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3337B - 药剂挥发元件以及使用了该元件的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药剂挥发元件以及使用了该元件的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43337B CN1943337B CN2005101242051A CN200510124205A CN1943337B CN 1943337 B CN1943337 B CN 1943337B CN 2005101242051 A CN2005101242051 A CN 2005101242051A CN 200510124205 A CN200510124205 A CN 200510124205A CN 1943337 B CN1943337 B CN 19433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ament
- volatilization
- group
- voltage
- parall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以提供可以实现家具的缝隙等较小的空间的药剂的挥发,进而,可以实现任意的多个组合的药剂(40)的挥发的药剂加热挥发元件(1),以及使用了该元件(1)的加热挥发方法的构成为课题,以在母材上贴附电阻皮膜(2),并在该皮膜(2)的两侧设置用于施加电压的电极(3),同时在电阻皮膜(2)、或该电阻皮膜(2)和电极(3)的外侧周围附着涂膜(4)的电阻器为加热源,并且前述涂膜(4)含有通过加热可以挥发的药剂(40)的药剂挥发元件(1),以及通过将该药剂挥发元件(1)作为基本单位,然后多个组合的方式,可以调整加热挥发量、以及加热挥发时间的药剂的挥发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在母材上贴附电阻皮膜、并在该皮膜的两侧设置用于施加电压的电极、同时在电阻皮膜以及电极的外侧周围实施了涂膜的电阻器作为原料的药剂挥发元件,以及使用了该元件的加热挥发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加热使杀虫剂、芳香剂等药剂挥发的方式,一般采用通过加热状态的吸液芯使收容在瓶子内的药剂蒸发的所谓吸液芯方式,和在使药剂浸含在多孔质的垫片里后,通过加热该垫片使药剂挥发的所谓垫片方式,各方式的具体的构成,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6中分别揭示。
前述吸液芯方式以及垫片方式的任何一种,都需要另外的加热装置,必须依次更换带吸液芯的瓶子以及垫片,而为了采用该加热用设备,还不得不需要一定的空间。
然而,虽然蟑螂等灭虫的对象物,多栖息在家具等的狭小的空间中,但用前述各方式,不能将挥发用器具配置在那样狭小的空间中。
另一方面,在前述各方式的情况下,通常在1个加热挥发用器具上能够挥发的药剂,只限于1种,因此不能将多种药剂(例如,不同的杀虫剂的组合,或者杀虫剂和芳香剂的组合等)组合在一起,使其以必要的量蒸发或挥发(蒸发或挥发的药剂的量显然不得不成数倍地消耗)。
在申请人看来,到目前为止,虽然到现在一直都在生产芯片电阻器、皮膜电阻器等小型电阻器,但将小型电阻器作为药剂挥发元件使用,在技术上解决前述各方式的药剂挥发用器具的根本的问题的想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来。
专利文献1:实公昭43-250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53-86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昭55-57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昭56-3695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公平2-25885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平3-72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以往的吸液芯方式以及垫片方式的药剂挥发器具的前述的基本的问题点,可以实现在家具的缝隙等较小的空间内的药剂的挥发,进而可以实现任意的多个组合的药剂的挥发的药剂挥发元件,以及使用了该元件的加热挥发方法的构成。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的药剂挥发元件的基本构成是基于以下结构形成的,即,以在母材上贴附电阻皮膜、并在该皮膜的两侧设置用于附加电压的电极、同时在电阻皮膜或该电阻皮膜及电极的外侧周围附着涂膜而成的电阻器为加热源,且前述涂膜含有可通过加热而挥发的药剂。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实施例1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展示实施例2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展示本发明的药剂挥发元件的基本构成的侧剖面图。
图4是展示将多个药剂挥发元件并联地连接的实施形态的框图。
图5是展示将多个药剂挥发元件串联地连接的实施形态的框图。
图6是展示由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图(纵轴表示由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反应状态,横轴表示hour(时间)),(a)展示了前述(1)的实施形态的情况的反应结果,(b)展示了使用蚊香时的反应结果。
图7是展示由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图(纵轴表示由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反应状态,横轴表示hour(时间)),(a)展示了前述(2)的实施形态的情况的反应结果,(b)展示了采用以往的吸液芯方式时的反应结果。
标号说明
1 药剂挥发元件 2 电阻皮膜
21 切割线 3 电极
4 涂膜 40 药剂
5 导线 6 电源
71 延迟电路 72 选择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展示本发明的基本构成的侧剖面图,在两侧具有电极3,并且在贴附于母材周围的电阻皮膜2、或该皮膜2以及电极3的周围,贴附有含有药剂40的涂膜4。
再者,在图3中,为了调整电阻皮膜2的电阻值,显示有切割线21,但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不一定需要正确的电阻值,因此切割线21的存在并不是不可缺少的要件。
通过对两侧的电极3施加电压,电阻皮膜2被加热,根据该加热,热被传导给涂膜4,且涂膜4中所含有的热挥发型的药剂40便挥发到外部。
以涂膜4的加热为起因的药剂40的挥发,实际上,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实施形态中的任意一种达成。即:
实施形态(1):其特征在于,采用了通过粘接剂结合了药剂40的涂膜4;
实施形态(2):其特征在于,采用了由浸含有药剂40的多孔质材料形成的涂膜4。
前述(1)的实施形态,是由通过粘接剂而彼此结合的药剂40形成涂膜4,该粘接剂,还具有直接粘接在电阻皮膜2、或该皮膜2以及电极3上,或者直接粘接在包覆它们的保护膜(图未示)上的功能。
粘接剂的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虽然也可以采用胶质等天然物,但通常多采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粘接剂。
作为该合成树脂的粘接剂,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类、聚酰亚胺树脂类、三聚氰酰胺树脂类、尿素树脂类等任意一种,但为了避免因加热而软化或熔融,最好是尿素树脂类、三聚氰酰胺树脂类、环氧树脂类。
前述(2)的实施形态,是由浸含有药剂40的多孔质材料形成涂膜4,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多孔质材料与电阻皮膜2之间、或者在多孔质材料与该电阻皮膜2及电极3之间、或在多孔质材料与保护膜(图未示)之间填充粘接剂,从而使其粘接,上述的保护膜是介设于多孔质材料和电阻皮膜2、电极3之间的。
作为多孔质材料的典型例,可以采用陶瓷、连续气泡(连续发泡)的塑料或微孔材料。
作为陶瓷,可以采用使各种无机质烧结而成的无机质的陶瓷,或者采用通过合成树脂使多孔质纤维、石膏、玻璃、硅藻土等粘结而成的由无机质和有机质双方构成的陶瓷,任何一种都可以。
连续气泡的泡沫塑料或微孔材料,都是以合成树脂为原料的,但如果考虑即便进行加热,也维持多孔质的形状的情况,优选为即便在通常的药剂的挥发温度的范围内、即110~200℃的温度范围内,也可以维持形状。
因而,最好采用软化温度超过200℃的玻璃强化聚酯树脂、填充有玻璃制品的环氧树脂等那样软化温度超过200℃的合成树脂。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药剂,在芳香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植物性、动物性的天然香料或酯等人工香料,作为杀虫剂,与以往的情况同样,可以使用合成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
药剂40侵蚀电阻皮膜2以及电极3的情况通常是没有的。
但是,为了防止由于通过加热,该药剂40因氧化聚合而依次树脂化,因而使电阻皮膜2变形这样万一的偶发事故,当然可以如上述那样在涂膜4和电阻皮膜2以及电极3之间设置保护膜,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不限于涂膜4和电阻皮膜2以及电极3直接接触的构成。
进而,通过在电阻皮膜2上具有当产生了过电压或过电流时遮断导通状态的熔丝功能,可以确保安全性。
通常,电阻皮膜2的长度为大约2.5cm,并且直径为大约不到1cm,因此会出现一个药剂挥发元件1的药剂的挥发量不足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较大地设定电阻元件的长度或直径可以解决。
但是,即便不依赖于这样的药剂挥发元件1自身的设计,也可如图4所示,通过在将多个药剂挥发元件1连接成并联状态后施加电压,并且选择该并联电路的药剂挥发元件1的个数,来调整药剂挥发量。
即,虽然在将n个分别具有电阻R的药剂挥发元件1并联地连接并施加电压V时消耗电力表现为W=n(V2)/R,但由于药剂挥发量与药剂挥发元件1的个数n成比例,因此便通过该n的个数调整挥发量。
挥发的持续时间,可以通过涂膜4的厚度的选择来调整。
即,与随着涂膜4的径(r)增大、混合在涂膜4中的药剂的量随着该径的r2增加的情况相对,涂膜4表面的大小大体与2πr成比例,因此每个单位时间的挥发量并不是与药剂40的含有量成比例地增加。
即,当使涂膜4的厚度增加,并且加大其半径时,不只是每个单位时间的挥发量增加,还可以使挥发时间增加。
但是,通过在加大涂膜4的半径的同时,缩短涂膜4以及电阻皮膜的长度,就能够使每单位时间的药剂40的挥发量相同,并延长整体的加热挥发时间。
但是,挥发时间的调整,并不只是依赖于前述那样的药剂挥发元件1自身的设计,如图5所示,通过在将多个药剂挥发元件1连接成串联状态后施加电压,并选择该串联电路的药剂挥发元件1的个数,可以调整药剂挥发时间。
即,准备n个分别具有电阻R的药剂挥发元件1,进行串联连接,并施加电压V时,消耗电力W表现为W=V(V/nR)=V2/(nR),但根据前述数式,每1个药剂挥发元件1的消耗电力,是1/n2,每单位时间的挥发量,与使用1个时相比,归结为不超过大概1/n2的加热量,进而归结为单个的药剂挥发元件1的挥发时间变长。
但是,通过前述串联连接,在调整挥发时间的情况下,虽然消耗电力达到1/n2,但必须选择可以挥发的n。
着眼于前述那样由并联连接实现的挥发量的调整,以及由串联连接实现的挥发时间的调整,当然也可以将并联连接以及串联连接组合在一起,从而进行双方的调整。
例如在将图5所示的串联电路设置为n个并联的情况下,整体的消耗电力,是W=V2/R,与使用了1个药剂挥发元件1时为相同的量。
图6(a),采用将蚊香制成粉末,并通过由合成树脂制的粘接剂而将其彼此粘接的前述实施形态(1),在1个药剂挥发元件上施加100V的电压,从而展示挥发的药剂40的气相色谱分析的反应,(b)是展示相对于使用同样的杀虫剂的蚊香的挥发,气相色谱分析的反应。
正如从图6(a)、(b)的对比所了解的那样,判明了表示双方的峰值的时间大致相同,前述实施形态(1),挥发出与蚊香同样的有效成分。
再者,在图6(a)中,随着时间的行进,进行峰值以外的各种成分的检测(噪音的检测),其原因是合成树脂制的粘接剂的多种成分在挥发。
图7中,(a)展示了相对于使富勒姆特灵(フラメトリン:指日本除虫菊和住友化学共同开发的合成除虫菊)浸含并吸收在陶瓷内的前述实施形态(2)的挥发的、气相色谱分析的反应,(b)展示了相对于采用了使用富勒姆特灵的药液瓶的吸液芯方式的加热蒸发的气相色谱分析。
正如从图7的(a)、(b)的对比所了解的那样,判明即便在前述实施形态(2)中,也与吸液芯方式的情况同样,可以挥发有效成分。
再者,在图7(b)中,随着时间的行进,进行多种成分的检测,其原因是包含在吸液芯内的各种成分也挥发。
本发明的药剂挥发元件1,前提是在药剂40的挥发结束的阶段,成为废弃的对象,或者说,用完就扔,但本来小型电阻器就是比较便宜的,因此即便是这样用完就扔的状态,作为经济成本,与吸液芯方式以及垫片方式相比,并不是不利的。
以下,以用实施例来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本发明的多个挥发元件1,划分成多个或单个的组,对于各组,分别串联状态地连接有伴随规定幅度的顺次时间延迟的延迟电路71,并将每个组的药剂挥发元件1和延迟电路71相对于电源6连接成并联状态,随着规定幅度的时间延迟进行电压的施加(再者,在图1中,在各组内采用串联连接,但不必限于串联连接,也可以是只有1个的情况,或并联连接的情况)。
在吸液芯方式以及垫片方式的任意一个中,药剂40的挥发随着时间经过而顺次减弱。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将多数个药剂挥发元件1多种多样地组合在一起,因此通过将多个药剂挥发元件1划分成组,并且在每个组上连接延迟电路71,从而如前述那样,在按每个组使加热时间顺次延迟的情况下,可通过在最初的组A的挥发减少的阶段,由其次的组B产生新的挥发,使挥发持续,进而,通过使接下来的C组持续新的挥发,便可以从中途阶段恢复挥发,并且可以将挥发时间长期化。
在实施例1中,由于在每个组上连接延迟电路71,因此与如后述的实施例2那样连接1个选择电路72的情况相比,构成稍微有些复杂。
但是,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通过由选择电路72切换,结束了电压的施加的组,就不能再进行挥发,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通过延迟电路71,即便在其他的组的挥发开始的阶段,已经进行了挥发的组的药剂挥发元件1,即便挥发量已经减弱,但还可以继续挥发,在这一点上,在挥发效率上是有利的。
实施例2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将本发明的多个药剂挥发元件1,划分成多个或单个的组,将各组相对于1个选择电路72以并联状态连接,该选择电路72,顺次切换相对于各组的电压的施加(再者,在图2中,在各组内采用串联连接,但不必限于串联连接,也可以是只有1个的情况,或并联连接的情况)。
实施例2,通过代替像实施例1那样在各组上分别设置延迟电路71,设置选择电路72这样简单的构成,使挥发时间顺次变更,由此可以实现与实施例1相同的挥发的恢复以及继续。
在本发明中,由于将皮膜电阻器这样的电阻器(通常,长度约为2.5cm,直径约为不到1cm),作为药剂挥发元件的单位而采用,因此不只可以在配置了家具等的缝隙间通过电压的施加实现药剂的加热挥发,进而,通过将多个药剂挥发元件1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将多种药剂按照所需的量进行加热挥发,或者通过调整各药剂挥发元件彼此的连接方法以及个数,还可以确保药剂的挥发量以及挥发时间。
进而,由于由含有药剂的涂膜层叠在整个电阻皮膜的周围,因此通过将由电阻皮膜得到的加热能量直线地传导给含有药剂的涂膜,可以实现有效的挥发。
本发明,可以在小型电阻器、以及药剂挥发器具这双方的领域中利用。
Claims (13)
1.一种药剂挥发元件,该药剂挥发元件,以电阻器为加热源,所述电阻器是通过在母材上贴附电阻皮膜,并在该皮膜的两侧设置用于施加电压的电极,同时在电阻皮膜、或该电阻皮膜和电极的外侧周围附着涂膜而形成的,其中前述涂膜含有可通过加热而挥发的药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其特征在于,采用通过粘接剂将药剂结合而成的涂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其特征在于,粘接剂是合成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其特征在于,采用由浸含有药剂的多孔质材料构成的涂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其特征在于,多孔质材料是陶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其特征在于,多孔质材料是由连续气泡制成的泡沫塑料或微孔材料。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其特征在于,电阻皮膜具有在产生了过大电压的施加或过大电流时遮断导通状态的熔断功能。
8.一种药剂加热挥发方法,将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配置在配置有家具的房间的缝隙内,并通过施加电压使药剂挥发。
9.一种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将多个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连接成并联状态,然后施加电压,并通过选择该并联电路中的药剂挥发元件的个数,调整药剂挥发量。
10.一种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将多个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连接成串联状态,然后施加电压,并通过选择该串联电路中的药剂挥发元件的个数,调整药剂挥发时间。
11.一种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组合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将所述并联状态以及所述串联状态组合在一起,调整药剂挥发量以及药剂挥发时间这两者。
12.一种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通过将多个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划分成多个或单个的组,相对于各组,分别串联状态地连接伴随顺次的规定幅度的时间延迟的延迟开关电路,并将各组的药剂挥发元件和延迟开关电路相对于电源连接成并联状态,从而随着规定幅度的时间延迟进行电压的施加。
13.一种药剂的挥发方法,将多个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挥发元件划分成多个或单个的组,将各组相对于1个选择开关电路以并联状态连接,该开关电路顺次切换相对于各组的电压的施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4668/2005 | 2005-10-07 | ||
JP2005294668A JP5019735B2 (ja) | 2005-10-07 | 2005-10-07 | 薬剤揮散素子を使用した薬剤の加熱揮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3337A CN1943337A (zh) | 2007-04-11 |
CN1943337B true CN1943337B (zh) | 2011-12-14 |
Family
ID=3802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2420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3337B (zh) | 2005-10-07 | 2005-11-21 | 药剂挥发元件以及使用了该元件的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019735B2 (zh) |
CN (1) | CN19433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96743B1 (ko) * | 2011-11-16 | 2018-09-07 | 다이니혼 죠츄기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휘산성 약제 함유 구조체 |
KR102172803B1 (ko) * | 2019-01-15 | 2020-11-02 | 송성훈 | 발향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0095U (zh) * | 1990-01-18 | 1991-01-30 | 东莞市石龙镇龙基电子公司 | 全陶瓷密封芯件电热驱蚊器 |
EP0451331B1 (de) * | 1990-04-11 | 1994-02-02 | Globol GmbH |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zum Verdampfen von Wirkstoffen |
JP3007207B2 (ja) * | 1991-12-05 | 2000-02-07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Snスラッジ発生の少ない酸性Snめっき浴 |
EP1195169A1 (de) * | 2000-10-09 | 2002-04-10 | C.T.R., Consultoria, Técnica e Representaçoes Lda | Vorrichtung zum Verdampfen von flüchtigen Substanzen, insbesondere von Insektiziden und/oder Duftstoff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16848B2 (ja) * | 1988-09-08 | 1998-10-27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炭素皮膜固定抵抗器の製造方法 |
JPH06224011A (ja) * | 1992-11-30 | 1994-08-12 | Tama Electric Co Ltd | ヒューズ抵抗器 |
JP3465300B2 (ja) * | 1993-05-18 | 2003-11-10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薬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蒸散装置 |
JPH07322798A (ja) * | 1994-05-30 | 1995-12-12 | Fumakilla Ltd | 薬剤加熱蒸散装置 |
JP3800368B2 (ja) * | 1997-05-12 | 2006-07-26 | イカリ消毒株式会社 | 薬剤蒸散装置 |
JP3850001B2 (ja) * | 1998-01-19 | 2006-11-29 | イカリ消毒株式会社 | ファン付き薬剤蒸散装置 |
JP2000260601A (ja) * | 1999-03-08 | 2000-09-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抵抗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0001035A1 (de) * | 2000-01-13 | 2001-07-26 | Bayer Ag | Wirkstoffchip mit integriertem Heizelement |
US6551560B1 (en) * | 2000-08-31 | 2003-04-22 | S. C. Johnson & Son, Inc. | Two-stage dispensing mat |
JP2002220304A (ja) * | 2001-01-29 | 2002-08-09 | Fumakilla Ltd | 全体加熱式の薬剤含有体及び薬剤含有体用容器、薬剤加熱蒸散器具 |
-
2005
- 2005-10-07 JP JP2005294668A patent/JP501973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1-21 CN CN2005101242051A patent/CN194333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0095U (zh) * | 1990-01-18 | 1991-01-30 | 东莞市石龙镇龙基电子公司 | 全陶瓷密封芯件电热驱蚊器 |
EP0451331B1 (de) * | 1990-04-11 | 1994-02-02 | Globol GmbH |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zum Verdampfen von Wirkstoffen |
JP3007207B2 (ja) * | 1991-12-05 | 2000-02-07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Snスラッジ発生の少ない酸性Snめっき浴 |
EP1195169A1 (de) * | 2000-10-09 | 2002-04-10 | C.T.R., Consultoria, Técnica e Representaçoes Lda | Vorrichtung zum Verdampfen von flüchtigen Substanzen, insbesondere von Insektiziden und/oder Duftstoffe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019735B2 (ja) | 2012-09-05 |
JP2007097534A (ja) | 2007-04-19 |
CN1943337A (zh) | 2007-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03244814B2 (en) | Electrically heated vapour dispensing apparatus | |
JP2003525598A (ja) | 活性剤と集積加熱要素を含有するチップ | |
CN100435632C (zh) | 局部表面挥发装置 | |
US8603398B2 (en) | Fragrance delivery system | |
WO2008085363A1 (en) | Combination light device with insect control ingredient emission | |
US20040005146A1 (en) | Modular electrical device for delivery of volatile compounds | |
CN1943337B (zh) | 药剂挥发元件以及使用了该元件的药剂的加热挥发方法 | |
EP1933890A1 (en) | Wick assemblies | |
EP1957120A1 (en) | Fragrance delivery system | |
JP5596289B2 (ja) | 芳香剤供給システム | |
PT103416B (pt) | Sistema de distribuição de fragrância, kit de partes, utilização de uma unidade de controlo e de um sistema de distribuição de fragrância | |
KR20050086726A (ko) | 방출이 제어되는 물질을 포함하는 탄력성 재료 | |
KR20240016341A (ko) | 자동 분리를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 |
WO2018029043A1 (en) | Heating element for a volatile liquid emanation device | |
KR102433925B1 (ko) | 재료 방출 디바이스 | |
ATE329960T1 (de) | Wärmeleitende härtbare flüssige polymerzusammensetzung und mit dieser zusammensetzung hergestellter halbleiter | |
JP2011142999A (ja) | 揮発性成分揮散用装置、揮発性成分揮散用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機器 | |
KR102172803B1 (ko) | 발향장치 | |
JPH1083879A (ja) | 温度・電流可変素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