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6909A - 新的异苯并嗪酮及其作为紫外光吸收剂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新的异苯并嗪酮及其作为紫外光吸收剂的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76909A CN1976909A CNA2005800182278A CN200580018227A CN1976909A CN 1976909 A CN1976909 A CN 1976909A CN A2005800182278 A CNA2005800182278 A CN A2005800182278A CN 200580018227 A CN200580018227 A CN 200580018227A CN 1976909 A CN1976909 A CN 19769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presentative
- benzoxazine ketone
- substituting group
- alkyl
- ket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65/04—1,3-Oxazines; Hydrogenated 1,3-oxazines
- C07D265/12—1,3-Oxazines; Hydrogenated 1,3-ox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65/14—1,3-Oxazines; Hydrogenated 1,3-ox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one six-membered ring
- C07D265/20—1,3-Oxazines; Hydrogenated 1,3-ox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one six-membered ring with hetero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 4
- C07D265/22—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取代异苯并嗪酮,具体地如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式(I)所示,以及它们作为紫外光吸收剂的用途,具体地用于有机聚合物。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新的异苯并嗪酮(isobenzoxazinones),具体而言,如式(I)所示,以及它们作为用于有机材料,具体地用于有机聚合物的紫外光吸收剂的用途。
塑料物品的实用性及寿命受许多参数的影响,例如力学性能、密度、聚合物的摩尔质量和质量分布。依照最终用途以及在使用期间的局部条件(温度、应力以及环境影响),必须要保证高至几十年的寿命,这只有在存在适当的稳定剂和稳定剂组合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它们的作用可以在加速试验条件下确定。测量诸如颜色的光学性质作为重要的技术标准,例如黄度指数(YI),并用以评定聚合物物品的稳定性。
聚合物基体中的效应引起降解机理的变化,例如结晶度、自由体积、形态和扩散系数以及反应动力学的改变。
阻止聚合物物品快速光降解的一个决定性标准是使用UV吸收剂,同时结合适当的光稳定剂。
通过经由发色团的吸收减少紫外线的有害影响以及通过经由对聚合物基体中激发态的失活作用降低引发速率,UV吸收剂能有助于阻止聚合物降解。一般地,UV吸收剂能以无害的方式耗散聚合物基体内部吸收光子的能量,例如作为热。
还存在其它力学效应,根据氢过氧化物的化学转变进行论述,采用UV吸收剂,不产生经由光解分裂的过氧自由基(如描述于“lightstabilizers”of F.Gugumus“Plastics additives handbook(塑料添加剂手册)”p.206ff,编辑H.Zweifel,Hanser Publishers,Munich(2001))。
目前所有用于聚合物基体保护的吸收剂中,比较突出的是在300-400nm波长范围提供光稳定性的酚类和非酚类UV吸收剂。
酚类吸收剂通过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理起作用。对于非酚类UV吸收剂而言,认为在光激发后形成电荷分离物质为其作用方式。
各种UV吸收剂及作用方式的更详细描述可见于J.E.Pickett,标题为“Permanence of UV absorbers in Plastics and Coatings(UV吸收剂在塑料和涂料中的持久性)”,Technical Report 97CRD170/GeneralElectric,1997年12月。
多数UV吸收剂(特别是二苯甲酮衍生物)在UV-A(320至400nm)和UV-B(290至320nm)范围是有效的。
诸如包括外观,特别是颜色、光泽度及透明度的长期维护性能的参数是工程聚合物极为重要的特性。因此,这些参数的任何改进均可视为值得注意的创新举措。与诸如羟基二苯甲酮、羟基苯并三唑、羟基三嗪及未取代的苯并嗪酮的已知UV吸收剂相比,仍然需要性能的改进。
未取代的苯并嗪酮是已知的通用UV吸收剂(US 3,989,698和US 4,446,262)并且可以从市场上购得,例如如下所示的2,2′-对-亚苯基-二-(3,1,-苯并嗪-4-酮)可以Cyasorb3638得自Cytec。
WO 03/035735公开了该化合物的改进制备方法及其在透明聚合物材料中的用途。
WO 03/016292公开了具有下式的取代苯并嗪酮化合物以及它们作为紫外光吸收剂的用途,特别是用于有机聚合物中。
在EP 1302197 A1和EP 1317918 A1还公开苯并嗪酮(特别是2,2′-对-亚苯基-二-(3,1-苯并嗪-4-酮))适合作为化妆品制剂(例如防晒制品)中的UV吸收剂。
EP 0674038 A1公开了用于改进纺织品材料的耐光性能的4H-3,1-苯并嗪-4-酮化合物。特别是公开了2,2′-对-亚苯基-二-(3,1-苯并嗪-4-酮)。
已经意外地发现,本发明取代的异苯并嗪酮特别适合作为紫外光吸收剂,其在相关技术参数方面优于现有技术水平。
因此本发明涉及式(I)新取代异苯并嗪酮
其中
R1代表具有CnH2n+1的长链烷基取代基、环烷基取代基或异烷基取代基,n=8-30,
X代表直接键、-O-、酯基(-COO-)或-S-。
R2、R3、R4和R5独立地代表选自氢、卤素(F、Cl、Br、I)或C1-12烷基的取代基。
本发明优选方面涉及式(I)新异苯并嗪酮,其中
R1代表具有CnH2n+1的长链烷基或异烷基取代基,n=8-18,
X代表-O-,和
R2、R3、R4和R5独立地代表选自氢、氟、氯、溴或C1-4烷基的取代基。
更优选R2、R3、R4和R5独立地代表选自氢、氟、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的取代基。
式(Ia)至(Ig)代表最优选的化合物:
还意外地发现,特别优选的式(I)化合物(其中X为-O-,R1为未支化烷基取代基CnH2n+1且n=8-12)在低于相应熔点显示形态相转变。
本发明的新化合物提供抵抗光和氧化损害的极好的稳定性,从而能保护聚合物基质不会由于退变的环境影响而导致性能恶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新化合物作为高度相容性的UV吸收剂在许多种有机基质中的用途。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化合物相比,本发明的新化合物在许多有机基质中具有明显更好的溶解性。
优选本发明的新化合物在有机基质中(最优选在有机聚合物中)使用的浓度为0.005至0.100%重量。
本发明的新化合物特别适用于选自所谓工程塑料的有机聚合物。所谓工程塑料中优选的有机聚合物有聚碳酸酯、聚酯和聚酰胺,特别是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6(PA6)和聚酰胺-6.6(PA6.6)。
此外,视其取代方式而定,一些新化合物也可用于聚烯烃基热塑性聚合物。
此外,该新化合物可以插入至粘土类纳米复合材料中,这是一类层状硅酸盐,其本身在基础研究及工业开发领域中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纳米粘土在非常低的填充物含量(通常低于5%重量)已能提供增强的性能,包括插入化合物进一步改进的热及氧化稳定性,其例子描述于M.Alexandre和P.Dubois,Polym.Mater.Sci.Eng,
28,1-63(2000)以及H.Quin、C.Zhao、S.Zhang、G.Chen和M.Yang,Polym.Degrad.Stab.
81,497-500(2003)中。
该新化合物尤其适合于化妆品应用。
化合物的制备
例如,根据Williamson方法用卤代烷醚化3-羟基间苯二甲酸并相继制备最终化合物就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化合物。
最后的步骤是相应的二酰氯与邻氨基苯甲酸及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反应形成异苯并嗪酮部分。可以基本上根据相同的方法实现从羟基苯二甲酸出发制备相应的异苯并嗪酮。
合适的卤代烷烃为例如1-溴辛烷、1-溴壬烷、1-溴癸烷、1-溴十一烷及高级同系物,还有相应的带有支链或环结构的卤代烷,如1-溴-2-乙基己烷或溴代环辛烷、3-溴环辛烯、2-(6-溴己基氧基)-四氢-2H-吡喃等。卤代烷还可以包含饱和的杂环,优选含氧杂环,例如化合物诸如2-(2-溴乙氧基)四氢-2H-吡喃、2-(2-溴乙基)-1,3-二烷、2-(2-溴乙基)-2,5,5-三甲基-1,3-二烷等所代表的那些。
此外合适的原料为卤代烷基取代的芳烃及芳杂环,例如3-(2-溴乙基)吲哚,此外二溴取代的未支化、支化和环状烷烃最后导致二聚结构。在卤代烷中,可用氯取代代替溴取代。
最后的步骤中可以使用邻氨基苯甲酸(或2-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如邻氨基苯甲酸在3-6位上连接的烷基、二烷基、三烷基及四烷基衍生物。
烷基、二烷基、三烷基及四烷基取代基可具有C1-20链长,具有线形、支化和环状结构,还有2-氨基-3-氯苯甲酸、2-氨基-4-氯苯甲酸、2-氨基-5-氯-苯甲酸、2-氨基-6-氯-苯甲酸、2-氨基-3,4-二氯-苯甲酸、2-氨基-3,5-二氯-苯甲酸、2-氨基-3,6-二氯-苯甲酸及其他同系物。卤素取代可以不用氯而用氟或溴,以及硝基或氰基取代。
实施例
通过下面所描述的方法制备下列化合物:
表1通式(I)的相关化合物
化合物编号 | 经验式 | 熔点/℃ | λmax | ε/mol-1cm-1(溶剂DMSO) |
(Ia) | C30H28N2O5 | 174 | 288 | 34500 |
(Ib) | C30H28N2O5 | 157 | 302 | 26600 |
(Ic) | C40H48N2O5 | 151-153 | 283 | 17600 |
(Id) | C30H26Cl2N2O5 | 218 | 307 | 25500 |
(Ie) | C30H26Cl2N2O5 | 195 | 308 | 27600 |
(If) | C30H24Cl4N2O5 | 198 | 314 | 27400 |
(Ig) | C38H44N2O5 | 192-193 | 304 | 24700 |
例如可从5-羟基间苯二甲酸(1)开始通过多步合成方法得到所述化合物。(参考例如G.J.Bodwell,J.N.Bridson,M.K.Cyranski,J.W.J.Kennedy,T.M.Krygowski,M.R.Mannion和D.O.Miller,J.Org.Chem,68(6),2089-2098(2003))
其首先在标准条件下进行转化并几乎定量地生成其二甲基酯(2)。
继续进行朝着最终化合物(Ia)的合成,例如根据下列方法用1-溴辛烷进行化合物(2)的转化:将84.1g(0.40mol)的化合物(2)和81.1g(0.42g)1-溴辛烷溶解于250ml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然后加入61g(0.44mol)碳酸钾。将略黄的分散体在T=120℃下加热4小时。冷却后过滤移去固体沉淀物并用冷的DMF洗涤。在搅拌下将总量为500ml的软化水加入到滤液中,沉淀物逐渐形成。过滤该沉淀物并用软化水彻底洗涤,直到达到中性pH,且使用检测用硝酸银不能进一步检测到溴离子。在五氧化二磷的存在下将产物在干燥器中真空干燥之后得到127.0g(得率98.6%)固体产物(3)。
通过将96,6g(0.3mol)化合物(3)加入到500ml乙醇中将其水解。在T=65℃的温度下加热之后,在90分钟内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30%重量)。碱性溶液在搅拌状态下通过盐酸水溶液(35%重量)进行中和。在如此条件下沉淀出二酸(4)。通过过滤分离该产物,用软化水洗涤并于T=95℃在真空烘箱内干燥。在经过干燥器中五氧化二磷的进一步干燥之后,保留82.9g(理论值的94%)略黄的产物。
二酸(4)通过以下方法进一步转化为二酰氯(5):在氮条件下将150ml亚硫酰氯和82.0g(0.279mol)产物(4)及1.5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容器中。先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回流及气体形成增加条件下加热高至T=50℃。然后将混合物进一步加热高至75℃。3小时后去掉加热介质,过量的亚硫酰氯通过蒸馏去掉。保留的产物(5)部分地沉淀出来。通过过滤分离固体产物并用冷干乙醇洗涤;产量73g(理论值的79.7%)。
通过在反应容器中加入540ml水连同61.5g(0.44mol)的邻氨基苯甲酸(含量98wg-%)发生向产物(Ia)的最终转化。然后在搅拌及缓慢形成溶液(溶液I)的情况下加入23.85g(0.225mol)碳酸钠。
将73g(0.22mol)产物(5)溶解于460ml丙酮中(溶液II)。在强烈搅拌下在2,5h内将该溶液(II)加入到具有邻氨基苯甲酸的水溶液(I)中。发生略微放热的反应。然后在回流条件下将反应混合物加热2小时。冷却形成淡米色沉淀物,在环境温度下将其过滤出来,用水洗涤并真空干燥;残余117.3g米色粉末。将该产物悬浮于350ml醋酸酐中加热3小时以回流形成逐渐沉淀的最终产物。加入20ml丙酮,过滤反应混合物并用丙酮彻底洗涤。真空干燥后生成82.3g(理论值的75.5%)几乎无色的最终产物(Ia)。
在乙烯/甲基丙烯酸阴离子共聚物中的应用测试
已将Surlyn9910型(得自Du Pont)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阴离子共聚物(“离聚物”,包含Zn阳离子)用于处理及长期曝露。将100份该聚合物与0.1份相应的UV吸收剂混合。表2中给出实施例1至6制剂的组成。
表2:用于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处理的UV吸收剂
实施例 | 含量[%] | 名称 | UV吸收剂说明 |
1 | 0.10 | Tinuvin327 | 市售苯并三唑型 |
2 | 0.10 | Tinuvin328 | 市售苯并三唑型 |
3 | 0.10 | Cyasorb1164 | 市售三嗪型 |
4 | 0.10 | Cyasorb3638 | 市售苯并嗪酮型 |
5 | 0.10 | 化合物(I),R1-X-=H | 异苯并嗪酮型 |
6 | 0.10 | 化合物(Ia) | 异苯并嗪酮型 |
实施例1-5为比较实施例。
在T30型(Collin制造)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类型NS,螺杆组成(screw composition)1:3,模头直径=4mm)上进行预挤压,T=210℃,螺杆速度为80rpm。然后采用注射模塑机T18(Arburg制造)在T=210℃的温度、最大100巴的压力及24.6秒周期时间处理离聚物板(100×100×1mm),螺杆速度为400rpm。
通过将离聚物的注射模塑板置于T=60℃的空气循环烘箱中进行加速热处理。
根据DIN 6167使用Minolta 3500d光谱色度计模式CRIELL测定黄度指数(YI)。通过使用相同的仪器在波长λ=700nm处测量透明度。最后使用光泽计(Byk型)在60°角确定光泽度。
24小时曝露期后的结果见于表3。
表3:包含不同UV吸收剂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板的烘箱内老化
实施例 | YI | %透明度 | 光泽度/60° |
1 | 3.77 | 90.26 | 132.6 |
2 | 3.31 | 90.09 | 132.4 |
3 | 3.32 | 90.19 | 132.5 |
4 | 4.91 | 87.87 | 84.5 |
5 | 3.73 | 89.71 | 119.2 |
6 | 3.19 | 90.04 | 133.4 |
烘箱内测试结果表明:
·包含新化合物(Ia)的离聚物板用黄度指数(YI)表示的颜色优于实施例1至3市售现有技术的UV吸收剂,尤其是实施例4的苯并嗪酮。
·诸如透明度及光泽度的参数类似于包含基于苯并三唑或三嗪的UV-吸收剂的离聚物板。
·相比于常规的苯并嗪酮类UV吸收剂及相应未取代异苯并嗪酮而言,本发明取代的异苯并嗪酮明显显示出优异的性能。
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测试
已将Lexan141型聚碳酸酯(得自GE Plastics)用于处理及长期曝露。在使用前将聚合物在T=80℃真空干燥4小时。将100份该聚合物与0.1份相应的UV吸收剂混合。表4中给出实施例7至9制剂的组成。
表4:用于聚碳酸酯处理及长期曝露的UV吸收剂
实施例 | 含量[%] | 名称 | UV吸收剂说明 |
7 | 0.10 | Tinuvin234 | 市售苯并三唑型 |
8 | 0.10 | HostavinB-CAP | 市售亚苄基-二-丙二酸酯 |
9 | 0.10 | 化合物(Ic) | 异苯并嗪酮型 |
10 | 0.10 | 化合物(Ig) | 异苯并嗪酮型 |
实施例7和8为比较实施例。
通过在聚乙烯袋中干混进行粒状聚合物和粒状添加剂的混合。在T30型(Collin制造)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类型NS,L/D=20,螺杆组成1:3,模头直径4mm)上进行预挤压,T=260℃(区域1)高至280℃(区域4),螺杆速度为80rpm。然后采用注射模塑机T 18(Arburg制造)在T=265℃至T=275℃的温度、最大100巴的压力及20秒周期时间处理聚碳酸酯板(厚度1mm),螺杆速度为400rpm。
通过将注射模塑板置于T=120℃的空气循环烘箱中进行加速热处理(烘箱内老化)。
通过使用Minolta CM 3500d型光谱色度计在波长λ=700nm处测量透明度。
高至10天的曝露期后的结果见于表5。
表5:T=120℃时包含不同UV-吸收剂的聚碳酸酯(PC)板的烘箱内老化,数值为%透明度
曝露时间/天 | |||
实施例 | 2 | 5 | 10 |
无UVA(原始) | 90.11 | 90.06 | 90.07 |
7 | 90.16 | 90.07 | 90.03 |
8 | 90.03 | 89.89 | 90.00 |
9 | 90.25 | 90.13 | 90.12 |
10 | 90.22 | 90.11 | 90.11 |
对于聚碳酸酯的该烘箱内测试结果表明:
·与含有基于苯并三唑或亚苄基-二-丙二酸酯UV-吸收剂的样品相比,含有异苯并嗪酮的聚碳酸酯板透明度略微优异。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应用测试
已将ArniteD04 300 Natural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得自DSM)用于处理及长期曝露。在使用前将聚合物在T=120℃真空干燥8小时。将100份该聚合物与0.2份亚磷酸盐类稳定剂HostanoxPAR 24和0.05份酚类稳定剂HostanoxO 16(后面两种稳定剂用于基础稳定,市售得自Clariant)并另外与0.25份UV吸收剂混合。
表6中给出实施例10至16制剂的组成。
表6: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处理及长期曝露的UV吸收剂
实施例 | 含量[%] | 名称 | UV吸收剂说明 |
111) | - | - | |
12 | 0.25 | HostavinB-CAP | 市售亚苄基-二-丙二酸酯 |
13 | 0.25 | SanduvorVSU | 市售N,N′-草酰二苯胺型 |
14 | 0.25 | NylostabS-EED | 市售多官能二-HA(L)S封端间-亚苯基-二-酰胺型 |
15 | 0.25 | Cyasorb3638 | 市售苯并嗪酮型 |
16 | 0.25 | 化合物(Ib) | 异苯并嗪酮型 |
17 | 0.25 | 化合物(Ig) | 异苯并嗪酮型 |
1)仅基础稳定:0.2份HostanoxPAR24、0.05份HostanoxO 16(见上)。
实施例11-14和16为比较实施例。
通过在聚乙烯袋中干混进行粒状聚合物和粒状添加剂的混合。在T30型(Collin制造)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组成1:3,模头直径=2mm)上进行预挤压,T=275℃(区域1)高至285℃(区域5),螺杆速度为80rpm。
然后采用注射模塑机T 18(Arburg制造)在T=270-275℃的温度、最大85巴的压力(保压压力30巴)及28秒周期时间处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板(厚度1mm),螺杆速度为300rpm。
通过将注射模塑板置于T=80℃的空气循环烘箱中进行加速热处理(烘箱内老化)。
人工曝光UV-A在Atlas UV-CON型曝光装置中进行,其备有8个发射波长λ=340nm光的荧光管(根据ASTN D5208 cycle A),交替于T=50℃下20小时与40℃温度下黑暗中(4小时)(凝聚相)。
根据DIN 6167使用Minolta CM 3500d型光谱色度计测定黄度指数(YI)。使用BYK型光泽计测定光泽度。
在T=80℃烘箱内高至15天曝露期后的结果见于表7,而表8给出了人工曝光UV-A的结果。
表7:在T=80℃时包含不同UV-吸收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板的烘箱内老化;对黄度指数(YI)的影响
实施例 | YI |
11 | 2.41 |
12 | 2.32 |
13 | 3.90 |
14 | 4.32 |
15 | 2.35 |
16 | 2.10 |
17 | 2.21 |
表8:包含不同UV-吸收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板的人工曝光UV-A;1500小时曝光时间后对光泽度(85°)的影响
实施例 | 光泽度(85°) |
11 | 92.8 |
12 | 88.8 |
13 | 91.8 |
14 | 87.1 |
15 | 86.4 |
16 | 94.8 |
17 | 95.5 |
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板的该烘箱内测试结果表明:
·通过热处理,包含新化合物(Ia)和(Ig)用黄度指数(YI)表示的颜色优于市售现有技术的亚苄基-二-丙二酸酯和N,N′-草酰二苯胺型UV吸收剂。
·对于新的异苯并嗪酮(Ia)和(Ig),诸如光泽度的参数优于包含基于亚苄基-二-丙二酸酯或N,N′-草酰二苯胺或常规的苯并嗪酮的UV-吸收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板。
在聚酰胺-6.6(PA6.6)中的应用测试
已将PA6.6 FrianylA63E型聚酰胺-6.6(PA6.6)(得自Frisetta)用于处理及长期曝露。在使用前将聚合物在T=80℃真空干燥8小时。
将100份该聚合物(除了制剂18外)与0.1份亚膦酸盐型稳定剂SandostabP-EPQ(用作基础稳定剂)并另外与0.05-0.25份不同的光稳定剂(混合物或单一组分)混合。表9给出实施例18至21制剂的组成。
表9:用于聚酰胺-6.6(PA-6.6)处理及长期曝露的稳定剂
实施例 | 含量[%] | 名称 | UV吸收剂说明 |
182) | - | - | |
193) | 0.20 | SanduvorVSU | 市售N,N′-草酰二苯胺型 |
203) | 0.200.05 | SanduvorVSUNylostabS-EED | 市售N,N′-草酰二苯胺型市售多官能二-HA(L)S封端间-亚苯基-二-酰胺型 |
213) | 0.100.050.05 | SanduvorVSUNylostabS-EED化合物I(a) | 市售N,N′-草酰二苯胺型市售多官能二-HA(L)S封端间-亚苯基-二-酰胺型异苯并嗪酮型 |
2)无稳定剂加入(原始制剂);3)另外包含0.1份SandostabP-EPQ;
实施例18-20为比较实施例。
通过在聚乙烯袋中干混进行粒状聚合物和粒状添加剂的混合。在T30型(Collin制造)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组成1:3,模头直径=2mm)上进行预挤压,T=265℃(区域1)高至275℃(区域5),螺杆速度为60rpm。
然后采用注射模塑机T 18(Arburg制造)在T=285℃的温度、最大80巴的压力(保压压力50巴)及19秒周期时间处理聚酰胺-6.6板(厚度1mm),螺杆速度为300rpm。
通过Weather-O-Meter对板进行曝光(根据D 4892或ISO 11341-C):氙光源,连续光,干燥条件,光强度0.47W/m2(340nm),黑板温度63℃,相对湿度50%,硼硅酸盐S滤光器。根据ISO 11341使用Minolta CM 3500d型光谱色度计测定黄度指数(YI)。使用BYK型光泽计测定光泽度。
1250小时曝光期之后的光泽度结果及4500小时曝光之后黄度指数(YI)和ΔE结果示于表10中。
表10:人工气候老化(CAM-7)对各种不同聚酰胺-6.6板(厚度1mm)的颜色及光泽度/85°的影响
实施例 | ΔE(4500小时后) | YI(4500小时后) | 光泽度(85°)(1250小时后) |
18 | 22.85 | 2.62 | 21.80 |
19 | 9.68 | -0.40 | 70.10 |
20 | 17.69 | -15.30 | 82.00 |
21 | 8.77 | -16.27 | 89.90 |
对于聚酰胺-6.6板的该测试结果表明:
·包含异苯并嗪酮的制剂能改进有关颜色及光泽度的性能。
Claims (11)
2.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其中
R1代表具有CnH2n+1的长链烷基或异烷基取代基,n=8-18,
X代表-O-,和
R2、R3、R4和R5独立地代表选自氢、氟、氯或C14烷基的取代基。
3.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其中
R1代表具有CnH2n+1的长链烷基或异烷基取代基,n=8-18,
X代表-O-,和
R2、R3、R4和R5独立地代表选自氢、氟、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的取代基。
4.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其中式(I)化合物选自式(Ia)至(Ig)化合物: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步骤
5-羟基间苯二甲酸的二酯化
羟基基团与溴-R1反应,
二酯水解为二酸,
二酸转化为二酰氯,
二酰氯与邻氨基苯甲酸或其衍生物反应。
6.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在稳定有机聚合物抵抗光和热的破坏作用的用途。
7.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用于化妆品应用的用途。
8.一种稳定有机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聚合物中结合浓度为基于聚合物重量0.005至0.100%重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
9.一种有机聚合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浓度为基于聚合物重量0.005至0.100%重量的权利要求1的异苯并嗪酮。
10.权利要求9的有机聚合物组合物,其中有机聚合物选自聚碳酸酯、聚酯或聚酰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4013140.1 | 2004-06-03 | ||
EP04013140 | 2004-06-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76909A true CN1976909A (zh) | 2007-06-06 |
Family
ID=34925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800182278A Pending CN1976909A (zh) | 2004-06-03 | 2005-05-23 | 新的异苯并嗪酮及其作为紫外光吸收剂的用途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219343A1 (zh) |
EP (1) | EP1756073A1 (zh) |
JP (1) | JP2008501678A (zh) |
CN (1) | CN1976909A (zh) |
TW (1) | TW200609226A (zh) |
WO (1) | WO200511856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97378A (zh) * | 2017-01-12 | 2018-07-20 |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改善稳定化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光学性能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L1621584T3 (pl) * | 2004-07-29 | 2007-06-29 | Clariant Finance Bvi Ltd | Ligandy azowe na bazie aminoantypiryny i ich kompleksy z metalami do stosowania w optycznych nośnikach rejestrujących |
BRPI0716202B1 (pt) * | 2006-09-01 | 2018-07-10 | Clariant Finance ( Bvi ) Limited | Composições estabilizadoras para melhor proteção contra degradação de substratos orgânicos pela luz, seus métodos de fabricação, seus usos, e substrato orgânico estabilizado |
EP1972624A1 (en) * | 2007-03-23 | 2008-09-24 |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 Benzoxazinones and their use as 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s |
JP5261319B2 (ja) * | 2008-09-10 | 2013-08-1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照明カバー |
JP2010064980A (ja) * | 2008-09-10 | 2010-03-25 | Fujifilm Corp | 芳香族化合物 |
EP4110849A1 (en) * | 2020-02-28 | 2023-01-04 |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 High heat polycarbonate copolymer formula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209979A (en) * | 1981-06-19 | 1982-12-23 | Teijin Ltd | 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
US5264539A (en) * | 1992-04-09 | 1993-11-23 | Hoechst Celanese Corp. | Thermally stable oligomeric ultraviolet stabilizers |
JP2005504047A (ja) * | 2001-08-13 | 2005-02-10 | チバ スペシャルティ ケミカルズ ホールディ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紫外線吸収剤 |
FR2833164B1 (fr) * | 2001-12-07 | 2004-07-16 | Oreal | Compositions cosmetiques antisolaires a base d'un melange synergique de filtres et utilisations |
-
2005
- 2005-05-23 US US11/628,350 patent/US2007021934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05-23 EP EP05746567A patent/EP175607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23 JP JP2007514210A patent/JP2008501678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5-23 WO PCT/IB2005/001699 patent/WO2005118562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05-23 CN CNA2005800182278A patent/CN1976909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6-02 TW TW094118097A patent/TW200609226A/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97378A (zh) * | 2017-01-12 | 2018-07-20 |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 改善稳定化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光学性能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501678A (ja) | 2008-01-24 |
US20070219343A1 (en) | 2007-09-20 |
EP1756073A1 (en) | 2007-02-28 |
TW200609226A (en) | 2006-03-16 |
WO2005118562A1 (en) | 2005-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NL1023157C2 (nl) | Stabilisatormengsels. | |
EP1413599B1 (en) |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enhancing biomass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 | |
WO2003016292A1 (en) | 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s | |
CN1976909A (zh) | 新的异苯并嗪酮及其作为紫外光吸收剂的用途 | |
JP4926062B2 (ja) | 紫外線(uv)吸収性化合物およびuv吸収性化合物含有組成物 | |
CN1543550A (zh) | 高波长紫外线防护用的低色值紫外线吸收剂 | |
CN1078203C (zh) | 全氟不饱和腈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1671699A (zh) | 光致变色双萘并吡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53124A (zh) | 用于保护聚合物基材的稳定剂混合物 | |
CN1353715A (zh) | 在c5-c6位被内酰胺型c6环稠合的苯并吡喃和含有它的组合物和(共)聚合物 | |
CN1756803A (zh) | 可uv稳定的聚酰胺组合物 | |
CN1231531C (zh) | 热塑性高分子用紫外线吸收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
JP5357028B2 (ja) | 光による有機基材の劣化に対する改善された保護のための安定剤組成物 | |
CN100343339C (zh) | 吡啶酮染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着色塑料或高分子色料颗粒中的用途 | |
CN110669042A (zh) | 用作聚氯乙烯光稳定剂的苯并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286892C (zh) | 热塑性高分子用紫外线吸收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 |
EP1972624A1 (en) | Benzoxazinones and their use as 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s | |
CN1420138A (zh) | 热塑性高分子用紫外线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04460A (zh) | 使用奎诺酞酮衍生物染料的整体染色方法 | |
US4029670A (en) | Polychromophoric heterocyclic ultraviolet stabilizers | |
CN1320378C (zh) | 电子显示装置用过滤器 | |
Vasava et al.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study of thermally stable fluorescent polyesters | |
EP1954764A2 (en) | Benzopyran colorant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use | |
KR20070023716A (ko) | 아이소벤즈옥사지논 및 자외선 흡수제로서 그의 용도 | |
KR100517489B1 (ko) | 광안정화제로서의 아미노-및 하이드록시 치환된 트리페닐-s-트리아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059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606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059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