EP1383292B1 (en) * | 2002-07-16 | 2005-06-2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Packet or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U2003273340A1 (en) * | 2002-09-18 | 2004-04-08 |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care of address option |
JP3445986B1 (ja) * | 2002-09-27 | 2003-09-1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ターネットに接続するサーバ、機器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6930988B2 (en) * | 2002-10-28 | 2005-08-16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st IP connectivity in a mobile network |
CN100579318C (zh) * | 2003-04-25 | 2010-01-0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扩展移动ip的方法和设备 |
-
2005
- 2005-05-31 CN CN2005800259867A patent/CN101040492B/zh active Active
- 2005-05-31 EP EP05755492.5A patent/EP1751933B1/en active Active
- 2005-05-31 MY MYPI20052475A patent/MY144078A/en unknown
- 2005-05-31 AU AU2005251212A patent/AU2005251212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05-31 JP JP2007515510A patent/JP460304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5-31 RU RU2006147008/09A patent/RU2363107C2/ru active
- 2005-05-31 KR KR1020067027945A patent/KR10089616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5-31 CA CA2569365A patent/CA2569365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5-31 WO PCT/US2005/019166 patent/WO200511998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5-31 MX MXPA06014085A patent/MXPA06014085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5-31 BR BRPI0511699A patent/BRPI0511699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6-01 CN CN2005800236704A patent/CN1985541B/zh active Active
- 2005-06-01 AR ARP050102252A patent/AR049508A1/es unknown
- 2005-06-01 US US11/142,877 patent/US7583634B2/en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11-29 IL IL179711A patent/IL179711A0/en unknown
-
2010
- 2010-07-30 JP JP2010172228A patent/JP5054167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0492A (zh) | 2007-09-19 |
CA2569365C (en) | 2010-07-06 |
BRPI0511699A (pt) | 2008-01-08 |
JP4603042B2 (ja) | 2010-12-22 |
EP1751933B1 (en) | 2020-03-04 |
MXPA06014085A (es) | 2007-05-18 |
JP2011010329A (ja) | 2011-01-13 |
KR20070032738A (ko) | 2007-03-22 |
KR100896163B1 (ko) | 2009-05-11 |
RU2363107C2 (ru) | 2009-07-27 |
US20050271014A1 (en) | 2005-12-08 |
JP2008502213A (ja) | 2008-01-24 |
IL179711A0 (en) | 2007-05-15 |
CA2569365A1 (en) | 2005-12-15 |
MY144078A (en) | 2011-08-15 |
WO2005119989A1 (en) | 2005-12-15 |
RU2006147008A (ru) | 2008-07-20 |
US7583634B2 (en) | 2009-09-01 |
AR049508A1 (es) | 2006-08-09 |
JP5054167B2 (ja) | 2012-10-24 |
CN1985541A (zh) | 2007-06-20 |
EP1751933A1 (en) | 2007-02-14 |
BRPI0511699B1 (pt) | 2018-10-23 |
AU2005251212A1 (en) | 2005-12-15 |
CN101040492B (zh) | 2013-03-20 |
AU2005251212B2 (en) | 2009-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85541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无线电会话转移 | |
CN101682864B (zh) | 用于在切换时进行pdcp重排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320820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硬切换方法 | |
KR100438443B1 (ko)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수행방법 | |
RU2474087C2 (ru) | Инициирование передачи cqi из ue в узел в для ue, находящегося в состоянии cell_fach | |
JP4962208B2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接続パラメータ調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US9220044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quickly exploiting a new link during hand-off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US20070286126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ontrol values to control communications processing | |
CN101159892B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 |
TWI388162B (zh) | 無線通信系統中連接狀態,無線電通話轉換 | |
US20020167926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BSC and BTS | |
US2006008443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ard handoff in mobile network | |
US6711142B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same | |
US704701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scue channe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565217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neling related to wireless downlink signaling flows | |
US856521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neling related to wireless uplink signaling flows | |
GB2417862A (en) |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ARQ mechanism located in link layer | |
US2005007028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obile station registration in a traffic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238657B (zh)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240365165A1 (en) | Lossless handover of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s | |
CA2524082A1 (en) | A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KR20050016387A (ko) | 복수 물리적 네트워크 연결들의 이용과 복수의 밴드들,모드들 및 네트워크들간의 연결 핸드오프를 통한 장치로의지속적인 연결들을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 |
GB2417861A (en) | Adaptive ARQ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74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748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