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5490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45490A CN1945490A CN 200510108174 CN200510108174A CN1945490A CN 1945490 A CN1945490 A CN 1945490A CN 200510108174 CN200510108174 CN 200510108174 CN 200510108174 A CN200510108174 A CN 200510108174A CN 1945490 A CN1945490 A CN 19454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member
- electronic device
- housing
- open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及至少一支撑件,其中壳体具有一底面,底面开设有至少一开孔,支撑件穿设开孔而与壳体相互卡合,支撑件的一部分露出该底面以支撑壳体。本发明具有至少一开孔,且支撑件的一部分是穿设开孔并与壳体相互卡合,因此支撑件与壳体之间不需以黏合的方式连结。同时,由于支撑件与壳体之间是以卡合方式连结,所以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强,进而可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度。此外,本发明亦无须使用黏合材料,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亦不会产生环保问题,非常适于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支撑件的电子装置(ELECTRONIC DEVICE)。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资讯时代的来临,各种电子装置广泛的被使用在公司及家庭中,例如各类电器、桌上型计算机(即电脑)或笔记型计算机等。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电子装置都会装设有复数个支撑件,例如风扇的底座会设计有支撑件,用来防止放在地面时因碰撞而产生滑动的情形。另外,支撑件可以依据实际状况而调整其形状、结构或材质等,以使其具有垫高、防滑、缓冲或防震等功能。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加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现有习知的笔记型计算机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现有习知的笔记型计算机的剖面示意图。现有习知的笔记型计算机1包括一壳体11及至少一支撑件12。一般来说,支撑件12为一橡胶脚垫(Rubber foot)。再请参阅图2所示,壳体11具有一容置槽111,支撑件12是设置于容置槽111中,且以黏合方式与壳体11相连结。
然而,倘若容置槽111的深度不足或是支撑件12的高度太高时,支撑件12便容易受外力的碰撞而脱落。此外,由于支撑件12与壳体11是以黏合的方式相连结,因此需要利用到黏合材料13,例如胶,其除了增加生产成本,也造成了环保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子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子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解决电子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子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支撑件与壳体之间不需要以黏合的方式相连结,而可以避免受到黏合强度的限制,亦可以不必使用黏合用的材料,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底面,该底面开设有至少一开孔;以及至少一支撑件,该支撑件穿设该开孔而卡合于该壳体,该支撑件的一部分是突出于该底面以支撑该壳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件具有一卡榫,该卡榫嵌入该开孔。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件包括一卡合部、一连接部与一本体,该连接部是连接该卡合部及该本体,该卡合部是嵌入该开孔,以使该支撑件与该壳体相互卡合。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卡合部、连接部及本体是为一体成型。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卡合部具有一导引面,以导引该卡合部嵌入该开孔。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件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件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件的材质为橡胶。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件为一脚垫。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壳体具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环设在该开孔及该支撑件的该本体周缘。
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为一笔记型计算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及至少一支撑件,其中壳体具有一底面,底面开设有至少一开孔,支撑件是穿设开孔而与壳体相互卡合,支撑件的一部分是突出于底面以支撑壳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承上所述,因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壳体是具有至少一开孔,且支撑件的一部分是穿设开孔并与壳体相互卡合,因此支撑件与壳体之间不需以黏合的方式连结。同时,由于支撑件与壳体之间是以卡合方式连结,所以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强,进而可以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度。此外,本发明亦无须使用黏合材料,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亦不会产生环保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电子装置,使支撑件与壳体之间不需以黏合的方式连结,而可以避免受到黏合强度的限制,亦可不必使用黏合用的材料。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装置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子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现有习知的笔记型计算机的一侧视示意图。
图2是显示现有习知的笔记型计算机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4是显示图3所示笔记型计算机的一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支撑件设置于一主机的示意图。
1:笔记型计算机 2:笔记型计算机
11:壳体 111:容置槽
12:支撑件 13:黏合材料
21:壳体 211:开孔
212:突出部 22:支撑件
221:卡合部 2211:导引面
222:连接部 223:本体
23:主机 3:桌上型计算机
3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将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子加以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3、图4所示,图3是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笔记型计算机的一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2,包括一壳体21以及至少一支撑件22。其中,壳体21具有至少一开孔211,支撑件22的一部分是穿设于该开孔211,且该支撑件22是与壳体21以卡合的方式相连结。
请再参阅图4所示,该支撑件22,包括一卡合部221、一连接部222以及一本体223,连接部222是连接卡合部221及本体223。在一般常见的态样下,卡合部221可为一卡榫,该卡榫是嵌入于开孔211中。其中,卡合部221、连接部222及本体223可为一体成型。另外,支撑件22可以射出成形方式制成。
再者,卡合部221具有一导引面2211,以使卡合部221可以轻易的嵌入至开孔211中,以使支撑件22及壳体21相互卡合,另外,亦可以设计不同尺寸或外型的卡合部221以配合实际需求。
此外,因应实际需求,支撑件22的材质可为弹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或是目前较常使用的橡胶等。
再者,支撑件22可为一脚垫,以支撑笔记型计算机2。同时,支撑件22亦可设置于萤幕后方的壳体21(图中未示),以因应不同笔记型计算机的设计。
请再参阅图3及图4所示,壳体21亦可具有一突出部212,而该突出部212是环设于开孔211及支撑件22的本体223周缘,可以进一步的防止支撑件22受外力而脱落。
另外,请参阅图5所示,支撑件22亦可设置于一桌上型计算机的主机3。当然,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并不限定于笔记型计算机或是桌上型计算机的主机。
承上所述,因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壳体具有至少一开孔,且支撑件的一部分是穿设开孔并与壳体相互卡合,因此支撑件与壳体之间不需要以黏合的方式相连结。同时,由于支撑件与壳体之间是以卡合方式连结,所以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强,进而可以增加产品寿命以及可靠度。此外,本发明亦无须使用黏合材料,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亦不会产生环保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是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底面,该底面开设有至少一开孔;以及
至少一支撑件,该支撑件穿设该开孔而卡合于该壳体,该支撑件的一部分是突出于该底面以支撑该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件具有一卡榫,该卡榫嵌入该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件包括一卡合部、一连接部与一本体,该连接部是连接该卡合部及该本体,该卡合部是嵌入该开孔,以使该支撑件与该壳体相互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卡合部、连接部及本体是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卡合部具有一导引面,以导引该卡合部嵌入该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件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件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件的材质为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支撑件为一脚垫。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壳体具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环设在该开孔及该支撑件的该本体周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为一笔记型计算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108174 CN1945490A (zh) | 2005-10-09 | 2005-10-09 | 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108174 CN1945490A (zh) | 2005-10-09 | 2005-10-09 | 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5490A true CN1945490A (zh) | 2007-04-11 |
Family
ID=3804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108174 Pending CN1945490A (zh) | 2005-10-09 | 2005-10-09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94549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3004A (zh) * | 2009-08-21 | 2014-02-19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 |
WO2014110720A1 (zh) * | 2013-01-15 | 2014-07-24 | Liu Juntao | 一种圆弧形音箱 |
CN104076870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1888755B (zh) * | 2009-05-15 | 2014-12-10 | 南通奥普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壳体 |
CN107817872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支承体、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
2005
- 2005-10-09 CN CN 200510108174 patent/CN194549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8755B (zh) * | 2009-05-15 | 2014-12-10 | 南通奥普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壳体 |
CN103593004A (zh) * | 2009-08-21 | 2014-02-19 | 索尼公司 | 电子设备 |
WO2014110720A1 (zh) * | 2013-01-15 | 2014-07-24 | Liu Juntao | 一种圆弧形音箱 |
CN104076870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4076870B (zh) * | 2013-03-29 | 2017-08-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7817872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支承体、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4191C (zh) |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 | |
CN1927663A (zh) | 包装盒 | |
TW200705463A (en)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resin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
CN1945490A (zh) | 电子装置 | |
CN1525509A (zh) | 键盘开关机构 | |
CN205864874U (zh) | 一种电子元器件快速安装结构 | |
CN2847589Y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101876335A (zh) | 吸盘组件以及包含此吸盘组件的固定装置 | |
CN204962222U (zh) | 一种壁挂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845256A (zh) | 底座组 | |
CN2847460Y (zh) | 存储器芯片测试装置 | |
CN2731640Y (zh) | 光盘片收纳装置 | |
CN2862400Y (zh) | 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 |
CN2729392Y (zh) | 固定件 | |
CN2681290Y (zh) | 可调式多功能承置座 | |
CN2862370Y (zh) | 连接器之结构改良 | |
CN2701225Y (zh) | 电池卡合装置 | |
CN215499094U (zh) | 一种带动画效果的手机支架 | |
CN1465508A (zh) | 电饭锅专用缓冲包装材 | |
CN2843116Y (zh) | 安全帽镜片与帽体结合之构造 | |
CN200965952Y (zh) | 连接器结构改进 | |
CN202384404U (zh) | 低透湿性聚合物膜 | |
CN2763613Y (zh) | 轴承结构 | |
CN214153377U (zh) | 一种充电数据线结构 | |
CN2669263Y (zh) | 发光键盘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