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简单且可自动更新、烧录、安装的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中,利用会话起始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来对通讯装置作系统更新,通过本发明可以让通讯装置藉由单一按键来启动自动更新、烧录、或安装;且使用者不需要一一输入使用者名称和密码,即可进行通讯装置系统的更新,且在传输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藉由一种会话起始协议,通讯装置通过会话起始协议的信道(Gateway)取得因特网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address),藉由此因特网地址,此通讯装置可连接上SIP服务器,再经过使用者身份认证后,该通讯装置可以连接上SIP服务器做系统的本地更新。
会话起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一个基本指令控制协议,SIP是因特网会议或网络电话彼此之间沟通的一种简单的信号传输协议,其结构是一个点对点(peer-to-peer)的通讯协议,因此通过SIP通讯协议来做系统的更新具有安全保密和方便简捷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的系统更新方法,包含:在客户端的网络装置及服务端之间建立通话联机;传送系统更新数据至该网络装置;结束该通话联机;及于该网络装置本地进行系统更新。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且直接进行系统更新的系统,包含:客户端的网络装置;服务端,当该网络装置与该服务端之间建立起通话联机后,该服务端传送系统更新数据至该网络装置,且该网络装置即进行本地系统更新。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且直接进行系统更新的网络装置,其执行以下步骤:与服务端之间建立通话联机,并接收该服务端传送来的系统更新数据;结束该通话联机;及于该网络装置本地进行系统更新。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且直接进行系统更新的服务端服务器,其执行以下步骤:与客户端的网络装置之间建立通话联机;传送系统更新数据至该网络装置,该系统更新数据可于该网络装置本地进行系统更新;及结束该通话联机。
具体实施方式
会话起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属于开放系统接口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的协议,作为起始、维护和结束一个会议的控制协议。SIP采用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类似的协议,使用主/从(client/server)的结构,在封包(packet)的处理上SIP还可利用HTTP既有的封包数据,因此SIP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因特网的传输结构,本发明即是基于此一优点,利用SIP协议来对通讯装置做系统的更新。
第1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块概念图,通讯装置100通过会话起始协议的信道(Gateway)110取得因特网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address)120,藉由此因特网地址120,此通讯装置100可连接上SIP服务器130,再经过使用者身份认证后,该通讯装置100可以连接上SIP服务器130以进行系统的更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此通讯装置100可以是有线的通讯产品,例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或可连上因特网的电话等;或无线的通讯产品,例如无线移动网络电话(WiFi phone)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当此通讯装置100连接上因特网后,通过会话起始协议,即可进行系统的更新。
第2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由客户端的通讯装置100(例如网络电话(VoIP phone))向服务端130(例如SIP服务器或者SIP代理服务器(Proxy))提出拨号要求(或称为登录请求,简称为要求(Request))(步骤1).在本实施例中,系从客户端100的SIP网络电话来拨打服务端130的SIP电话号码.
服务端(SIP服务器)130于收到此要求后,会发出一个要求对方进行认证的信息,称为认证要求(Authenticate)(步骤2)。例如,由服务端130要求对方进行MD5的加密认证。
接着,为了回复此认证要求,客户端100将含有自己身份认证的信息发出,称为认证回复(步骤3)。例如,承继先前的例子,此时客户端100即会将经过MD5加密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传送给服务端130。
服务端130于收到认证回复之后,即会进行审查。如果经审查通过,则会发出一个通过(OK)信息,或者认证许可确认(步骤4)。至于如果审查未能通过,则服务端130即会发出警告消息或者准备结束联机;由于此部分并非本发明的特征所在,因此未显示于图式中,也未作进一步描述。
客户端100于收到认证许可确认(OK)后,还需要发回一个确认回复(ACK)(步骤5),以便服务端130可以确认对方已经收到。至此,完成身份的确认以及完成系统登录,客户端100及服务端130双方即正式的建立起通话的联机。
接着,服务端130即可以根据此安全加密联机状态下,进行一系列的数据、数据传输(步骤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指传送系统更新所需的程序及数据。前述各步骤主要利用SIP协议来作为双方通话联机的建立,至于本步骤中的数据传输则需要使用其它的协议来完成。例如,以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来为彼此同步,再通过实时传送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来传送实际的数据、数据。
当客户端100要结束本次的会谈时,可以利用SIP协议所定义的结束信息(Bye)来通知服务端130(步骤7)。于服务端130发出结束的确认信息(OK)(步骤8)后,即结束此传递及通话(END)(步骤9)。
于数据传送完成且通话结束后,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即可以在客户端的本机自动的进行系统的更新(300),如第3图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分为下列三种更新方式。第一种更新方式301是将所取得的更新数据复制到系统目录下来自动覆盖原系统程序;其覆盖作法可以使用传统的作法,例如Windows Update。第二种更新方式302则是将所取得的安装包自动进行安装。第三种更新方式303则是将更新程序自动烧录于嵌入式(embedded)装置的固件储存区域。
根据上述所揭露的本发明更新方法及系统,底下举出几个例子以说明其应用。于第一应用例中,在无线移动网络电话上加装单一更新(update)键。当使用者按下此更新键时,利用可通过认证的客户账号号码连结至SIP服务器;待通讯信道建立后,该无线移动电话利用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Description Protocol)协议来传输系统更新程序;待传输结束后,此无线移动网络电话即可以自行更新系统。在此例子中,SIP协议是用来进行初始化,实际上的数据或语音传输则依靠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Protocol)来为彼此同步,最后双方再依巳约定好的协议来通讯,并通过实时传送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来传送实际的文本,语音或图像等数据。
于第二应用例中,使用者安装可用会话起始协议的应用软件在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可连上因特网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或其它可连上因特网的装置里面.连接上SIP服务器后,此服务器可通过对使用者进行认证的工作,通过安全保密的方式完成应用程序的系统更新动作,在数据传输后,此软件自行进行系统的更新和安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服务器和通讯装置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配合使用网络安全协议(Security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性(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或其它安全传输方式,将所需的数据传输到指定的位置,以确保数据传输时的保密。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即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的各种改变或修饰都涵盖在本发明所揭露的范围内,均应包含在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