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0933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60933A CN1960933A CNA2004800432616A CN200480043261A CN1960933A CN 1960933 A CN1960933 A CN 1960933A CN A2004800432616 A CNA2004800432616 A CN A2004800432616A CN 200480043261 A CN200480043261 A CN 200480043261A CN 1960933 A CN1960933 A CN 19609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rope
- counterweight
- driving rope
- tension fo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66B11/009—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with separate traction and suspension ro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7/00—Hoistway equipment
- B66B17/12—Counterpoi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中,轿厢和对重通过悬吊绳索悬吊在井道内。在驱动装置的驱动绳轮上卷挂有驱动绳索。驱动绳索与对重连接。此外,通过张力产生装置对驱动绳索施加张力。通过驱动绳索将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至对重以使对重升降,从而使轿厢升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厢和对重在井道内升降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轿厢和对重通过绳索悬吊在井道内。在对重上安装有直线电动机的电枢。在井道内,直线电动机的二次导体沿着对重的升降方向配置。轿厢和对重通过直线电动机的驱动力在井道内升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3-40555号
但是在上述这种现有的电梯装置中,由于采用直线电动机作为驱动源,因此成本相当高。而且,由于二次导体设置在井道的大致全长范围内,因此难以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并能够使维护变得容易、而且还能够减小驱动装置传递至轿厢的振动。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悬吊绳索,其将轿厢和对重悬吊在井道内;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装置主体和通过驱动装置主体旋转的驱动绳轮;驱动绳索,其卷挂在驱动绳轮上,并与对重连接;以及张力产生装置,其用于调节驱动绳轮的张力,通过驱动绳索将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至对重以使对重升降,从而使轿厢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的张力产生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对重和驱动装置之间的关系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平面图。
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a、2b以及一对对重导轨3a、3b。在图1中仅示出导轨2a、2b、3a、3b的下部,在图2中省略了导轨2a、2b、3a、3b。
轿厢4由轿厢导轨2a、2b引导着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5由对重导轨3a、3b引导着在井道1内升降。在轿厢4的前表面设有开闭轿厢出入口的一对轿厢门6a、6b。对重5以在与轿厢4位于相同高度时与轿厢4的背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轿厢4的后方。
在井道1内的上部设有第一至第四轿厢反绳轮7a~7d。轿厢反绳轮7a~7d配置成:使它们的旋转轴水平且与轿厢4的宽度方向平行。并且,轿厢反绳轮7a~7d以在垂直投影面内与轿厢4的侧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即,轿厢4即使移动到井道1内的最上部也不会与轿厢反绳轮7a~7d干涉。
在第一和第二轿厢反绳轮7a、7b上卷挂有第一悬吊绳索8。第一悬吊绳索8具有第一端部8a和第二端部8b,所述第一端部8a与轿厢4的上部(上梁)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8b与对重5的上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连接。在第三和第四轿厢反绳轮7c、7d上卷挂有第二悬吊绳索9。第二悬吊绳索9具有第三端部9a和第四端部9b,所述第三端部9a与轿厢4的上部(上梁)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四端部9b与对重5的上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连接。
轿厢4和对重5由第一和第二悬吊绳索8、9以1∶1绕绳方式悬吊在井道1内。在井道1的下部(底部)设置有一对轿厢用缓冲器10a、10b和一对对重用缓冲器11a、11b。
此外,在井道1的下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2,该驱动装置12产生用于使轿厢4和对重5升降的驱动力。驱动装置12包括:具有电动机和制动器的驱动装置主体13;以及通过驱动装置主体13而旋转的驱动绳轮14。驱动装置12配置成:使驱动绳轮14的旋转轴水平且与轿厢4的进深方向平行。另外,驱动装置12以在垂直投影面内与对重5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对重5的正下方。并且,作为驱动装置12,使用的是驱动绳轮14的轴向外形尺寸小于驱动绳轮14的径向外形尺寸的薄形曳引机。
在井道1内的上部配置有驱动绳索反绳轮15。驱动绳索反绳轮15配置成使其旋转轴与驱动绳轮14平行。并且,驱动绳索反绳轮15以在垂直投影面内与对重5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对重5的正上方。另外,驱动绳索反绳轮15和驱动装置12以在垂直投影面内不与轿厢4重叠的方式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
在驱动绳轮14和驱动绳索反绳轮15之间卷挂有多根(在图2和图3中仅示出1根)驱动绳索16。驱动绳索16在驱动绳轮14的一侧与对重5连接,并将驱动装置12的驱动力传递至对重5。在对重5上设有切口部5a,该切口部5a用于避免对重5与驱动绳索16的在驱动绳轮14的另一侧的部分产生干涉。
在对重5上安装有用于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的张力产生装置17。通过由张力产生装置17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可确保驱动绳轮14和驱动绳索16之间的摩擦力(曳引力)。
图4是图1中的张力产生装置17的剖面图。张力产生装置17安装于对重5的绳索端连接部5b。在绳索端连接部5b上连接有驱动绳索16的一端部。并且,张力产生装置17具有:可伸缩的多重管部(伸缩部)18;配置在多重管部18内的、作为弹性部件的多个螺旋弹簧19a~19c;和插入在多重管部18的中心的绳索端连接杆20。
多重管部18是具有直径互不相同的第一至第三圆筒部18a~18c的三重管结构。第一圆筒部18a的下端部固定于绳索端连接部5b。在绳索端连接杆20上连接有驱动绳索16的另一端部。
螺旋弹簧19a配置在第一圆筒部18a和第二圆筒部18b之间。螺旋弹簧19b配置在第二圆筒部18b和第三圆筒部18c之间。螺旋弹簧19c配置在第三圆筒部18c和绳索端连接杆20之间。即,螺旋弹簧19a~19c呈多级式排列。并且,螺旋弹簧19a~19c的弹力向使多重管部18的全长缩短并牵引驱动绳索16的方向作用。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驱动装置12的驱动力通过驱动绳索16传递至对重5,由此使得轿厢4和对重5升降。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驱动装置12传递至轿厢4的振动,从而能够放松轿厢4的防振对策,并且能够提高乘坐舒适度。此外,与在对重5上安装直线电动机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成本的增加,并能够使维护变得容易。
此外,由于使用具有通过弹力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的螺旋弹簧19a~19c的张力产生装置17,因此能够使维护简化,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产生张力。
而且,由于螺旋弹簧19a~19c呈多级式排列,因此能够降低相对于长度变化的张力变化。具体而言,能够将相对于长度变化的张力变化抑制在行程全长的5%以内的范围中。
此外,由于张力产生装置17安装在对重5上,所以能够使对重5减轻相当于张力产生装置17重量的重量。
此外,由于轿厢反绳轮7a~7d在垂直投影面内配置在轿厢4的区域外,因此能够减小顶部高度尺寸,从而能够减小井道1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
另外,由于驱动装置12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内与对重5重叠,因此能够减小井道1的平面尺寸。
并且,由于轿厢4由2根悬吊绳索8、9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进行悬吊,因此能够在保持良好的平衡的状态下悬吊轿厢4,从而能够使轿厢4稳定地升降。
此外,由于驱动装置12配置在井道1内的下部,因此容易进行对驱动装置12的维修检查。
实施方式2
下面,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对重和驱动装置之间的关系的正视图。对重21具有:分配在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对重部分22和第二对重部分23;以及将第一对重部分22和第二对重部分23连接起来的连接部24。张力产生装置17安装在连接部24上。
第一对重部分22和第二对重部分23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而且具有彼此相等的重量。在对重21上设有第一凹部21a,该第一凹部21a用于在对重21下降到井道1内的最下移动位置(使图1中的对重用缓冲器11a、11b压缩的位置)时容纳驱动装置12。即,即使对重21下降到最下移动位置,对重21也不会与驱动装置12产生干涉。
另外,在对重21上设有第二凹部21b,该第二凹部21b用于在对重21上升到井道1内的最上移动位置时容纳驱动绳索反绳轮15。即,即使对重21上升到最上移动位置,对重21也不会与驱动绳索反绳轮15产生干涉。换言之,为了形成第一和第二凹部21a、21b,对重21被分割成第一对重部分22和第二对重部分23。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通过采用这样的对重21,能够进一步减小井道1的上下方向尺寸。而且,通过将驱动装置12和驱动绳索反绳轮15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内与对重21重叠,能够减小井道1的平面尺寸。
实施方式3
下面,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在图中,驱动绳索16的两端部与对重31连接。驱动装置12通过张力产生装置32支承在基座33上。张力产生装置32通过使包括驱动绳轮14的驱动装置12整体沿上下方向移位,来调节驱动绳索16的张力。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样,张力产生装置32可以不安装在对重31上,而是设置在驱动装置12上,并且能够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
实施方式4
下面,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在图中,驱动绳索16的两端部与对重31连接。张力产生装置34夹在驱动绳索反绳轮15与其支承部之间,该张力产生装置34通过使驱动绳索反绳轮15沿上下方向移位来调节驱动绳索16的张力。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样,张力产生装置34可以不安装在对重31上,而是设置在驱动绳索反绳轮15上,并且能够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
实施方式5
下面,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在本示例中,使用具有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35的张力产生装置。弹簧35通过其弹力(恢复力)对驱动绳索反绳轮15的中心施加朝上的力,从而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
通过采用这样的弹簧35,能够简化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张力产生装置比较便宜。
实施方式6
下面,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在本示例中,使用具有作为弹性部件的橡胶部件36的张力产生装置。橡胶部件36通过其弹力(恢复力)对驱动绳索反绳轮15的中心施加朝上的力,从而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
通过使用这样的橡胶部件36,也能够简化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从而能够使张力产生装置比较便宜。
实施方式7
下面,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在本示例中,使用具有致动器37的张力产生装置。致动器37通过其驱动力对驱动绳索反绳轮15的中心施加朝上的力,从而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此外,致动器37能够在整个行程内将驱动绳索16的张力保持为恒定。另外,致动器37还能够改变和调节施加给驱动绳索16的张力。
作为致动器37,能够使用例如油压缸、气缸或者具有电磁线圈的电磁致动器。
通过使用这样的致动器37,能够根据驱动绳索16的伸缩使张力保持为恒定,从而能够确保驱动绳轮14和驱动绳索16之间的曳引力稳定。另外,通过以吸收驱动绳索16的振动和转矩波动的方式控制致动器37,能够提高乘坐舒适度。
实施方式8
下面,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电梯装置的张力产生装置的结构图。在本示例中,采用具有致动器39和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38的张力产生装置。弹簧38通过其弹力(恢复力)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致动器39通过其驱动力对驱动绳索16施加张力。
在这样组合了弹簧38和致动器39的张力产生装置中,通过弹簧38来应对驱动绳索16在短周期内的张力变化,通过致动器39来应对驱动绳索16的张力的长期缓慢变化。所以能够使驱动绳索16的张力进一步稳定。
另外,实施方式5~8所示的张力产生装置既适用于安装在对重上的张力产生装置,也适用于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张力产生装置。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对重配置在轿厢的后方,但对重也能够以在与轿厢位于相同高度时与轿厢侧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轿厢的侧方。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以使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与轿厢的进深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驱动装置,但也能够以使驱动绳轮的旋转轴相对于轿厢的进深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驱动装置,或者也可以将驱动装置配置成使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与轿厢的宽度方向平行。
而且,在上述示例中,以使驱动绳轮的旋转轴水平的方式配置驱动装置,但也能够以使驱动绳轮的旋转轴垂直或者大致垂直的方式配置驱动装置。
此外,在上述示例中,采用薄形曳引机作为驱动装置,但也可以采用轴向外形尺寸大于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外形尺寸的类型的驱动装置。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将驱动装置设置在井道内的下部,但也可以将驱动装置设置在井道内的上部或机房中,由此能够放松浸水对策。
并且,在上述示例中,将张力产生装置设置在对重、驱动装置或者驱动绳索反绳轮上,但并不限于这些方式,例如也可以在驱动绳轮和驱动绳索反绳轮之外增加卷挂驱动绳索的张紧轮,并通过该张紧轮来对驱动绳索施加张力。
此外,根据需要驱动绳索的根数可以是任意根数。
并且,作为悬吊绳索和驱动绳索,能够使用例如钢制绳索或者高弯曲性绳索等。作为高弯曲性绳索,可列举在外周部设有例如由高摩擦树脂材料构成的外层包覆体的树脂包覆绳索。通过使用高弯曲性绳索,能够以较小的卷绕角确保大的曳引力。此外,由于高弯曲性绳索与单纯的钢制绳索相比能够提高柔软性,因此能够减小驱动绳轮的直径。
此外,作为悬吊绳索和驱动绳索,除了使用具有圆形截面的类型之外,还能够使用带状绳索。
另外,在悬吊绳索和驱动绳索中还可以采用彼此不同种类的绳索。
Claims (13)
1.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
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和对重;
悬吊绳索,其将上述轿厢和上述对重悬吊在上述井道内;
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装置主体和通过上述驱动装置主体旋转的驱动绳轮;
驱动绳索,其卷挂在上述驱动绳轮上,并且与上述对重连接;以及
张力产生装置,其用于对上述驱动绳索施加张力,
通过上述驱动绳索将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对重以使上述对重升降,从而使上述轿厢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张力产生装置具有通过弹力对上述驱动绳索施加张力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包括呈多级式排列的多个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张力产生装置具有通过驱动力对上述驱动绳索施加张力的致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张力产生装置具有:通过弹力对上述驱动绳索施加张力的弹性部件;和通过驱动力对上述驱动绳索施加张力的致动器,通过上述弹性部件来应对上述驱动绳索的短周期内的张力变化,通过上述致动器来应对上述驱动绳索的张力的长期缓慢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张力产生装置安装在上述对重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张力产生装置通过使上述驱动绳轮移位来调节上述驱动绳索的张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绳索卷挂在上述驱动绳轮和驱动绳索反绳轮之间,
上述张力产生装置通过使上述驱动绳索反绳轮移位来调节上述驱动绳索的张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井道的上部配置有卷挂了上述悬吊绳索的多个轿厢反绳轮,而且上述轿厢反绳轮在垂直投影面内配置在轿厢的区域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内与上述对重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装置配置于上述井道内的下部和上部中的任一方,
在上述对重上设有凹部,该凹部用于在上述对重移动至上述井道内的最下移动位置和最上移动位置中的任一方时容纳上述驱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井道内的下部和上部中的任一方配置有卷挂了上述驱动绳索的驱动绳索反绳轮,
上述驱动绳索反绳轮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内与上述对重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对重上设有凹部,该凹部用于在上述对重移动至上述井道内的最下移动位置和最上移动位置中的任一方时容纳上述驱动绳索反绳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4/012186 WO2006021996A1 (ja) | 2004-08-25 | 2004-08-25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60933A true CN1960933A (zh) | 2007-05-09 |
Family
ID=35967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432616A Pending CN1960933A (zh) | 2004-08-25 | 2004-08-25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783088A4 (zh) |
JP (1) | JPWO2006021996A1 (zh) |
CN (1) | CN1960933A (zh) |
WO (1) | WO200602199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65842A (zh) * | 2018-09-21 | 2021-07-23 | 全秉寿 | 适用于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悬吊滑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38706A1 (ja) * | 2006-06-01 | 2007-12-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FI20115641L (fi) * | 2011-06-22 | 2012-12-23 | Kone Corp | Hissin vetoelimen kiristysjärjestely |
CN102289983B (zh) * | 2011-08-24 | 2013-08-07 | 河北联合大学 | 步进电机拖动的电梯示教装置 |
JP5865018B2 (ja) * | 2011-11-01 | 2016-02-1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昇降装置および昇降装置のロープ張力の調整方法 |
JP5703472B2 (ja) * | 2012-02-28 | 2015-04-22 | 陽理技研株式会社 | 昇降機 |
WO2014068186A1 (en) * | 2012-10-31 | 2014-05-08 | Kone Corporation |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modernizing an eleva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104946A (en) * | 1977-02-24 | 1978-09-12 | Kumarifuto Kk | Hoisting machine |
JPS6017747B2 (ja) * | 1978-06-14 | 1985-05-07 | 碧 柴田 | 昇降装置 |
FR2609974A1 (fr) * | 1987-01-27 | 1988-07-29 | Otis Elevator Co | Ascenseur a traction |
JP2666622B2 (ja) * | 1991-09-18 | 1997-10-22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昇降設備 |
DE9201374U1 (de) * | 1992-02-05 | 1992-04-02 | C. Haushahn GmbH & Co, 7000 Stuttgart | Seilspannsystem für Aufzüge |
WO1998029326A1 (en) * | 1996-12-30 | 1998-07-09 | Kone Corporation | Elevator rope arrangement |
JP2000063057A (ja) * | 1998-06-08 | 2000-02-29 | Meidensha Corp | エレベータ |
JP2001261257A (ja) * | 2000-03-23 | 2001-09-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EP1367017B1 (en) * | 2001-03-08 | 2010-05-26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levator |
JP2004001912A (ja) * | 2002-05-30 | 2004-01-08 | Otis Elevator Co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2004
- 2004-08-25 EP EP04772147A patent/EP178308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8-25 CN CNA2004800432616A patent/CN1960933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8-25 WO PCT/JP2004/012186 patent/WO200602199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8-25 JP JP2006531160A patent/JPWO2006021996A1/ja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65842A (zh) * | 2018-09-21 | 2021-07-23 | 全秉寿 | 适用于电梯用2:1绳索连接方法的悬吊滑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83088A4 (en) | 2012-09-05 |
WO2006021996A1 (ja) | 2006-03-02 |
JPWO2006021996A1 (ja) | 2008-05-08 |
EP1783088A1 (en) | 2007-05-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3025C (zh) | 电梯装置 | |
CN1245324C (zh) | 电梯装置 | |
CN1993288A (zh) | 带有绳索张紧补偿系统的电梯 | |
CN1246439A (zh) | 牵引式电梯 | |
CN1436714A (zh) | 无机器间牵引滑轮电梯系统 | |
CN1232435C (zh) | 电梯装置 | |
CN1934022A (zh) | 电梯 | |
CN1906109A (zh) | 电梯用绳索及电梯装置 | |
CN1247156A (zh) | 电梯 | |
CN1197756C (zh) | 电梯装置 | |
CN1960933A (zh) | 电梯装置 | |
CN100341763C (zh) | 电梯装置 | |
CN1571753A (zh) | 电梯装置 | |
CN100345742C (zh) | 电梯装置 | |
CN1189381C (zh) | 卷扬机的安装机构 | |
CN1297468C (zh) | 电梯装置 | |
CN1177750C (zh) | 自动电梯装置 | |
CN1270957C (zh) | 电梯装置 | |
CN1313351C (zh) | 电梯装置 | |
CN1890169A (zh) | 电梯装置 | |
CN100340465C (zh) | 电梯装置 | |
CN1522219A (zh) | 电梯装置 | |
CN1675122A (zh) | 电梯 | |
CN1261343C (zh) | 电梯用卷扬机及电梯装置 | |
CN1206152C (zh) | 电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